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創作本書的緣起是想為一段深刻的生命體驗和文學理想尋找一個歸宿。我從大學時代開始醞釀此書,前後花了四年多,當寫書進入高潮、和繁忙的工作相衝突的時候,甚至辭職寫過三個月。那段日子,幾乎足不出戶,就在家裡著了魔一般不停地寫……它作為我的處女作,不諱言其誕生的過程並不那麼容易。創作之時,故事中的那些人物總在我內心深處悸動,我與他們一同歷經悲歡,心情隨之跌宕起伏;頭腦中的意象紛繁複雜,要想從中剝繭抽絲地寫出一個長篇,你得用一隻穩穩的手慢慢地扯著線頭,直到把它無限長地、紋絲不亂地扯出來。有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在文字迷宮中迷路了,好在峰迴路轉,又得以鋪展下去……當一首小詩如蝴蝶般飛入我的頭腦,流淌下來化作這部三十多萬字作品的結尾,我輕輕點上了最後一個句號,那個剎那我的心情是異常複雜的。四年來那股糾纏我的巨大激情隨著作品的完成緩緩降落了,頓覺陡然一身輕鬆;沉甸甸的作品捧在手上猶如初生的幼嬰,感受難以名狀,幾乎可謂悲欣交集……

  對於一部長篇小說的主題與情節設置,作者毋須細說,我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視角和觀點。在這裡很有必要解釋一下的是,我為什麼要選擇吸血鬼傳說作載體、哲學思辨為靈魂,創作這樣一部哲學玄幻小說。

  《孤獨的永生》反映了我對於生命、死亡、情感、心結、價值等進行的思考,哲學探討難免沉重,尤其需要一個輕逸的載體加以調和。吸血鬼題材給予的是最大程度的自由,允許我無限開拓我的想像王國,時、空、背景、人物都被我從此岸釋放出來到彼岸,一個更可以透視此岸的角度。卡爾維諾曾舉過一個很有象徵意義的例子:英雄柏修斯為了躲避美杜莎那“令人石化的”目光,運用了一個巧妙的方法——僅僅觀察她在青銅盾牌里的形象,從而戰勝了這個著名的妖女,從美杜莎的血泊中誕生了飛馬佩加索斯,沉重一舉轉化成了其對立物。

  由此可見,只要我們避免偏航的危險,將故事始終奠基在真實的邏輯之上,彼岸就是此岸的一個倒影。通過描繪吸血鬼王國的繽紛天地,從他們的內心去觀察、開掘人性深處的奧秘,也許更能看得歷歷分明:他們無所不能卻有陽光禁地,最強大同時也是最脆弱的;他們擁有高明的閱心術卻仍然難免米蘭?昆德拉所說的人與人之間無所不在的誤解字典;種種尖銳的心結把黛絲特兩度逼向沉睡的境地,這些日記和畫作袒露的痛苦內省反映了在漫長的時間維度內她的思考與成長;莫奈德和塔文森之間發生過什麼?那些拼湊出來的描述撲朔迷離、莫衷一是,羅生門下究竟有沒有一個真相?熱戀中的男女往往情不自禁會發出“永遠相愛”的真心盟誓,我嘗試去掉其肉身的限制,將這部小說的愛情故事放在永恆的背景之下徐徐展開。在當前種種前衛思潮的衝擊下,我更想描繪一種理想形態的、忠貞而純粹的愛情。

  我尤其想通過這部作品中血族永生不滅的存在狀態對生、死進行一番透視,從中探問生命的意義。洪波湧起,暗把流年偷換;古今幾度,華屋零落山丘。時光荏苒中,頑石風化了,滄海桑田了……我常常悵惘地想,我們這些脆弱的、無法穿越光陰的生靈茫茫然投入紅塵,方生方死、匆遽地過完一生如同草木一春,能夠指望從這個過程中獲得什麼呢?反之,永生是否僅僅意味著循環呢?縱然我們足下其實並無一寸淨土,但昔日的斑斕血淚、風起雲湧皆成歷史,此刻抬頭惟見雲淡天青、朗朗乾坤。天若有情天亦老,正因為上蒼漠然無情,才能毫無困難地一直循環下去:大江東去浪淘盡,桃花依舊笑春風。日月往來如梭,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而吸血鬼卻和人一樣有知覺、有情感,其永生會不會更像是西西弗斯那沒有盡頭的苦役,像停頓不下來的紅舞鞋呢?……

  有一種頗為奇特的現象是,近幾年來國內奇幻作品大流行的結果反而造成不少讀者以及評論家對玄幻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偏見,覺得這不過是種快餐化的文學樣式,情節誇張離奇、荒誕不經,主題空洞無聊,一味追求感官刺激,甚至批評這股奇幻風潮為“模式化、低俗化”……因此我坦言,我並非完全不擔心由於這個題材的緣故遭到誤解,認為這不是一部嚴肅的文學作品。我似乎也不難摒棄這一題材,畢竟相形於所要表達的主旨而言,題材的選擇很可能是偶然的、次要的……

  作者自序(2)

  如果我真的動搖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這本書自然也就不是現在的面貌了。促使我堅持下去的最大原因是:從我內心而言,我並不認為摹寫非現實的虛構世界沒有意義,工業文明的曙光出現並不必然伴隨著想像力的退位,文學自誕生以來最基本的一大功能恰恰就是放飛我們自由的心靈。正如照相術取代不了繪畫一樣,作家運用想像力架構出一個並不完全重疊於現實世界的故事也不乏其價值。即使科幻、武俠、奇幻等算不上是我偏愛的文學類別,我也並沒覺得它不登大雅之堂;誠然格調高的玄幻作品的確並不多見,但這不應該歸咎於該文學樣式本身。

  歷史上,吸血鬼傳說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紀,伴隨著歐洲文明的發展而日漸豐富,在西方的民間文學和高雅文學中都獲得了生機,拜倫、大仲馬這樣的文學巨匠都曾經鍾情於它。加西亞?馬爾克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百年孤獨》更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贏得了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多種文學獎。今日《哈利?波特》和《魔戒》也都風靡一時,足以證明這一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