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美洲的獨立戰爭就這樣開始了,儘管有一年多的時間,英國移民都表示不願切斷他們和母國的聯繫。直到1776年6月,起義各州代表召開的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與當時美洲殖民地的許多領袖一樣,喬治·華盛頓擁有一支在與法國人交戰中得到訓練的軍隊,因此被推選為全國的總司令。1777年,一位英國將軍伯戈因企圖從加拿大進軍紐約,途經弗里曼斯農場時被擊敗,並被迫在薩拉托加投降。同年,法國和西班牙向英國宣戰,大大妨礙了英國的海上交通。1781年,康沃利斯將軍統率的英國軍隊在維吉尼亞的約克敦半島被包圍,被迫投降。1783年,在巴黎簽署了停戰協議,從緬因到喬治亞的十三州組成了一個獨立的、擁有主權的州的聯盟,美國宣告成立。不過在加拿大,英國國旗仍在飄揚。

  在四年的時間裡,這些州只有一個藉助聯邦條約維持著的非常軟弱的中央政府,他們似乎註定要分裂成相對獨立的團體。但是考慮到英國的敵意和法國某種程度的侵略,分裂被推遲了。一旦分裂,立刻就會出現危險。1788年,憲法得到了通過,於是成立了一個更為有效的聯邦政府,並有一個握有大量權力的總統。微弱的國家統一意識,也在1812年與英國第二次戰爭時得到改善。然而,各州覆蓋的範圍如此遼闊,而當時各州之間的利益如此不同——如果不是後來交通變得方便起來——以至於同盟崩潰並分裂成諸如歐洲各國一樣大小的許多國家,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對於邊遠各州的議員來說,出席在華盛頓召開的會議是一個漫長、沉悶而又不安全的旅行。此外,在公共教育和普通文化知識的傳播中,機械的障礙事實上是不可逾越的。但是,能和分裂相對抗的各種力量,也正在世界各地發揮著作用。蒸汽輪船出現在內河,鐵路和電報也相繼出現。它們把美國從分裂中拯救了出來,把散漫的人民再次結合起來,使美國成為第一個現代化的大國。

  22年以後,美洲的西屬殖民地也效仿美國十三州,與歐洲脫離了關係。不過由於它們散布於大陸各處,受到山脈、荒原、森林和葡萄牙屬巴西帝國的隔阻,所以始終沒能聯合起來,而是成立了一個個獨立的共和國。在初期,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和革命。

  巴西則是通過另一條途徑走上了不可避免的獨立道路。1807年,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占領了母國葡萄牙,葡萄牙國王逃到巴西避難。從那時開始一直到巴西獨立,與其說巴西是葡萄牙的屬地,倒不如說葡萄牙是巴西的屬地。1822年,巴西宣布成為獨立的帝國,由葡萄牙國王之子彼得一世統治。但是新世界並不贊成君主政體。1889年,巴西的皇帝被暗中遣回歐洲,從此巴西聯合國就和其他美洲國家一樣,走上了共和之路。

  第41章 法國革命和君主制在法國的復辟

  英國失去美洲的十三個殖民地以後,法蘭西王國的中心也發生了一次深刻的社會和政治動亂。這次革命更加生動的提醒歐洲人:世界上的一切政治安排其本質上都是暫時的。

  我們曾講到,法國的君主政體是歐洲各君主專制政體中最為成功的。它受到一些競爭的小宮廷的仿效和羨慕。但是它的繁榮是建立在不正義之上的,這最終導致它戲劇性的瓦解。儘管它絢爛輝煌,敢作敢為,但是它對平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浪費。牧師和貴族通過免稅政策可以避免交稅,這就將國家的全部負擔都壓在了中、下層階級的肩上。農民們承受著稅負的折磨;中等階級受到貴族階級的支配和羞辱。

  1787年,法國國王發現自己已經破產,被迫召開各階級的代表大會,來商議解決由於收入不足和支出過度所造成的混亂。1789年,由貴族、教士和平民組成的,大致相當於英國議會的早期形式的三級會議,在凡爾賽召開。這種會議自1610年以來從未召開過。因為這段時間,法國一直是徹底的君主專制制度。現在,人民發現了表達自己的長期壓抑的不滿情緒的方式。三個等級之間很快就爆發了一場爭論,原因在於第三等級,即平民決心控制三級會議。平民等級在這些辯論中獲得勝利,三級會議改為國民議會。國民議會明確表示限制國王權力,就像英國議會限制英國王權一樣。國王路易十六準備反抗,他從各省召集了軍隊。於是,革命在巴黎、在法國爆發了。

  法國專制君主政體的瓦解非常迅速,陰森恐怖的巴士底獄被巴黎人民攻陷,起義迅速擴展到整個法國。在法國東部和西北部各省,許多貴族的城堡被農民燒毀,地契也被銷毀,其所有者被殺掉或被驅逐。僅僅一個月,古老而腐朽的貴族制度就瓦解了。大量王侯和王后陣營的黨羽都逃亡國外。巴黎和其他大多數大的城市都成立了臨時政府,新的武裝力量,即國民軍,一支專門抵抗國王的軍隊由這些自治的團體建立起來。人民要求國民議會建立一個適合新時代的新的政治社會制度。

  這是將群眾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的行動。它大大掃清了專制政府的不正義;廢除了免稅權、農奴制,貴族稱號和貴族的特權,並尋求在巴黎建立一個君主立憲政體。國王放棄了凡爾賽宮和它的輝煌,在巴黎的杜伊勒里宮中維持一個縮小了的國家。

  在兩年的時間裡,似乎國民會議能建立一個有效率的、現代化的政府。它的工作很多是有效的,並得以保留;而有些是實驗性質的,不得不廢除;也有一些是無效的。國民會議修改了刑法典,拷打、任意的監禁、迫害異端都被廢止。法國一些古老的省,如諾曼第、勃艮第等被劃為八十個郡。擢升到軍隊裡最高官階的機會,開放式地呈現在每一階級的每一個人面前。一種完美而簡單的法庭制度被建立起來,但是由人民選出的法官任期太短,從而使這一制度的價值受到很大損害。這使得民眾從某種程度上成了起訴的最高法庭,法官們就像議會中的成員一樣,被迫在舞台上表演。教會的全部大型財產都被國家沒收,由國家管理;凡是不從事教育或慈善性質的宗教機構都被取締;神職人員的薪金一律由國家支付。這件事對於下等的神職人員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與高級神職人員相比,他們的薪水確實太低。此外,還規定神父和主教通過選舉產生,這一規定打擊了羅馬教會的根本思想,即教會中的一切事情都集中於教皇,所有的權威都是至上而下的。實際上,國民會議是要一舉把法國教會變成新教教會,即使不是從教義上也至少在組織上實現這一點。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國民會議指定的牧師與忠於羅馬的頑固的牧師之間的爭論與衝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