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四

  慈禧墓坐落在北京東北遵化縣清東陵的昌瑞山南,與慈安的墓並排而立於咸豐帝定陵東側,統稱定東陵。慈禧埋葬在東邊,稱菩陀峪定東陵;而慈安埋葬在西邊,稱普祥峪定東陵。兩陵之間僅隔一道馬槽溝。為什麼人們習慣稱呼的"西太后"慈禧陵墓卻位於人們習慣稱呼為"東太后"慈安陵墓的東側?是不是慈禧再一次利用手中的權力凌駕於慈安之上?

  慈禧地宮

  人們常常稱呼的"東太后"、"西太后"之名,是依據她們生前所居住的宮殿在紫禁城中的方位而定的,慈安住在東六宮的鐘粹宮,慈禧則住在西六宮的長春宮。一東一西,為了便於區別,於是人們就在私下裡把慈安稱為"東太后",把慈禧稱為"西太后"。這一稱謂,也似乎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東為大,西為小"的成規。然而后妃葬位的尊卑是與皇帝葬位的遠近而定。慈安入宮不久即被咸豐帝冊封為皇后,而慈禧十七歲進宮時只是一位貴人,咸豐帝死於承德時,她也只是一位貴妃。只是因為兒子載淳是咸豐帝唯一皇子並繼承皇位,慈禧才"母以子貴",被尊為聖母皇太后。慈禧即使與慈安同時垂簾聽政,但由於宮中位置的差別,慈禧地位依然要位於慈安之下。同治十二年(1873),兩宮太后在選擇"萬年吉地"的時候,依據這種宮中地位的差別,靠近咸豐帝定陵的普祥峪自然歸屬慈安,而慈禧只能葬於距定陵稍遠一些的菩陀峪。

  第107節:慈禧大葬(4)

  【加入收藏】 【發表評論】 【文學論壇】 【大 中 小】

  慈禧與慈安選定陵址以後,隨即破土動工,經過六年的大興土木,兩座耗資巨大的陵墓相繼完成,無論是規模還是裝飾,在清代的皇后陵寢中均屬上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陵墓竣工十六年後,也就是在光緒二十一年,慈禧竟然決定重修陵墓:主體建築全部拆除重建,附屬建築也揭瓦大修。慈禧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首先,慈禧一向崇尚奢華、注重享樂,以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而著稱。為了自己的享樂,她不僅在衣食住行上竭盡奢侈之能事,還置國家與民族的安危於不顧,挪用海軍軍費重建頤和園,供自己享樂。對于歸天之後的陰宅,她更有著不同於常人的規劃與設想。

  其次,慈禧不甘心於屈居人後。

  慈禧陵隆恩殿前丹壁石,上面雕刻"鳳在上,龍在下"圖案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觀念中,依慈禧的身份、地位,理應稍遜慈安一籌,在陵寢規制上也會有所體現,這樣才能體現等級差別。然而,鑑於慈禧的特殊身份,她的陵墓無論在規制與質量上都與慈安難分伯仲,她本應心滿意足。但是,慈禧並不滿足,無限膨脹的自大心理與無法遏制的貪慾,使她不能甘心於與慈安比肩。既然在葬位的選擇上必須屈於慈安之後,就要在陵寢的建築與裝飾上超過慈安,以顯示她的與眾不同。

  慈禧陵的重修工程歷時十三年,直到她死前才告結束。重建後的隆恩殿與東西配殿,在建築材料的貴重、工藝的精湛、裝飾的奢華等方面均居於清朝皇后陵寢的首位。即使是與清朝皇陵相比,某些皇陵也要比她遜色很多。

  慈禧不僅使她的陵寢建築達到了一個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且她的隨葬品之奢華也令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慈禧的隨葬品分為兩部分:生前置放於墓中金井裡的珍寶與下葬時的隨葬珍品。

  據清宮檔案《大行太皇太后升遐紀事檔》記載,慈禧生前先後向金井中放了六批珍寶。

  第一批放於光緒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當時慈禧陵尚未正式竣工。放入金井的有:金棗花扁鐲一對、綠玉福壽多三配件一件。

  第二批放於光緒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有:紅碧鑲子母綠彆子一件、紅碧長壽字佩一件。

  第三批放於光緒十六年閏二月十九日,有:正珠手串一盤、黃碧葡萄鼠佩一件、紅碧彆葫蘆蝠佩一件、綠玉佛手彆子一件、紅碧雙喜佩一件。

  第四批放於光緒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有:白玉靈芝天然小如意一柄、白玉透雕夔龍天干地支轉心璧一件、紅碧一件。

  慈禧死前十天,即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放入珍寶有:金鑲萬壽執壺二件、金鑲珠石無疆執壺一件、金鑲真石玉杯金盤二份、金鑲珠杯盤二份、分雕通玉如意一對。

  三天以後,即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慈禧又命人將下列珍寶送入金井:金佛一尊鑲嵌各種珍珠二百六十九顆、玉佛一尊、正珠念珠二盤、雕珊瑚圓壽字念珠二盤、珊瑚念珠一盤、玉壽星一尊。

  慈禧下葬時隨葬的珍寶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監李蓮英親自參加了慈禧棺中葬寶的儀式。據他和侄子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頭部上首為翠荷葉;腳下置粉紅碧璽蓮花。頭戴珍珠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價值一千萬兩白銀。身旁放金、寶石、玉、翠雕佛爺二十七尊。腳下兩邊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還有寶石製成的桃、李、杏、棗二百多枚。身左放玉石蓮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樹。另外,玉石駿馬八尊,玉石十八羅漢,共計七百多件。安葬完畢,又倒入四升珍珠,寶石二千二百塊填棺。

  而按"內務府簿冊"載,殮入棺中珠寶玉器有:正珠、東珠、紅碧、綠玉、珊瑚壽字、珊瑚喜字、珊瑚雕螭虎、龍眼菩提等朝珠;大正珠、正珠、東珠、紅碧、綠玉、珊瑚圓壽字等念珠;綠玉兜兜練;正珠掛紐;金鑲正珠、金鑲各色真石珠、金鑲珠石、金鑲各色真石、白鑽石葫蘆;金鑲紅碧正珠、金鑲藤、鍍金點翠穿珠珊瑚龍頭、白玉鑲各色真石福壽、綠玉鐲;正珠、東珠、金鑲正珠龍頭等軟鐲;綠玉、茶晶、白玉皮、瑪瑙等煙壺;洋金鑲白鑽石、洋金鑲珠帶別針等小表;洋金鑲白鑽石寶桃式大蚌珠、白玉魚蚌珠、白玉羚羊等別子;白玉透雕活環葫蘆、綠玉透雕活環、珊瑚魚等佩;漢玉珞、漢玉仙人、漢玉洗器;白玉貓、黃玉杵、漢玉針、漢玉羚羊、雕綠玉扳指;藍寶石、紅碧、紫寶石、祖母綠、茄珠、大小正珠、綠玉、蚌珠、綠玉鑲紅碧亞等抱頭蓮;珊瑚綠玉金鑲紅白鑽石等蝙蝠;金鑲紅白鑽石蜻蜓;金鑲白鑽蜂;紅碧、綠玉穿珠菊花;金鑲各色珠石萬代福壽;金鑲鑽石等冠口;金翠珠玉等佛手簪;綠玉、珊瑚、紅藍寶石、紅白鑽石、祖母綠等鎦;黃寶石、鑽石、紅碧、白鑽石、大正珠等帽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