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近世紀以來,東西洋兩種畫法已開始握手。乾隆年間,義大利人郎世寧把西洋畫法混入中國畫法中,描出一種西洋畫化的東洋畫。大致像現今流行的一種月份牌畫,而技術高明得多。十九世紀末,法蘭西人塞尚(cézanne)把中國畫法混入西洋畫中,創製一種東洋畫化的西洋畫,成為近代西洋畫界的主潮。二十世紀以來,汲其泉流的畫家,世間到處皆是。現在中國的油畫家,也有不少人受著塞尚的影響,在那裡描寫中國畫化的西洋畫。本來是自己家裡的東西,給別人拿去改裝了一下,收回來似乎新奇些。但其實也並非完全如此。
現今的世間,自科學昌明,機械發達,而交通日趨便利以來,東西洋的界限漸漸地在那裡消滅,有的東西早已不分東洋西洋了,例如輪船、火車、電報、電燈等,原是西洋的東西,但是現在普遍地流行於世界,不認它們為西洋獨有的東西,為的是這種東西最便利於人生,比世間一切舟、車、通信方法、照明方法都要進步,就被全世界所採用了。藝術上也是如此,例如音樂,繪畫,建築,東洋雖然也有固有的技術,也曾經發達過,但是在現代,都不及西洋的發達而合於現代人的生活。所以現在的西洋音樂法,已成為世界音樂法,被全世界的學校的音樂科所採用了。現代的西洋畫法,已成為世界的畫法,被全世界的學校的圖畫科所採用了。現代的西洋建築術,也將成為世界的建築術,“洋房”這名稱將漸漸地被廢除了。故塞尚一派的畫法,其實也不完全是西洋畫法,不妨認之為現代的世界的畫法,照這畫派的展進狀態看下去,將來一定還要發達,同時東西洋畫風和合的程度一定還要進步,即東洋的“印象強明”與西洋的“形體切實”兩特色,將更顯著地出現在將來的繪畫中。
這不是憑空猜擬,而有著社會的必然性。今後世界的藝術,顯然是趨向著“大眾藝術”之路。文學上早已有“大眾文學”的運動出現了。一切藝術之中,文學是與社會最親近的一種。它的表現工具是人人日常通用的“言語”。這便是使它成為一種最親近社會的藝術的原因。故一種藝術思潮的興起,往往首先在文學上出現,繼而繪畫、音樂、雕刻、建築都起來響應。故將來世界的繪畫,勢必跟著文學走上大眾藝術之路,而出現一種“大眾繪畫”。大眾繪畫的重要條件,第一是“明顯”,第二是“易解”。向來的西洋畫法,其如實的表現易解而欠明顯。向來的東洋畫法,其奇特的表現明顯而欠易解。兼有西洋畫一般的切實和東洋畫一般的強明的繪畫,最易惹人注目,受人理解,即其被鑑賞的範圍最大,合於大眾藝術的條件。
中國畫的描寫,有許多地方太不肖似實物了。例如遠近法,在中國畫中全不研究。因此物體的形狀常常錯誤。山水,人物,因為都是曲線,遠近法的錯誤還可以隱藏,看不出來。但中國畫描寫到器物及家屋,就幾乎沒有一幅不犯遠近法的錯誤。中國畫所可貴的,就是不肯如實描寫,而必描取物象的精華,而作強烈明顯的表現。反之,西洋畫的描寫,太肖似實物而忠於客觀了。過去的大畫家的名作,例如米勒(millet)的《拾穗》(thegleaners)、李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davinci)的《晚餐》①(①指《最後的晚餐》。——校訂者注。)(thelastsupper)等,銅版縮印,看去竟同照相一般。若能選集照樣的人物和地點,竟可以扮演起來拍一張照,以冒充名畫。這種如實的描寫,對觀者的刺激力很缺乏。照相一般的東西,使人看了不會興奮起來。惟其可貴的,是逼真而易於理解。無論何人,看了都有切身之感,因為畫中所寫的就是眼前的現實的世間。把這兩洋的繪畫的特長採集起來,合成一種新時代的世界藝術,在理論上與實際上都是可能的事。
這種新時代的繪畫,在現今的世間已有其先驅。最近盛行的版畫、招貼畫(poster)以及商業的GG畫,皆是其例。版畫用黑白兩色,用線條,用單純明顯的表現,近於東洋風的插畫。一方面又用切實的明暗法,遠近法,構圖法,仍以西洋畫風為基礎。最近新俄版畫非常傑出。中國也有人在那裡研究木版畫了。像《現代雜誌》所附刊的版畫集,裡面有許多新穎可喜的作品。然每每覺得,看了舊派西洋畫之後看這種版畫,好像屏息了許久之後透一口大氣,感覺得怪爽快。看了中國畫之後看這種版畫,又好像忽然從夢境裡覺醒,感覺得很穩妥似的。
主義、運動的招貼畫,則明了與易解,尤為必要的條件。為了欲引大眾的注意,常把物象的特點擴張地描寫;為了欲使大眾易解,常用文字為補充的說明。至於商業的GG畫,則不顧美醜,一味以易解與觸目為目標。甚至醜惡的形態,不調和的形態,只要具有牽惹人目的效果,就都算是“商業藝術”。其實這種不能算為藝術,只是資本主義擴張的一種手段。若強要稱它為藝術,這種藝術已被資本主義蹂躪得體無完膚了。不過,在求大眾的普遍理解的一點上,這裡面也暗示著未來時代的健全的新藝術的要點——切實與強明。
現代藝術論者稱這種新時代的藝術為“新寫實主義”,“單純明快,短刀直入”。這八字真言,可謂新時代藝術的無等等咒①(①無等等咒,出自《心經》,尤指最高境界。——校訂者注。)。現代各種藝術,都以此為主導的傾向而展進著。
例如建築,排斥從來的繁瑣的裝飾,而以實用為本位,取簡單樸素的形式,像德意志現代盛行的新建築便是其例。上海也有這種新建築樣式出現了,像天通庵車站旁新近改造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兵營便是其一例。
又如文學,現代德意志小說界盛行的“新寫實主義”,就是出現於文學上的“新寫實主義”,用現實社會的現象為主題,取純化洗鍊的筆法。又有proletarianrealism(普羅寫實主義)的小說,取報告的形式,作為大眾教化的一種手段。其形式簡潔明快,有如poster(招貼畫)的繪畫。
又如演劇,捨棄古風的心理描寫,而取簡潔明快的性格描寫,務求場面轉換的多樣與快速,以集中觀者的注意。演劇與文學本有密切的關聯,現代小說與現代演劇當然取一致方向。
又如所謂商業藝術,商店的櫥窗的裝飾也取單純明快的式樣,不復以濃麗繁華為貴,西洋的商店的showwindow(櫥窗)裝飾,也頗不乏快美的作品。大概取適度變化,使觀者感覺爽快;同時以簡潔的技術,把商店性格化,作為GG手段。例如服裝店裡的人體模型(manikin),為櫥窗裝飾中最富藝術味的題材,那裡模型取種種姿勢,用種種雕塑法,施以適宜的背景。若能忘記了商業GG的用意而觀賞,正像一幅立體的繪畫。
又如現代的照相術,也跟著同方向進步著。不復如前之模仿印象派繪畫,而注重鏡頭機械能力的寫實。現今的藝術的照相,不複印象模糊而帶著玄秘感傷的趣味,貴乎簡明地攝取物象的性格,短刀直入地表現volume(景深)的效果。
繪畫當然與上述諸藝術同源共流。以前(指二十世紀初)流行的所謂“新興藝術”,如立體派、未來派、構圖派等以圓形記號為題材的繪畫,在今日都成過去的東西。現在的繪畫,向著“新寫實主義”的路上發展著。新寫實主義所異於從前的舊寫實主義(十九世紀末法國courbet﹝庫爾貝﹞等所倡導的)者,一言以蔽之:形式簡明。換言之,就是舊寫實主義的東洋化。
現今的世間,自科學昌明,機械發達,而交通日趨便利以來,東西洋的界限漸漸地在那裡消滅,有的東西早已不分東洋西洋了,例如輪船、火車、電報、電燈等,原是西洋的東西,但是現在普遍地流行於世界,不認它們為西洋獨有的東西,為的是這種東西最便利於人生,比世間一切舟、車、通信方法、照明方法都要進步,就被全世界所採用了。藝術上也是如此,例如音樂,繪畫,建築,東洋雖然也有固有的技術,也曾經發達過,但是在現代,都不及西洋的發達而合於現代人的生活。所以現在的西洋音樂法,已成為世界音樂法,被全世界的學校的音樂科所採用了。現代的西洋畫法,已成為世界的畫法,被全世界的學校的圖畫科所採用了。現代的西洋建築術,也將成為世界的建築術,“洋房”這名稱將漸漸地被廢除了。故塞尚一派的畫法,其實也不完全是西洋畫法,不妨認之為現代的世界的畫法,照這畫派的展進狀態看下去,將來一定還要發達,同時東西洋畫風和合的程度一定還要進步,即東洋的“印象強明”與西洋的“形體切實”兩特色,將更顯著地出現在將來的繪畫中。
這不是憑空猜擬,而有著社會的必然性。今後世界的藝術,顯然是趨向著“大眾藝術”之路。文學上早已有“大眾文學”的運動出現了。一切藝術之中,文學是與社會最親近的一種。它的表現工具是人人日常通用的“言語”。這便是使它成為一種最親近社會的藝術的原因。故一種藝術思潮的興起,往往首先在文學上出現,繼而繪畫、音樂、雕刻、建築都起來響應。故將來世界的繪畫,勢必跟著文學走上大眾藝術之路,而出現一種“大眾繪畫”。大眾繪畫的重要條件,第一是“明顯”,第二是“易解”。向來的西洋畫法,其如實的表現易解而欠明顯。向來的東洋畫法,其奇特的表現明顯而欠易解。兼有西洋畫一般的切實和東洋畫一般的強明的繪畫,最易惹人注目,受人理解,即其被鑑賞的範圍最大,合於大眾藝術的條件。
中國畫的描寫,有許多地方太不肖似實物了。例如遠近法,在中國畫中全不研究。因此物體的形狀常常錯誤。山水,人物,因為都是曲線,遠近法的錯誤還可以隱藏,看不出來。但中國畫描寫到器物及家屋,就幾乎沒有一幅不犯遠近法的錯誤。中國畫所可貴的,就是不肯如實描寫,而必描取物象的精華,而作強烈明顯的表現。反之,西洋畫的描寫,太肖似實物而忠於客觀了。過去的大畫家的名作,例如米勒(millet)的《拾穗》(thegleaners)、李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davinci)的《晚餐》①(①指《最後的晚餐》。——校訂者注。)(thelastsupper)等,銅版縮印,看去竟同照相一般。若能選集照樣的人物和地點,竟可以扮演起來拍一張照,以冒充名畫。這種如實的描寫,對觀者的刺激力很缺乏。照相一般的東西,使人看了不會興奮起來。惟其可貴的,是逼真而易於理解。無論何人,看了都有切身之感,因為畫中所寫的就是眼前的現實的世間。把這兩洋的繪畫的特長採集起來,合成一種新時代的世界藝術,在理論上與實際上都是可能的事。
這種新時代的繪畫,在現今的世間已有其先驅。最近盛行的版畫、招貼畫(poster)以及商業的GG畫,皆是其例。版畫用黑白兩色,用線條,用單純明顯的表現,近於東洋風的插畫。一方面又用切實的明暗法,遠近法,構圖法,仍以西洋畫風為基礎。最近新俄版畫非常傑出。中國也有人在那裡研究木版畫了。像《現代雜誌》所附刊的版畫集,裡面有許多新穎可喜的作品。然每每覺得,看了舊派西洋畫之後看這種版畫,好像屏息了許久之後透一口大氣,感覺得怪爽快。看了中國畫之後看這種版畫,又好像忽然從夢境裡覺醒,感覺得很穩妥似的。
主義、運動的招貼畫,則明了與易解,尤為必要的條件。為了欲引大眾的注意,常把物象的特點擴張地描寫;為了欲使大眾易解,常用文字為補充的說明。至於商業的GG畫,則不顧美醜,一味以易解與觸目為目標。甚至醜惡的形態,不調和的形態,只要具有牽惹人目的效果,就都算是“商業藝術”。其實這種不能算為藝術,只是資本主義擴張的一種手段。若強要稱它為藝術,這種藝術已被資本主義蹂躪得體無完膚了。不過,在求大眾的普遍理解的一點上,這裡面也暗示著未來時代的健全的新藝術的要點——切實與強明。
現代藝術論者稱這種新時代的藝術為“新寫實主義”,“單純明快,短刀直入”。這八字真言,可謂新時代藝術的無等等咒①(①無等等咒,出自《心經》,尤指最高境界。——校訂者注。)。現代各種藝術,都以此為主導的傾向而展進著。
例如建築,排斥從來的繁瑣的裝飾,而以實用為本位,取簡單樸素的形式,像德意志現代盛行的新建築便是其例。上海也有這種新建築樣式出現了,像天通庵車站旁新近改造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兵營便是其一例。
又如文學,現代德意志小說界盛行的“新寫實主義”,就是出現於文學上的“新寫實主義”,用現實社會的現象為主題,取純化洗鍊的筆法。又有proletarianrealism(普羅寫實主義)的小說,取報告的形式,作為大眾教化的一種手段。其形式簡潔明快,有如poster(招貼畫)的繪畫。
又如演劇,捨棄古風的心理描寫,而取簡潔明快的性格描寫,務求場面轉換的多樣與快速,以集中觀者的注意。演劇與文學本有密切的關聯,現代小說與現代演劇當然取一致方向。
又如所謂商業藝術,商店的櫥窗的裝飾也取單純明快的式樣,不復以濃麗繁華為貴,西洋的商店的showwindow(櫥窗)裝飾,也頗不乏快美的作品。大概取適度變化,使觀者感覺爽快;同時以簡潔的技術,把商店性格化,作為GG手段。例如服裝店裡的人體模型(manikin),為櫥窗裝飾中最富藝術味的題材,那裡模型取種種姿勢,用種種雕塑法,施以適宜的背景。若能忘記了商業GG的用意而觀賞,正像一幅立體的繪畫。
又如現代的照相術,也跟著同方向進步著。不復如前之模仿印象派繪畫,而注重鏡頭機械能力的寫實。現今的藝術的照相,不複印象模糊而帶著玄秘感傷的趣味,貴乎簡明地攝取物象的性格,短刀直入地表現volume(景深)的效果。
繪畫當然與上述諸藝術同源共流。以前(指二十世紀初)流行的所謂“新興藝術”,如立體派、未來派、構圖派等以圓形記號為題材的繪畫,在今日都成過去的東西。現在的繪畫,向著“新寫實主義”的路上發展著。新寫實主義所異於從前的舊寫實主義(十九世紀末法國courbet﹝庫爾貝﹞等所倡導的)者,一言以蔽之:形式簡明。換言之,就是舊寫實主義的東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