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上這些,是我和漢年同志在解放初期開始交往時的一些片斷。這些往事說明,漢年同志作為一個黨的領導者,在新中國解放之初紛雜繁忙的工作中,對一個工商業者在生活、工作、思想等各方面的關心和愛護,在日常的工作中細緻入微地貫徹了黨的各項政策。這些,對我思想的進步起了重要的推動、幫助作用,使我從接近黨、靠攏黨、到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相信社會主義、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即使在遇到曲折的過程中也不改初衷。

  漢年同志逝世已經十幾年了,但他的崇高形象時時刻刻留在我的心中。

  1995年7月於北京

  5.3 潘漢年對上海財經、統戰工作的貢獻

  蔡北華 楊延修

  潘漢年同志離開我們已經18年了,1996年1月是他的90誕辰。在上海蓬勃發展之際,我們更懷念解放初期對上海財經、統戰工作作出重大貢獻的潘漢年同志。

  解放前,由於三大敵人的長期掠奪,上海的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工商凋零,市場混亂,經濟瀕臨崩潰邊緣。上海剛解放時,物資匾乏,庫存空虛,如全市煤的存量只敷用一周,棉花存量只能維持一個月,糧食儲備也不敷市民一個月的消費。在13647家私營工廠中,開工的僅有四分之一左右。商店到處停業或歇業,工人和店員失業人數達16萬之多,有些資本家悲觀失望,棄廠棄店出走,勞資糾紛急劇上升。

  面對這樣的局面,華東局、華東財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為了穩定上海市場和恢復生產,堅決果斷地取締和打擊了銀元投機,封閉證券交易所,四次制止物價漲風,迅速而又穩、准、狠地打擊了投機倒把分子,從而保護了工商業的正當經營,使上海金融財政和市場物價很快地納入了穩定的軌道。當時,潘漢年協助陳毅和曾山、劉曉、劉長勝等同志,為克服困難、爭取經濟好轉,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很大貢獻。

  解放上海不久,6月2日,陳毅市長就邀請上海工商界代表人士盛丕華、胡厥文、榮毅仁等舉行座談會,會上,陳市長表示希望工商業界共同協商,努力恢復和發展生產。與此同時,潘漢年及時指導我們在工商界中開展統戰工作,團結教育工商業者,爭取他們站到我們一邊來。他說:上海這個大工商業城市,如果工商界袖手旁觀,隔山觀望,光靠黨、政府和工人階級的力量,還是不容易迅速把生產與市場搞上去的。他要我們不僅在面上做工作,還要走出辦公室接近工商界人士。他諄諄告誡說:“你們不要以為一穿軍裝,做了官,便了不起,擺起官架子,使人家看到我們望而生畏、敬而遠之。我們還是要保持地下鬥爭時期的本色,廣交朋友,這樣,別人才能把真實情況向我們反映。”當時,我們在潘漢年的指導下,曾多次舉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向他們闡明黨的城市政策和工商經濟政策,團結他們在黨和政府的周圍,為戰勝封鎖轟炸,克服困難,恢復經濟,共同努力。潘漢年有時還親自進行家訪,個別交換意見。

  由於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正確,以及潘漢年廣泛結交工商界朋友,並深入細緻地做工作,使他們及時解除了種種疑慮,同時還使留居海外的劉鴻生等工商界著名人士受到感召,先後紛紛調回資金重返上海。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潘漢年總是親自出場接待他們,並安排他們的工作。在領導帶頭示範下,我們也經常到工商界朋友家裡去,以聚餐、晤談的方式,反覆宣傳“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政策,以進一步消除他們的疑慮,傾聽意見,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經營上的問題。從此,我們結交了不少工商界朋友,又通過他們起橋樑作用,廣為宣傳,擴大了影響。那時工商界朋友把馬當路的市工商局,視為他們的“娘舅”,遇到生產經營、勞資關係等問題大都找上門來,真是門庭若市,應接不暇。因此,我們對工商界情況的掌握和反映都比較快,解決問題也比較好,從而對恢復生產和穩定市場起了一定的作用。

  潘漢年副市長接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關於成立工商界組織的提案,指示我們,要以工商局名義出面籌備與組織上海市工商聯,把工商界的統戰工作進一步抓起來。解放前,上海工商界團體原來有舊市商會和舊市工業會。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和工商登記,基本上摸清了上海工商業和同業公會的底細,為籌建工商聯組織打下了基礎。解放後三個月,我們就在華東局和市委統戰部領導下,迅速批准成立上海市工商聯籌備小組。繼而對16.3萬家工商戶(其中私營工業1.3萬戶左右,私營商業15萬戶左右),按行業整理,改組為二百多個同業公會。不到半年時間,便正式成立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籌備會。在這項工作中,難度較大的是人事問題,就是說要把在上海有一定名望、有影響和有實力的工商界人士安排進去,使之發揮帶頭和橋樑作用。那時,我們把工商聯和同業公會的人事安排,及時向華東局和市委統戰部請示匯報。由於潘漢年對上海工商人士的情況很熟悉,對工商聯正、副主任和重要同業公會主任等職務安排親自審批,因而迅速獲得了領導部門同意,很快就自上而下地把工商聯組織成立起來,協助我們對工商界開展團結、教育工作。1950年6月在政務院第39次會議上,潘漢年談到工商界組織的作用時,曾給予一定的評價,他說:在工商聯籌備會領導之下,這些同業公會對推銷公債、參加工商業稅的民主評議,起了很好的作用,以後在加強同業對公營和私營之間關係的調整中,將會起更多的作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