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萍結婚以後生活很幸福,妹夫對她關愛有加體貼入微,稍重一點的家務活兒根本不讓她染指,夜裡若說渴了,妹夫一定要自己起來為她倒水,萍患慢性咽炎,夜裡醒來愛喝水潤嗓,妹夫總不忘預備下半杯涼開水,免得急著喝時倒的開水太燙……一年以後,他們有了一個男孩兒,孩子聰明伶俐,長得乖巧可人,記得年輕時看戲曲“白蛇傳”,當白娘子生下許士林後小青兒有一句唱詞是:“小哥兒只生得粉妝玉琢,也不枉俺姐妹受盡風波”,我曾認為形容孩子用“粉妝玉琢”有點誇張,因為在我當時的視野中,實在沒有見過這麼美的小孩兒,看到萍的孩子後,我承認自己那時是太沒見識了。
第二十七章 竟是奢望
秋、小菊和小梅在以後也都先後成了家,對象的人品都不錯,秋的愛人在一家國營工廠當工人,兩個妹夫學歷都是大學畢業,都在國家的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當最小的孩子成家以後,母親長長嘆了口氣:她的心事終於了結,她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父親也長長嘆了口氣:他的心事將永無了結,他的感覺是希望徹底破滅。父親的希望其實不高,要說出來別人會笑:這算什麼大不了的希望呢?然而,我的可憐的父親,我的擁有八個子女的父親,竟然沒有實現這麼一個在別人看來是那麼微不足道的想望:有一個親家。這樣說別人會頓生疑竇:他的兒媳和女婿的父母不就是他的親家嗎?怎麼會沒有?這就需要我來解釋了:父親在萍結婚以後,曾不止一次在母親和他的還沒有“對象”的三個小兒女面前說:我不能沒有一個親家!每逢他說這樣的話時,母親就故意將臉邁到一邊不搭理他,幾個小孩兒也都裝做不理解他說的是咋回事。其實大家心裡都明鏡一塊:父親是要他的子女所找的對象的父母,起碼他們的父親是和他身份相似的人家。父親說,他大兒媳家好吧歹吧就不說了,兒子、媳婦他都不要了還說什麼親家!我排行老二,藍峰的父母家居農村且都大字不識一個,父親說,這樣的親家到家來除了吃飯喝茶聊聊天氣好壞別的就沒啥話說。夏的岳父母也是農民,人家有自知之明,從來不串我們的親,父親呢,當然也從不到他們的家去。父親解釋說他並不是歧視農民,但他確實想有一個能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能相互傾訴心中的愁苦,能彼此相幫排憂解難,起碼閒暇或相互走動時是能在一起品茶下棋的夥伴。父親經常含沙射影地對他的三個還沒成家的小兒女說,他希望他們找的對象的家也是“革命家庭”。為了實現這個並不算高的擇親標準,父親在三個孩子,尤其是在兩個長相嬌好的小女兒選擇對象時,應該是煞費了苦心的,但結果是都不行。凡家庭條件好的,都相不中我們的家,無奈,兩個小女兒都找了個家庭稍稍比嫂嫂和姐夫們強一點、但也絕不符合父親要求的“婆家”:三妹夫的父親是一般幹部,早喪,母親是農村婦女;四妹夫的父親是個職員,母親是家庭婦女。最令父親懊喪和感到奇恥大辱的是,唯有他的三兒媳的父親是一個和他同一級別的所謂“領導幹部”,而恰恰就是這麼一個父親中意的 “親家”,卻壓根不同意他的女兒嫁給我的秋弟,儘管他的女兒違抗父命堅決地與秋走到了一起,但她的父母一直拒絕與我們家發生任何關係。
可悲呀,我的心強命不強的父親!他只知道黨平反了他蒙受十七年的冤案,恢復了他的黨籍和行政級別,可他忘了,沒有誰能恢復他這一級別的幹部在這漫長的十七年內所形成的一切,他現在頭上戴的“副處”的空銜,只會給他增添無數不可名狀的煩惱,而且使心態本來就有了毛病的他,變得更加似是而非和不倫不類。
第二十八章 不肖兒孫
這是一九八九年夏末一個悶熱的午後,在平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幹部病房的一間病房裡,聚集著除父母外我們家在外地工作的兄妹四人:大哥春、大弟夏、小弟秋和我。我們四人,是同時接到母親打給我們的電話回來的,母親在電話中不但說父親病重住了院,而且強調我們必須馬上回來。
我找到病房的時候,大哥和兩個弟弟都正站在病房外,我驚慌地問“咱伯他咋樣?”沒人回答,大哥用嘴朝病房指了指意思像是說你自己去看吧!我疾步跨進屋裡,只見父親雙目微閉,牙關緊咬,面部神經不時在痛苦地抽搐,我心裡一酸淚水便湧出了眼眶,哭泣著喊:“伯!你這是咋了,啊?你這是得的啥病啊?!”父親好像是聽見了我的叫喊,欲艱難地抬胳膊朝我擺擺手但終於沒有抬起來。我為自己離家太遠回來得太遲而心存內疚,尤其是為自己在接電話後曾認為父親的病不一定會多重,曾有過把手邊急辦的事辦完明天再動身的念頭而感到羞恥。我趴在床沿上傷心了一小會兒,待我擦乾眼淚抬頭看母親時,心裡稍稍有一點詫異:母親一直僵硬地在父親床頭前邊的矮凳上坐著,臉上沒有一般老婦人們在老伴生命垂危時該有的驚慌和悲戚,相反,似乎在那冷漠的表皮下還隱藏著一絲鄙視和譏諷。母親看出我有想問她話的意思,便淡淡地答非所問地說剛下車還沒吃飯吧?快去吃飯吧。我看了父親一眼走出病房問門外站著的三個弟兄,你們是啥時候到家的,你們見父親時父親是什麼樣子?夏和秋說我們也剛到不久,看見父親時也和你現在見到的一樣,不過我們已去問過主治醫生,醫生說父親這次主要是冠心病發作,目前已得到控制。他們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即是說,眼前這種神志不清症狀似乎是不該有的。大春一直都在皺著眉頭抽菸,這時呸地吐了一口唾沫,恨恨地用腳跺了跺自己扔下的菸蒂說,走,吃飯去!
第二十七章 竟是奢望
秋、小菊和小梅在以後也都先後成了家,對象的人品都不錯,秋的愛人在一家國營工廠當工人,兩個妹夫學歷都是大學畢業,都在國家的全民所有制單位工作。當最小的孩子成家以後,母親長長嘆了口氣:她的心事終於了結,她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父親也長長嘆了口氣:他的心事將永無了結,他的感覺是希望徹底破滅。父親的希望其實不高,要說出來別人會笑:這算什麼大不了的希望呢?然而,我的可憐的父親,我的擁有八個子女的父親,竟然沒有實現這麼一個在別人看來是那麼微不足道的想望:有一個親家。這樣說別人會頓生疑竇:他的兒媳和女婿的父母不就是他的親家嗎?怎麼會沒有?這就需要我來解釋了:父親在萍結婚以後,曾不止一次在母親和他的還沒有“對象”的三個小兒女面前說:我不能沒有一個親家!每逢他說這樣的話時,母親就故意將臉邁到一邊不搭理他,幾個小孩兒也都裝做不理解他說的是咋回事。其實大家心裡都明鏡一塊:父親是要他的子女所找的對象的父母,起碼他們的父親是和他身份相似的人家。父親說,他大兒媳家好吧歹吧就不說了,兒子、媳婦他都不要了還說什麼親家!我排行老二,藍峰的父母家居農村且都大字不識一個,父親說,這樣的親家到家來除了吃飯喝茶聊聊天氣好壞別的就沒啥話說。夏的岳父母也是農民,人家有自知之明,從來不串我們的親,父親呢,當然也從不到他們的家去。父親解釋說他並不是歧視農民,但他確實想有一個能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能相互傾訴心中的愁苦,能彼此相幫排憂解難,起碼閒暇或相互走動時是能在一起品茶下棋的夥伴。父親經常含沙射影地對他的三個還沒成家的小兒女說,他希望他們找的對象的家也是“革命家庭”。為了實現這個並不算高的擇親標準,父親在三個孩子,尤其是在兩個長相嬌好的小女兒選擇對象時,應該是煞費了苦心的,但結果是都不行。凡家庭條件好的,都相不中我們的家,無奈,兩個小女兒都找了個家庭稍稍比嫂嫂和姐夫們強一點、但也絕不符合父親要求的“婆家”:三妹夫的父親是一般幹部,早喪,母親是農村婦女;四妹夫的父親是個職員,母親是家庭婦女。最令父親懊喪和感到奇恥大辱的是,唯有他的三兒媳的父親是一個和他同一級別的所謂“領導幹部”,而恰恰就是這麼一個父親中意的 “親家”,卻壓根不同意他的女兒嫁給我的秋弟,儘管他的女兒違抗父命堅決地與秋走到了一起,但她的父母一直拒絕與我們家發生任何關係。
可悲呀,我的心強命不強的父親!他只知道黨平反了他蒙受十七年的冤案,恢復了他的黨籍和行政級別,可他忘了,沒有誰能恢復他這一級別的幹部在這漫長的十七年內所形成的一切,他現在頭上戴的“副處”的空銜,只會給他增添無數不可名狀的煩惱,而且使心態本來就有了毛病的他,變得更加似是而非和不倫不類。
第二十八章 不肖兒孫
這是一九八九年夏末一個悶熱的午後,在平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幹部病房的一間病房裡,聚集著除父母外我們家在外地工作的兄妹四人:大哥春、大弟夏、小弟秋和我。我們四人,是同時接到母親打給我們的電話回來的,母親在電話中不但說父親病重住了院,而且強調我們必須馬上回來。
我找到病房的時候,大哥和兩個弟弟都正站在病房外,我驚慌地問“咱伯他咋樣?”沒人回答,大哥用嘴朝病房指了指意思像是說你自己去看吧!我疾步跨進屋裡,只見父親雙目微閉,牙關緊咬,面部神經不時在痛苦地抽搐,我心裡一酸淚水便湧出了眼眶,哭泣著喊:“伯!你這是咋了,啊?你這是得的啥病啊?!”父親好像是聽見了我的叫喊,欲艱難地抬胳膊朝我擺擺手但終於沒有抬起來。我為自己離家太遠回來得太遲而心存內疚,尤其是為自己在接電話後曾認為父親的病不一定會多重,曾有過把手邊急辦的事辦完明天再動身的念頭而感到羞恥。我趴在床沿上傷心了一小會兒,待我擦乾眼淚抬頭看母親時,心裡稍稍有一點詫異:母親一直僵硬地在父親床頭前邊的矮凳上坐著,臉上沒有一般老婦人們在老伴生命垂危時該有的驚慌和悲戚,相反,似乎在那冷漠的表皮下還隱藏著一絲鄙視和譏諷。母親看出我有想問她話的意思,便淡淡地答非所問地說剛下車還沒吃飯吧?快去吃飯吧。我看了父親一眼走出病房問門外站著的三個弟兄,你們是啥時候到家的,你們見父親時父親是什麼樣子?夏和秋說我們也剛到不久,看見父親時也和你現在見到的一樣,不過我們已去問過主治醫生,醫生說父親這次主要是冠心病發作,目前已得到控制。他們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即是說,眼前這種神志不清症狀似乎是不該有的。大春一直都在皺著眉頭抽菸,這時呸地吐了一口唾沫,恨恨地用腳跺了跺自己扔下的菸蒂說,走,吃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