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190師於23日上午奉命占領金井西面的古華山東北高地,堵截由浯口取小徑進犯金井的日軍後續部隊。第190師遂兵分兩路向古華山東北方向前進。途中與日軍第3師團先頭部隊打了一場遭遇戰。後奉命北上馳援第37軍第140師作戰。
24日,第190師又奉命返回到福臨鋪一帶設防。師長朱岳率部占領福臨鋪北面之梁家塅陣地,以第568、第569團占領塅北警戒栗橋之敵;朱岳親率第570團及師直屬隊占領梁家塅南端之高地。不料,朱岳在率部行進中突遭日軍迂迴的一隊騎兵的側擊,朱岳負傷,副師長陣亡,師部直屬部隊和第570團潰散。不久,另兩個團在日軍的進攻下也向南撤退。
25日,第10軍軍部由金井向西南轉移至孫家橋。傍晚,日軍跟蹤而至,第10軍軍部被圍。軍長李玉堂率特務營邊打邊向西北突圍,一直跑到青山鋪,脫離了戰場。
日軍在擊潰預備第10師、第190師後,又集中兵力直撲第3師福臨鋪附近高倉段一線陣地。第3師雖拼死抵抗,無奈日軍兵力過於強大,第3師很快被其分割成數段。戰至26日,師長周慶祥只好令各團突圍。
至此,素有“泰山軍”之稱的第10軍全線潰敗。
日軍第11軍司令部在9月22日中午發出向汨羅江南岸攻擊前進的命令後,下午便開始籌劃下一步的作戰指導方針。經過討論,形成這樣一個決定:在擊敗金井附近國民黨軍隊後,應向瀏陽河下游追擊,繼而攻取長沙。
23日,日軍第11軍各師團對第9戰區的第26、第37、第10軍展開全面攻擊。
當天早晨,天空正下著大雨。阿南惟畿在睡夢中被雨聲驚醒。他醒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祈禱上蒼,但願雲開霧散”。因為雨天不利於進攻,特別是對作戰飛機的影響更大。阿南惟畿認為,“今日為決戰日”,“此次會戰,應在今夜至明晨決定大勢”。
24日傍晚,前線陸續發回戰報:日軍各個師團對第26、第37、第10軍的包圍圈業已完成,正在圍殲之中;第3師團已將第140師擊潰,傍晚時從福臨鋪東北方轉入縱隊追擊;第6師團於早晨占領金井,切斷了國民黨軍的退路;第26軍的無線電台正午仍在蒲塘北方,企圖向東南方逃脫;國民黨軍隊有向長沙撤退的跡象。
//
---------------
第9戰區的悲劇(3)
---------------
阿南惟畿看到上述戰報後十分高興,他在日記中寫道:“大勢已定。第9戰區薛岳司令長官部撤出長沙,移往湘潭。第26軍準備向東北逃脫。而新調來的第10軍已遭我第3師團痛擊陷於混亂。”
根據上述戰場態勢,日軍第11軍司令部按照“以一支有力部隊監視瀏陽方面的第74軍(殲滅其先頭部分)以主力追擊敵軍,奪取長沙”的既定方針,制定了向長沙追擊的作戰命令。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軍決定以一支有力部隊掃蕩殲滅金井方面包圍圈內之敵,並以主力向長沙追擊敵軍。
二、第4師團應經黃花市向瀏陽河河口附近追擊敵軍,並及時渡過瀏陽河向長沙東側地區繼續追擊。
三、第3師團應經長沙市向金潭附近追擊敵軍,並在該地渡過瀏陽河向長沙南側地區繼續追擊,應以一部兵力將現包圍圈保持到25日正午。
四、第6師團應急速進入北盛倉附近撈刀河河谷,如敵第74軍已進入該河谷,應即就地將其擊破,特別應以有力部隊確保現包圍圈,並與第40師團協力完成對金井附近敵軍的掃蕩。
五、第40師團應從24日夜至25日,掃蕩殲滅金井包圍圈內敵軍,以後於金井附近準備追擊。
上述作戰命令經阿南惟畿過目後,立即獲得批准。
24日19時,阿南惟畿正式下令:向長沙追擊!
//
---------------
獨臂難撐危局(1)
---------------
中國軍隊奪回長沙,進入長沙城內。
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第9戰區第26、第37、第10軍三個主力軍便先後被日軍擊潰,這令薛岳十分惱火。日軍正在向長沙步步緊逼,第9戰區的戰場態勢越來越不利,薛岳決定讓第74軍擔負起阻止日軍南下的重擔。他認為,如果第74軍能阻住日軍,那麼,第9戰區聚重兵於撈刀河一線,與日軍還可一較高下。
薛岳之所以讓第74軍擔此重任,是因為第74軍有著驕人的抗戰業績。特別是在1941年春季的上高會戰中,第74軍奮勇殺敵,使日軍傷亡慘重,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稱號。
27日晚,第74軍各部奉命突圍,向醴陵集結。
第74軍的防線被擊破後,通往長沙的屏障已全部被清除。而此時守衛長沙的,只有第6戰區前來增援的第79軍第98師。
儘管如此,薛岳仍想竭力保住長沙。在他看來,失去長沙城,讓日本人哪怕有一天的占領,都是他這個戰區司令長官的恥辱。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層潛在的意識,那就是他要把長沙城變成中國各戰區抗戰的象徵。
所以,此時的薛岳一面催促援軍火速趕到長沙,一面命令滯留在敵後的第27集團軍的3個軍趕到長沙救駕;同時,令第26、第37、第10、第74軍各率殘部向正在逼近長沙的日軍進行反擊。
當時,第98師主力部隊配置在城內,一部在撈刀河與瀏陽河之間占領陣地,並在石灰嘴派出了警戒部隊。
24日,第190師又奉命返回到福臨鋪一帶設防。師長朱岳率部占領福臨鋪北面之梁家塅陣地,以第568、第569團占領塅北警戒栗橋之敵;朱岳親率第570團及師直屬隊占領梁家塅南端之高地。不料,朱岳在率部行進中突遭日軍迂迴的一隊騎兵的側擊,朱岳負傷,副師長陣亡,師部直屬部隊和第570團潰散。不久,另兩個團在日軍的進攻下也向南撤退。
25日,第10軍軍部由金井向西南轉移至孫家橋。傍晚,日軍跟蹤而至,第10軍軍部被圍。軍長李玉堂率特務營邊打邊向西北突圍,一直跑到青山鋪,脫離了戰場。
日軍在擊潰預備第10師、第190師後,又集中兵力直撲第3師福臨鋪附近高倉段一線陣地。第3師雖拼死抵抗,無奈日軍兵力過於強大,第3師很快被其分割成數段。戰至26日,師長周慶祥只好令各團突圍。
至此,素有“泰山軍”之稱的第10軍全線潰敗。
日軍第11軍司令部在9月22日中午發出向汨羅江南岸攻擊前進的命令後,下午便開始籌劃下一步的作戰指導方針。經過討論,形成這樣一個決定:在擊敗金井附近國民黨軍隊後,應向瀏陽河下游追擊,繼而攻取長沙。
23日,日軍第11軍各師團對第9戰區的第26、第37、第10軍展開全面攻擊。
當天早晨,天空正下著大雨。阿南惟畿在睡夢中被雨聲驚醒。他醒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祈禱上蒼,但願雲開霧散”。因為雨天不利於進攻,特別是對作戰飛機的影響更大。阿南惟畿認為,“今日為決戰日”,“此次會戰,應在今夜至明晨決定大勢”。
24日傍晚,前線陸續發回戰報:日軍各個師團對第26、第37、第10軍的包圍圈業已完成,正在圍殲之中;第3師團已將第140師擊潰,傍晚時從福臨鋪東北方轉入縱隊追擊;第6師團於早晨占領金井,切斷了國民黨軍的退路;第26軍的無線電台正午仍在蒲塘北方,企圖向東南方逃脫;國民黨軍隊有向長沙撤退的跡象。
//
---------------
第9戰區的悲劇(3)
---------------
阿南惟畿看到上述戰報後十分高興,他在日記中寫道:“大勢已定。第9戰區薛岳司令長官部撤出長沙,移往湘潭。第26軍準備向東北逃脫。而新調來的第10軍已遭我第3師團痛擊陷於混亂。”
根據上述戰場態勢,日軍第11軍司令部按照“以一支有力部隊監視瀏陽方面的第74軍(殲滅其先頭部分)以主力追擊敵軍,奪取長沙”的既定方針,制定了向長沙追擊的作戰命令。其主要內容包括:
一、軍決定以一支有力部隊掃蕩殲滅金井方面包圍圈內之敵,並以主力向長沙追擊敵軍。
二、第4師團應經黃花市向瀏陽河河口附近追擊敵軍,並及時渡過瀏陽河向長沙東側地區繼續追擊。
三、第3師團應經長沙市向金潭附近追擊敵軍,並在該地渡過瀏陽河向長沙南側地區繼續追擊,應以一部兵力將現包圍圈保持到25日正午。
四、第6師團應急速進入北盛倉附近撈刀河河谷,如敵第74軍已進入該河谷,應即就地將其擊破,特別應以有力部隊確保現包圍圈,並與第40師團協力完成對金井附近敵軍的掃蕩。
五、第40師團應從24日夜至25日,掃蕩殲滅金井包圍圈內敵軍,以後於金井附近準備追擊。
上述作戰命令經阿南惟畿過目後,立即獲得批准。
24日19時,阿南惟畿正式下令:向長沙追擊!
//
---------------
獨臂難撐危局(1)
---------------
中國軍隊奪回長沙,進入長沙城內。
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第9戰區第26、第37、第10軍三個主力軍便先後被日軍擊潰,這令薛岳十分惱火。日軍正在向長沙步步緊逼,第9戰區的戰場態勢越來越不利,薛岳決定讓第74軍擔負起阻止日軍南下的重擔。他認為,如果第74軍能阻住日軍,那麼,第9戰區聚重兵於撈刀河一線,與日軍還可一較高下。
薛岳之所以讓第74軍擔此重任,是因為第74軍有著驕人的抗戰業績。特別是在1941年春季的上高會戰中,第74軍奮勇殺敵,使日軍傷亡慘重,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稱號。
27日晚,第74軍各部奉命突圍,向醴陵集結。
第74軍的防線被擊破後,通往長沙的屏障已全部被清除。而此時守衛長沙的,只有第6戰區前來增援的第79軍第98師。
儘管如此,薛岳仍想竭力保住長沙。在他看來,失去長沙城,讓日本人哪怕有一天的占領,都是他這個戰區司令長官的恥辱。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層潛在的意識,那就是他要把長沙城變成中國各戰區抗戰的象徵。
所以,此時的薛岳一面催促援軍火速趕到長沙,一面命令滯留在敵後的第27集團軍的3個軍趕到長沙救駕;同時,令第26、第37、第10、第74軍各率殘部向正在逼近長沙的日軍進行反擊。
當時,第98師主力部隊配置在城內,一部在撈刀河與瀏陽河之間占領陣地,並在石灰嘴派出了警戒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