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頁
冷不防,有一隻小手拂去了她面龐上滑下的淚,稚嫩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祖母,您哭了嗎?”
秦憐忙吸了吸鼻子,抹去面上的淚痕。坐起身來,摸了摸凰兒的腦袋,道:
“孩子,你怎麼這時候來了?”
七歲的女孩身子拔高了一長截,從前可愛無比的面龐,嬰兒肥已逐漸褪去,如今已初步顯出絕美的模樣,亭亭玉立,顧盼生姿。她露出了笑容,笑嘻嘻地跪下,將懷中一個錦盒捧給秦憐,道:
“祖母,祝您泰山不老,松鶴延年。”
秦憐頓覺驚喜非常,仔細一想,今日卻並非是自己的生辰,明日才是。
“好孩子,你這是……為何啊,祖母生辰在明日呢。”
“祖母,這盒子裡的東西可等不到明天,孫兒只能提前給您祝壽了。”凰兒笑嘻嘻,將錦盒打開,裡面竟是躺著一顆形貌奇特的血色山參。
“您咬開皮,將其內汁液吸食,剩下的皮咱們再拿去搗碎,熬製成湯服下。這血參可金貴著呢,是阿爹快馬加鞭讓人送來的,過了今夜就不靈了。您身子不好,阿爹說一定要醫好您。”
淚水在秦憐眼中積蓄。
“阿娘,您快吃罷。”沈綏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門口,跨步入院內,她身後,張若菡、顰娘、無涯、忽陀等一眾全部走了進來,將秦憐圍在中央。
秦憐的淚水淌了下來,沈綏蹲下身,為娘親拂去淚水,道:
“娘,明日是您的五十大壽,您自個兒都忘了吧。”一面說著,一面捧起錦盒中的血參,掐破皮,將汁液餵入秦憐口中。看著她全部喝下,她才放心。
秦憐的面色肉眼可見地紅潤起來,似乎氣息都舒暢了許多。
“兒也沒什麼好送您的,就尋了這顆血參,助您固本培元,每日的按摩還要繼續,您近來腿腳好多了,相信不久就能站起來了。等您站起來了啊,兒便帶您去遊山玩水,我大唐十萬里錦繡河山,咱們都要走個遍。阿娘,您要長命百歲,兒便心滿意足了。”沈綏笑道。
“娘,我讓廚下備了不少菜,明日全家人為您祝壽,您看可好?”張若菡也蹲下身,問道。
“好,好。”秦憐的淚水是無比喜悅的,她撫摸著沈綏的面龐,又摸了摸張若菡的發頂。
沈綏向眾人使了個眼神,除卻顰娘,晚輩們齊刷刷跪在了秦憐身前,拱手祝賀:
“祝憐娘子,泰山不老,松鶴延年。”聲音洪亮又整齊,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那笑容感染了秦憐,她破涕為笑,不禁仰望蒼穹。
長衡,你再等等我,再等等我,等我再也不能陪伴這些孩子們了,我就去見你。咱們在天上相會,好嗎?
作者有話要說: 想了想,還是將域憐這一章提到倒數第二章 來寫,因為早就有預料這章無論想寫得如何快樂,都忍不住要哭。我果然哭了。唐謎還是要在歡樂與充滿希望的氛圍內結束,所以要先寫過去,再寫未來。
下章凰兒專場。
第三百零四章 (全文完))
神凰八年秋, 九月初九, 天高氣清, 正是登高祭祖, 賞桂品菊的好時節。
長安城外人人遍插茱萸,城內, 卻也依舊熱鬧。八月十五女帝千秋節剛過沒多久,城內的熱度尚未完全褪去, 眼下恰好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女科會試與殿試, 城內多了好多各地突圍鄉試而來的女舉人, 客店都幾乎住滿了。
相比於男子科,女子科的選拔頻率更為稠密, 從最低等的縣試開始, 到最高等的兩京會試,全部是一年一考,取得頭銜, 才可參加下一級別的考試。女科開考從神凰五年開始,以冊封當今皇后殿下為標誌, 至如今恰好是第四年。第一批女科進士, 是在短短的半年之內, 連番參加了縣試、鄉試,最終全部由朝廷派遣車馬接送至長安,參與會試與殿試挑選出來的。可以說,第一批女進士,熬過了最為艱難的一屆考試, 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而當中,尤以第一屆女科狀元——姚珣最為優異。她在重重考驗中脫穎而出,在最後的殿試內,以一筆絕佳的書法和一篇一氣呵成的精彩策論,吸引了女帝的青睞,拔得頭籌。下放地方任縣令兩年,又政績卓越,被提拔入京,一年之內火速躥升至黃門女侍之職,成為女帝身邊的近臣。今年的女科考試,女帝專門命姚珣作為主考官,可謂是聖眷日隆。
這姚珣說來也是出身名門,乃是先帝初年著名的宰相姚崇的親孫女,年紀輕輕才華橫溢,高中狀元時,不過雙十年華。她也是個奇人,一般這個年紀的女子都嫁人了,相夫教子,安享家庭生活。偏偏她卻為了參加女科,竟與丈夫和離。好在她與丈夫之間也沒有孩子,這本就是一門指腹為婚的姻親,她一直對此十分怨恨,如今找到機會,當真乾乾脆脆甩掉了這門婚事,一心一意投入了讀書科考之中。
背後很多人戳她脊梁骨,說她不守婦道,實在給姚家抹黑。然而有些人卻覺得她乃是當世奇女子,乃是順應女皇時代降臨而生的文曲星。如今的時代,女子已經可以進入私塾讀書,再也不是必須相夫教子,蝸居深閨中讀一些《女誡》之類書籍的時代了。女子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出嫁的對象。
“祖母,您哭了嗎?”
秦憐忙吸了吸鼻子,抹去面上的淚痕。坐起身來,摸了摸凰兒的腦袋,道:
“孩子,你怎麼這時候來了?”
七歲的女孩身子拔高了一長截,從前可愛無比的面龐,嬰兒肥已逐漸褪去,如今已初步顯出絕美的模樣,亭亭玉立,顧盼生姿。她露出了笑容,笑嘻嘻地跪下,將懷中一個錦盒捧給秦憐,道:
“祖母,祝您泰山不老,松鶴延年。”
秦憐頓覺驚喜非常,仔細一想,今日卻並非是自己的生辰,明日才是。
“好孩子,你這是……為何啊,祖母生辰在明日呢。”
“祖母,這盒子裡的東西可等不到明天,孫兒只能提前給您祝壽了。”凰兒笑嘻嘻,將錦盒打開,裡面竟是躺著一顆形貌奇特的血色山參。
“您咬開皮,將其內汁液吸食,剩下的皮咱們再拿去搗碎,熬製成湯服下。這血參可金貴著呢,是阿爹快馬加鞭讓人送來的,過了今夜就不靈了。您身子不好,阿爹說一定要醫好您。”
淚水在秦憐眼中積蓄。
“阿娘,您快吃罷。”沈綏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門口,跨步入院內,她身後,張若菡、顰娘、無涯、忽陀等一眾全部走了進來,將秦憐圍在中央。
秦憐的淚水淌了下來,沈綏蹲下身,為娘親拂去淚水,道:
“娘,明日是您的五十大壽,您自個兒都忘了吧。”一面說著,一面捧起錦盒中的血參,掐破皮,將汁液餵入秦憐口中。看著她全部喝下,她才放心。
秦憐的面色肉眼可見地紅潤起來,似乎氣息都舒暢了許多。
“兒也沒什麼好送您的,就尋了這顆血參,助您固本培元,每日的按摩還要繼續,您近來腿腳好多了,相信不久就能站起來了。等您站起來了啊,兒便帶您去遊山玩水,我大唐十萬里錦繡河山,咱們都要走個遍。阿娘,您要長命百歲,兒便心滿意足了。”沈綏笑道。
“娘,我讓廚下備了不少菜,明日全家人為您祝壽,您看可好?”張若菡也蹲下身,問道。
“好,好。”秦憐的淚水是無比喜悅的,她撫摸著沈綏的面龐,又摸了摸張若菡的發頂。
沈綏向眾人使了個眼神,除卻顰娘,晚輩們齊刷刷跪在了秦憐身前,拱手祝賀:
“祝憐娘子,泰山不老,松鶴延年。”聲音洪亮又整齊,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
那笑容感染了秦憐,她破涕為笑,不禁仰望蒼穹。
長衡,你再等等我,再等等我,等我再也不能陪伴這些孩子們了,我就去見你。咱們在天上相會,好嗎?
作者有話要說: 想了想,還是將域憐這一章提到倒數第二章 來寫,因為早就有預料這章無論想寫得如何快樂,都忍不住要哭。我果然哭了。唐謎還是要在歡樂與充滿希望的氛圍內結束,所以要先寫過去,再寫未來。
下章凰兒專場。
第三百零四章 (全文完))
神凰八年秋, 九月初九, 天高氣清, 正是登高祭祖, 賞桂品菊的好時節。
長安城外人人遍插茱萸,城內, 卻也依舊熱鬧。八月十五女帝千秋節剛過沒多久,城內的熱度尚未完全褪去, 眼下恰好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女科會試與殿試, 城內多了好多各地突圍鄉試而來的女舉人, 客店都幾乎住滿了。
相比於男子科,女子科的選拔頻率更為稠密, 從最低等的縣試開始, 到最高等的兩京會試,全部是一年一考,取得頭銜, 才可參加下一級別的考試。女科開考從神凰五年開始,以冊封當今皇后殿下為標誌, 至如今恰好是第四年。第一批女科進士, 是在短短的半年之內, 連番參加了縣試、鄉試,最終全部由朝廷派遣車馬接送至長安,參與會試與殿試挑選出來的。可以說,第一批女進士,熬過了最為艱難的一屆考試, 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而當中,尤以第一屆女科狀元——姚珣最為優異。她在重重考驗中脫穎而出,在最後的殿試內,以一筆絕佳的書法和一篇一氣呵成的精彩策論,吸引了女帝的青睞,拔得頭籌。下放地方任縣令兩年,又政績卓越,被提拔入京,一年之內火速躥升至黃門女侍之職,成為女帝身邊的近臣。今年的女科考試,女帝專門命姚珣作為主考官,可謂是聖眷日隆。
這姚珣說來也是出身名門,乃是先帝初年著名的宰相姚崇的親孫女,年紀輕輕才華橫溢,高中狀元時,不過雙十年華。她也是個奇人,一般這個年紀的女子都嫁人了,相夫教子,安享家庭生活。偏偏她卻為了參加女科,竟與丈夫和離。好在她與丈夫之間也沒有孩子,這本就是一門指腹為婚的姻親,她一直對此十分怨恨,如今找到機會,當真乾乾脆脆甩掉了這門婚事,一心一意投入了讀書科考之中。
背後很多人戳她脊梁骨,說她不守婦道,實在給姚家抹黑。然而有些人卻覺得她乃是當世奇女子,乃是順應女皇時代降臨而生的文曲星。如今的時代,女子已經可以進入私塾讀書,再也不是必須相夫教子,蝸居深閨中讀一些《女誡》之類書籍的時代了。女子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出嫁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