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我待不了一會兒。”
“好的,”丹斯勉強可以控制住自己,“怎麼樣?”
奧尼爾仍然面無表情,“我們贏了。20分鐘前得到的消息。法官把辯方駁得體無完膚。”
“真的?”丹斯問道,一不小心用上了年輕人的口吻。
路邊十字架
“沒錯。”
她起身緊緊地抱了抱他。他的胳膊滑向她的後背,緊緊地把她摟向自己堅實的胸膛。
他們往後挪了挪,分開,然後碰杯。
“厄尼兩星期後要在大陪審團面前出庭。無疑他們要裁決訴狀。他們想讓我們星期二去那裡,時間是早上9點,計劃一下作證程序。你準備去嗎?”
“哦,我肯定去。”
奧尼爾走向欄杆。他注視著後院,看著一隻風鈴。丹斯一直想把它從那個地方撿起來。有一天晚上,風很大——攪得她睡不著覺——她就把風鈴扔在了那裡。他沉默不語。
有什麼事要發生,丹斯能夠預感得到。
她警覺起來。會是什麼事情呢?難道他生病了?
難道他要搬走?
他繼續說:“我想……”
她等待著,呼吸急促。杯子裡的酒像翻滾著的太平洋搖晃著。
“會面在星期二,我想知道你想不想在洛杉磯多待幾天。我們可以看看風景,吃吃我們一直想吃的班尼迪克蛋。或者我們還可以去西好萊塢吃壽司,看看人們是怎麼扮酷的。我甚至還可以買一件黑T恤。”他滔滔不絕地說著。
這些麥可·奧尼爾沒有做過,從來沒有。
丹斯眨眨眼,心臟怦怦地越跳越快,像附近盤旋在深紅色花朵上面的蜂鳥的翅膀,“我……”
他笑了起來,斜歪著肩膀。她想像不到自己臉上會是什麼表情。“好吧,我還有話想說。”
“說好了。”
“安妮要離開。”
“什麼?”她倒吸了一口涼氣。
麥可·奧尼爾的表情真是五味雜陳:希望、不安、痛苦,或許最明顯的是茫然。
“她要搬到舊金山去。”
她腦子裡有一百個問題。她問了第一個:“孩子怎麼辦?”
“他們跟我在一起。”
這個消息並不令人吃驚。沒有比麥可·奧尼爾更稱職的父親了。丹斯一直對安妮為人之母的本領持懷疑態度,也懷疑她可能連想當好媽媽的願望都沒有。
當然,她也意識到了。在醫院裡奧尼爾之所以滿臉一副不安的神情,原來是因為要離婚。她記得他當時的眼神看起來是那麼茫然。
他繼續講下去,吐詞快速,但不失清晰,像一個在做很多速射式規劃的人一樣——不具備完全現實性的規劃。這種事發生後往往歸咎在丈夫身上而不是妻子身上。他給她講孩子如何去看媽媽,他家人的反應如何,安妮的家人會怎樣反應,還談到了律師,安妮在舊金山會做什麼。丹斯點著頭,傾聽著他的話,鼓勵著他,大部分情況下只是讓他一個人講。
當提起“這位畫廊老闆”、“安妮在舊金山的朋友”和“他”時,她馬上明白了。她做的推斷並沒有真正地讓她吃驚,儘管她對傷害奧尼爾的這個女人很生氣。
他受到了傷害,幾乎是被摧垮了,儘管他還沒有意識到。
那我呢?丹斯想。我對此又是怎樣想的呢?
她及時把那個思慮擱置起來,當下還是不要去費心考慮的好。
奧尼爾站著,像一名邀請女同學參加八年級舞會的男生一樣。如果他把手插在口袋裡,低頭盯著鞋尖看的話,她也不會驚訝。“所以我只是擔心下周。多待幾天怎樣?”
到這個地方我們何去何從?丹斯想。如果她可以俯視自己,以一名身勢分析家的身份俯視,她的身體語言在說些什麼呢?她一方面被這個消息所觸動,另一方面,她像一名交戰地帶的戰士一樣,小心翼翼地接近路邊的一個包裹。
跟麥可·奧尼爾一起旅行的誘惑幾乎難以抗拒。
不過當然不能答應下來。一方面,奧尼爾去那裡是為了孩子,他必須去那裡,百分之百地要去那裡。此時想必沒有——也不應該——告訴他們父母之間的問題。但他們會知道一些情況的。孩子的直覺就是天性的基本動力。
但是還有一個原因丹斯和奧尼爾不應該一起待在洛杉磯。
巧的是,這個原因眼下就出現了。
“餵?”從側院方向傳來一個男聲。
丹斯盯住麥可·奧尼爾的眼睛,不自然地微笑了一下,喊道:“在這裡,後院。”
樓梯上又響起了腳步聲,喬納森·博林來到他們面前。他朝奧尼爾笑了笑,兩個男士握了握手。他也跟丹斯一樣穿著牛仔褲,身上的毛衣是黑色的,套在風衣的下面。他穿著一雙徒步靴。
“我來得有點兒早。”
“沒關係。”
奧尼爾很聰明,並且還很有經驗。丹斯發現他立刻就明白了。他的第一反應是他為難她了。
他的眼神透露出誠懇的歉意。
而她的眼神則表示一點兒也不需要歉意。
奧尼爾也很高興,朝丹斯微笑了一下。這種微笑他們曾經分享過,是在去年,當時他們在汽車收音機里聽到一首名為《把小丑派來》的歌曲,講的是兩個戀人似乎沒有結合在一起的可能。
“好的,”丹斯勉強可以控制住自己,“怎麼樣?”
奧尼爾仍然面無表情,“我們贏了。20分鐘前得到的消息。法官把辯方駁得體無完膚。”
“真的?”丹斯問道,一不小心用上了年輕人的口吻。
路邊十字架
“沒錯。”
她起身緊緊地抱了抱他。他的胳膊滑向她的後背,緊緊地把她摟向自己堅實的胸膛。
他們往後挪了挪,分開,然後碰杯。
“厄尼兩星期後要在大陪審團面前出庭。無疑他們要裁決訴狀。他們想讓我們星期二去那裡,時間是早上9點,計劃一下作證程序。你準備去嗎?”
“哦,我肯定去。”
奧尼爾走向欄杆。他注視著後院,看著一隻風鈴。丹斯一直想把它從那個地方撿起來。有一天晚上,風很大——攪得她睡不著覺——她就把風鈴扔在了那裡。他沉默不語。
有什麼事要發生,丹斯能夠預感得到。
她警覺起來。會是什麼事情呢?難道他生病了?
難道他要搬走?
他繼續說:“我想……”
她等待著,呼吸急促。杯子裡的酒像翻滾著的太平洋搖晃著。
“會面在星期二,我想知道你想不想在洛杉磯多待幾天。我們可以看看風景,吃吃我們一直想吃的班尼迪克蛋。或者我們還可以去西好萊塢吃壽司,看看人們是怎麼扮酷的。我甚至還可以買一件黑T恤。”他滔滔不絕地說著。
這些麥可·奧尼爾沒有做過,從來沒有。
丹斯眨眨眼,心臟怦怦地越跳越快,像附近盤旋在深紅色花朵上面的蜂鳥的翅膀,“我……”
他笑了起來,斜歪著肩膀。她想像不到自己臉上會是什麼表情。“好吧,我還有話想說。”
“說好了。”
“安妮要離開。”
“什麼?”她倒吸了一口涼氣。
麥可·奧尼爾的表情真是五味雜陳:希望、不安、痛苦,或許最明顯的是茫然。
“她要搬到舊金山去。”
她腦子裡有一百個問題。她問了第一個:“孩子怎麼辦?”
“他們跟我在一起。”
這個消息並不令人吃驚。沒有比麥可·奧尼爾更稱職的父親了。丹斯一直對安妮為人之母的本領持懷疑態度,也懷疑她可能連想當好媽媽的願望都沒有。
當然,她也意識到了。在醫院裡奧尼爾之所以滿臉一副不安的神情,原來是因為要離婚。她記得他當時的眼神看起來是那麼茫然。
他繼續講下去,吐詞快速,但不失清晰,像一個在做很多速射式規劃的人一樣——不具備完全現實性的規劃。這種事發生後往往歸咎在丈夫身上而不是妻子身上。他給她講孩子如何去看媽媽,他家人的反應如何,安妮的家人會怎樣反應,還談到了律師,安妮在舊金山會做什麼。丹斯點著頭,傾聽著他的話,鼓勵著他,大部分情況下只是讓他一個人講。
當提起“這位畫廊老闆”、“安妮在舊金山的朋友”和“他”時,她馬上明白了。她做的推斷並沒有真正地讓她吃驚,儘管她對傷害奧尼爾的這個女人很生氣。
他受到了傷害,幾乎是被摧垮了,儘管他還沒有意識到。
那我呢?丹斯想。我對此又是怎樣想的呢?
她及時把那個思慮擱置起來,當下還是不要去費心考慮的好。
奧尼爾站著,像一名邀請女同學參加八年級舞會的男生一樣。如果他把手插在口袋裡,低頭盯著鞋尖看的話,她也不會驚訝。“所以我只是擔心下周。多待幾天怎樣?”
到這個地方我們何去何從?丹斯想。如果她可以俯視自己,以一名身勢分析家的身份俯視,她的身體語言在說些什麼呢?她一方面被這個消息所觸動,另一方面,她像一名交戰地帶的戰士一樣,小心翼翼地接近路邊的一個包裹。
跟麥可·奧尼爾一起旅行的誘惑幾乎難以抗拒。
不過當然不能答應下來。一方面,奧尼爾去那裡是為了孩子,他必須去那裡,百分之百地要去那裡。此時想必沒有——也不應該——告訴他們父母之間的問題。但他們會知道一些情況的。孩子的直覺就是天性的基本動力。
但是還有一個原因丹斯和奧尼爾不應該一起待在洛杉磯。
巧的是,這個原因眼下就出現了。
“餵?”從側院方向傳來一個男聲。
丹斯盯住麥可·奧尼爾的眼睛,不自然地微笑了一下,喊道:“在這裡,後院。”
樓梯上又響起了腳步聲,喬納森·博林來到他們面前。他朝奧尼爾笑了笑,兩個男士握了握手。他也跟丹斯一樣穿著牛仔褲,身上的毛衣是黑色的,套在風衣的下面。他穿著一雙徒步靴。
“我來得有點兒早。”
“沒關係。”
奧尼爾很聰明,並且還很有經驗。丹斯發現他立刻就明白了。他的第一反應是他為難她了。
他的眼神透露出誠懇的歉意。
而她的眼神則表示一點兒也不需要歉意。
奧尼爾也很高興,朝丹斯微笑了一下。這種微笑他們曾經分享過,是在去年,當時他們在汽車收音機里聽到一首名為《把小丑派來》的歌曲,講的是兩個戀人似乎沒有結合在一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