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想到這裡,真知子說:“不行,不能上頭條。”
“行也好不行也罷,你趕快給我寫,編輯部已經開會決定了!”
什麼?已經決定了?真知子啞然無語。還不知道在現場採訪的記者能寫出什麼稿子來,就已經把明天的版面確定了!
真知子知道目前報界競爭激烈,甚至有人用“鷹見戰爭”來形容。但是,編輯部的這種搞法能提高競爭力嗎?
“這點兒素材只夠寫兩三個自然段的……我說主任,你再跟上邊解釋解釋。”
聽真知子這麼說,東田故意嘆了口氣:“你就別囉嗦了,這是戰爭!知道嗎?戰爭!”
沒想到東田也這麼說。東田今年32歲,通過報導各種案件取得報社內外的信任,年紀輕輕就當上了記者部主任。作為一名優秀記者,東田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有很多,真知子一直把他當作可以依靠的上司。
真知子把手機換到左手上:“這我知道,可是……”
“知道你就寫吧,除了你以外誰寫得了啊?”
“什麼什麼?我真知子得負責到底了?”
真知子沉默了一會兒,咂了咂嘴,把電話掛了。
以鷹見市為戰場的報紙擴張戰爭。如果迫尋一下根源的話,應該是三個月以前真知子寫的那篇新聞記事。
鷹見市西部有一個居民小區,小區里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兒在離家800米處,跌進水渠里淹死了。孩子睡醒午覺,發現媽媽不在,就走出家門到處找,找出去很遠也沒找到,結果跌進了水渠里。真知子深入現場,把孩子走過的路親自走了一遍,發現沿途不但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玩耍的開放式兒童公園,還有一條古樸的商店街。孩子一邊哭一邊走的情景好幾個大人都看見了,還有人問他怎麼了,但沒有一個人拉起他的小手帶他去找媽媽。
現場採訪以後,“居民小區鄰里關係的崩潰”、“不該發生的悲劇”等犀利的詞語,隨著真知子有力地敲擊鍵盤的聲音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真知子的文章冠以《啊,無情!》的標題在頭版頭條發表,引起很大反響。除了真知子任職的《縣民新聞》以外,其他報紙只不過簡單地作為一個幼兒溺水事故進行了報導。《縣民新聞》報社的同事們都對真知子刮目相看,稱讚她小素材做出了大文章。
可是沒過幾天,形勢就發生了逆轉,不但再也沒有稱讚真知子,反而抱怨她給報社闖了禍。原來,當地居民看了刊登著真知子的文章的報紙以後非常反感,到處串聯,掀起了一場“不買《縣民新聞》運動”。一家無聊小報把此事添油加醋地報導出來,弄得全體市民都知道了。真知子寫的文章沒有錯,可是產生的後果對於經營狀態並不太好的《縣民新聞》來說猶如雪上加霜。報社領導不得不到發生幼兒溺水事故的居民小區去,雖然不能說是登門道歉吧,但又是解釋又是鞠躬的,說什麼“那篇新聞記事也許是有點兒感情用事了,寫那篇文章的記者是個還不太懂事的女孩子,大家多包涵”。
真知子受到的傷害自不必說,緊接著,《縣民新聞》陷入了空前的窘境。
小小的騷亂讓別人鑽了空子。在日本全國都有名氣的《東洋新聞》趁機在鷹見市展開了強大的訂閱攻勢。什麼“訂三個月送一輛自行車”,“如果是停了《縣民新聞》改訂《東洋新聞》的,除了送自行車以外再加一個打氣筒”。強大的攻勢猶如二戰時期希特勒的閃擊戰,差一點兒把《縣民新聞》徹底摧毀。
敵人還不只全國性大報,縣內的《縣友時報》也行動了起來。《縣友時報》一直在跟《縣民新聞》爭奪讀者,現在更是大肆招募記者,擴大版面,還搞什麼免費贈送。
《縣民新聞》不但沒有還手之力,甚至連防守之功都沒有。既沒有送東西的閒錢,也沒有增加記者所需要的資金。結果在無力遮擋的情況下。被對手打了個鼻青臉腫,僅僅三個月,就損失訂戶五千多。所以,鷹見市最近發生的這個殺人案,在《縣民新聞》經營者眼裡,是一個收復失地的好機會。
來一個“本報特別消息”,絕不能輸紿別的報社,詳細報導事件經過,吸引讀者眼球!號令不但發到了編輯部、記者部,還發到了領導辦公室乃至征訂部門。蹲在縣警察局的四名記者,由年齡最大的真知子負責指揮。記者部主任東田則集中精力編寫本縣大案要案史實,領導上認為這本書是可以賺大錢的。
版面設計搞得非常搶眼。殺人案發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縣民新聞》就把所有有關政局的消息推到第二版,用頭版頭條報導,從第三天到今天連續四天占用社會版頭條。當然,發生在本地的事件,地方性報紙確實應該比全國性報紙報導得詳細些,這是地方性報紙賴以生存的基礎。
光天化日之下,一個26歲的主婦被捅數刀身亡,罪犯卻逃得無影無蹤。殺人事件屬於一級事件,連續占據頭條位置並不奇怪。不光是《縣民新聞》,《東洋新聞》和《縣友時報》也在熱炒這個殺人事件。
真知子發動了汽車卻沒有開走,她把椅子放倒,閉上眼睛躺了下來。她的眼瞼不住地顫抖,身體裡邊好像有很多蟲子在爬,蟲子們無數的觸角和毛茸茸的腿刺激著她的神經,弄得她煩躁不安。
“行也好不行也罷,你趕快給我寫,編輯部已經開會決定了!”
什麼?已經決定了?真知子啞然無語。還不知道在現場採訪的記者能寫出什麼稿子來,就已經把明天的版面確定了!
真知子知道目前報界競爭激烈,甚至有人用“鷹見戰爭”來形容。但是,編輯部的這種搞法能提高競爭力嗎?
“這點兒素材只夠寫兩三個自然段的……我說主任,你再跟上邊解釋解釋。”
聽真知子這麼說,東田故意嘆了口氣:“你就別囉嗦了,這是戰爭!知道嗎?戰爭!”
沒想到東田也這麼說。東田今年32歲,通過報導各種案件取得報社內外的信任,年紀輕輕就當上了記者部主任。作為一名優秀記者,東田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有很多,真知子一直把他當作可以依靠的上司。
真知子把手機換到左手上:“這我知道,可是……”
“知道你就寫吧,除了你以外誰寫得了啊?”
“什麼什麼?我真知子得負責到底了?”
真知子沉默了一會兒,咂了咂嘴,把電話掛了。
以鷹見市為戰場的報紙擴張戰爭。如果迫尋一下根源的話,應該是三個月以前真知子寫的那篇新聞記事。
鷹見市西部有一個居民小區,小區里一個三歲的小男孩兒在離家800米處,跌進水渠里淹死了。孩子睡醒午覺,發現媽媽不在,就走出家門到處找,找出去很遠也沒找到,結果跌進了水渠里。真知子深入現場,把孩子走過的路親自走了一遍,發現沿途不但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玩耍的開放式兒童公園,還有一條古樸的商店街。孩子一邊哭一邊走的情景好幾個大人都看見了,還有人問他怎麼了,但沒有一個人拉起他的小手帶他去找媽媽。
現場採訪以後,“居民小區鄰里關係的崩潰”、“不該發生的悲劇”等犀利的詞語,隨著真知子有力地敲擊鍵盤的聲音出現在電腦屏幕上。
真知子的文章冠以《啊,無情!》的標題在頭版頭條發表,引起很大反響。除了真知子任職的《縣民新聞》以外,其他報紙只不過簡單地作為一個幼兒溺水事故進行了報導。《縣民新聞》報社的同事們都對真知子刮目相看,稱讚她小素材做出了大文章。
可是沒過幾天,形勢就發生了逆轉,不但再也沒有稱讚真知子,反而抱怨她給報社闖了禍。原來,當地居民看了刊登著真知子的文章的報紙以後非常反感,到處串聯,掀起了一場“不買《縣民新聞》運動”。一家無聊小報把此事添油加醋地報導出來,弄得全體市民都知道了。真知子寫的文章沒有錯,可是產生的後果對於經營狀態並不太好的《縣民新聞》來說猶如雪上加霜。報社領導不得不到發生幼兒溺水事故的居民小區去,雖然不能說是登門道歉吧,但又是解釋又是鞠躬的,說什麼“那篇新聞記事也許是有點兒感情用事了,寫那篇文章的記者是個還不太懂事的女孩子,大家多包涵”。
真知子受到的傷害自不必說,緊接著,《縣民新聞》陷入了空前的窘境。
小小的騷亂讓別人鑽了空子。在日本全國都有名氣的《東洋新聞》趁機在鷹見市展開了強大的訂閱攻勢。什麼“訂三個月送一輛自行車”,“如果是停了《縣民新聞》改訂《東洋新聞》的,除了送自行車以外再加一個打氣筒”。強大的攻勢猶如二戰時期希特勒的閃擊戰,差一點兒把《縣民新聞》徹底摧毀。
敵人還不只全國性大報,縣內的《縣友時報》也行動了起來。《縣友時報》一直在跟《縣民新聞》爭奪讀者,現在更是大肆招募記者,擴大版面,還搞什麼免費贈送。
《縣民新聞》不但沒有還手之力,甚至連防守之功都沒有。既沒有送東西的閒錢,也沒有增加記者所需要的資金。結果在無力遮擋的情況下。被對手打了個鼻青臉腫,僅僅三個月,就損失訂戶五千多。所以,鷹見市最近發生的這個殺人案,在《縣民新聞》經營者眼裡,是一個收復失地的好機會。
來一個“本報特別消息”,絕不能輸紿別的報社,詳細報導事件經過,吸引讀者眼球!號令不但發到了編輯部、記者部,還發到了領導辦公室乃至征訂部門。蹲在縣警察局的四名記者,由年齡最大的真知子負責指揮。記者部主任東田則集中精力編寫本縣大案要案史實,領導上認為這本書是可以賺大錢的。
版面設計搞得非常搶眼。殺人案發生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縣民新聞》就把所有有關政局的消息推到第二版,用頭版頭條報導,從第三天到今天連續四天占用社會版頭條。當然,發生在本地的事件,地方性報紙確實應該比全國性報紙報導得詳細些,這是地方性報紙賴以生存的基礎。
光天化日之下,一個26歲的主婦被捅數刀身亡,罪犯卻逃得無影無蹤。殺人事件屬於一級事件,連續占據頭條位置並不奇怪。不光是《縣民新聞》,《東洋新聞》和《縣友時報》也在熱炒這個殺人事件。
真知子發動了汽車卻沒有開走,她把椅子放倒,閉上眼睛躺了下來。她的眼瞼不住地顫抖,身體裡邊好像有很多蟲子在爬,蟲子們無數的觸角和毛茸茸的腿刺激著她的神經,弄得她煩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