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軍滿山遍野亂跑亂藏。

  吳軍太子終累率少許人馬在山裡清剿。

  闔閭嗅著炊煙和飯香,吸短了鼻子,下令:隔江便是郢都,各軍飽餐一頓,再行渡江破郢,三軍將士進餐的時候,必須望著郢都而食!

  望著郢都?

  吃著郢都?

  三軍狼吞虎咽,吃著粟米分外香甜,仿佛真箇已吃下了楚國的都城,咽下了楚昭王的皮肉。

  吳王闔閭正與將士共同大餐,太子終累清剿回來了。

  終累的臉慘白:“父王,終累已將延殺死,回來交令。”

  他提著楚將延血淋淋的頭顱,拋在地上,便再也不敢去看那人頭。延年方二十,血氣方剛,雖然身首兩分開,那張臉依舊是充著血氣,脹得青紫,牙關緊咬著,似乎還發著咯吱咯吱的聲音。

  闔閭“噢”了一聲:“寡人險些忘了,那被俘的射何在?推上來,讓他們父子相會。”

  遍體麟傷的射被捆綁著推了上來。

  射一眼望見了兒子延的人頭,渾身顫抖了一下,立即扭了頭,再也不向地上望了。

  闔閭:“射,沒料到你父子這樣相逢吧?”

  “吳王闔閭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闔閭一笑:“可嘆如此驍勇的一員小將!射,楚昭王死期已經不遠了,我念你是一員虎將,何不降吳?當可建功立業。”

  射怒目圓睜:“爾不怕我來日報你殺子之仇?”

  闔閭“哼”了一聲:“只怕你永無時日了!不論怎麼說,寡人敬佩你是頂天立地一位偉丈夫。”說著,環視四周,似乎這番話是說給他的臣下們聽的。他問:“何人來成全射的忠烈?”

  蔡昭侯道:“求大王將射交與我,蔡侯要祭壯烈死於楚軍中的將軍鑒!”

  “隨蔡侯處置!”

  蔡昭侯命人捧來了盤子。他舉首望著中天。

  天上,黑的雲,白的雲,在嗚嗚咽咽的秋風中疾走;地上,漢水滾滾涌流,泛著泡沫,漂著幾片乾枯的蘆葉。

  雁聲,很悽厲,很遙遠的。

  蔡昭侯向天祝禱:“蔡國將軍鑒,追隨蔡侯十年,心地昭然如日月,肝膽若冰雪。受難被囚,東征西討,為蔡國之危,拋家棄子,捨生忘死,將軍身殉漢江之濱,魂飄漢江之上,今日蔡侯,且以楚將射之頭顱,祭將軍鑒不死之魂魄……”

  蔡昭侯淚如雨下,含悲揮劍,割下了射的頭顱,放在盤子中間,正欲跪倒,拜祭將軍鑒,不料,射的頭顱滾落到了地上。

  那落地的父親的頭顱,竟然咕嚕嚕滾向了兒子頭顱旁邊。

  射無頭的身軀立而不倒。

  眾人全驚呆了。終累忽然嘔吐了,不知為什麼。

  父親的頭顱依偎著兒子的頭顱,似有無限親情。

  蔡侯急欲執劍去砍。

  射那落下的頭顱,竟然張開嘴死死咬住了延的頭髮?拖著拉著,一齊滾動,滾落到了漢江里去,沉下去,浮上來,又沉下去,又浮上來,好像那父子頭顱不是無依無靠的,好像那頭顱下面又生出了身軀,有著強勁的生命似的。

  夫概衝過去,向射無頭之軀猛踢了一腳。

  “射”倒下了,一腔血汩汩地倒了出來。

  江中,那兩顆人頭,漂得很遠,很遠……

  闔閭尚未來得及指揮吳、唐、蔡三國軍隊渡過漢水,楚國左司馬沈尹戍率領從方城調來的十萬大軍,馳奔而來。闔閭聞訊,半天沒說出話來。

  伍子胥道:“大王不必過慮,我軍氣勢正在盛頭,管他什麼左司馬右司馬,都不在話下的,乘勝列陣攻擊便是。”

  闔閭道:“敵眾我寡,而且寡人知道沈尹戍善於用兵,須謹慎為上。”

  闔閭的踟躕,如瘟疫一樣迅速影響了全軍。

  率先膽戰心驚的是太子終累。

  終累帳下五員戰將和他在一起秘密商議了很久。終累怯戰,怕戰,卻又不敢貿然進諫父王退兵。

  沈尹戍來者不善,這是顯而易見的。

  沈尹戍自八百里外的方城調來了楚軍主力,依當初與囊瓦所計議的,迅速南下。剛剛行至息邑,便得知自大而又貪功的囊瓦渡過了漢水。囊瓦凶多吉少,這是不言而喻的。囊瓦的驕橫貪婪和淺陋,雖然他早已忌恨,囊瓦視他為仇敵,雖然他早已心明,可是即將到來的囊瓦的覆滅,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喜悅,反而使他瞞腹憂慮。他痛心疾首地狂呼:“毀我社稷者,囊瓦匹夫!郢都危在旦夕了啊!”他當然不能再去顧及囊瓦六萬大軍的生死了,只盼望著囊瓦六萬人眾,能夠鉗制住吳軍,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回防郢都。

  他率部疾速南下。他的深謀遠慮和臨戰決斷,無疑是高明和正確的。

  可惜,遲了一步。

  吳軍已經在他之前逼近了漢水,與郢都隔河相望,郢都已經岌岌可危。他的十萬人馬與吳王的六萬甲士在雍不期而遇。沈尹戍別無選擇,只有猛烈發動進攻,戰敗吳師,才可以免除國破家亡的災難。於是,他到了雍,立即便揮軍向吳軍衝擊。

  吳軍還沒有足夠的準備,剛剛列好的前陣立即被沈尹戍沖亂,兵甲紛飛,將士紛紛染血。

  孫武立即鳴鑼,指揮部隊收縮。

  沈尹戍素來聞知孫武“兵以詐立”,在應該繼續揮師掩殺、擴大戰果的時候,他遲疑了。

  他看見孫武指揮的吳軍向後收縮之後,吳軍的陣形一變,忽又開闔,甲士向兩側擁去,中央顯而易見露出了破綻。

  中央,只有千名“多力”徒卒,手執短刃,虎視眈眈。這些“多力”徒卒,是孫武的“敢死隊”,白刃按在脖子上,也不會皺眉的。

  孫武的戰車在其後,孫武端坐在車上,手中的劍並未出匣,握著那劍鞘,神色是那樣的平靜和泰然。

  誰能料到孫武此刻是虛張聲勢,還是在冒險呢?是險中求得自保?還是其中有詐?

  這時候,完全是一場心理上的拼殺了。

  孫武道:“左司馬,何不掩殺過來?”

  沈尹戍冷笑:“沈尹戍來日掩殺不遲,再借你幾個時辰的陽壽。”

  沈尹戍成於精明,也敗於精明,他退兵了,回去重新排陣去了。

  沈尹戍雖然小勝之後退了兵,但初次交刃,吳軍到底是受了損失,損傷甲士三百人,戰車三十餘乘。

  吳軍的營帳里開了鍋!

  太子終累帳下的五名將軍,子喟,直賞,書,奇,夏,在此初戰吃虧之後,再也耐不住性子了,要力諫大王闔閭退兵。終累急得滿頭是汗,攔住五位將軍:

  “將軍們豈非自討苦吃?”

  將軍夏道:“太子,為吳國存亡,顧不得許多了啊。”

  終累:“大王盛怒之下,會怪罪於我!”

  奇說:“太子之為太子,豈可只想一己之寵辱?再不直諫大王退兵,全軍覆沒,只是旦夕之事!”

  終累:“不可,不可。五位將軍直言退兵,終累實在是吃罪不起,你們是加害於我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