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雲淡風輕,微雨初晴,假期恰遇良辰。
既櫛我發,既整我襟,出遊以寫幽情。
綠陰為蓋,芳草為茵,此間空氣清新。(下略)現在我重唱這舊曲時只要把眼睛一閉,當時和我一同唱歌的許多小伴侶的姿態便會一齊顯現出來:在阡陌之間,攜著手踏著腳大家挺直嗓子,仰天高歌。有時我唱到某一句,鼻子裡竟會聞到一陣油菜花的香氣,無論是在秋天,冬天,或是在都會中的房間裡。所以我無論何等寂寞,何等煩惱,何等憂懼,何等消沉的時候,只要一唱兒時的歌,便有兒時的心出來撫慰我,鼓勵我,解除我的寂寞,煩惱,憂懼和消沉,使我回復兒時的健全。
又如這三個音的節奏形式一變,便會在我心中喚起另一曲《勵學》歌來(因為這曲的旋律也是以主三和弦的三個音開始的)。黑奴紅種相繼盡,唯我黃人酣未醒。亞東大陸將沉沒,一曲歌成君且聽。人生為學須及時,艷李穠桃百日姿。(下略)我們學唱歌,正在清朝末年,四方多難,人心亂動的時候。先生費了半個小時來和我們解說歌詞的意義。慷慨激昂地說,中國政治何等腐敗,人民何等愚弱,你們倘不再努力用功,不久一定要同黑奴紅種一樣。先生講時聲色俱厲,眼睛裡幾乎掉下淚來。我聽了十分感動,方知道自己何等不幸,生在這樣危殆的祖國里。我唱到“亞東大陸將沉沒”一句,驚心膽跳,覺得腳底下這塊土地真箇要沉下去似的。
所以我現在每逢唱到這歌,無論在何等逸樂,何等放蕩,何等昏迷,何等冥頑的時候,也會警惕起來,振作起來,體驗到兒時的純正熱烈的愛國的心情。
每一曲歌,都能喚起我兒時的某一種心情。記述起來,不勝其煩。詩人云:“瓶花妥帖爐煙定,覓我童心二十年。”①(①這是清朝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1792-1841)的詩句。——校訂者注的原故。)我不須瓶花爐煙,只消把兒時所唱的許多歌溫習一遍,二十五年前的童心可以全部覓得回來了。
這恐怕不是我一人的特殊情形。因為講起此事,每每有人真心地表示同感。兒時的同學們同感尤深,有的聽我唱了某曲歌,能歷歷地說出當時唱歌教室里的情況來,使滿座的人神往於美麗的憧憬中。這原是為了音樂感人的力至深至大回想起來,用音樂感動人心的故事,古今東西的童話傳說中所見不可勝計,愛看童話的小朋友們,大概都會講出一兩個來的吧。
因此我驚嘆音樂與兒童關係之大。大人們弄音樂,不過一時鑑賞音樂的美,好像喝一杯美酒,以求一時的陶醉。兒童的唱歌,則全心沒入於其中,而終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無數優美健全的歌曲,交付與無數素養豐足的音樂教師,使他傳授給普天下無數天真爛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夠這樣,次代的世間一定比現在和平幸福得多。因為音樂能永遠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與幸福之神,只降臨於天真爛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間。失了童心的世間,詐偽險惡的社會裡,和平之神與幸福之神連影蹤也不會留存的。
廿一(1932)年九月十三日,為《晨報》作。病中口述,陳寶筆錄。
第20章 女性與音樂
女性與音樂,一見誰也相信是接近的。例如自來文學上“女”與“歌”何等關係密切;朱唇與檀板何等聯絡;so-prano(女子唱的最高音部)在合唱中地位何等重要;總之,女性的優美的性格與音樂的活動的性質何等類似。照這樣推想起來,世界最大的音樂作家應該讓女性來當,樂壇應該教女性來支配;至少音樂作家中應該多女子;再讓一步,至少音樂界中應該有女子。可是我把腦中所有的西洋音樂史默數一遍,非但少有女性的大作曲家,竟連一個miss(小姐)或mistress(夫人)也沒有,無論作曲家或演奏家。我覺得很奇怪,總疑心我腦中所有的音樂史,不詳或不正。但我記得前年編《音樂的常識》①(①《音樂的常識》,豐子愷著,上海亞東圖書館1925年12月初版。——校訂者注。)的時候,曾經考求過所有的已往的及現存的有名的音樂大家的傳敘,而且因為要編述,查考得很精到,不是走馬看花的。一向不注意到這問題,倒也不知不覺;現在一提起,真覺得有些奇怪了。這樣與音樂有密切關係的女性,難道在音樂史上默默無聞的?我終於不敢信託我的記憶,又沒有勇氣和時間來搜索這個疑案的底蘊。
近來我患寒疾,臥了七八天,已經好快②(②好快,作者家鄉話,意即:快好了。——校訂者注。),醫生說要避風,禁止我一禮拜出房。實在我的精神已經活動了,怎耐得這監禁呢?於是在床上海闊天空地回想,重番想到了女性與音樂的問題。於是把所有的音樂史拿到床里來,一本一本地,從頭至尾地翻下去。自十八世紀的古典音樂的巴赫(sebastianbach)起,直到現在生存著,活動著的未來派音樂家勛伯格(arnoldschonberg)止,統共查考了一百八十個音樂家的傳敘。結果,發現其中只有一人是女性的音樂家。這女人名叫霍姆斯(augustsmaryannholmes,1847-1903),是生長於巴黎的愛爾蘭人,在歐洲是不甚著名的一個女性作曲家,在東洋是不會有人曉得的。其餘一百七十九個都是男人。
關於演奏家,留名於樂史的不但一個也沒有,而且被我翻著了一件不大有趣的話柄:匈牙利有一個當時較有名的女pianist(鋼琴演奏家),有一晚在一個旅館的hall(廳)中開演奏會,曲目上冒用當時匈牙利最有名的演奏家(在音樂史上也是最有名的音樂家之一)李斯特(liszt)女弟子的頭銜以號召聽眾。湊巧李斯特這一晚演奏旅行到這地方,也宿在這旅館中。他得知了有冒充他的女弟子的演奏家,就於未開會時請她到自己的房間裡來,對她說:“我是李斯特。”那女子又驚駭又羞慚,伏在地上哭泣。李斯特勸她起來,請她在自己房裡的鋼琴上彈一曲,看見她手法很高,稱讚她的技術,又指教了她幾句,就對她說:“不妨了!現在你真是李斯特的弟子了!”教她照舊去開會。那女子感激得泣下……這並不是我有意提出來嘲笑女性,不過事實如此;而且現在我是專門在音樂史上找女人,這件事自然惹我的注意了。
閒話休提。音樂史上沒有女性的page(頁),實在是值得人思量的問題,尤其是在病床中的我。我把書翻了許久,想了許久,後來好像探得了一個導向解決的線索。這就是我在音樂大家的傳記中發現了許多與女性有深關係的事跡,就恍然悟到了女性與音樂的關係的狀態。這等事跡是什麼呢?第一惹我注意的,是自來的大音樂家幼時受母教者之多的一事。我手頭所有的關於音樂家傳記的書又少又不詳,我沒有委細考查過所有的音樂家的詳細事略,只是就比較的記錄得詳細的世界第一流的音樂家的傳記一翻,已是發現了十餘個幼時受母或姐等的音樂教育的人。列舉起來,如:(1)近世古典樂派的大家亨德爾(handel),幼時從母親受音樂教育。
(2)俄國近代交響樂作家斯克里亞賓(scriabin)的母親是女pianist(鋼琴家)。
(3)鋼琴(piano)大家蕭邦(chopin)的母親是波蘭人,蕭邦多承受母的氣質,其音樂作品中泛溢著亡國的哀愁。
既櫛我發,既整我襟,出遊以寫幽情。
綠陰為蓋,芳草為茵,此間空氣清新。(下略)現在我重唱這舊曲時只要把眼睛一閉,當時和我一同唱歌的許多小伴侶的姿態便會一齊顯現出來:在阡陌之間,攜著手踏著腳大家挺直嗓子,仰天高歌。有時我唱到某一句,鼻子裡竟會聞到一陣油菜花的香氣,無論是在秋天,冬天,或是在都會中的房間裡。所以我無論何等寂寞,何等煩惱,何等憂懼,何等消沉的時候,只要一唱兒時的歌,便有兒時的心出來撫慰我,鼓勵我,解除我的寂寞,煩惱,憂懼和消沉,使我回復兒時的健全。
又如這三個音的節奏形式一變,便會在我心中喚起另一曲《勵學》歌來(因為這曲的旋律也是以主三和弦的三個音開始的)。黑奴紅種相繼盡,唯我黃人酣未醒。亞東大陸將沉沒,一曲歌成君且聽。人生為學須及時,艷李穠桃百日姿。(下略)我們學唱歌,正在清朝末年,四方多難,人心亂動的時候。先生費了半個小時來和我們解說歌詞的意義。慷慨激昂地說,中國政治何等腐敗,人民何等愚弱,你們倘不再努力用功,不久一定要同黑奴紅種一樣。先生講時聲色俱厲,眼睛裡幾乎掉下淚來。我聽了十分感動,方知道自己何等不幸,生在這樣危殆的祖國里。我唱到“亞東大陸將沉沒”一句,驚心膽跳,覺得腳底下這塊土地真箇要沉下去似的。
所以我現在每逢唱到這歌,無論在何等逸樂,何等放蕩,何等昏迷,何等冥頑的時候,也會警惕起來,振作起來,體驗到兒時的純正熱烈的愛國的心情。
每一曲歌,都能喚起我兒時的某一種心情。記述起來,不勝其煩。詩人云:“瓶花妥帖爐煙定,覓我童心二十年。”①(①這是清朝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1792-1841)的詩句。——校訂者注的原故。)我不須瓶花爐煙,只消把兒時所唱的許多歌溫習一遍,二十五年前的童心可以全部覓得回來了。
這恐怕不是我一人的特殊情形。因為講起此事,每每有人真心地表示同感。兒時的同學們同感尤深,有的聽我唱了某曲歌,能歷歷地說出當時唱歌教室里的情況來,使滿座的人神往於美麗的憧憬中。這原是為了音樂感人的力至深至大回想起來,用音樂感動人心的故事,古今東西的童話傳說中所見不可勝計,愛看童話的小朋友們,大概都會講出一兩個來的吧。
因此我驚嘆音樂與兒童關係之大。大人們弄音樂,不過一時鑑賞音樂的美,好像喝一杯美酒,以求一時的陶醉。兒童的唱歌,則全心沒入於其中,而終身服膺勿失。我想,安得無數優美健全的歌曲,交付與無數素養豐足的音樂教師,使他傳授給普天下無數天真爛漫的童男童女?假如能夠這樣,次代的世間一定比現在和平幸福得多。因為音樂能永遠保住人的童心。而和平之神與幸福之神,只降臨於天真爛漫的童心所存在的世間。失了童心的世間,詐偽險惡的社會裡,和平之神與幸福之神連影蹤也不會留存的。
廿一(1932)年九月十三日,為《晨報》作。病中口述,陳寶筆錄。
第20章 女性與音樂
女性與音樂,一見誰也相信是接近的。例如自來文學上“女”與“歌”何等關係密切;朱唇與檀板何等聯絡;so-prano(女子唱的最高音部)在合唱中地位何等重要;總之,女性的優美的性格與音樂的活動的性質何等類似。照這樣推想起來,世界最大的音樂作家應該讓女性來當,樂壇應該教女性來支配;至少音樂作家中應該多女子;再讓一步,至少音樂界中應該有女子。可是我把腦中所有的西洋音樂史默數一遍,非但少有女性的大作曲家,竟連一個miss(小姐)或mistress(夫人)也沒有,無論作曲家或演奏家。我覺得很奇怪,總疑心我腦中所有的音樂史,不詳或不正。但我記得前年編《音樂的常識》①(①《音樂的常識》,豐子愷著,上海亞東圖書館1925年12月初版。——校訂者注。)的時候,曾經考求過所有的已往的及現存的有名的音樂大家的傳敘,而且因為要編述,查考得很精到,不是走馬看花的。一向不注意到這問題,倒也不知不覺;現在一提起,真覺得有些奇怪了。這樣與音樂有密切關係的女性,難道在音樂史上默默無聞的?我終於不敢信託我的記憶,又沒有勇氣和時間來搜索這個疑案的底蘊。
近來我患寒疾,臥了七八天,已經好快②(②好快,作者家鄉話,意即:快好了。——校訂者注。),醫生說要避風,禁止我一禮拜出房。實在我的精神已經活動了,怎耐得這監禁呢?於是在床上海闊天空地回想,重番想到了女性與音樂的問題。於是把所有的音樂史拿到床里來,一本一本地,從頭至尾地翻下去。自十八世紀的古典音樂的巴赫(sebastianbach)起,直到現在生存著,活動著的未來派音樂家勛伯格(arnoldschonberg)止,統共查考了一百八十個音樂家的傳敘。結果,發現其中只有一人是女性的音樂家。這女人名叫霍姆斯(augustsmaryannholmes,1847-1903),是生長於巴黎的愛爾蘭人,在歐洲是不甚著名的一個女性作曲家,在東洋是不會有人曉得的。其餘一百七十九個都是男人。
關於演奏家,留名於樂史的不但一個也沒有,而且被我翻著了一件不大有趣的話柄:匈牙利有一個當時較有名的女pianist(鋼琴演奏家),有一晚在一個旅館的hall(廳)中開演奏會,曲目上冒用當時匈牙利最有名的演奏家(在音樂史上也是最有名的音樂家之一)李斯特(liszt)女弟子的頭銜以號召聽眾。湊巧李斯特這一晚演奏旅行到這地方,也宿在這旅館中。他得知了有冒充他的女弟子的演奏家,就於未開會時請她到自己的房間裡來,對她說:“我是李斯特。”那女子又驚駭又羞慚,伏在地上哭泣。李斯特勸她起來,請她在自己房裡的鋼琴上彈一曲,看見她手法很高,稱讚她的技術,又指教了她幾句,就對她說:“不妨了!現在你真是李斯特的弟子了!”教她照舊去開會。那女子感激得泣下……這並不是我有意提出來嘲笑女性,不過事實如此;而且現在我是專門在音樂史上找女人,這件事自然惹我的注意了。
閒話休提。音樂史上沒有女性的page(頁),實在是值得人思量的問題,尤其是在病床中的我。我把書翻了許久,想了許久,後來好像探得了一個導向解決的線索。這就是我在音樂大家的傳記中發現了許多與女性有深關係的事跡,就恍然悟到了女性與音樂的關係的狀態。這等事跡是什麼呢?第一惹我注意的,是自來的大音樂家幼時受母教者之多的一事。我手頭所有的關於音樂家傳記的書又少又不詳,我沒有委細考查過所有的音樂家的詳細事略,只是就比較的記錄得詳細的世界第一流的音樂家的傳記一翻,已是發現了十餘個幼時受母或姐等的音樂教育的人。列舉起來,如:(1)近世古典樂派的大家亨德爾(handel),幼時從母親受音樂教育。
(2)俄國近代交響樂作家斯克里亞賓(scriabin)的母親是女pianist(鋼琴家)。
(3)鋼琴(piano)大家蕭邦(chopin)的母親是波蘭人,蕭邦多承受母的氣質,其音樂作品中泛溢著亡國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