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七

  1946年夏天,根據周恩來的指示,潘漢年回到上海繼續領導黨的隱蔽戰線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

  回到上海後,潘漢年立即與劉曉、劉長勝、夏衍、華崗和馮雪峰見面,還會見了情報系統的一些同志,向他們傳達了黨的“七大”基本情況,闡述了國內外形勢。隨後,他又指示一部分同志去香港。一部分同志繼續留在上海開展情報工作。

  在上海期間,潘漢年還經常參加中共南京局上海工委的會議,參與一部分領導工作。同時,他和周恩來保持著經常聯繫,直接接受周恩來的領導。這段時間,他繼續同在上海的民主黨派和其他愛國人士接觸往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從各方面關心照顧他們。1946年7月,陶行知逝世後,他根據周恩來關於“今後,對進步朋友的安全、健康,我們應該負責保護。……在經濟方面多給以經濟和物資的幫助,在政治方面亦須時時關照”的指示,加強了對這方面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同志落實具體措施。

  在上海,他還應上海地下黨同志之邀,忙裡偷閒,重操筆墨,用“荊溪”筆名在《聯合日報》發表了40餘篇雜文。這些雜文抓住人民最關心的民主與和平問題,猛烈抨擊國民黨政府堅持獨裁內戰,出賣國家主權的罪行,反映了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自由幸福的強烈願望。

  1946年10月30日,潘漢年奉命離開上海,和夏衍一起乘飛機去香港。194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調整蔣管區黨組織的指示,決定成立中共香港分局,由劉長勝、方方、林平、潘漢年、劉寧一、梁廣、章漢天、夏衍、連貫組成。從這時開始,到1949年3月,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潘漢年在參與香港分局的領導工作中,主要負責同民主黨派和其他愛國人士聯繫接觸。從1947年開始,各民主黨派的一些領導人及文化界人士陸續從內地、上海和海外來到香港,到1948年,總數已達千人以上。因此,做好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就成為一項極其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當時,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中的大部分人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共同商討推翻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的鬥爭方略。但同時也有極少數上層人士對形勢認識不清,主張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國家。還有一些親國民黨的黨派如國社黨、青年黨還在香港活動,破壞統一戰線。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潘漢年堅定地貫徹執行黨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提出凡是願意與我黨合作,反對蔣介石賣國政府的人,我們都要團結爭取,進行耐心細緻的工作,做到多爭取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

  潘漢年身體力行,利用自己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同許多民主黨派領導人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建立起來的友誼,經常同他們廣泛深入地交換意見,積極主動地聽取意見,耐心誠懇地做解釋說服工作。由於潘漢年政治水平高,統戰工作經驗豐富,加之博學多才,分析問題中肯實在,又平易近人,善於結交黨內外各種朋友,因此,在香港的上層人士都願意找他談心。夏衍說過:“1948年冬,大局已定,蔣介石政府眼看徹底垮台了,於是各方人物(包括外國人)又蜂擁地要來向我們摸底,拉關係。大人物不必說了,連在內地有點工廠和房產的人,也要來了解共產黨的政策。給他們看‘文件’不行,一定要見人,見人,則最好是見潘漢年。”由此可見,潘漢年當時在香港各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

  為了進一步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從1947年起,中共香港分局開始與民主黨派領導人舉行座談會,座談會每周開一次,邊聚餐邊座談,由香港分局的領導同志和各民主黨派領導人輪流主持,每次座談會都有中心議題,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融洽無間。潘漢年是座談會的主講人之一,由於他言談舉止溫文爾雅,寓宣傳於談笑之間,很受歡迎。

  潘漢年在香港的工作非常緊張。夏衍曾經說過:“假如一個人做的工作量可以用時間來折算的話,那麼,這兩年他大概做了4年或者5年的工作。”就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潘漢年還時刻關心著黨的思想建設和幹部教育工作。為了使在香港工作的同志了解國際國內形勢,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從1948年3月到1949年3月,他在香港先後向黨員幹部作了8次報告,內容涵蓋黨的歷史和黨的建設、統一戰線工作和國際國內形勢等問題。

  潘漢年對在香港工作的黨內同志和黨外進步人士的工作和生活非常關心。儘管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惦記著黨內外同志和朋友的家庭生活,每逢他們遇到困難,總會及時得到潘漢年的關心和幫助。對此,許多老同志至今記憶猶新。潘漢年就是通過深入細緻的工作,充分發揮黨內外同志的作用,為黨的事業服務。正如他自己所說,別人說我有鬼斧神功,其實做統戰工作的根本在於發動群眾,依靠群眾。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對京、滬一帶控制極嚴,在這些地區無法召開大規模的會議,更無法辦幹部訓練班,中共上海局就只好設法在香港建立機關,開辦京滬高級幹部訓練班,總結國民黨統治區域黨的工作經驗,培訓黨的幹部。訓練班先後開辦了12期。潘漢年給予很多幫助。此外,上海黨組織很多不易辦的事,也多半轉移到香港,由潘漢年協助辦理。

  隨著中國革命進程的不斷加快,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嚴重分裂。許多人越來越看清了蔣家王朝已到了窮途末路,逃脫不了最終覆滅的歷史命運。因此,紛紛開始尋求新的出路。這種情況給黨的各條戰線包括隱蔽戰線提出了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抓住時機,抓緊做好國民黨營壘人員的策反工作,努力爭取團結更多的人擺脫反動統治的羈絆,轉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來。潘漢年領導的情報部門在開展這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例如:1948年冬,潘漢年對盧漢、龍雲做了大量工作,結果使盧漢棄暗投明,宣布起義。又如積極參與策動國民黨資源委員會負責人舉行起義,使該委員會系統的大批技術人員、美援資財、檔案完整地移交給人民政府,對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和物資。潘漢年還成功地參與領導了國民黨的中國、中央兩個航空公司香港員工起義的初期準備工作,配合上海地下黨組織爭取到海關的一些高級人員留下來為新中國的海關事業服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