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澤發現受騙,也立刻改變態度,他故意討好劉襄以求自保。

  劉澤對劉襄說:

  「君王是高皇帝真正的長孫(其父劉肥為劉邦之庶長子),的確應繼立為皇帝,只是大臣將領對這件事意見分歧,我是劉氏宗室中最為年長者,由我出面協調最合適不過了。」

  「君王將我留在這兒,其實也沒什麼用處,不如派我人關中,先為您打點,或許比較能統合劉氏宗族和功臣們的意見。」

  劉襄認為有道理,便贈以車乘送劉澤先行進入關中,並立即下令出兵攻打呂產的封國濟南,分發出兵檄文給其他的劉氏諸侯,陳訴呂氏黨的罪行,希望各諸侯國為勤皇共襄盛舉。

  關鍵時刻,呂祿、呂產信心動搖

  相國呂產在得知齊王已出兵的消息後,也迅速派遣駐軍於穎川附近的穎陰侯灌嬰軍團,發兵和齊軍對抗。

  灌嬰到滎陽和軍團諸將領商議道:

  「呂氏黨在關中擁有兵權,勢必不利於劉氏政權,如果我們擊敗了前來征紂的齊軍,呂氏黨的聲勢及實權不是更大了嗎?」

  於是他駐營滎陽不動,並暗中派遣使者告知齊王和各地諸侯,不要自相殘殺,靜待呂氏黨有何行動,再作應變之道。

  齊王劉襄接到灌嬰通知,也停軍駐營於齊國西界,等待進一步的消息。

  呂產和呂祿雖掌握禁衛軍指揮大權,但兩人在軍中人脈不多,全靠親太后派的首席元老將領酈商的支持。但酈商此時正臥病在家,態度不明,因此呂產等也不敢任意發動兵變。

  周勃雖為軍事最高首長,但並未掌握實際兵權,不過他在軍中人脈關係厚實,這時候也的確只有他可以發動奪權。

  呂氏黨最重要的軍事元老將領酈商重病中,其子酈寄和呂祿交情頗佳。

  周勃和宰相陳平乃共同策劃,以少數侍衛部隊劫持住酈商,並威脅酈寄前往遊說呂祿。

  於是酈寄對呂祿表示:

  「高皇帝和呂太后共定天下,劉氏共有九位諸侯王,呂氏則有三位,這些都是經由大臣們共同商議,公告於天下的,所以一切都是合法的。」

  「如今太后崩逝,皇帝年少,而足下受任為趙玉,不趕緊回國守潘,以為上將,卻在關中獨擁大軍,所以才會受到諸侯、大臣的疑慮,演出齊王出兵西征之事。」

  「我認為足下不妨將關中的軍權回歸太尉,也請梁王呂產放棄禁衛軍指揮權,與大臣們同盟約後返回梁國,這樣子才能徹底阻止齊國的軍事行動。關中若獲得安定,足下也可以放心地去作擁地千里的諸侯王了,這才是萬世之利啊!」

  呂祿一向缺乏膽識,如今外有齊軍的威脅,內部的灌嬰、周勃又是態度不明,朱虛侯劉章則明顯成為倒呂的劉氏黨領袖,呂祿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付這種局面,便有心將兵權交還給太尉周勃。

  不過為慎重計,呂祿還是派人將此計劃報告呂產和呂氏眾元老,他們有的認為可以,有的認為不可,意見分歧,無法決定。

  但呂祿、呂產已因有這種心態,而放鬆了對禁衛軍團的掌控。

  呂祿聽從酈寄的勸告,出外狩獵散心,中途經過呂嬃府,便將呂氏諸元老遲疑不決之事報告呂嬃。

  呂嬃聽了大怒,心裡也清楚呂產、呂祿不足為謀,只得告訴呂祿:

  「你身為將領,卻棄軍而去,呂氏一黨大勢去了!」

  她更將珠寶全取出於堂上,囑咐家人和親信人員各自逃離,並表示:

  「我們不必把這些留給敵人了!」

  9月,情況更加緊急。

  相國呂產召見御史大夫曹窋,共商因應大計。

  正好郎中令賈壽出使齊國回來,他緊急向呂產報告,灌嬰已聯合齊、楚之大軍,即將反攻長安。

  呂產聞之大驚,立刻趕皇宮召見呂氏長老,以求解決的方法。

  曹窋也迅速將這個消息告訴陳平和周勃。

  周勃巧奪兵權,發動政變

  周勃認為時機到了,立刻率直屬侍衛部隊,欲強行進入禁衛軍團的北軍駐營。

  但由於呂氏黨早有防範,周勃不得入。

  襄平侯紀通(紀信子)負責管理軍事信令的符節,乃持用假的符節,讓周勃得以進入北軍營寨。

  周勃立刻下令酈寄和典客劉揭共同去遊說呂祿道:

  「皇帝已下令太尉守北軍,請立刻歸還將令印件,自動請辭北軍司令官,否則必有禍災。」

  呂祿認為酈寄不會出賣自己,便將印件交予劉揭,讓出兵權,交付周勃指揮。

  「軍中親袒呂氏者捲起右邊袖子,親向劉氏者則捲起左邊袖子。」

  結果全軍將士皆卷左袖,表示效忠劉氏政權。

  周勃便正式掌握了禁衛軍團北軍的指揮權。

  但南軍的掌握尚在呂產的手中。

  丞相陳平乃召見朱虛侯劉章,囑咐其協助周勃行事。周勃令劉章監守軍門,並遣御史大夫曹窋,火速通知宮殿宿衛部隊,勿讓呂產進入宮中。

  呂產這時候並不知道呂祿已棄軍離去。

  因此他打算進入未央宮,扶持皇帝由宮中發出命令,讓南北禁衛軍團發動政變。

  但當他來至殿門口前,平陽侯曹窋已指揮宿衛部隊緊閉大門,堅拒呂產和其部隊入內。

  呂產不得入,便暫時在宮殿門口等待時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