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是一個全體,永遠的革命者。無論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無論後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終於全都是革命。為什麼呢?托洛斯基(5)曾經說明過什麼是革命藝術。是:即使主題不談革命,而有從革命所發生的新事物藏在裡面的意識一貫著者是;否則,即使以革命為主題,也不是革命藝術。中山先生逝世已經一年了,「革命尚未成功」(6),僅在這樣的環境中作一個紀念。然而這紀念所顯示,也還是他終於永遠帶領著新的革命者前行,一同努力於進向近於完全的革命的工作。

  三月十日晨。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北京《國民新報》的「孫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紀念特刊」。

  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廣東香山(今中山縣)人。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在北京病逝。

  (2)幾個論客說些風涼話一九二五年四月二日《晨報》所載署名「赤心」的《中山……》一文中說:「孫文死後,什麼『中山省』、『中山縣』、『中山公園』等等名稱,鬧得頭昏腦痛,……索性把『中華民國』改為『中山民國』,……『亞細亞洲』改稱『中山洲』,……『國民黨』改稱『中山黨』,最乾脆,最切當。」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晨報》所載梁啓超答記者問《孫文之價值》中,也誣衊孫中山先生一生「為目的而不擇手段」,「無從判斷他的真價值」。(3)「責備賢者」語出《新唐書·太宗本紀》:「春秋之法,吃鴇贛諳駝摺!*

  (4)關於孫中山不服中藥的新聞瑣載,見一九二五年二月五日《京報》刊登的《孫中山先生昨日病況》。

  (5)托洛斯基通譯托洛茨基。參看本卷第195頁注(24)。魯迅所說的這段話,見托洛茨基的《文學與革命》。

  (6)「革命尚未成功」見孫中山《遺囑》。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1)本篇據作者一九三一年重寫手跡收入。原無題目,下注「二十一歲時作,五十一歲時寫之,時辛未二月十六日也。」許壽裳在《新苗》第十三期(一九三七年一月)發表的《懷舊》一文中說:「一九○三年他二十三歲,在東京有一首《自題小像》贈我。」(2)靈台心。《莊子·庚桑楚》:「不可內(納)於靈台。」晉垂笞ⅲ*「靈台者,心也。」神矢,愛神的箭。參看本卷第30頁注(1)。風雨如磐,唐代齊己《俠客行》:「黃昏風雨黑如磐」。(3)荃不察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怒。」軒轅,即黃帝,我國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漢民族的始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