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有兒子住所的鑰匙嗎?”科羅特科夫問道。

  “有。您要用嗎?”

  “我想請您跟我一起到那兒去。您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熟悉他的東西、生活習慣。看一看哪些東西不在了,也就是說已經被他帶走了,也許我們能夠大致判斷出,他能走多遠和要去多久。”

  “好吧。”她爽快地同意了。

  看過尤里·奧博林的住所後,雖然沒有突破性的發現,但也不能說白來一趟。

  根據住所內不在的東西可以認定,奧博林確確實實外出不會太久。天冷之前他肯定回來,因為所有的保暖衣物都還在。此外還可以明顯看出,他沒有去朋友的別墅,大概也沒有出城:前不久才買的皮鞋不見了,只剩下了空鞋盒子,兩雙旅遊鞋還穩穩噹噹地放在衣架下面的鞋架上。另外,他走得很從容,考慮周到,不是手忙腳亂,因為他還隨身帶走了兩樣東西:一把心愛的小勺子和一隻可愛的玻璃小老鼠。據塔季揚娜·阿列克謝耶夫娜說,兒子外出兩三天就要把這兩件東西帶上。如果一個人已經預感到災難就要臨頭而想儘快躲藏起來,慌裡慌張往箱子裡裝東西的話,他還能想得很周全嗎?甚至不忘帶上兩件心愛的寶貝。總而言之,這位刑法教研室研究生尤里·奧博林好像不是在躲避某個人,他也沒有受到任何威脅,也沒有人綁架了他。他是躲進小樓成一統,埋頭寫科學論文去了。

  可是,一定得找到他。因為他可能知道塔瑪拉在哪兒。而塔瑪拉所在的地方,也正是薩普林出沒之處,他隨時都可能把塔瑪拉殺死。

  令人不解的是,薩普林為什麼至今還不下手?或者是他已經幹完了?

  阿爾森憂鬱地看了看拉蘇洛夫那張由瘦變胖的臉,往事又浮現在眼前。

  十五年前,事務所的工作剛走上正軌。那時納季克·拉蘇洛夫才三十五歲,健壯如牛,辦事機靈,點子多,但疑心重。長期以來,他一直是阿爾森幹部工作的助手。他投其所好,為阿爾森物色了一些用得著的人,對他們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先作初步審查,不失時機地打聽同他們有關的各種情況和事實,抓住小辮子軟硬兼施,把這些人招募到自己的隊伍中來。一晃十五年已經過去了。

  現在拉蘇洛夫發福了,滿身贅肉。三十五歲時的一些願望都已經實現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安於現狀。阿爾森也知道,要讓拉蘇洛夫充分發揮出想像力總是比較困難的。現在拉蘇洛夫已別無所求,他該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就擔心一條:千萬別剝奪他的既得利益。難道真的應當讓年輕人換換他嗎?可惜了,他人還是不錯的,忠誠可靠。但是缺乏獨創精神,以前的那種機敏勁也沒有了。

  不動就尥蹶子,天曉得他們為什麼這樣應付差事,可是拉蘇洛夫從他們身上撈了不少好處費。莫非世道應當這樣嗎?阿爾森感到很可笑。  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教給我們大家的是一種至死都不會改變的僵化的思維方式。追求以犧牲質量為代價的數量。有的人瞞天過海,為從別人手中摳幾個小錢,全然不計後果。一旦騙局被戳穿,他們就得為此付出無比沉重的代價。在這種情況下,將要失去的利益會遠遠超過他們現在用不正當手段謀取的蠅頭小利。

  對,需要儘快將拉蘇洛夫撤職,並使整個幹部工作有新的起色。淨化整個機構,認真考核每個人,不能只看表面現象,還要了解內心世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每一位在職人員都能認真工作。對他們要嚴加管束,不能心慈手軟,還要對症下藥。阿爾森的事務所不比國營企業,那裡對調皮搗蛋的人可以直接開除。阿爾森不能把自己的人解僱,因為他知道,不能給他們氣受,受了委屈他們總要尋機報復,還要散布流言蜚語。要是一個人不好好干,應當善於採取措施叫他好好干,這正是當頭頭的施展領導藝術的好時機。而開除人傻瓜也會幹,這不需要太多的智慧。令人傷心的是,無效勞動時時出現。用盡了一切辦法,就差神仙下凡說話了,不好好乾的人仍然我行我素。諱疾忌醫的人也是有的,像這類人不得不統統撤職。要是什麼案子都破不了,還要阿爾森建立的這個事務所幹什麼,白吃飯嗎?

  應當摸摸底,看拉蘇洛夫的情緒如何,有沒有不用打嘴仗就退休的準備。如果有思想準備,一切會很順利。假若沒有呢,談崩了,他頂住不退怎麼辦……

  “最近以來,我們的工作老是出紕漏,”阿爾森謹慎地開口說,目光仍然盯著拉蘇洛夫,“有些方面我們好像放鬆了監督。不是人員出了問題,就是事情辦砸了。你對這些事怎麼看?”

  “什麼紕漏?”拉蘇洛夫陰沉著臉說,“我什麼也不知道。”

  “前不久,你推薦的進行外圍監視的人就出了岔子,錯過了一次同目標見面的大好時機。不光是錯過了,也沒有及時承認錯誤,還謊報軍情騙我們。這怎麼行呢!像這號人還能留在我們的隊伍里嗎?是誰把他們雇來的?”

  “我一定查清是誰,”拉蘇洛夫滿口答應,“但是,我也得對你說,阿爾森,這是沒有的事。他們對目標的活動情況是緊盯著的,不可能漏掉,更不可能撒謊。這事我不信。”

  “你別嘴硬,這是事實,”阿爾森嘆了口氣說,“聽說有這事,我自己也不相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