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馮德英文學館)
"以命換命"的行動方案,順利地進行著.
三百餘名敵人,注意力全集中在家廟上,是啊,除了于震海的游擊隊,在廣袤的膠東半島,還有誰敢和他們作對,威脅著他們的安全嗎?這小小的五十幾戶人家的山村,手無寸鐵的窮百姓,誰還敢動官府一根汗毛?誠然,村中有可能存在著通共的分子,那也不要緊,等把游擊隊一網打盡,再來逐個搜查不遲.因此,兩個縣裡的兵馬,按照孔慶儒的謀劃,把村東坡的孤獨的家廟的周圍,修築起一層又一層的簡易工事和掩體,敵兵們一圈又一圈地守在工事裡,除去拉屎撒尿,不准離開崗位,吃飯也都在原地.一到入夜,敵兵們就有些懈怠,躲避著亮處,偷偷地睡覺.那當官的巡視陣地的喝罵聲,向家廟零星的射擊聲,環山的回應聲,村里不時響起的狗吠聲,攪亂了山村素有的靜謐深沉的夜.
今夜是陰天,黑得厲害,又有些聲音的掩蓋,那些該轉移出去的老人、婦女、孩子,分開了四片,由指定的負責人率領,順著他們熟悉的桃林,縱橫交錯的山溝,迅速地疏散了,這是和桃花溝在前年暴動時成立的包羅全體男女老幼的革命群眾組織大有關係.人們經驗過的東西,重複起來就順暢了.只是當時也參加了婦女會的孔霜子,昨天下午躲到孔家莊去了,另當別論……但是,當成年男人組成的襲擊敵人的戰鬥隊伍,在離家廟最遠的村西南邊楊玉清的院裡集合起來之後,卻出現了麻煩.
子夜時分即刻就到,七十多人的隊伍即將出發.突然,開小燒鍋的漢子張桂元,山菊花
- 734 -
憤怒地啞著嗓子喊道:"這是誰出的好章程,叫咱們房子燒光,人進土坑,全村遭殃?三哥,老三哥!嗯,張老三沒來?哼,準是他家出的章程.他們家有人圍在家廟裡頭,兩個女婿,游擊隊的頭目……要救,叫他們自個兒去救,犯不著拉上街坊鄰居陪著.當初鬧共產黨的時候,咱就沒想沾光,如今出了人命,咱也管不著閒事!誰惹下的禍,誰去招攬,咱們回家躺炕去!"一片寂靜.一雙雙滿是硬繭的粗糙的大手,更緊地握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氣恨的眼睛,朝發出叫喊聲的地方盯著.因為太黑,人們看不清說話的人,但那聲音,他們一聽就分辨出是誰人來了.忽然,有說話聲了:"這個張桂元!真,真壞,淨說壞話……"
"是條狗,叫喚些麼呀!"
"還是條孬狗,不咬狼,專咬人!"
"真氣人……"
"想不到他會……"
眾人紛紛地議論著,責罵著.識字的共產黨員村長孔甫禮,湊到張桂元跟前說:
"桂元兄弟!眼下眾人還是箭在弦上,刀在手中,沒有工夫和你論理,你的嘴長在自己臉上,願說什麼你說什麼吧!只是咱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你不跟大夥一塊干可以走開,可決不准你假話欺瞞鄉親,破壞革命!""呀!甫禮哥!你文縐縐個識字人,今兒個也弄起槍刀來啦!哼,有本領和孔家廟的大兵使去,聽說孔秀才還在那督陣……"張桂元冷笑著說,"你欺負俺這個草木漢子幹麼?俺從小為人,吃了四十年咸鹽,還不知假話怎麼說,騙人事怎麼做……"
"住嘴!兔崽子!"一聲斷喝.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腰裡一把斧頭,手拄一條辣木棍子(注:辣木棍子:一種堅韌優質的荊條.)分開眾人,沖向張桂元.
這是張桂元的祖父,自小看山,村人都稱他看山爺,不知他有何名何姓.這看山爺,唯一的喜好是京戲,每年聖水宮山會,他要看山不能去看野台戲,就在附近山頭上聽,為了趕個下風頭,聽得清,他不惜爬上更高的山;有時風向不定,他追著鑼鼓點兒翻山越嶺地跑……看山爺身子又干又小,上上下下像是鐵打的,顏色是如此,堅硬的程度也如此.至今,掄起他從不離身的光滑的辣木看山棍,能一下打斷一棵碗口粗細的小樹.
看山爺火沖沖地停在張桂元面前,說:"適才甫禮說你太輕啦,混帳小子!你個專舐財主腚、以水兌酒騙鄉鄰的東西!你老三哥一家的為人,青山綠水有證,你倒說這些沒良心的狗屎話!今夜是救咱家人的指靠,為咱子孫後代打江山的人,他們的一條命,抵得上咱百條千條!咱桃花溝五十七戶,加上我這個老不死的,大大小小二百零八口子,都搭上也值得!你這個孬種,吐出這麼些傷天害理話,給我收回去!給!給你這把斧子,砍不死兩個狗子,你爺我收拾你!"張桂元沒有接祖父的斧頭,一轉身,撥開眾人,向外走,怒惱地說:"俺犯不上為外人去送死!"
"回來!"看山爺怒吼道,"你這鼠輩小子,為你那酒罐子能去送命……""看山爺,這是自個兒樂意的事."楊玉清說.
山菊花
- 735 -
"胡說!有軍就有令!這是天大的事!多少個縣份的鄉親,為著游擊隊死的死,傷的傷,難道為的叫他們埋在桃花溝?咱還對得起死的活著的窮人?還有臉叫小蘇區?"看山爺激怒的聲音轟響著,撥開眾人,上去一把扯過嫡親的孫子.
張桂元掙脫著,兇惡地叫喊道:"你老糊塗啦!你知道自個兒活不了幾天,老命不值錢啦!俺要活,要命!放開俺!大夥快跑啊!晚了沒命啦……"看山爺猛地將他推倒地下,激怒地斥道:"你個奸臣小子聽明白啦:你不養爹,不養娘,不管爺一粒糧,一棵草,我都呹你;眼下仁義之師出征,你散漫軍心,搗亂革命,家情能恕,公法難容!"
張桂元大叫:"爺爺……"
幾個人也沒阻擋住,看山爺掄起看山棍,如同揮動寶劍,嗖地一聲,張桂元的腦瓜劈成兩瓣了……
張甫禮擎起手中的大片刀,吼道:"誰向後,張桂元的下場! "七十多位莊稼漢.齊齊地舉起各種各樣的武器……第十九章
這地方名叫菊花嶺,其實菊花並不多,倒是一塊巨形的青色的岩石,非常突出地穩坐在小山崗中央,那一簇簇山菊花,就凌亂錯落地紮根在青岩石上的縫隙中.這些野花,有直挺挺地向上長的,有向橫里伸出枝幹的,有向下倒掛著枝頭的,可謂懸崖菊吧.這菊花嶺上的懸崖菊,弄不清何種原因,不論是老年的,中年的,青年的,那星形的小花一綻瓣,一色的金黃,黃得艷麗、鮮潤,耀人眼睛,而且開得時間忒長.一到"重九"是盛期,一場秋霜好像給姑娘臉上抹一層胭脂,花瓣更妍,枝葉更俏,直至崑嵛山中第一場雪下來,它們又像媳婦臉上搽了粉,姿容越發婀娜端莊,還能使辛勤的蜜蜂留連忘巢.
今天是陰曆九月初九,菊花嶺上的懸崖菊開得正熱火.但因它地處叢山幽谷之中,除去采蜜能飛百里的蜜蜂,很少有人來觀賞它們的美容新顏.罕見了,現在有位姑娘坐在青石崗腳下,膝蓋上頂著個山菜籃子,兩手抱著它,臉皮赤紅的,眼睫毛順著,盯著跟前的一簇山菊花出神……當然,小菊姑娘不會無緣無故地跑到菊花嶺來看懸崖菊.這裡離她家桃花溝三十多里山路呢,不是這裡是個聯絡接頭點,菊花再好,山村閨女也沒有閒心來采.看看,這時她就置身在菊叢的包圍中,套著小紅襖的藍色褂子襟,緊碰著幾枝嬌黃的菊花,她也沒去採下一枝插到懷裡的辮子上.雖說重陽節生下的閨女,父親連理都沒理,母親看一眼黃曆,隨口叫了聲"小菊",她的名字和菊花結下不解之緣……
"以命換命"的行動方案,順利地進行著.
三百餘名敵人,注意力全集中在家廟上,是啊,除了于震海的游擊隊,在廣袤的膠東半島,還有誰敢和他們作對,威脅著他們的安全嗎?這小小的五十幾戶人家的山村,手無寸鐵的窮百姓,誰還敢動官府一根汗毛?誠然,村中有可能存在著通共的分子,那也不要緊,等把游擊隊一網打盡,再來逐個搜查不遲.因此,兩個縣裡的兵馬,按照孔慶儒的謀劃,把村東坡的孤獨的家廟的周圍,修築起一層又一層的簡易工事和掩體,敵兵們一圈又一圈地守在工事裡,除去拉屎撒尿,不准離開崗位,吃飯也都在原地.一到入夜,敵兵們就有些懈怠,躲避著亮處,偷偷地睡覺.那當官的巡視陣地的喝罵聲,向家廟零星的射擊聲,環山的回應聲,村里不時響起的狗吠聲,攪亂了山村素有的靜謐深沉的夜.
今夜是陰天,黑得厲害,又有些聲音的掩蓋,那些該轉移出去的老人、婦女、孩子,分開了四片,由指定的負責人率領,順著他們熟悉的桃林,縱橫交錯的山溝,迅速地疏散了,這是和桃花溝在前年暴動時成立的包羅全體男女老幼的革命群眾組織大有關係.人們經驗過的東西,重複起來就順暢了.只是當時也參加了婦女會的孔霜子,昨天下午躲到孔家莊去了,另當別論……但是,當成年男人組成的襲擊敵人的戰鬥隊伍,在離家廟最遠的村西南邊楊玉清的院裡集合起來之後,卻出現了麻煩.
子夜時分即刻就到,七十多人的隊伍即將出發.突然,開小燒鍋的漢子張桂元,山菊花
- 734 -
憤怒地啞著嗓子喊道:"這是誰出的好章程,叫咱們房子燒光,人進土坑,全村遭殃?三哥,老三哥!嗯,張老三沒來?哼,準是他家出的章程.他們家有人圍在家廟裡頭,兩個女婿,游擊隊的頭目……要救,叫他們自個兒去救,犯不著拉上街坊鄰居陪著.當初鬧共產黨的時候,咱就沒想沾光,如今出了人命,咱也管不著閒事!誰惹下的禍,誰去招攬,咱們回家躺炕去!"一片寂靜.一雙雙滿是硬繭的粗糙的大手,更緊地握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氣恨的眼睛,朝發出叫喊聲的地方盯著.因為太黑,人們看不清說話的人,但那聲音,他們一聽就分辨出是誰人來了.忽然,有說話聲了:"這個張桂元!真,真壞,淨說壞話……"
"是條狗,叫喚些麼呀!"
"還是條孬狗,不咬狼,專咬人!"
"真氣人……"
"想不到他會……"
眾人紛紛地議論著,責罵著.識字的共產黨員村長孔甫禮,湊到張桂元跟前說:
"桂元兄弟!眼下眾人還是箭在弦上,刀在手中,沒有工夫和你論理,你的嘴長在自己臉上,願說什麼你說什麼吧!只是咱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你不跟大夥一塊干可以走開,可決不准你假話欺瞞鄉親,破壞革命!""呀!甫禮哥!你文縐縐個識字人,今兒個也弄起槍刀來啦!哼,有本領和孔家廟的大兵使去,聽說孔秀才還在那督陣……"張桂元冷笑著說,"你欺負俺這個草木漢子幹麼?俺從小為人,吃了四十年咸鹽,還不知假話怎麼說,騙人事怎麼做……"
"住嘴!兔崽子!"一聲斷喝.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腰裡一把斧頭,手拄一條辣木棍子(注:辣木棍子:一種堅韌優質的荊條.)分開眾人,沖向張桂元.
這是張桂元的祖父,自小看山,村人都稱他看山爺,不知他有何名何姓.這看山爺,唯一的喜好是京戲,每年聖水宮山會,他要看山不能去看野台戲,就在附近山頭上聽,為了趕個下風頭,聽得清,他不惜爬上更高的山;有時風向不定,他追著鑼鼓點兒翻山越嶺地跑……看山爺身子又干又小,上上下下像是鐵打的,顏色是如此,堅硬的程度也如此.至今,掄起他從不離身的光滑的辣木看山棍,能一下打斷一棵碗口粗細的小樹.
看山爺火沖沖地停在張桂元面前,說:"適才甫禮說你太輕啦,混帳小子!你個專舐財主腚、以水兌酒騙鄉鄰的東西!你老三哥一家的為人,青山綠水有證,你倒說這些沒良心的狗屎話!今夜是救咱家人的指靠,為咱子孫後代打江山的人,他們的一條命,抵得上咱百條千條!咱桃花溝五十七戶,加上我這個老不死的,大大小小二百零八口子,都搭上也值得!你這個孬種,吐出這麼些傷天害理話,給我收回去!給!給你這把斧子,砍不死兩個狗子,你爺我收拾你!"張桂元沒有接祖父的斧頭,一轉身,撥開眾人,向外走,怒惱地說:"俺犯不上為外人去送死!"
"回來!"看山爺怒吼道,"你這鼠輩小子,為你那酒罐子能去送命……""看山爺,這是自個兒樂意的事."楊玉清說.
山菊花
- 735 -
"胡說!有軍就有令!這是天大的事!多少個縣份的鄉親,為著游擊隊死的死,傷的傷,難道為的叫他們埋在桃花溝?咱還對得起死的活著的窮人?還有臉叫小蘇區?"看山爺激怒的聲音轟響著,撥開眾人,上去一把扯過嫡親的孫子.
張桂元掙脫著,兇惡地叫喊道:"你老糊塗啦!你知道自個兒活不了幾天,老命不值錢啦!俺要活,要命!放開俺!大夥快跑啊!晚了沒命啦……"看山爺猛地將他推倒地下,激怒地斥道:"你個奸臣小子聽明白啦:你不養爹,不養娘,不管爺一粒糧,一棵草,我都呹你;眼下仁義之師出征,你散漫軍心,搗亂革命,家情能恕,公法難容!"
張桂元大叫:"爺爺……"
幾個人也沒阻擋住,看山爺掄起看山棍,如同揮動寶劍,嗖地一聲,張桂元的腦瓜劈成兩瓣了……
張甫禮擎起手中的大片刀,吼道:"誰向後,張桂元的下場! "七十多位莊稼漢.齊齊地舉起各種各樣的武器……第十九章
這地方名叫菊花嶺,其實菊花並不多,倒是一塊巨形的青色的岩石,非常突出地穩坐在小山崗中央,那一簇簇山菊花,就凌亂錯落地紮根在青岩石上的縫隙中.這些野花,有直挺挺地向上長的,有向橫里伸出枝幹的,有向下倒掛著枝頭的,可謂懸崖菊吧.這菊花嶺上的懸崖菊,弄不清何種原因,不論是老年的,中年的,青年的,那星形的小花一綻瓣,一色的金黃,黃得艷麗、鮮潤,耀人眼睛,而且開得時間忒長.一到"重九"是盛期,一場秋霜好像給姑娘臉上抹一層胭脂,花瓣更妍,枝葉更俏,直至崑嵛山中第一場雪下來,它們又像媳婦臉上搽了粉,姿容越發婀娜端莊,還能使辛勤的蜜蜂留連忘巢.
今天是陰曆九月初九,菊花嶺上的懸崖菊開得正熱火.但因它地處叢山幽谷之中,除去采蜜能飛百里的蜜蜂,很少有人來觀賞它們的美容新顏.罕見了,現在有位姑娘坐在青石崗腳下,膝蓋上頂著個山菜籃子,兩手抱著它,臉皮赤紅的,眼睫毛順著,盯著跟前的一簇山菊花出神……當然,小菊姑娘不會無緣無故地跑到菊花嶺來看懸崖菊.這裡離她家桃花溝三十多里山路呢,不是這裡是個聯絡接頭點,菊花再好,山村閨女也沒有閒心來采.看看,這時她就置身在菊叢的包圍中,套著小紅襖的藍色褂子襟,緊碰著幾枝嬌黃的菊花,她也沒去採下一枝插到懷裡的辮子上.雖說重陽節生下的閨女,父親連理都沒理,母親看一眼黃曆,隨口叫了聲"小菊",她的名字和菊花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