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音樂是表現音響的美的藝術。音樂與言語不同,言語含有意義,音響則只有高低強弱長短而沒有意義。唱歌的歌詞是用言語表示意義的,故唱歌不是純粹的音樂,是音樂與文學的合併的表現。不用言語表示意義而僅由音響的高低強弱長短表出音樂的美的,正是器樂。故曰,器樂是音樂的本體。近世音樂發達以來,器樂勃興而大進。大音樂家的作品大多數是器樂曲,音樂演奏會所奏的大半是器樂曲。故近代稱為“器樂時代”。器樂時代的人對於器樂必須具有相當的理解。故中學校的音樂科不可止於唱歌,而必兼修器樂,使學生具有器樂鑑賞的能力,而接觸音樂的本體。

  音樂的門徑較圖畫的簡明。學者只須先修唱歌,略具基礎,則兼習器樂,如是而已。唱歌是團體練習的,材料自有先生選配。器樂是個人練習,其材料亦有基本練習書或教本排定,不須自己探求。所修的樂器,則不外二種,即風琴與鋼琴。因為風琴與鋼琴是最完全的獨奏樂器,既可奏旋律,又可奏和聲。故初習器樂舍此莫由。如欲修習小提琴,笛,喇叭等其他樂器,亦須以鍵盤樂器(即風琴與鋼琴)為基本。但普通學生的音樂課業時間有限,事實上不能專修多種的樂器。故其音樂練習的工作不妨指定為唱歌與彈琴二事。

  第二確修技術音樂的門徑很簡明,容易辨識;但音樂學習的難點在於技術的修練上。流動的音過去即行消滅,不比形狀色彩的留下憑據,故音樂修練最難正確。不正確的修習,雖門徑無誤,盡可流入邪道歧途,而不能入門。故圖畫學習的要點在於門徑與步驟,音樂學習的要點則在於技術修練的態度上。現代音樂進步發展已達於極高深的程度。故研究音樂必取極嚴格、鄭重而正確的態度。古人教人寫字態度必端莊嚴肅,曰:“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這不是道學先生的迂闊之談,確是深解技術的人的循循善誘的教訓。凡技術修練,態度正確者技術必多進步,習字與習音樂同一道理。但說明理由,學者必抱功利心而盼待效果。今不言明態度正確的效果,則學者無功利心於其間,而可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進步了。學習音樂正宜取這樣的格言:“彈琴唱歌,態度必端莊嚴肅。非是要音樂好,只此是學。”近世進步的音樂,技術非常高深。無論聲樂的唱歌,器樂的彈琴,都不許當作消閒娛樂之物而任意玩弄,須用嚴肅的態度而勤修基本練習。音樂的基本練習如何嚴肅,請①(①請,在此作“願”、“請容許我”解。——校訂者注。)為讀者略述之。

  聲樂的基本練習,首重發聲。聲有胸聲,中聲,頭聲三種聲區。唱歌者必須充分練習這等聲區,使唱時善於變換。聲區的變換名曰“換聲”。換聲是唱歌上極困難的一種技術。熟達這技術的唱歌者,其換聲不見顯明的痕跡,而自然移行。聲區的優劣,全由於唱歌法的基礎的“發聲法”的學習態度而定。學習態度不嚴正,決不能練成優秀的聲區。發聲的要點在於呼吸。須使呼出的空氣皆為歌聲,全不夾雜一點別種的聲響,明快,澄澈而自由,方為最上的發聲法。又聲量的變化也須練習。唱歌時所發之聲,須先由弱聲開始,次第加強,再次第減弱,終於消失。這聲量調節的方法名曰messadivoce(漸強漸弱唱法)。還有聲的進行也有種種的技術。

  例如從一音移到別音時,欲其不分明界限而圓滑進行,名曰“連音”(legato);由此更進一步,欲使兩音完全接續,名曰“滑音”(portamento);反之,各音短促而分離的唱法,名曰“頓音”(staccato);使歌聲震顫,名曰“顫音”(vibrato)。這等唱法各有其巧妙的用處,練習聲樂的人均須一一認真地修習。唱歌者的最初步的功夫是練習發音字眼的明確。在唱歌上,無論何國言語,其發音必須明白清楚而正確,不得稍有模糊。練習者須置備小鏡子一面,照著自己的口而校正發各種元音時的口的形狀。

  元音有五,即a(啊),e(鵝),i(咿),o(喔),u(嗚)。發a音時口作大圓,e作闊扁形,i作狹扁形,o作小圓形,u作合口形。歌詞中所用的字眼都是各種輔音和這五個元音的結合,故五種元音正確練習之後,就能正確地唱奏一切歌詞中的字眼了。元音練習之法,先用a音唱出音階上的各音,及各種音程練習課。順次及於其他四音的練習。同時由指導者或由自己從鏡中檢點口的形狀,每唱一音,務使口始終保住同樣的形狀而發同樣的聲音。不厲行這種嚴正的練習,帶著笑而任意唱歌的,都不是正當的學習者。他們是以唱歌為遊戲,他們是侮辱聲樂,他們的學習是徒然的。

  彈琴的基本練習更為嚴密繁複。例如練習鋼琴,則須依據原冊的基本練習書而一課一課地彈練。每課中都有艱難的指法與迅速的拍子。一課彈練十分成熟,然後進而彈練新課。這不比看書,不是以懂得其意義為目的,而以學得其技術為目的。要懂得意義,可用理解力及記憶力;但要學得技術,理解與記憶都無用,而全靠“熟練”。熟練不能速成,除了一遍一遍地多彈以外沒有別法。中等天才的人要熟練一個小小的鋼琴曲,至全無停頓與錯誤而流暢地演奏的地步,至少也須彈練數十遍。但這種實技的功夫,必須身入其境,然後知道其難處。平日在小風琴上隨意亂彈小曲的人,聽了如此嚴肅的話未必能相信。

  他們不知道彈琴有一定的指法,音樂有複雜的和聲。不講指法,不用和聲,而僅在琴鍵上彈出一道旋律,原是容易的事。但現今的進步的鋼琴音樂決不能就此滿足,必須用複雜的和聲與正確的指法。我們只有十個手指,要同時按許多鍵板而敏捷地繼續進行,自非精研指法不可。但這仍不過是局部的技術而已。就全體而論,名家的作曲都有一定的速度與表情。彈奏的人必須充分理解其樂曲全體的內容,用了相當的速度而表現其曲趣,方為完全的演奏。故學習鋼琴須用極認真的態度。演奏者的身體的姿勢,手指的彎度,足的位置,頭的方向,都須講究,必須用恭敬嚴重的態度,方能探得鋼琴音樂的門徑。否則止於音樂的遊戲。

  二十(1931)年八月十六日,為《中學生》作。

  第28章 音樂與文學的握手(上) (1)

  音樂在其諸姊妹藝術中,具有一種特性,即其表現的抽象性。別的藝術,如繪畫,雕刻,文學,演劇等,必描寫一種外界的事象,以為表現的手段,例如繪畫與雕刻,必托形於風景人物的形色;文學與演劇,必假手於自然人生的事端。音樂則不然,可不假託外界的具體的事象,而用音本身來直接攪動我們的感情。繪畫的內容有人物、山水等具體的物象,文學的內容有戀愛、復仇等具體的事件,音樂則除隨了演奏而生起的感情以外,茫漠而無可捉摸,全是抽象的(舞蹈雖也有此特性,但因為表現的工具的關係,遠不及音樂的雄辯)。其次的特性,例如音樂演奏後立即消失,不似造型美術或文學的可以永久存在。但這易消失性不是現在的論點所在。

  音樂有這個抽象性,故近世以前的音樂,都是用純粹的音來表現緻密的感情,而不含有客觀的描寫的,這等音樂名為“純音樂”(puremusic),或名為“絕對音樂”(absolutemusic)。絕對音樂盛行於貝多芬(beethoven)以前,當時所最講究的宮廷音樂室內樂(插mbermusic),就是最優秀的絕對音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