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福臨在十年的時候,違背了滿洲舊制設立了十三衙門。帝諭上說十三衙門是滿洲近臣與太臨兼用,實際上主要是對太臨而言的,此後,原先承辦皇上衣食住行的內務府也被裁掉,改由十三衙門經管承辦。「……宮禁役使,此輩勢難盡革。朕酌古因時,量為設置,首為乾清官執事官,次為司禮監、御用監、內官監、司設監、尚膳監、尚衣監、尚寶監、御馬監、惜薪監、鐘鼓監、直殿局、兵仗局。滿洲近臣與寺人兼用。」

  順治帝福臨此諭所設御用監等十三衙門,錄仿明制而加以載並,將明朝宮內太監的二十四衙門裁減為十三衙門,後又增設尚方司,合為十四衙門,但人們通常仍稱十三衙門。當然,福臨並沒有頭腦發熱,正當內官吳良輔等人洋洋自得時,福臨又諭命工部立內十三衙門鐵牌:「中官立設,雖自古不廢,然任使失宜,遂貽禍亂。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劉謹。魏忠賢等專擅威權,干預朝政,開廠緝事,枉殺無辜,出鎮曲兵,流毒邊境,甚至謀為不軌,陷害忠良,煽引黨類,稱功頌德,以致國事日非,覆敗難尋,足為鑑戒。朕今裁守內宮衙門及員數,執掌法制甚明,以後但有犯法干政,竊取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檀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板,世世遵守。」

  這樣一來,即使是順治帝福臨身邊的大紅人吳良輔也乖乖夾起了尾巴,變得唯唯諾諾,畢恭畢敬的了。皇上這兩年的變化很大,有時頑劣如無知的少年,有時又安分得像個老學究,一天到晚呆在乾清宮的書房裡,有時甚至秉燭夜讀。自第一次廢后之後,天子福臨經常獨處乾清宮,批閱奏章,苦讀詩書,夜以繼日,通宵達旦,有時讀得累了,便若有所思地對燈凝望,一動不動。奴才們知道皇上內心的苦悶,都以為皇上再次大婚後便會好起來的,可事實上,坤寧宮孝惠章皇后那裡皇上去的很少,明擺著皇后又遭到了冷落。還有,其他宮的娘娘也很少應召,至於其他的貴人、常在、答應,則連皇上的面也難見了。皇上到底是怎麼了?有時候心血來潮,胡亂碰到了一個宮女便臨幸於她,也不問問她的名字和地位。有的時候則一連數日閉門不出,一副清心寡欲的樣子。這一回太監們再不敢多嘴多舌了,吳良輔也不例外,儘管他似乎已經猜中了皇上的心事,但若沒有十分的把握,沒有適當的機會,吳良輔不會饒嘴饒舌地去自討苦吃的。有時候摸著額角上的疤痕,吳良輔就會覺得有失自己堂堂司禮監總管的尊嚴。他的這張臉盤子雖說不上多麼俊俏,但卻保養得當,細皮嫩肉的,稍稍在唇上塗些胭脂,嘿,還真有些嫵媚呢。在當時的環境裡,有學問的人靠學識入仕為官;有錢人拜「趙公元帥」經商成為富翁;而平頭百姓,要想從社會底層爬出頭,只有走自願淨身的捷徑來換取發跡之途。

  吳良輔的家鄉在白洋淀,這裡土肥水美,物產豐富,魚滿艙,糧滿屯,的確是個好地方。可自從出了個惡霸吳七爺,老百姓便沒了太平的日子。吳七爺上頭有人啊,遠房的叔伯是天津的大官兒,在京里也有關係,吳七爺在白洋淀巧取豪奪,楞說這湖裡的魚兒全是他家的,湖中的蘆葦、水鳥也自然歸他家所有,楞是將白洋淀的一草一木都霸占了起來,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誰也鬥不過吳七爺呀,他有錢有勢,還有一支手護皮鞭、大統的家了呢,誰在他吳七爺面前不是低頭哈腰的矮三分呢?可說來也怪,吳七爺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吳各莊的吳大麻子恭敬有加,為嘛?吳大麻子的兒子是宮裡的太監,聽說很得公主的恩寵,手頭有的是錢!這不,剛把自家的舊宅院翻修擴建完,一溜八間大瓦房,紅磚白牆掩映在綠蔭中,別提多氣派了!

  聽說這一次吳大麻子那個在宮裡「當差」的兒子要回鄉探親,吳七爺忙不迭地讓家丁們敲鑼打鼓等候在湖畔,並宣布要在村里請戲班子熱鬧兩天,可把親鄰們樂壞了。年幼的吳良輔跟著哥哥們也擠在白洋淀邊等著看熱鬧。呵,只見一隻披紅掛綠的大船緩緩駛來,船上的人穿著綾羅綢緞簇擁著一位穿紅袍的人,他面白無須笑靨如花,正滿面春風地頻頻向鄉親們招手致意呢。

  「乖乖,這船多大呀,還有船上人穿的衣服都那麼好看,閃著光,輕飄飄滑爽爽的,可真像是神仙下凡哩!」

  「小良子,記住嘍,這就是進宮當老公的好處。」

  吳良輔的哥哥開導著吳良輔。

  「嘛是『老公』?」

  「唉,說了你也不知道,快看,吳公公快要下船了。」

  自此以後,懵懵懂懂的吳良輔便牢牢記住了這一幕,八面威風,一身紅錦袍的吳公公成了他的偶像。嘿,心想事成,真沒想到,幾年之後,吳良輔自己也成了「吳公公」。這是他自願的,因為他漸漸地打聽到,只要割去了自己的那玩意兒,便可以進宮伺候皇上,便也可以衣錦還鄉榮光耀祖了。至少,爹娘和兄弟不必再為挨飢受窮而愁眉不展了,嘿,這是一條多好的道兒呀!

  的確,打從割了那玩意兒之後,吳良輔就沒後悔過。在他看來,吃飽肚子為上,即使沒有榮華富貴,有皇糧吃,至少也可以免做餓死之鬼呀。難道不是嗎?現在他吳良輔是皇上的心腹,堂堂的吳總管,戴著蘭頂子花翎的四品頂戴,月月俸祿,歲有賞錢,私下裡還有各宮裡太監們的孝敬錢,真是財源滾滾哪!這陣子家鄉沒人來京里,吳良輔手頭的銀子沒地方擱,索性就掀開鋪蓋捲兒塞在了炕板下,這地方可保險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