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頁
露屋算定另有一事對他有利。即便接觸到未預料到的訊問,或者進一步說,對預料到的訊問作出了不利的反應,那也沒有什麼可怕。因為被測驗的不止我一人。那個神經過敏的齋藤勇,心裡也沒做過虧心事,面對各種訊問,他能平心靜氣嗎?恐怕至少要做出與我相似的反應吧。
隨著思考的推進,露屋漸漸安下心來,不由得直想哼支歌曲,他現在反而急著等待笠森審判員的傳訊了。
五
笠森審判員怎樣進行心理測驗,神經質的齋藤對此作出什麼樣的反應,露屋又是怎樣鎮靜地對付測驗,在此不多贅述,讓我們直接進入結果。
心理測驗後的第二天,笠森審判員在自家書齋里,審視測驗結果的文件,歪著頭苦想,忽然傳進明智小五郎的名片。
讀過《d坡殺人案》的讀者,多少知道這位明智小五郎。從那以後,在一系列的疑難犯罪案中,他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博得專家及一般民眾的一致讚賞。由於案件關係,他與笠森的關係也較親密。
隨著女傭的引導,小五郎微笑的面孔出現在審判員的書齋里。本故事發生在《d坡殺人案》後數年,他已不是從前那個書生像了。
“嘿,這次真讓我為難啊。”
審判員轉向來客,神情憂鬱。
“是那件殺害老嫗案嗎?怎麼樣,心理測驗結果?”
小五郎邊瞅著審判員的桌上邊說。案發以來他時常與笠森審判員會面,詳細詢問案情。
“結果是清楚的,不過,”審判員說,“無論如何不能令我滿意。昨天進行了脈搏試驗和聯想診斷,露屋幾乎沒什麼反應。當然脈搏有許多可疑之處,但與齋藤相比,少得幾乎不算回事。
聯想試驗中也是如此,看看對‘花盆’刺激語的反應時間就清楚了,露屋的回答比其他無意義的詞還快,齋藤呢?竟用了6秒鐘。”
“唉,這還不非常明了嗎?”審判員邊等待著小五郎看完記錄,邊說:“從這張表可以看出,齋藤玩了許多花招。最明顯的是反應時間遲緩,不僅是關鍵的單詞,而且對緊接在其後的第二個詞也有影響。還有,對‘錢’答‘鐵’,對‘盜’答‘馬’,聯想非常勉強。對‘花盆’的聯想時間最長,大概是為了區別‘錢’和‘松’兩個聯想而占用了時間,相反,露屋非常自然。‘花盆’對‘松’、‘油紙’對‘藏’,‘犯罪’對‘殺人’,假如露屋是罪犯,他就必須盡力掩藏聯想,而他卻心平氣和地在短時間內答出。如果他是殺人犯,而又做出這種反應,那他必定是相當的低能兒。可是,實際上他是x大學的學生,並且相當有才華啊……”
“我看,不能這樣解釋。”
小五郎若有所思地說。但審判員絲毫沒有注意到小五郎這有意味的表情,他繼續說:
“由此看來,露屋已無懷疑之處,但我還是不能確信齋藤是罪犯,雖然測驗結果清楚無誤。即使預審判他有罪,這也並不是最後的判決,以後可以推翻,預審可以到此為止。但你知道,我是不服輸的,公審時,我的觀點如果被徹底推翻,我會發火的。所以,我有些困惑啊。”
“這實在太有趣了。”小五郎手持記錄開始談到,“看來露屋和齋藤都很愛看書學習啊,兩人對書一詞都回答《丸善》。更有意思的是,露屋的回答總是物質的,理智的,齋藤則完全是溫和的,抒情的,如‘女人’、‘服裝’、‘花’、‘偶人’、‘風景’、‘妹妹’之類的回答,總讓人感到他是個生性懦弱多愁善感的男人。另外,齋藤一定有病在身,你看看,對‘討厭’答‘病’、對‘病’答‘肺病’,這說明他一直在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病。”
“這也是一種看法,聯想診斷這玩意兒,只要去想,就會得出各種有趣的判斷。”
“可是,”小五郎調整了一下語調說,“你在說心理測驗的弱點。戴·基洛思曾經批評心理測驗的倡導者明斯達貝希說,雖然這種方法是為代替拷問而想出來的,但其結果仍然與拷問相同,陷無罪者為有罪,逸有罪者於法外。明斯達貝希似乎在哪本書上寫過,心理測驗真正的效能,僅在於發現嫌疑者對某場所某個事物是否有記性,把它用於其他場合就有些危險,對你談這個也許是班門弄斧,但我覺得這是十分重要的,你說呢?”
“如果考慮壞的情況,也許是這樣。當然這理論我也知道。”
審判員有些神色不悅地說。
“但是,是否可以說,這種壞的情況近在眼前呢?假定一個神經非常過敏的無犯罪事實的男人受到了犯罪的嫌疑,他在犯罪現場被抓獲,並且非常了解犯罪事實。這時,面對心理測驗,他能靜下心來嗎?啊!要對我測驗了,怎麼回答,才能不被懷疑呢?他自然會興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心理測驗,必然導致戴·基洛思所說的‘陷無罪者為有罪’。”
“你在說齋藤吧?我也模模糊糊有這種感覺,我剛才不是說過,我還有些困惑嗎?”
審判員臉色更加難看。
隨著思考的推進,露屋漸漸安下心來,不由得直想哼支歌曲,他現在反而急著等待笠森審判員的傳訊了。
五
笠森審判員怎樣進行心理測驗,神經質的齋藤對此作出什麼樣的反應,露屋又是怎樣鎮靜地對付測驗,在此不多贅述,讓我們直接進入結果。
心理測驗後的第二天,笠森審判員在自家書齋里,審視測驗結果的文件,歪著頭苦想,忽然傳進明智小五郎的名片。
讀過《d坡殺人案》的讀者,多少知道這位明智小五郎。從那以後,在一系列的疑難犯罪案中,他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博得專家及一般民眾的一致讚賞。由於案件關係,他與笠森的關係也較親密。
隨著女傭的引導,小五郎微笑的面孔出現在審判員的書齋里。本故事發生在《d坡殺人案》後數年,他已不是從前那個書生像了。
“嘿,這次真讓我為難啊。”
審判員轉向來客,神情憂鬱。
“是那件殺害老嫗案嗎?怎麼樣,心理測驗結果?”
小五郎邊瞅著審判員的桌上邊說。案發以來他時常與笠森審判員會面,詳細詢問案情。
“結果是清楚的,不過,”審判員說,“無論如何不能令我滿意。昨天進行了脈搏試驗和聯想診斷,露屋幾乎沒什麼反應。當然脈搏有許多可疑之處,但與齋藤相比,少得幾乎不算回事。
聯想試驗中也是如此,看看對‘花盆’刺激語的反應時間就清楚了,露屋的回答比其他無意義的詞還快,齋藤呢?竟用了6秒鐘。”
“唉,這還不非常明了嗎?”審判員邊等待著小五郎看完記錄,邊說:“從這張表可以看出,齋藤玩了許多花招。最明顯的是反應時間遲緩,不僅是關鍵的單詞,而且對緊接在其後的第二個詞也有影響。還有,對‘錢’答‘鐵’,對‘盜’答‘馬’,聯想非常勉強。對‘花盆’的聯想時間最長,大概是為了區別‘錢’和‘松’兩個聯想而占用了時間,相反,露屋非常自然。‘花盆’對‘松’、‘油紙’對‘藏’,‘犯罪’對‘殺人’,假如露屋是罪犯,他就必須盡力掩藏聯想,而他卻心平氣和地在短時間內答出。如果他是殺人犯,而又做出這種反應,那他必定是相當的低能兒。可是,實際上他是x大學的學生,並且相當有才華啊……”
“我看,不能這樣解釋。”
小五郎若有所思地說。但審判員絲毫沒有注意到小五郎這有意味的表情,他繼續說:
“由此看來,露屋已無懷疑之處,但我還是不能確信齋藤是罪犯,雖然測驗結果清楚無誤。即使預審判他有罪,這也並不是最後的判決,以後可以推翻,預審可以到此為止。但你知道,我是不服輸的,公審時,我的觀點如果被徹底推翻,我會發火的。所以,我有些困惑啊。”
“這實在太有趣了。”小五郎手持記錄開始談到,“看來露屋和齋藤都很愛看書學習啊,兩人對書一詞都回答《丸善》。更有意思的是,露屋的回答總是物質的,理智的,齋藤則完全是溫和的,抒情的,如‘女人’、‘服裝’、‘花’、‘偶人’、‘風景’、‘妹妹’之類的回答,總讓人感到他是個生性懦弱多愁善感的男人。另外,齋藤一定有病在身,你看看,對‘討厭’答‘病’、對‘病’答‘肺病’,這說明他一直在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病。”
“這也是一種看法,聯想診斷這玩意兒,只要去想,就會得出各種有趣的判斷。”
“可是,”小五郎調整了一下語調說,“你在說心理測驗的弱點。戴·基洛思曾經批評心理測驗的倡導者明斯達貝希說,雖然這種方法是為代替拷問而想出來的,但其結果仍然與拷問相同,陷無罪者為有罪,逸有罪者於法外。明斯達貝希似乎在哪本書上寫過,心理測驗真正的效能,僅在於發現嫌疑者對某場所某個事物是否有記性,把它用於其他場合就有些危險,對你談這個也許是班門弄斧,但我覺得這是十分重要的,你說呢?”
“如果考慮壞的情況,也許是這樣。當然這理論我也知道。”
審判員有些神色不悅地說。
“但是,是否可以說,這種壞的情況近在眼前呢?假定一個神經非常過敏的無犯罪事實的男人受到了犯罪的嫌疑,他在犯罪現場被抓獲,並且非常了解犯罪事實。這時,面對心理測驗,他能靜下心來嗎?啊!要對我測驗了,怎麼回答,才能不被懷疑呢?他自然會興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心理測驗,必然導致戴·基洛思所說的‘陷無罪者為有罪’。”
“你在說齋藤吧?我也模模糊糊有這種感覺,我剛才不是說過,我還有些困惑嗎?”
審判員臉色更加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