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擲地有聲》作者:金星【完結】
文案:
真實是這世界上最稀缺也最強大的力量。
真話是這社會上最尖銳也最響亮的聲音。
你想聽真話,金星只說真話。
只有真話擲地有聲。
金星10年來第1本散文集,告訴你精彩至極的女人該怎樣做,淋漓盡致的人生該怎樣活!
45篇智慧散文+2篇感人隨筆,只談你想聽的,只說別人不敢說的。
男人世界潛伏了28年的資本,讓她知道什麼樣的女人最有魅力。金星談女人的美,談到知心知底。她說,“性感不是擺出來的,是要讓男人惦記著你,有衝動要照顧你,跟別的男人聊天時還能聊起你。性感是要男人追在後面跑的!”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序:是堅持把我帶到了這裡
============
“金星紅了!”他們在說。
“我還是我”,這是我心裡的聲音。
我知道人們喜歡我,不是因為那層光環,而是因為我說的話實在、有用,我做的事靠譜、磊落。人們喜歡我,是因為我是一個真實的女人。
金星還是金星,往下跌的時候能為自己亮著,被人捧的時候也能為自己守著,一如既往。
我在皮包店當過售貨員,給別人當過保姆,批發過運動服,在餐廳里洗過盤子……我都做過。
挨打受罰,饑寒交迫,背井離鄉,半身不遂,被人誤解,被人羞辱,被人中傷……我都經歷過。
然後又從底層,慢慢站起來。不帶一點陰影。腳底帶的泥,都沾著力。
自從十九歲那年被國家派到美國去學現代舞起,我就建立了一個生活態度:不被動地活。從十九歲到現在做的每一件事,無論錯誤正確,成功與否,我都買單了,金星就是金星。
一路走來,我只是踏實地做我自己,我沒有改變世界的野心,也不想被世界改變。這個信念,讓我把“金星”這條路走到了底。
小時候的選擇是舞台,我覺得只要把我放在舞台上,大幕一拉開我就是最幸福的人。至於在舞台上到底做什麼,我還沒想好,想唱歌,想跳舞,又想主持,特別不安分。直到我九歲時部隊來家裡徵求意見,說能不能把這個孩子送去學跳舞的時候,命運才替我選擇了舞蹈。
一開始我媽是不同意的,她覺得我該上大學。領導一看家長不支持,又看看我單眼皮、瘦瘦小小的,基礎條件也不是特別出類拔萃,也想說放棄。但那時候有一個人說,就是這個孩子才有出息,得要。那個老師就此成了我一輩子的恩師。我也不知道那時她看中了我什麼,但我用自己的一輩子證明了:她是對的。
那時候挺懵懂的,就是想去部隊學跳舞,心想離舞台又近一步了多好啊。那我媽不同意怎麼辦呢?我就絕食,絕食了兩天,直到我媽妥協,她說了句對我影響終身的話:“你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我寫了兩封保證書,一封寫著參加文工團是我自願,以後不後悔,不怪罪父母,交給了我媽;一封寫著一個九歲的孩子決定當兵跳舞,請努力培養他,給了部隊領導。保證書寫完,收拾行李進了部隊,再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兩年後。
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在練功,而每一天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練功。什麼叫做“科班出身”,就是往死里苦。挨罵挨打是家常便飯,進了部隊就是交出去的人了,由不得你。東北大冬天的,一早上先出去跑個幾公里當做熱身。有時候地上剛融冰,冷氣直往鞋底板里滲,跑完了身子是暖的往往腳還凍著。回到練功房後一個孩子一根柱子,腳尖向上,用繩子把腿往柱子上綁,捆得死死的。正腿、旁腿、後腿,一條腿十五分鐘。前兩分鐘風平浪靜,五分鐘後就是一片鬼哭狼嚎。老師在一旁低頭翻著報紙,喝著茶,不緊不慢地:“還有三分鐘。”那個訓練的名字叫做“吊腿”,太形象了,訓練結束後我們真的是“吊”著自己的腿在走路。吃過飯,下午又是新的學習和訓練。
再回家的時候,見著我媽的第一句話就是,太苦了不想學了。我媽看了我一眼,斬釘截鐵:“想都別想。”
“你既然選擇了,就堅持走下去。如果這輩子一直這樣不喜歡就換一個,那什麼都幹不成。當年你用絕食的方法來告訴我你選擇舞蹈,現在這條路才剛開始走,你就要扭頭換方向,不可以。”
回去的路被我媽堵死了,又回到部隊。兩眼一閉幻想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堅持什麼,我也不知道。
在瀋陽部隊的時候,男孩子裡我個子算小的,於是領導把我安排在了最角落的位置,後來又讓我做後勤為台上的演員服務了一年。還好有我的恩師,就是當年把我選中的那個恩師,覺得這個孩子如果繼續在這兒就可惜了,就把我送到了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繼續進修。那時候挺乖的,聽老師的話,至少是表面上全聽老師的話,但心裡那種自我的東西也開始萌發。我們在觀看資料片時,老師總會指著蘇聯那些偉大的芭蕾舞演員教育我說,金星你以後要練成像他那樣,我說:“好,我會努力。”但是心裡有個聲音在告訴自己:“不,絕不。我永遠跳不到像他們那樣,但他們也跳不了我的舞。”
孩子氣的話,如今我做到了。
很多外國朋友問我,在部隊這樣一個環境中,怎麼會培養出像你這樣的演員。的確,我受的是最傳統的教育,這一點和所有同齡孩子一樣。但往往是在最封閉的環境中,那種從角落裡冒出來的思考和想像充滿了渴望和熱情,它是最自由、最鮮活的。當時我進部隊年紀最小,所以沒人會把個小孩當一回事,那我就男生、女生宿舍隨便跑,一會兒聽哥哥姐姐們講故事,一會兒看他們談情說愛,誰也沒注意有個孩子在旁邊聽著。包括練功也是,白天在男孩這邊練功,晚上去女孩那邊學舞,還跳得都挺好。恩師說的那句話是:“金星是沒有性別的。”我心中大喜過望,有人看透了我。
這樣一種兩頭竄的生活造就了我的童年生活。部隊的院子裡,我望著星空就在那裡想像:“我以後要做個漂亮的女人,會幾種語言,週遊全世界,給自己編舞……”完全是胡思亂想,每天想完以後,帶著我的胡思亂想,甜蜜入夢。
幻想屬於黑夜,白天的時間經不起浪費。當時我能做好的唯一一件事情,也是唯一一件能握在手裡的事情,就是把舞跳好,跳到最好。我沒有食言,十七歲那年在“桃李杯”上拿了第一名,王光美女士給我頒獎,她對我說:“你的舞怎麼跳得那麼好。”
我現在能把生活安排得特別好,特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在我十九歲踏上美國之前,真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讓我做到最好的時候我就做到最好。有時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以後,才會慢慢清楚自己要什麼。
文案:
真實是這世界上最稀缺也最強大的力量。
真話是這社會上最尖銳也最響亮的聲音。
你想聽真話,金星只說真話。
只有真話擲地有聲。
金星10年來第1本散文集,告訴你精彩至極的女人該怎樣做,淋漓盡致的人生該怎樣活!
45篇智慧散文+2篇感人隨筆,只談你想聽的,只說別人不敢說的。
男人世界潛伏了28年的資本,讓她知道什麼樣的女人最有魅力。金星談女人的美,談到知心知底。她說,“性感不是擺出來的,是要讓男人惦記著你,有衝動要照顧你,跟別的男人聊天時還能聊起你。性感是要男人追在後面跑的!”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序:是堅持把我帶到了這裡
============
“金星紅了!”他們在說。
“我還是我”,這是我心裡的聲音。
我知道人們喜歡我,不是因為那層光環,而是因為我說的話實在、有用,我做的事靠譜、磊落。人們喜歡我,是因為我是一個真實的女人。
金星還是金星,往下跌的時候能為自己亮著,被人捧的時候也能為自己守著,一如既往。
我在皮包店當過售貨員,給別人當過保姆,批發過運動服,在餐廳里洗過盤子……我都做過。
挨打受罰,饑寒交迫,背井離鄉,半身不遂,被人誤解,被人羞辱,被人中傷……我都經歷過。
然後又從底層,慢慢站起來。不帶一點陰影。腳底帶的泥,都沾著力。
自從十九歲那年被國家派到美國去學現代舞起,我就建立了一個生活態度:不被動地活。從十九歲到現在做的每一件事,無論錯誤正確,成功與否,我都買單了,金星就是金星。
一路走來,我只是踏實地做我自己,我沒有改變世界的野心,也不想被世界改變。這個信念,讓我把“金星”這條路走到了底。
小時候的選擇是舞台,我覺得只要把我放在舞台上,大幕一拉開我就是最幸福的人。至於在舞台上到底做什麼,我還沒想好,想唱歌,想跳舞,又想主持,特別不安分。直到我九歲時部隊來家裡徵求意見,說能不能把這個孩子送去學跳舞的時候,命運才替我選擇了舞蹈。
一開始我媽是不同意的,她覺得我該上大學。領導一看家長不支持,又看看我單眼皮、瘦瘦小小的,基礎條件也不是特別出類拔萃,也想說放棄。但那時候有一個人說,就是這個孩子才有出息,得要。那個老師就此成了我一輩子的恩師。我也不知道那時她看中了我什麼,但我用自己的一輩子證明了:她是對的。
那時候挺懵懂的,就是想去部隊學跳舞,心想離舞台又近一步了多好啊。那我媽不同意怎麼辦呢?我就絕食,絕食了兩天,直到我媽妥協,她說了句對我影響終身的話:“你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我寫了兩封保證書,一封寫著參加文工團是我自願,以後不後悔,不怪罪父母,交給了我媽;一封寫著一個九歲的孩子決定當兵跳舞,請努力培養他,給了部隊領導。保證書寫完,收拾行李進了部隊,再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兩年後。
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在練功,而每一天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練功。什麼叫做“科班出身”,就是往死里苦。挨罵挨打是家常便飯,進了部隊就是交出去的人了,由不得你。東北大冬天的,一早上先出去跑個幾公里當做熱身。有時候地上剛融冰,冷氣直往鞋底板里滲,跑完了身子是暖的往往腳還凍著。回到練功房後一個孩子一根柱子,腳尖向上,用繩子把腿往柱子上綁,捆得死死的。正腿、旁腿、後腿,一條腿十五分鐘。前兩分鐘風平浪靜,五分鐘後就是一片鬼哭狼嚎。老師在一旁低頭翻著報紙,喝著茶,不緊不慢地:“還有三分鐘。”那個訓練的名字叫做“吊腿”,太形象了,訓練結束後我們真的是“吊”著自己的腿在走路。吃過飯,下午又是新的學習和訓練。
再回家的時候,見著我媽的第一句話就是,太苦了不想學了。我媽看了我一眼,斬釘截鐵:“想都別想。”
“你既然選擇了,就堅持走下去。如果這輩子一直這樣不喜歡就換一個,那什麼都幹不成。當年你用絕食的方法來告訴我你選擇舞蹈,現在這條路才剛開始走,你就要扭頭換方向,不可以。”
回去的路被我媽堵死了,又回到部隊。兩眼一閉幻想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堅持什麼,我也不知道。
在瀋陽部隊的時候,男孩子裡我個子算小的,於是領導把我安排在了最角落的位置,後來又讓我做後勤為台上的演員服務了一年。還好有我的恩師,就是當年把我選中的那個恩師,覺得這個孩子如果繼續在這兒就可惜了,就把我送到了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繼續進修。那時候挺乖的,聽老師的話,至少是表面上全聽老師的話,但心裡那種自我的東西也開始萌發。我們在觀看資料片時,老師總會指著蘇聯那些偉大的芭蕾舞演員教育我說,金星你以後要練成像他那樣,我說:“好,我會努力。”但是心裡有個聲音在告訴自己:“不,絕不。我永遠跳不到像他們那樣,但他們也跳不了我的舞。”
孩子氣的話,如今我做到了。
很多外國朋友問我,在部隊這樣一個環境中,怎麼會培養出像你這樣的演員。的確,我受的是最傳統的教育,這一點和所有同齡孩子一樣。但往往是在最封閉的環境中,那種從角落裡冒出來的思考和想像充滿了渴望和熱情,它是最自由、最鮮活的。當時我進部隊年紀最小,所以沒人會把個小孩當一回事,那我就男生、女生宿舍隨便跑,一會兒聽哥哥姐姐們講故事,一會兒看他們談情說愛,誰也沒注意有個孩子在旁邊聽著。包括練功也是,白天在男孩這邊練功,晚上去女孩那邊學舞,還跳得都挺好。恩師說的那句話是:“金星是沒有性別的。”我心中大喜過望,有人看透了我。
這樣一種兩頭竄的生活造就了我的童年生活。部隊的院子裡,我望著星空就在那裡想像:“我以後要做個漂亮的女人,會幾種語言,週遊全世界,給自己編舞……”完全是胡思亂想,每天想完以後,帶著我的胡思亂想,甜蜜入夢。
幻想屬於黑夜,白天的時間經不起浪費。當時我能做好的唯一一件事情,也是唯一一件能握在手裡的事情,就是把舞跳好,跳到最好。我沒有食言,十七歲那年在“桃李杯”上拿了第一名,王光美女士給我頒獎,她對我說:“你的舞怎麼跳得那麼好。”
我現在能把生活安排得特別好,特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在我十九歲踏上美國之前,真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讓我做到最好的時候我就做到最好。有時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以後,才會慢慢清楚自己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