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可以醫麼?"他愁苦地問。
"可以。不過這也要看你們府上的家運。"
他已經胡塗得連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竟請白問山開了藥方,從他房裡走出;但當經過電話機旁的時候,卻又記起普大夫來了。他仍然去問醫院,答說已經找到了,可是很忙,怕去得晚,須待明天早晨也說不定的。然而他還叮囑他要今天一定到。
他走進房去點起燈來看,靖甫的臉更覺得通紅了,的確還現出更紅的點子,眼瞼也浮腫起來。他坐著,卻似乎所坐的是針氈;在夜的漸就寂靜中,在他的翹望中,每一輛汽車的汽笛的呼嘯聲更使他聽得分明,有時竟無端疑為普大夫的汽車,跳起來去迎接。但是他還未走到門口,那汽車卻早經駛過去了;惘然地回身,經過院落時,見皓月已經西升,鄰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來加濃了他陰鬱的心地。
突然一聲烏鴉叫。這是他平日常常聽到的;那古槐上就有三四個烏鴉窠。但他現在卻嚇得幾乎站住了,心驚肉跳地輕輕地走進靖甫的房裡時,見他閉了眼躺著,滿臉仿佛都見得浮腫;但沒有睡,大概是聽到腳步聲了,忽然張開眼來,那兩道眼光在燈光中異樣地悽愴地發閃。
"信麼?"靖甫問。
"不,不。是我。"他吃驚,有些失措,吃吃地說,"是我。我想還是去請一個西醫來,好得快一點。他還沒有來……"
靖甫不答話,合了眼。他坐在窗前的書桌旁邊,一切都靜寂,只聽得病人的急促的呼吸聲,和鬧鐘的札札地作響。忽而遠遠地有汽車的汽笛發響了,使他的心立刻緊張起來,聽它漸近,漸近,大概正到門口,要停下了罷,可是立刻聽出,駛過去了。這樣的許多回,他知道了汽笛聲的各樣:有如吹哨子的,有如擊鼓的,有如放屁的,有如狗叫的,有如鴨叫的,有如牛吼的,有如母雞驚啼的,有如嗚咽的……他忽而怨憤自己:為什麼早不留心,知道,那普大夫的汽笛是怎樣的聲音的呢?
對面的寓客還沒有回來,照例是看戲,或是打茶圍〔2〕去了。但夜卻已經很深了,連汽車也逐漸地減少。強烈的銀白色的月光,照得紙窗發白。
他在等待的厭倦里,身心的緊張慢慢地弛緩下來了,至於不再去留心那些汽笛。但凌亂的思緒,卻又乘機而起;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紅熱,而且是不可救的。那麼,家計怎麼支持呢,靠自己一個?雖然住在小城裡,可是百物也昂貴起來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他的兩個,養活尚且難,還能進學校去讀書麼?只給一兩個讀書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兒最聰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評,說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子……
後事怎麼辦呢,連買棺木的款子也不夠,怎麼能夠運回家,只好暫時寄頓在義莊〔3〕里……
忽然遠遠地有一陣腳步聲進來,立刻使他跳起來了,走出房去,卻知道是對面的寓客。
"先帝爺,在白帝城……"〔4〕
他一聽到這低微高興的吟聲,便失望,憤怒,幾乎要奔上去叱罵他。但他接著又看見夥計提著風雨燈,燈光中照出後面跟著的皮鞋,上面的微明里是一個高大的人,白臉孔,黑的絡腮鬍子。這正是普悌思。
他像是得了寶貝一般,飛跑上去,將他領入病人的房中。兩人都站在床面前,他擎了洋燈,照著。
"先生,他發燒……"沛君喘著說。
"什麼時候,起的?"普悌思兩手插在褲側的袋子裡,凝視著病人的臉,慢慢地問。
"前天。不,大……大大前天。"
普大夫不作聲,略略按一按脈,又叫沛君擎高了洋燈,照著他在病人的臉上端詳一回;又叫揭去被臥,解開衣服來給他看。看過之後,就伸出手指在肚子上去一摩。
"Measles……"普悌思低聲自言自語似的說。
"疹子麼?"他驚喜得聲音也似乎發抖了。
"疹子。"
"就是疹子?……"
"疹子。"
"你原來沒有出過疹子?……"
他高興地剛在問靖甫時,普大夫已經走向書桌那邊去了,於是也只得跟過去。只見他將一隻腳踏在椅子上,拉過桌上的一張信箋,從衣袋裡掏出一段很短的鉛筆,就桌上颼颼地寫了幾個難以看清的字,這就是藥方。
"怕藥房已經關了罷?"沛君接了方,問。
"明天不要緊。明天吃。"
"明天再看?……"
"不要再看了。酸的,辣的,太鹹的,不要吃。熱退了之後,拿小便,送到我的,醫院裡來,查一查,就是了。裝在,乾淨的,玻璃瓶里;外面,寫上名字。"
普大夫且說且走,一面接了一張五元的鈔票塞入衣袋裡,一徑出去了。他送出去,看他上了車,開動了,然後轉身,剛進店門,只聽得背後gogo的兩聲,他才知道普悌思的汽車的叫聲原來是牛吼似的。但現在是知道也沒有什麼用了,他想。
房子裡連燈光也顯得愉悅;沛君仿佛萬事都已做訖,周圍都很平安,心裡倒是空空洞洞的模樣。他將錢和藥方交給跟著進來的夥計,叫他明天一早到美亞藥房去買藥,因為這藥房是普大夫指定的,說惟獨這一家的藥品最可靠。
"東城的美亞藥房!一定得到那裡去。記住:美亞藥房!"他跟在出去的夥計後面,說。
院子裡滿是月色,白得如銀;"在白帝城"的鄰人已經睡覺了,一切都很幽靜。只有桌上的鬧鐘愉快而平勻地札札地作響;雖然聽到病人的呼吸,卻是很調和。他坐下不多久,忽又高興起來。
"你原來這麼大了,竟還沒有出過疹子?"他遇到了什麼奇蹟似的,驚奇地問。
"……"
"你自己是不會記得的。須得問母親才知道。"
"……"
"母親又不在這裡。竟沒有出過疹子。哈哈哈!"
沛君在床上醒來時,朝陽已從紙窗上射入,刺著他朦朧的眼睛。但他卻不能即刻動彈,只覺得四肢無力,而且背上冷冰冰的還有許多汗,而且看見床前站著一個滿臉流血的孩子,自己正要去打她。
但這景象一剎那間便消失了,他還是獨自睡在自己的房裡,沒有一個別的人。他解下枕衣來拭去胸前和背上的冷汗,穿好衣服,走向靖甫的房裡去時,只見"在白帝城"的鄰人正在院子裡漱口,可見時候已經很不早了。
靖甫也醒著了,眼睜睜地躺在床上。
"今天怎樣?"他立刻問。
"好些……"
"藥還沒有來麼?"
"沒有。"
他便在書桌旁坐下,正對著眠床;看靖甫的臉,已沒有昨天那樣通紅了。但自己的頭卻還覺得昏昏的,夢的斷片,也同時閃閃爍爍地浮出:
——靖甫也正是這樣地躺著,但卻是一個死屍。他忙著收殮,獨自背了一口棺材,從大門外一徑背到堂屋裡去。地方仿佛是在家裡,看見許多熟識的人們在旁邊交口讚頌……
——他命令康兒和兩個弟妹進學校去了;卻還有兩個孩子哭嚷著要跟去。他已經被哭嚷的聲音纏得發煩,但同時也覺得自己有了最高的威權和極大的力。他看見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鐵鑄似的,向荷生的臉上一掌批過去……
他因為這些夢跡的襲擊,怕得想站起來,走出房外去,但終於沒有動。也想將這些夢跡壓下,忘卻,但這些卻像攪在水裡的鵝毛一般,轉了幾個圍,終於非浮上來不可:
——荷生滿臉是血,哭著進來了。他跳在神堂〔5〕上……那孩子後面還跟著一群相識和不相識的人。他知道他們是都來攻擊他的……
——"我決不至於昧了良心。你們不要受孩子的誑話的騙……"他聽得自己這樣說。
——荷生就在他身邊,他又舉起了手掌……
他忽而清醒了,覺得很疲勞,背上似乎還有些冷。靖甫靜靜地躺在對面,呼吸雖然急促,卻是很調勻。桌上的鬧鐘似乎更用了大聲札札地作響。
他旋轉身子去,對了書桌,只見蒙著一層塵,再轉臉去看紙窗,掛著的日曆上,寫著兩個漆黑的隸書:廿七。
夥計送藥進來了,還拿著一包書。
"什麼?"靖甫睜開了眼睛,問。
"藥。"他也從惝恍中覺醒,回答說。
"不,那一包。"
"先不管它。吃藥罷。"他給靖甫服了藥,這才拿起那包書來看,道,"索士寄來的。一定是你向他去借的那一本:《SesameandLilies》〔6〕。"
靖甫伸手要過書去,但只將書面一看,書脊上的金字一摩,便放在枕邊,默默地合上眼睛了。過了一會,高興地低聲說:
"等我好起來,譯一點寄到文化書館去賣幾個錢,不知道他們可要……"
這一天,沛君到公益局比平日遲得多,將要下午了;辦公室里已經充滿了秦益堂的水煙的煙霧。汪月生遠遠地望見,便迎出來。
"嚯!來了。令弟全愈了罷?我想,這是不要緊的;時症年年有,沒有什麼要緊。我和益翁正惦記著呢;都說:怎麼還不見來?現在來了,好了!但是,你看,你臉上的氣色,多少……是的,和昨天多少兩樣。"
沛君也仿佛覺得這辦公室和同事都和昨天有些兩樣,生疏了。雖然一切也還是他曾經看慣的東西:斷了的衣鉤,缺口的唾壺,雜亂而塵封的案卷,折足的破躺椅,坐在躺椅上捧著水煙筒咳嗽而且搖頭嘆氣的秦益堂……
"他們也還是一直從堂屋打到大門口……"
"所以呀,"月生一面回答他,"我說你該將沛兄的事講給他們,教他們學學他。要不然,真要把你老頭兒氣死了……"
"老三說,老五折在公債票上的錢是不能算公用的,應該……應該……"益堂咳得彎下腰去了。
"真是人心不同……"月生說著,便轉臉向了沛君,
"那麼,令弟沒有什麼?"
"沒有什麼。醫生說是疹子。"
"疹子?是呵,現在外面孩子們正鬧著疹子。我的同院住著的三個孩子也都出了疹子了。那是毫不要緊的。但你看,你昨天竟急得那麼樣,叫旁人看了也不能不感動,這真所謂兄弟怡怡。"〔7〕
"可以。不過這也要看你們府上的家運。"
他已經胡塗得連自己也不知道怎樣竟請白問山開了藥方,從他房裡走出;但當經過電話機旁的時候,卻又記起普大夫來了。他仍然去問醫院,答說已經找到了,可是很忙,怕去得晚,須待明天早晨也說不定的。然而他還叮囑他要今天一定到。
他走進房去點起燈來看,靖甫的臉更覺得通紅了,的確還現出更紅的點子,眼瞼也浮腫起來。他坐著,卻似乎所坐的是針氈;在夜的漸就寂靜中,在他的翹望中,每一輛汽車的汽笛的呼嘯聲更使他聽得分明,有時竟無端疑為普大夫的汽車,跳起來去迎接。但是他還未走到門口,那汽車卻早經駛過去了;惘然地回身,經過院落時,見皓月已經西升,鄰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來加濃了他陰鬱的心地。
突然一聲烏鴉叫。這是他平日常常聽到的;那古槐上就有三四個烏鴉窠。但他現在卻嚇得幾乎站住了,心驚肉跳地輕輕地走進靖甫的房裡時,見他閉了眼躺著,滿臉仿佛都見得浮腫;但沒有睡,大概是聽到腳步聲了,忽然張開眼來,那兩道眼光在燈光中異樣地悽愴地發閃。
"信麼?"靖甫問。
"不,不。是我。"他吃驚,有些失措,吃吃地說,"是我。我想還是去請一個西醫來,好得快一點。他還沒有來……"
靖甫不答話,合了眼。他坐在窗前的書桌旁邊,一切都靜寂,只聽得病人的急促的呼吸聲,和鬧鐘的札札地作響。忽而遠遠地有汽車的汽笛發響了,使他的心立刻緊張起來,聽它漸近,漸近,大概正到門口,要停下了罷,可是立刻聽出,駛過去了。這樣的許多回,他知道了汽笛聲的各樣:有如吹哨子的,有如擊鼓的,有如放屁的,有如狗叫的,有如鴨叫的,有如牛吼的,有如母雞驚啼的,有如嗚咽的……他忽而怨憤自己:為什麼早不留心,知道,那普大夫的汽笛是怎樣的聲音的呢?
對面的寓客還沒有回來,照例是看戲,或是打茶圍〔2〕去了。但夜卻已經很深了,連汽車也逐漸地減少。強烈的銀白色的月光,照得紙窗發白。
他在等待的厭倦里,身心的緊張慢慢地弛緩下來了,至於不再去留心那些汽笛。但凌亂的思緒,卻又乘機而起;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紅熱,而且是不可救的。那麼,家計怎麼支持呢,靠自己一個?雖然住在小城裡,可是百物也昂貴起來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他的兩個,養活尚且難,還能進學校去讀書麼?只給一兩個讀書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兒最聰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評,說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子……
後事怎麼辦呢,連買棺木的款子也不夠,怎麼能夠運回家,只好暫時寄頓在義莊〔3〕里……
忽然遠遠地有一陣腳步聲進來,立刻使他跳起來了,走出房去,卻知道是對面的寓客。
"先帝爺,在白帝城……"〔4〕
他一聽到這低微高興的吟聲,便失望,憤怒,幾乎要奔上去叱罵他。但他接著又看見夥計提著風雨燈,燈光中照出後面跟著的皮鞋,上面的微明里是一個高大的人,白臉孔,黑的絡腮鬍子。這正是普悌思。
他像是得了寶貝一般,飛跑上去,將他領入病人的房中。兩人都站在床面前,他擎了洋燈,照著。
"先生,他發燒……"沛君喘著說。
"什麼時候,起的?"普悌思兩手插在褲側的袋子裡,凝視著病人的臉,慢慢地問。
"前天。不,大……大大前天。"
普大夫不作聲,略略按一按脈,又叫沛君擎高了洋燈,照著他在病人的臉上端詳一回;又叫揭去被臥,解開衣服來給他看。看過之後,就伸出手指在肚子上去一摩。
"Measles……"普悌思低聲自言自語似的說。
"疹子麼?"他驚喜得聲音也似乎發抖了。
"疹子。"
"就是疹子?……"
"疹子。"
"你原來沒有出過疹子?……"
他高興地剛在問靖甫時,普大夫已經走向書桌那邊去了,於是也只得跟過去。只見他將一隻腳踏在椅子上,拉過桌上的一張信箋,從衣袋裡掏出一段很短的鉛筆,就桌上颼颼地寫了幾個難以看清的字,這就是藥方。
"怕藥房已經關了罷?"沛君接了方,問。
"明天不要緊。明天吃。"
"明天再看?……"
"不要再看了。酸的,辣的,太鹹的,不要吃。熱退了之後,拿小便,送到我的,醫院裡來,查一查,就是了。裝在,乾淨的,玻璃瓶里;外面,寫上名字。"
普大夫且說且走,一面接了一張五元的鈔票塞入衣袋裡,一徑出去了。他送出去,看他上了車,開動了,然後轉身,剛進店門,只聽得背後gogo的兩聲,他才知道普悌思的汽車的叫聲原來是牛吼似的。但現在是知道也沒有什麼用了,他想。
房子裡連燈光也顯得愉悅;沛君仿佛萬事都已做訖,周圍都很平安,心裡倒是空空洞洞的模樣。他將錢和藥方交給跟著進來的夥計,叫他明天一早到美亞藥房去買藥,因為這藥房是普大夫指定的,說惟獨這一家的藥品最可靠。
"東城的美亞藥房!一定得到那裡去。記住:美亞藥房!"他跟在出去的夥計後面,說。
院子裡滿是月色,白得如銀;"在白帝城"的鄰人已經睡覺了,一切都很幽靜。只有桌上的鬧鐘愉快而平勻地札札地作響;雖然聽到病人的呼吸,卻是很調和。他坐下不多久,忽又高興起來。
"你原來這麼大了,竟還沒有出過疹子?"他遇到了什麼奇蹟似的,驚奇地問。
"……"
"你自己是不會記得的。須得問母親才知道。"
"……"
"母親又不在這裡。竟沒有出過疹子。哈哈哈!"
沛君在床上醒來時,朝陽已從紙窗上射入,刺著他朦朧的眼睛。但他卻不能即刻動彈,只覺得四肢無力,而且背上冷冰冰的還有許多汗,而且看見床前站著一個滿臉流血的孩子,自己正要去打她。
但這景象一剎那間便消失了,他還是獨自睡在自己的房裡,沒有一個別的人。他解下枕衣來拭去胸前和背上的冷汗,穿好衣服,走向靖甫的房裡去時,只見"在白帝城"的鄰人正在院子裡漱口,可見時候已經很不早了。
靖甫也醒著了,眼睜睜地躺在床上。
"今天怎樣?"他立刻問。
"好些……"
"藥還沒有來麼?"
"沒有。"
他便在書桌旁坐下,正對著眠床;看靖甫的臉,已沒有昨天那樣通紅了。但自己的頭卻還覺得昏昏的,夢的斷片,也同時閃閃爍爍地浮出:
——靖甫也正是這樣地躺著,但卻是一個死屍。他忙著收殮,獨自背了一口棺材,從大門外一徑背到堂屋裡去。地方仿佛是在家裡,看見許多熟識的人們在旁邊交口讚頌……
——他命令康兒和兩個弟妹進學校去了;卻還有兩個孩子哭嚷著要跟去。他已經被哭嚷的聲音纏得發煩,但同時也覺得自己有了最高的威權和極大的力。他看見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鐵鑄似的,向荷生的臉上一掌批過去……
他因為這些夢跡的襲擊,怕得想站起來,走出房外去,但終於沒有動。也想將這些夢跡壓下,忘卻,但這些卻像攪在水裡的鵝毛一般,轉了幾個圍,終於非浮上來不可:
——荷生滿臉是血,哭著進來了。他跳在神堂〔5〕上……那孩子後面還跟著一群相識和不相識的人。他知道他們是都來攻擊他的……
——"我決不至於昧了良心。你們不要受孩子的誑話的騙……"他聽得自己這樣說。
——荷生就在他身邊,他又舉起了手掌……
他忽而清醒了,覺得很疲勞,背上似乎還有些冷。靖甫靜靜地躺在對面,呼吸雖然急促,卻是很調勻。桌上的鬧鐘似乎更用了大聲札札地作響。
他旋轉身子去,對了書桌,只見蒙著一層塵,再轉臉去看紙窗,掛著的日曆上,寫著兩個漆黑的隸書:廿七。
夥計送藥進來了,還拿著一包書。
"什麼?"靖甫睜開了眼睛,問。
"藥。"他也從惝恍中覺醒,回答說。
"不,那一包。"
"先不管它。吃藥罷。"他給靖甫服了藥,這才拿起那包書來看,道,"索士寄來的。一定是你向他去借的那一本:《SesameandLilies》〔6〕。"
靖甫伸手要過書去,但只將書面一看,書脊上的金字一摩,便放在枕邊,默默地合上眼睛了。過了一會,高興地低聲說:
"等我好起來,譯一點寄到文化書館去賣幾個錢,不知道他們可要……"
這一天,沛君到公益局比平日遲得多,將要下午了;辦公室里已經充滿了秦益堂的水煙的煙霧。汪月生遠遠地望見,便迎出來。
"嚯!來了。令弟全愈了罷?我想,這是不要緊的;時症年年有,沒有什麼要緊。我和益翁正惦記著呢;都說:怎麼還不見來?現在來了,好了!但是,你看,你臉上的氣色,多少……是的,和昨天多少兩樣。"
沛君也仿佛覺得這辦公室和同事都和昨天有些兩樣,生疏了。雖然一切也還是他曾經看慣的東西:斷了的衣鉤,缺口的唾壺,雜亂而塵封的案卷,折足的破躺椅,坐在躺椅上捧著水煙筒咳嗽而且搖頭嘆氣的秦益堂……
"他們也還是一直從堂屋打到大門口……"
"所以呀,"月生一面回答他,"我說你該將沛兄的事講給他們,教他們學學他。要不然,真要把你老頭兒氣死了……"
"老三說,老五折在公債票上的錢是不能算公用的,應該……應該……"益堂咳得彎下腰去了。
"真是人心不同……"月生說著,便轉臉向了沛君,
"那麼,令弟沒有什麼?"
"沒有什麼。醫生說是疹子。"
"疹子?是呵,現在外面孩子們正鬧著疹子。我的同院住著的三個孩子也都出了疹子了。那是毫不要緊的。但你看,你昨天竟急得那麼樣,叫旁人看了也不能不感動,這真所謂兄弟怡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