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趁著亂勁,理琪同志領著政治犯在監獄裡展開鬥爭,瞅準時機,大家一齊逃出了險境……"(注:理琪從濟南出獄,還有一說是通過鬥爭,敵人被迫釋放的.)"回來了,又回來領著咱們了!"
"理琪同志找到了山東省委,報告了工作.省委指示他回來,組織武裝起義.""起義?"
"咱的起義隊伍名號都有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三軍?"
"西面有兩個地方,也起義,叫第一軍,第二軍."(注:徂徠山區起義為第一軍,昌濰地區起義為第二軍.)
"啊,不光咱膠東,全山東都動起來啦!"
"全國都動起來了:紅軍長徵到陝北,改編成八路軍;南方的紅軍游擊隊,編成新四軍,都往前方開,打日本鬼子,剷除漢奸賣國賊."小菊笑著,還是那句話:"哎喲!媽呀!真好啊!"
山菊花
- 741 -
崔素香瞅著她,問:"菊妹,你沒有人再打聽啦?"
"誰?"小菊一怔.
"被抓去的親人啊!"
小菊的粉嫩的臉罩上暗影,搖搖頭,咬住嘴唇.崔素香握住她的手,喜聲道:"誰?
你怎麼不打聽,你的‘同志兄弟’呀!"
"他……"
"他也活著,活著出來啦!"
"玉水,兄弟……"小菊扎進崔素香懷裡,頭伏在她的肩上,啜泣起來.
今年春季,小菊又去煙臺執行任務.那裡的同志告訴她:高玉水和被捕的十幾名同志、群眾,被敵人裝上一條船,秘密扔到崆峒島東面的海里去了……又是梨花盛開的季節,又是男女學生遊逛梨花會,鬧學潮,只是她自己來了,待了一小會兒,跑到那位老工人同志的南屋裡,撲在她和玉水曾跟父親一起睡過的炕上,哭了好一會兒.可她對誰也沒說這回事,也沒去想這回事——把他埋到她心裡的最深處了!想不到,他,高玉水,也活了!
"玉水在獄中表現得挺好,左胳膊受刑斷了骨頭,好了也彎彎著,額頭上還留個傷疤……敵人把他們裝船押到海里,從另一條船上開槍打……"素香告訴小菊玉水的情況,"一位老同志用身子擋住了玉水……島上的漁民第二天早上在亂草里發現了他,都不喘氣了……"小菊聽著還一直傷心地哭,素香勸道:"別哭呀,如今他好好的個青年,在威海特委機關工作……他忙不過來,叫我捎件東西給你,給你過生日的禮品……"
小菊仍是不停地啜泣,她覺著手脖子上涼滑滑地套上一樣東西,用手一摸,一副玉石鐲子,情不自禁地把手背向身後,頭還靠在素香肩上,但不抽泣了,悄聲說:"真巧,今兒正是俺生日,十八整."
"嗬,那你得謝謝大姐我啊!"崔素香扳起她的頭,拭去她臉上的淚,在腮上吻了一下.
小菊不好意思地說:"到家去,俺媽擀麵給姐你吃.""長壽麵,好!"崔素香用手理她的頭髮,說,"三嬸最疼你這個心尖閨女……哎,誰不疼你?理琪同志一見我,就打聽他的‘同志妹妹’!"小菊羞怯地、卻又是自豪地微笑著,說:"俺幹不成大事,笨丫頭,丟理大哥的丑……"
"你理大哥可把你到處人前誇獎……他還問,你學的拉丁拼音字母忘了沒忘?""還學吶."小菊說著,伸出食指在淡青的岩石上畫著,"咱多會兒起義?在哪兒起義?"
雖然周圍都是秋色的環山,崔素香還是壓低了聲音:"接受前年的教訓,這次使勁保密.在……"
小菊雪亮的眼睛,朝東北方向的山樑上瞭望:山野上出現四個人,朝菊花嶺走來……
(馮德英文學館)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理琪主持下,中共膠東特區委員會在文登縣溝於山菊花
- 742 -
家村,召開了擴大會議,最後完成了舉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布置了具體的行動計劃.時間:十二月二十四日;地點:天福山.
這天福山,是文登城東北五十多里的一座小山崗,被幾座迭連的山峰環抱著.
它地處文登、榮成、威海邊沿,環境偏僻,交通閉塞,守有屏障,退有靠山,沖有出路.它周圍的山村,早有黨的組織活動,群眾條件好,類似牟平、文登交界處的桃花溝.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天亮之前,理琪和特委其他負責人,踏破黎明前的黑暗,來到天福山頂上的玉皇廟中.這廟總共三間茅草屋,一個小四合院,沒有和尚,只有一家姓王的看管.
天一亮,各地來參加起義的人們連夜趕到了.
太陽剛出山,于震海和劉寶田,率領紅軍游擊隊來了,這支誕生在"一一·四"暴動的游擊隊,最苦時只剩下二十七人,半年來,又逐漸壯大到六十多人,今天來參加起義的有三十多人.他們挎著長短槍,身上的棉衣雖然粗舊,但都打著桃花溝三嫂那樣的群眾仔細連綴的補丁,顯得整潔、熨貼,一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等待著這莊嚴的時刻.
這個時刻終於來到了!
各地來的人有六十多.院子裡站不開,有些堵在院門外.其中有三個年輕女子,很惹人注目.
特委書記理琪站在正屋門口,面朝南,向人們講道:"同志們!大家為著人民的自由解放,跟著黨,出生入死,槍林彈雨,和反動派血戰了這幾年.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已經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濟南、青島都占領了,還正在向煙臺等地下手,打到咱家門口來啦!國難當頭,民族危亡,黨中央號召國共合作,全民抗戰救國.我們堅決照辦.現在,我們就遵照黨的抗日時期的政策,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建立抗日武裝,創造抗日根據地;團結一切願意抗日的人們,不分黨派,窮人富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收復失地,保衛家鄉,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讓抗日救國的旗幟,在膠東大地高高飄揚……"有人鼓掌,大家都跟著拍起手來.
這時候又趕來一些人,都想往院裡擠,於是,把起義儀式改在廟旁邊的小崮頂上舉行.
游擊隊員排成三行,站在最前列.
理琪站在小山包上,繼續大聲說:"同志們!現在,我代表中共膠東特委宣布: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成立!于震海,為第一大隊隊長;高玉山,為第一大隊政治委員.大隊下分三個中隊,第一中隊,隊長劉寶田,政治指導員張伍拾;第二中隊,隊長孔居任,政治指導員……"宣布完三個中隊幹部的任命後,理琪接過一桿紅旗,將旗鄭重地交給了于震海.
震海緊緊握著旗杆,用力在空中一揮,將旗一下插進山崮的草叢中.那紅旗,在西風中獵獵飄展,旗面上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的黃字,閃射著金光!
游擊隊員們紛紛興奮地議論開了……
山菊花
- 743 -
"這下好啦,日頭底下和敵人干啦!"
"有了正名號啦,咱也快穿軍裝啦!"
"三軍發起,咱們第一隊啊!"
"擔子也沉啊,再不能和上次暴動那樣……"
"哪樣?也沒叫敵人得了便宜!"
"咱人太少,槍更少,多有一些大隊就好啦!"
"理琪同志找到了山東省委,報告了工作.省委指示他回來,組織武裝起義.""起義?"
"咱的起義隊伍名號都有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三軍?"
"西面有兩個地方,也起義,叫第一軍,第二軍."(注:徂徠山區起義為第一軍,昌濰地區起義為第二軍.)
"啊,不光咱膠東,全山東都動起來啦!"
"全國都動起來了:紅軍長徵到陝北,改編成八路軍;南方的紅軍游擊隊,編成新四軍,都往前方開,打日本鬼子,剷除漢奸賣國賊."小菊笑著,還是那句話:"哎喲!媽呀!真好啊!"
山菊花
- 741 -
崔素香瞅著她,問:"菊妹,你沒有人再打聽啦?"
"誰?"小菊一怔.
"被抓去的親人啊!"
小菊的粉嫩的臉罩上暗影,搖搖頭,咬住嘴唇.崔素香握住她的手,喜聲道:"誰?
你怎麼不打聽,你的‘同志兄弟’呀!"
"他……"
"他也活著,活著出來啦!"
"玉水,兄弟……"小菊扎進崔素香懷裡,頭伏在她的肩上,啜泣起來.
今年春季,小菊又去煙臺執行任務.那裡的同志告訴她:高玉水和被捕的十幾名同志、群眾,被敵人裝上一條船,秘密扔到崆峒島東面的海里去了……又是梨花盛開的季節,又是男女學生遊逛梨花會,鬧學潮,只是她自己來了,待了一小會兒,跑到那位老工人同志的南屋裡,撲在她和玉水曾跟父親一起睡過的炕上,哭了好一會兒.可她對誰也沒說這回事,也沒去想這回事——把他埋到她心裡的最深處了!想不到,他,高玉水,也活了!
"玉水在獄中表現得挺好,左胳膊受刑斷了骨頭,好了也彎彎著,額頭上還留個傷疤……敵人把他們裝船押到海里,從另一條船上開槍打……"素香告訴小菊玉水的情況,"一位老同志用身子擋住了玉水……島上的漁民第二天早上在亂草里發現了他,都不喘氣了……"小菊聽著還一直傷心地哭,素香勸道:"別哭呀,如今他好好的個青年,在威海特委機關工作……他忙不過來,叫我捎件東西給你,給你過生日的禮品……"
小菊仍是不停地啜泣,她覺著手脖子上涼滑滑地套上一樣東西,用手一摸,一副玉石鐲子,情不自禁地把手背向身後,頭還靠在素香肩上,但不抽泣了,悄聲說:"真巧,今兒正是俺生日,十八整."
"嗬,那你得謝謝大姐我啊!"崔素香扳起她的頭,拭去她臉上的淚,在腮上吻了一下.
小菊不好意思地說:"到家去,俺媽擀麵給姐你吃.""長壽麵,好!"崔素香用手理她的頭髮,說,"三嬸最疼你這個心尖閨女……哎,誰不疼你?理琪同志一見我,就打聽他的‘同志妹妹’!"小菊羞怯地、卻又是自豪地微笑著,說:"俺幹不成大事,笨丫頭,丟理大哥的丑……"
"你理大哥可把你到處人前誇獎……他還問,你學的拉丁拼音字母忘了沒忘?""還學吶."小菊說著,伸出食指在淡青的岩石上畫著,"咱多會兒起義?在哪兒起義?"
雖然周圍都是秋色的環山,崔素香還是壓低了聲音:"接受前年的教訓,這次使勁保密.在……"
小菊雪亮的眼睛,朝東北方向的山樑上瞭望:山野上出現四個人,朝菊花嶺走來……
(馮德英文學館)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在理琪主持下,中共膠東特區委員會在文登縣溝於山菊花
- 742 -
家村,召開了擴大會議,最後完成了舉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布置了具體的行動計劃.時間:十二月二十四日;地點:天福山.
這天福山,是文登城東北五十多里的一座小山崗,被幾座迭連的山峰環抱著.
它地處文登、榮成、威海邊沿,環境偏僻,交通閉塞,守有屏障,退有靠山,沖有出路.它周圍的山村,早有黨的組織活動,群眾條件好,類似牟平、文登交界處的桃花溝.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天亮之前,理琪和特委其他負責人,踏破黎明前的黑暗,來到天福山頂上的玉皇廟中.這廟總共三間茅草屋,一個小四合院,沒有和尚,只有一家姓王的看管.
天一亮,各地來參加起義的人們連夜趕到了.
太陽剛出山,于震海和劉寶田,率領紅軍游擊隊來了,這支誕生在"一一·四"暴動的游擊隊,最苦時只剩下二十七人,半年來,又逐漸壯大到六十多人,今天來參加起義的有三十多人.他們挎著長短槍,身上的棉衣雖然粗舊,但都打著桃花溝三嫂那樣的群眾仔細連綴的補丁,顯得整潔、熨貼,一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等待著這莊嚴的時刻.
這個時刻終於來到了!
各地來的人有六十多.院子裡站不開,有些堵在院門外.其中有三個年輕女子,很惹人注目.
特委書記理琪站在正屋門口,面朝南,向人們講道:"同志們!大家為著人民的自由解放,跟著黨,出生入死,槍林彈雨,和反動派血戰了這幾年.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已經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濟南、青島都占領了,還正在向煙臺等地下手,打到咱家門口來啦!國難當頭,民族危亡,黨中央號召國共合作,全民抗戰救國.我們堅決照辦.現在,我們就遵照黨的抗日時期的政策,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建立抗日武裝,創造抗日根據地;團結一切願意抗日的人們,不分黨派,窮人富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收復失地,保衛家鄉,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讓抗日救國的旗幟,在膠東大地高高飄揚……"有人鼓掌,大家都跟著拍起手來.
這時候又趕來一些人,都想往院裡擠,於是,把起義儀式改在廟旁邊的小崮頂上舉行.
游擊隊員排成三行,站在最前列.
理琪站在小山包上,繼續大聲說:"同志們!現在,我代表中共膠東特委宣布:
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成立!于震海,為第一大隊隊長;高玉山,為第一大隊政治委員.大隊下分三個中隊,第一中隊,隊長劉寶田,政治指導員張伍拾;第二中隊,隊長孔居任,政治指導員……"宣布完三個中隊幹部的任命後,理琪接過一桿紅旗,將旗鄭重地交給了于震海.
震海緊緊握著旗杆,用力在空中一揮,將旗一下插進山崮的草叢中.那紅旗,在西風中獵獵飄展,旗面上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的黃字,閃射著金光!
游擊隊員們紛紛興奮地議論開了……
山菊花
- 743 -
"這下好啦,日頭底下和敵人干啦!"
"有了正名號啦,咱也快穿軍裝啦!"
"三軍發起,咱們第一隊啊!"
"擔子也沉啊,再不能和上次暴動那樣……"
"哪樣?也沒叫敵人得了便宜!"
"咱人太少,槍更少,多有一些大隊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