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7日,日軍早淵支隊渡過瀏陽河。在驅逐了第98師的警戒部隊後,即向長沙挺進。第98師雖奮力抵抗,但早淵支隊一部還是於當天下午5時左右從長沙城的東北角沖入城內,並控制了新開、經武兩城門,掩護主力入城。早淵支隊司令部於當夜23時進入城內。29日,日軍第4師團開進長沙。薛岳要守住長沙的願望還是未能實現。

  在日軍進入長沙的當晚,第7戰區增援部隊暫編第2軍暫編第8師趕到長沙東郊左家塘附近。在獲息日軍已進入長沙後,即向長沙郊區的日軍發動攻擊。但該師僅到達1個旅的兵力,根本無力擊退當面之敵。

  28日,第79軍暫編第6師到達嶽麓山,薛岳即令其東渡湘江,驅逐進入長沙之敵。

  29日,渡過湘江的暫編第6師向長沙城內日軍發起攻擊,並與早淵支隊在市區發生巷戰。但這時,日軍第4師團主力也已開到長沙,第3、第6、第40師團全部到達長沙外圍。由於兵力過於懸殊,暫編第6師只好撤出城去。

  日軍占領長沙後,以第4師團留駐長沙,其他師團向瀏陽、株洲方向追擊國民黨軍隊。

  第3師團自黃花市經金潭向株洲追擊,29日在茭沖輔、油麻山一帶與第74軍第57師展開激戰,雙方傷亡慘重。當日9時,第29旅團的先遣隊衝進株洲,13時撤出;30日14時返回金潭附近地區集結。第6師團擊敗第74軍第51師後於29日進到鎮頭市集結。第40師團於28日進到瀏陽縣北盛倉,占領獅形山,29日集結於永安市。

  至此,日軍停止了全面進攻。接下來,阿南惟畿和他的前任岡村寧次做了同樣一件令其對手沒有想到的事——全線撤軍。

  此次作戰,日軍第11軍從新牆河打到長沙,可謂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雖然期間遭到過一些頑強的抵抗,但終究未能阻止其南下的腳步。從9月18日發起全面攻勢至9月27日攻進長沙城,前後僅用了10天時間。阿南惟畿不禁為眼前的這種勝利所陶醉。

  俗語有云:樂極生悲。正當阿南惟畿的大軍向長沙長驅直入時,其後勤補給線卻屢遭打擊。運輸部隊被襲,後勤補給倉庫被毀,類似的報告一個個接踵而至。阿南惟畿自然很清楚,作戰部隊若失去了彈藥、給養的補充,那將意味著什麼。

  為了保證前線作戰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阿南惟畿也是不惜血本,一下子又派出50多輛裝甲車向前線輸送彈藥、給養,同時又派出1000多名步兵做掩護。可阿南惟畿萬萬沒想到,他的這支運輸部隊在9月29、30日行至金井西北之脫甲橋及麻峰嘴等地時,居然連人帶車被國民黨軍隊一股腦兒全部報銷,而他的這一數目巨大的補給物資也有一半落到了他的敵人手裡。

  阿南惟畿搞不清楚這是哪些部隊在其前線部隊的後方搗鬼,他更難以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其實,不斷在後方打擊日軍後勤補給線的正是早已不被阿南惟畿放在眼裡的以第27集團軍為主的各部隊。雖然在日軍發起全面攻勢時,身處最前線的第27集團軍確實遭到不小的打擊,但其所屬各部並未遭到毀滅性的重創。因此當日軍一路只顧南下後,第4、第20、第58軍等部便跟在其屁股後面,時不時地從側面或後面給他來上幾槍。另外,他們在日軍後方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打擊日軍的後勤補給線。經過不斷地偷襲、圍攻,日軍的後勤補給線幾乎全部被其切斷。而且當日軍攻進長沙時,他們也隨之來到了長沙周圍。

  此時,阿南惟畿的面前擺著前線各師團急需補充的電文,而他卻很難再向前線輸送糧食、彈藥等補給品了。無奈之下,阿南惟畿終於重複了他的前任岡村寧次曾下達過的命令:“全線撤退。”

  其撤退計劃是:第40師團先行撤退,然後第4、第3、第6師團再撤退;撤退路線:第40、第6師團沿永安——麻峰嘴——長樂——線北撤,第4師團沿長沙——湘陰——線北撤,第3師團則在上述兩條線路中間北撤。

  //

  ---------------

  獨臂難撐危局(2)

  ---------------

  10月1日16時,日軍第11軍武漢軍部通過廣播聲明:

  “……此次長沙、株洲作戰,打擊敵野戰軍及秋收的目的已達到,故即撤退,恢復原來態勢……”

  這個聲明播出的時候,日軍各師團按照阿南惟畿指定的路線已經開始撤退。

  薛岳得到日軍撤退的消息後,馬上命令各軍進行追擊:

  第58軍超越浯口市以北,由長樂街、關王橋方面,自東向西截擊;

  第4軍、第20軍由福臨鋪、長樂街及栗橋、新市方面,自東向西截擊;

  第92、第99師由石子鋪、福臨鋪及長沙栗橋方向,自東向西截擊;

  第72軍經平江西北山地向楊林街方面實行超越截擊;

  第26軍由瀏陽西北自東向西清掃撈刀河南北兩岸戰場;

  第74軍由普跡市方面,自東向西清掃瀏陽河南北兩岸戰場;

  暫編第2軍一部沿株洲至長沙大道東西地區,自南向北清掃戰場;

  第79軍以1個師守備長沙,主力向新市、長樂街追擊。

  進攻者被迫撤退,被進攻者反而開始了追擊,第二次長沙會戰的戰局在10月1日這一天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10月2日,薛岳致電蔣介石:“此次進犯之敵經我軍廿六晝夜之圍攻痛擊,傷亡過半。而敵由武漢各地抽派民夫十五萬趕築新牆、汨羅後方交通路線,增援補充。但均被我軍處處截斷,尤其9月29、30日,在金井西北之脫甲橋及麻峰嘴各地,將其由長樂街方面向南追送糧彈之裝甲車五十餘輛,悉數擊毀,死援兵一千餘人,仍不能增援補給,繼續作戰,於東申(10月1日下午15至17時)開始突圍北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