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歡迎的場面,似乎不如基辛格私下想像的那樣熱烈和隆重。然而由於他一直關注著中國的局勢,他推測這可能與中國近期突發的非常事件有關,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一突發事件,會給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程帶來負面影響。

  當10月21日晚,基辛格一行來到人民大會堂三樓小禮堂,出席專門為招待他們舉行的文藝晚會之際,他又一次感到有些冷落。他們入場時,以好客著稱的現場觀眾,並沒有像歡迎遠道而來的貴賓那樣,起立鼓掌表示歡迎。

  美國人的確想像不到,小禮堂里的看客總共500人,除了他們以外,所有的人都是經過選擇的。其中來自外交部的人員150名,來自我們中央警衛團的警衛人員100名,我們中辦系統人民大會堂的工作人員50名,有關單位的人員100餘人。除了美國人以外,沒有其他國家的外賓。

  所有看節目的中國人,在基辛格等到華前一天就被打了招呼,21日出席文藝晚會的美國人,有別於以往意義的國賓,他們入場時,不起立,不鼓掌,只在中間休息和最後謝幕時,給演出者鼓掌;在看演出的過程中,不得交頭接耳、唧唧喳喳。

  如此一來,文藝晚會自然就失去了原本給人的歡愉感染,禮堂的氣氛顯得肅穆。儘管如此,當基辛格等聽陪同的人員介紹說,他們置身的這座恢弘而富麗堂皇的建築,竟然在10個月內就完成了施工,仍忍不住嘖嘖驚嘆。

  比之更多務虛意義的第一次秘密接觸,基辛格第二次來華擬訂總統訪華日程、敲定中美聯合公報的務實會談,就艱澀得多了。為此,周總理如何以其過人的睿智折衝樽俎,致使洛德最後發出“周恩來太厲害了,讓我們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接受他們的方案,而且高高興興,心悅誠服”的慨嘆,其中有許多精彩的故事,但這不是我要述說的主旨。

  據我個人感受,基辛格第二次來華的接待和安全保衛工作大體是成功的,5號樓里再沒有發生“語錄”事件,但這一次確實增添了點新的笑料。有個別隨基辛格來華的美國人,在飛機場吃飯時,也許是想留點有中國特色的東西作紀念,把筷子悄悄藏了起來。

  在基辛格第二次來華期間,小的意外還是有一些的。例如有一次外出,警衛乘坐的車出了故障,阻擋了外賓車隊。警衛部門隨即進行了檢討,並研究了如何防止類似的事情再發生。

  基辛格一行剛剛離開中國,周總理立即布置相關的部門和人員,對這次接待、警衛基辛格的工作進行認真地總結。

  10月27日,基辛格來華期間參與會談、接待和警衛工作的負責人,在外交部集合。公安部副部長於桑首先傳達了周總理的指示:這次接待要認真總結,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政治的,一個是技術的。此次工作可視為尼克森訪華的預演,總結是為下一步取得經驗。x

  ------------

  鄔吉成:目擊中美關係“解凍”細節(6)

  ------------

  基辛格一行剛剛離開中國,周總理立即布置相關的部門和人員,對這次接待、警衛基辛格的工作進行認真地總結。

  10月27日,基辛格來華期間參與會談、接待和警衛工作的負責人,在外交部集合。公安部副部長於桑首先傳達了周總理的指示:這次接待要認真總結,分兩個方面,一個是政治的,一個是技術的。此次工作可視為尼克森訪華的預演,總結是為下一步取得經驗。

  參與同查平等進行技術會談的劉澄清、韓敘,介紹了會談的有關細節,如尼克森訪華時衛星地面站、電台的設置,無線電通訊等事項的會談情況。他們說雙方都認為技術會談是成功的,但後面的工作還很多,中國方面的物質準備必須馬上著手了。

  民航總局副局長馬仁輝、民航總局北京管理局局長張瑞靄,介紹了民航方面接待基辛格機組人員時,是如何由不太適應,到比較適應的。他們說開始和美方人員接觸時有些束手束腳,後經周恩來總理及時點撥後才漸漸好轉。

  接著,他們擺出了美國總統來華時在專機的存放、專機機組人員安置、機場活動及通訊設備架設方面可能遇到的問題,民航方面所做的一些考慮。

  由周總理點將的接待、警衛工作主持人李耀文,在最後總結時說:基辛格此次來會談,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令人滿意的。但也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接待人員,在與美方人員的接觸中,思想上在堅持原則方面有餘,一事當前,捍衛主權、同美國人作鬥爭的意識很強;而靈活性不足,很少從為增進中美兩國的了解、推進中美關係正常化做工作考慮。

  李耀文要求參與尼克森訪華工作的各個部門,儘快研究擬訂出各自的接待計劃來,在11月5日前,交出一個文本的草案,以便進一步研究協調,形成整體的接待工作方案。

  我在自己的本子上,記錄了警衛工作擬訂文本草案中應有的內容:參與警衛的相關機構、警衛領導班子、警衛工作日程。還要包括路線警衛、交通警衛、住地警衛、宴會警衛、晚會警衛、會談警衛、現場警衛、毛主席接見時的警衛、警衛值班等等細化的部署。

  羅伯特?泰勒感到尼克森在華期間的安全大可放心/

  美方安全警衛,準備攜帶手提式無線電螢光鏡、竊聽檢測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