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瑪珊達眼中閃爍的那種絕望的神情,像火一樣烤灼著他的靈魂,她呆呆地望著他上了卡車,什麼也沒說。他也沒說,只是直盯著瑪珊達,車開動了,她的身影越來越小,那套鮮艷的"特敏"慢慢褪了顏色,逐漸變成一個黑點,然後從他的視線中消失了……
他心裡的瑪珊達像草,長滿了,沒有縫隙,他心裡沒有石頭。
李在碰了范曉軍一下,才把他從恍惚狀態中拉了回來。
"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李在又說了一句。
是啊,標多少合適?他用150萬人民幣買下的這塊石頭應該翻多少倍價錢才合適呢?這可不是個小買賣。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玉石的珍貴與難測。范曉軍想起剛入行的時候看到的一個情景:一群巴基斯坦仔被一個中國玉石老闆臨時雇用,老闆賭跌了,手頭的石頭等於廢料,他想把石頭分成好幾塊,然後碰碰運氣,能賣多少賣多少。他對幾個巴基斯坦仔說,每塊石頭賣5萬塊我就滿足了,至少少受一些損失,能賣多全是你們的。巴基斯坦仔們二話不說,拿出去就喊40萬一塊,並且全都賣了出去。賭石界就是這樣,有人敢喊價,就有人敢吞下去。所以說,玉價在賭石人的嘴上,也在每個賭石人的心中。它的價值跟一個賭石人的膽子成正比。
"你先說一個數!"李在催促道。
"你先說!" "你!" "好,我說,500萬!" "530萬!" "580萬!" "600萬!" "650萬!" "700萬!"
此時,他們仿佛不是在說玉,而是像一個居家男人和一個菜販子在菜市場討價還價,表情認真,態度誠懇。
他們的臉膛越來越紅,為自己嘴裡喊出的價格興奮不已。最後,兩個人同時喊出了:880萬!
他們把自己嚇了一跳,兩個人同時蹲在地下,點燃煙,沉默地吸著,什麼也不想說。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底價,前來賭石的各地買家會再次把價格抬高的。至於最後抬高到多少,誰也不知道,他們只能暗暗祈禱店鋪里那尊翡翠貔貅保佑這次買賣馬到成功。
兩個人抽完煙,對視了一會兒,想說點什麼,還是說不出。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次買賣做得有點大。
第八章賭石大會
3月20日,賭石大會準時在騰衝舉行。地點不在翡翠寶石城,那個院子小,地方不夠,李在把地點選在臨近"國殤墓園"的來鳳山國家森林公園裡的一塊空地。
國殤墓園在騰衝縣城關西隅,緊挨疊水河瀑布,是滇西抗日作戰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烈士陵園,也是全國少有的國民黨抗日烈士墓園。墓園埋葬著在騰衝戰役中陣亡的中國遠征軍20集團軍的8671名官兵的英靈。把賭石大會選在附近,李在一開始還有些擔心是否褻瀆了這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後來想了想,應該不會,先烈們如果知道他們用鮮血攻下的騰衝已經恢復玉石業的舊日繁榮,他們的在天之靈應該感到無比欣慰。
李在給北京、上海、無錫,還有香港台灣的賭石界朋友發出了大會邀請函,20日這天,他們如約而至,一個都沒缺席。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張氏玉緣堂"堂主張語是位年過六旬的老者,瘦骨嶙峋,身高在1.80米左右,白髮蒼蒼,長髯及胸,神情飄逸。他一見到李在便大步流星走了過來,笑聲如嗡嗡作響的老銅鐘,他一把抓住李在的手,說:"哈哈哈,後生可畏,老朽不敢惹啊!"
李在正跟昝小盈說話,猛地被老人抓住雙手,心裡竟有點不好意思。他謙遜地向老人點了點頭,說:"過獎過獎!"
老人仍舊拉著他的手不放,歪著頭問:"聽說這次從緬甸運回來一塊好料?"
李在簡略地把運石經過敘述了一遍,老人頓時喜笑顏開,連連說:"來對了,來對了!一會兒讓老朽開開眼。"
老人早年喜歡收集官窯,那個年代他就敢花2000塊錢買一件官窯,真正的雍正官窯洗子,現在別說2000,你給20萬他也不賣。後來他又做其他古玩生意,聲名顯赫,他的"張氏玉緣堂"以專售各個朝代的翡翠珍品聞名遐邇,在中國玉石界,一提起北京潘家園的"張氏玉緣堂"沒有人不交口稱讚的。最近幾年老人興趣大轉,投身賭石,出手非常闊綽,如果盯上一塊料,決不扭扭捏捏。跟李在打過幾次交道後,二人相見恨晚,成了莫逆之交。
李在想招呼唐教父把老人安排去貴賓席喝茶,昝小盈說:"我來吧!"說著就攙扶著老人向貴賓席走去,走之前回頭向李在看了一眼,眼裡竟帶了幾分羞澀,讓李在心裡怦然一動。他想,最近一些日子昝小盈身上的女人味特別重,幾乎感覺不到過去的銅臭氣,這讓李在心裡有了一份溫暖。雖然他們現在是生意合伙人關係,但他想,除了賭石,除了金錢,他們還應該有點別的。他忘不了中學時代那段感情,它始終是他心中的最痛,什麼也不能代替。
李在心裡正琢磨著昝小盈,突然有人喊他的名字,回頭一看,原來是來自台灣"吉雅居"的何允豪。何允豪40歲左右,身材不高,但非常健碩。眉毛粗黑,像掛在額頭下兩把刷子,頭髮直立,隨時怒髮衝冠,一點不和藹可親,感覺很難打交道。其實與他的外表正好相反,他這個人非常耿直,說話無遮無攔,直奔主題,從不拐彎抹角。他身上的商業氣息比北京的張語濃厚,每次跟李在通電話,不管談論什麼話題,比如台海局勢,伊拉克戰爭,黎巴嫩游擊隊,結尾處必然說一句:一有石頭就第一時間通知我,通知我就等於通知錢。
現在也是。
他走到李在面前,立定站好,停頓最多兩秒,然後兩人異口同聲說:"一有石頭就第一時間通知我,通知我就等於通知錢。"
這好像是他們的接頭暗號,二人會心地笑了。李在說:"我能不通知你嗎?不通知你我還不被你罵死?"
何允豪說:"你可以不通知,不通知就等於沒錢賺,很簡單!" "哈哈哈--"李在說,"看來,何老闆這次帶足了乾糧有備而來啊,不淘個真寶貝決不回寶島。"
"咳,不能這麼說。你那個大傢伙我就是買下也運不回去啊!我只能就地消化。賺錢就行,不一定非要每天看著一塊大石頭,我又不是收藏家,我只收藏錢。"
"你真夠直的,我非常欣賞,欣賞得我恨不得把石頭砸了,然後印鈔票去!"
何允豪做了個怪臉:"我先到處轉轉,看看那邊那棵樹化玉去,矽化木中的極品,那玩意兒經濟價值日見攀升,可以帶回去放在公司門口,蠻氣派的。"
賭石大會不光有李在這種沒開"門子"(窗口)的玉石毛料,還有開了門子的以及其他玉石產品,嚴格地說,賭石大會應該被稱為玉石交易會更合適。
開幕式一定要有個儀式,雖然這次賭石大會純粹是由賭石界自發舉辦的,政府官員不可能來捧場,但規格應該跟什麼大廈落成儀式差不多。再說,據李在了解,前來賭石的那些商賈散客里,不乏替某些政府官員出面運作資金的人,就像昝小盈一樣,前台是李在出頭露面,實際上後台還有密切關注事態進展的名符其實的投資人。
他心裡的瑪珊達像草,長滿了,沒有縫隙,他心裡沒有石頭。
李在碰了范曉軍一下,才把他從恍惚狀態中拉了回來。
"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李在又說了一句。
是啊,標多少合適?他用150萬人民幣買下的這塊石頭應該翻多少倍價錢才合適呢?這可不是個小買賣。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玉石的珍貴與難測。范曉軍想起剛入行的時候看到的一個情景:一群巴基斯坦仔被一個中國玉石老闆臨時雇用,老闆賭跌了,手頭的石頭等於廢料,他想把石頭分成好幾塊,然後碰碰運氣,能賣多少賣多少。他對幾個巴基斯坦仔說,每塊石頭賣5萬塊我就滿足了,至少少受一些損失,能賣多全是你們的。巴基斯坦仔們二話不說,拿出去就喊40萬一塊,並且全都賣了出去。賭石界就是這樣,有人敢喊價,就有人敢吞下去。所以說,玉價在賭石人的嘴上,也在每個賭石人的心中。它的價值跟一個賭石人的膽子成正比。
"你先說一個數!"李在催促道。
"你先說!" "你!" "好,我說,500萬!" "530萬!" "580萬!" "600萬!" "650萬!" "700萬!"
此時,他們仿佛不是在說玉,而是像一個居家男人和一個菜販子在菜市場討價還價,表情認真,態度誠懇。
他們的臉膛越來越紅,為自己嘴裡喊出的價格興奮不已。最後,兩個人同時喊出了:880萬!
他們把自己嚇了一跳,兩個人同時蹲在地下,點燃煙,沉默地吸著,什麼也不想說。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底價,前來賭石的各地買家會再次把價格抬高的。至於最後抬高到多少,誰也不知道,他們只能暗暗祈禱店鋪里那尊翡翠貔貅保佑這次買賣馬到成功。
兩個人抽完煙,對視了一會兒,想說點什麼,還是說不出。他們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次買賣做得有點大。
第八章賭石大會
3月20日,賭石大會準時在騰衝舉行。地點不在翡翠寶石城,那個院子小,地方不夠,李在把地點選在臨近"國殤墓園"的來鳳山國家森林公園裡的一塊空地。
國殤墓園在騰衝縣城關西隅,緊挨疊水河瀑布,是滇西抗日作戰中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烈士陵園,也是全國少有的國民黨抗日烈士墓園。墓園埋葬著在騰衝戰役中陣亡的中國遠征軍20集團軍的8671名官兵的英靈。把賭石大會選在附近,李在一開始還有些擔心是否褻瀆了這些為國捐軀的先烈們。後來想了想,應該不會,先烈們如果知道他們用鮮血攻下的騰衝已經恢復玉石業的舊日繁榮,他們的在天之靈應該感到無比欣慰。
李在給北京、上海、無錫,還有香港台灣的賭石界朋友發出了大會邀請函,20日這天,他們如約而至,一個都沒缺席。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張氏玉緣堂"堂主張語是位年過六旬的老者,瘦骨嶙峋,身高在1.80米左右,白髮蒼蒼,長髯及胸,神情飄逸。他一見到李在便大步流星走了過來,笑聲如嗡嗡作響的老銅鐘,他一把抓住李在的手,說:"哈哈哈,後生可畏,老朽不敢惹啊!"
李在正跟昝小盈說話,猛地被老人抓住雙手,心裡竟有點不好意思。他謙遜地向老人點了點頭,說:"過獎過獎!"
老人仍舊拉著他的手不放,歪著頭問:"聽說這次從緬甸運回來一塊好料?"
李在簡略地把運石經過敘述了一遍,老人頓時喜笑顏開,連連說:"來對了,來對了!一會兒讓老朽開開眼。"
老人早年喜歡收集官窯,那個年代他就敢花2000塊錢買一件官窯,真正的雍正官窯洗子,現在別說2000,你給20萬他也不賣。後來他又做其他古玩生意,聲名顯赫,他的"張氏玉緣堂"以專售各個朝代的翡翠珍品聞名遐邇,在中國玉石界,一提起北京潘家園的"張氏玉緣堂"沒有人不交口稱讚的。最近幾年老人興趣大轉,投身賭石,出手非常闊綽,如果盯上一塊料,決不扭扭捏捏。跟李在打過幾次交道後,二人相見恨晚,成了莫逆之交。
李在想招呼唐教父把老人安排去貴賓席喝茶,昝小盈說:"我來吧!"說著就攙扶著老人向貴賓席走去,走之前回頭向李在看了一眼,眼裡竟帶了幾分羞澀,讓李在心裡怦然一動。他想,最近一些日子昝小盈身上的女人味特別重,幾乎感覺不到過去的銅臭氣,這讓李在心裡有了一份溫暖。雖然他們現在是生意合伙人關係,但他想,除了賭石,除了金錢,他們還應該有點別的。他忘不了中學時代那段感情,它始終是他心中的最痛,什麼也不能代替。
李在心裡正琢磨著昝小盈,突然有人喊他的名字,回頭一看,原來是來自台灣"吉雅居"的何允豪。何允豪40歲左右,身材不高,但非常健碩。眉毛粗黑,像掛在額頭下兩把刷子,頭髮直立,隨時怒髮衝冠,一點不和藹可親,感覺很難打交道。其實與他的外表正好相反,他這個人非常耿直,說話無遮無攔,直奔主題,從不拐彎抹角。他身上的商業氣息比北京的張語濃厚,每次跟李在通電話,不管談論什麼話題,比如台海局勢,伊拉克戰爭,黎巴嫩游擊隊,結尾處必然說一句:一有石頭就第一時間通知我,通知我就等於通知錢。
現在也是。
他走到李在面前,立定站好,停頓最多兩秒,然後兩人異口同聲說:"一有石頭就第一時間通知我,通知我就等於通知錢。"
這好像是他們的接頭暗號,二人會心地笑了。李在說:"我能不通知你嗎?不通知你我還不被你罵死?"
何允豪說:"你可以不通知,不通知就等於沒錢賺,很簡單!" "哈哈哈--"李在說,"看來,何老闆這次帶足了乾糧有備而來啊,不淘個真寶貝決不回寶島。"
"咳,不能這麼說。你那個大傢伙我就是買下也運不回去啊!我只能就地消化。賺錢就行,不一定非要每天看著一塊大石頭,我又不是收藏家,我只收藏錢。"
"你真夠直的,我非常欣賞,欣賞得我恨不得把石頭砸了,然後印鈔票去!"
何允豪做了個怪臉:"我先到處轉轉,看看那邊那棵樹化玉去,矽化木中的極品,那玩意兒經濟價值日見攀升,可以帶回去放在公司門口,蠻氣派的。"
賭石大會不光有李在這種沒開"門子"(窗口)的玉石毛料,還有開了門子的以及其他玉石產品,嚴格地說,賭石大會應該被稱為玉石交易會更合適。
開幕式一定要有個儀式,雖然這次賭石大會純粹是由賭石界自發舉辦的,政府官員不可能來捧場,但規格應該跟什麼大廈落成儀式差不多。再說,據李在了解,前來賭石的那些商賈散客里,不乏替某些政府官員出面運作資金的人,就像昝小盈一樣,前台是李在出頭露面,實際上後台還有密切關注事態進展的名符其實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