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我還清晰地闡述了我們的立場:如果教皇針對搜捕和驅逐行動作出了抗議,那麼很明顯是違背協約宗旨的。我還強烈地闡明了我的觀點,教皇的抗議行為會對我們的猶太人處理政策產生毀滅性的影響。洛倫齊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地意識到了教皇的態度在這次事件中的重要性,他還保證不會讓教皇開口提出抗議。在洛倫齊主教的幫助下,我相信教皇會想清楚,我們的敵人同樣有可能對他產生威脅,進而嚴守中立態度:在我看來。我們和梵蒂岡方面的關係比較穩固,在德意志的控制下,教皇和羅馬天主教不會針對我們的猶太人政策作出實質性的反抗。
沙姆龍停下腳步,像是在對著玻璃窗研究自己的臉。他花了很長時間點著了一支煙。加百列能夠看出來,他是在思考接下來的幾步計劃。他說:“我們上次談話已經過去很久了。在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我想你應該解釋一下你是怎麼拿到這些資料的。”
加百列開始講述的時候,沙姆龍再次回到了窗前。加百列把他在倫敦和皮特·馬龍見面以及第二天早上在法國聽到馬龍被殺的消息告訴了沙姆龍。他說,他在阿布魯齊旅館和阿萊西奧·羅西警探碰了面,而後發生了一場槍戰,羅西和其他四個人在槍戰中死了。他還說,當機構計劃將他送回以色列的時候,他臨時決定劫持遠洋快艇趕往法國繼續調查,沒有回到以色列。
“可你忘記了一件事情。”沙姆龍打斷他,然後像對小孩子說話一樣,用往常極為少見的溫和語氣說道,“我看了西蒙·帕斯納的實地報告。據帕斯納所說,你們在離開安全公寓時就被跟蹤了,跟蹤者是開著藍西亞車的兩個人。後備小隊解決掉了在後面跟蹤的藍西亞,之後的過程中就再也沒發生過任何意外,順利地來到了海灘。對嗎?”
“我沒看見後面有人跟蹤,只是聽帕斯納告訴我的。坐在藍西亞車上的人可能一直盯著我們,也有可能只是兩個普通的羅馬人,正趕赴一場晚宴,沒想到後來居然碰到了讓他們吃驚不已的事。”
“有這種可能,不過我還是懷疑。你看,不久之後,火車站附近就出現了一輛藍西亞汽車。司機是個名叫馬文·阿齊茲的巴勒斯坦人,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一名特工,在身受三處槍傷後斃命。與此同時,那輛藍西亞汽車的左後保險槓受到過損傷。馬文·阿齊茲就是其中一個跟蹤你們的人。我很奇怪,另一個人去哪兒了?會不會就是他殺了阿齊茲?我好像扯遠了。請繼續吧。”
聽到沙姆龍的一番話,加百列也感到奇怪,然後繼續講述了去坎城的航海之旅。和安東內拉·胡貝爾碰面後,她把母親瑞嘉娜·卡爾卡西修女寫的信交給他;那個在聖塞宰爾郊外被他甩掉的奄奄一息的人;夜晚到班傑明公寓進行的搜查行動,還有差點因誤傷而喪命的拉辛格夫人。沙姆龍在窗前慢慢踱步,只有當加百列說他在電話里威脅卡洛·卡薩格蘭德的時候停下了腳步。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理解的表情,不過,就加百列的訓練有素和自身經驗來講,這種行為確實很出人意料。
沙姆龍說:“這就把我們帶到了下一個明顯的問題:那份資料是真的嗎?會不會是梵蒂岡版的《希特勒日記》[1]?”
拉馮接過來,說:“看到這些標記了嗎?和克格勃秘密文件里的一樣。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蘇聯解體之後,俄國人在清理秘密文件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後來不知道怎麼落到了班傑明的手裡。”
“這是個假文件嗎?”
“單獨看,它很可能是克格勃為了搗毀羅馬天主教教會名聲而故意偽造的一份文件,因而不會被承認。畢竟他們之間勢均力敵的戰爭幾乎持續了一個世紀,特別是在瓦迪拉當政期間以及波蘭危機的時候。”
加百列往前探了探身,胳膊肘支著膝蓋。“可如果資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和瑞嘉娜修女信里的內容,以及我所調查出來的所有情況都吻合呢?”
“那麼,這將會是我看過的最為罪惡的文件了。一位梵蒂岡高級官員在餐桌上和馬丁·路德談論滅絕猶太種族的事?位於加爾達湖邊的修道院?難怪有人因此而喪命。如果這些都被公之於眾的話,其引發的影響相當於聖彼得廣場發生了一次核爆炸事故。”
“你能證明這是真的嗎?”
“我在老克格勃有幾個聯繫人。站在窗前一直沒開口的這個矮傢伙也有。他不願意談論這些,不過這麼多年來,他和他那些在捷爾任斯基廣場的朋友可是做了不少事。我打賭,如果他下定決心的話,不出幾天就能查到結果。”
沙姆龍看了看拉馮,好像在說,用不了一個下午他就能查出來。
加百列問:“我們得到的那些信息要怎麼辦呢?把它告訴給《紐約時報》?通過克格勃和以色列情報局來揭發納粹黨的備忘錄?教會方面會否認有這樣一個會議,並攻擊信息的真實性。沒有多少人會相信我們。這樣做還會損害以色列和梵蒂岡的關係,那麼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為了修復羅馬天主教和猶太人之間關係而作的所有努力將付之—炬。”
拉馮的臉上滿是沮喪的神情:“戰時,庇護教皇和梵蒂岡的舉動都要從國家的角度出發,並考慮到以色列政府的意見。教會方面有人想把庇護十二世教皇尊為聖人。以色列政府方面堅持說,只有公開秘密檔案的相關文件,並經過審核,他才可以被奉為聖人。這些資料應該先提交到特拉維夫的外交部,然後再說。”
沙姆龍停下腳步,像是在對著玻璃窗研究自己的臉。他花了很長時間點著了一支煙。加百列能夠看出來,他是在思考接下來的幾步計劃。他說:“我們上次談話已經過去很久了。在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我想你應該解釋一下你是怎麼拿到這些資料的。”
加百列開始講述的時候,沙姆龍再次回到了窗前。加百列把他在倫敦和皮特·馬龍見面以及第二天早上在法國聽到馬龍被殺的消息告訴了沙姆龍。他說,他在阿布魯齊旅館和阿萊西奧·羅西警探碰了面,而後發生了一場槍戰,羅西和其他四個人在槍戰中死了。他還說,當機構計劃將他送回以色列的時候,他臨時決定劫持遠洋快艇趕往法國繼續調查,沒有回到以色列。
“可你忘記了一件事情。”沙姆龍打斷他,然後像對小孩子說話一樣,用往常極為少見的溫和語氣說道,“我看了西蒙·帕斯納的實地報告。據帕斯納所說,你們在離開安全公寓時就被跟蹤了,跟蹤者是開著藍西亞車的兩個人。後備小隊解決掉了在後面跟蹤的藍西亞,之後的過程中就再也沒發生過任何意外,順利地來到了海灘。對嗎?”
“我沒看見後面有人跟蹤,只是聽帕斯納告訴我的。坐在藍西亞車上的人可能一直盯著我們,也有可能只是兩個普通的羅馬人,正趕赴一場晚宴,沒想到後來居然碰到了讓他們吃驚不已的事。”
“有這種可能,不過我還是懷疑。你看,不久之後,火車站附近就出現了一輛藍西亞汽車。司機是個名叫馬文·阿齊茲的巴勒斯坦人,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一名特工,在身受三處槍傷後斃命。與此同時,那輛藍西亞汽車的左後保險槓受到過損傷。馬文·阿齊茲就是其中一個跟蹤你們的人。我很奇怪,另一個人去哪兒了?會不會就是他殺了阿齊茲?我好像扯遠了。請繼續吧。”
聽到沙姆龍的一番話,加百列也感到奇怪,然後繼續講述了去坎城的航海之旅。和安東內拉·胡貝爾碰面後,她把母親瑞嘉娜·卡爾卡西修女寫的信交給他;那個在聖塞宰爾郊外被他甩掉的奄奄一息的人;夜晚到班傑明公寓進行的搜查行動,還有差點因誤傷而喪命的拉辛格夫人。沙姆龍在窗前慢慢踱步,只有當加百列說他在電話里威脅卡洛·卡薩格蘭德的時候停下了腳步。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理解的表情,不過,就加百列的訓練有素和自身經驗來講,這種行為確實很出人意料。
沙姆龍說:“這就把我們帶到了下一個明顯的問題:那份資料是真的嗎?會不會是梵蒂岡版的《希特勒日記》[1]?”
拉馮接過來,說:“看到這些標記了嗎?和克格勃秘密文件里的一樣。如果我沒猜錯的話,蘇聯解體之後,俄國人在清理秘密文件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後來不知道怎麼落到了班傑明的手裡。”
“這是個假文件嗎?”
“單獨看,它很可能是克格勃為了搗毀羅馬天主教教會名聲而故意偽造的一份文件,因而不會被承認。畢竟他們之間勢均力敵的戰爭幾乎持續了一個世紀,特別是在瓦迪拉當政期間以及波蘭危機的時候。”
加百列往前探了探身,胳膊肘支著膝蓋。“可如果資料中所提到的事件和瑞嘉娜修女信里的內容,以及我所調查出來的所有情況都吻合呢?”
“那麼,這將會是我看過的最為罪惡的文件了。一位梵蒂岡高級官員在餐桌上和馬丁·路德談論滅絕猶太種族的事?位於加爾達湖邊的修道院?難怪有人因此而喪命。如果這些都被公之於眾的話,其引發的影響相當於聖彼得廣場發生了一次核爆炸事故。”
“你能證明這是真的嗎?”
“我在老克格勃有幾個聯繫人。站在窗前一直沒開口的這個矮傢伙也有。他不願意談論這些,不過這麼多年來,他和他那些在捷爾任斯基廣場的朋友可是做了不少事。我打賭,如果他下定決心的話,不出幾天就能查到結果。”
沙姆龍看了看拉馮,好像在說,用不了一個下午他就能查出來。
加百列問:“我們得到的那些信息要怎麼辦呢?把它告訴給《紐約時報》?通過克格勃和以色列情報局來揭發納粹黨的備忘錄?教會方面會否認有這樣一個會議,並攻擊信息的真實性。沒有多少人會相信我們。這樣做還會損害以色列和梵蒂岡的關係,那麼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為了修復羅馬天主教和猶太人之間關係而作的所有努力將付之—炬。”
拉馮的臉上滿是沮喪的神情:“戰時,庇護教皇和梵蒂岡的舉動都要從國家的角度出發,並考慮到以色列政府的意見。教會方面有人想把庇護十二世教皇尊為聖人。以色列政府方面堅持說,只有公開秘密檔案的相關文件,並經過審核,他才可以被奉為聖人。這些資料應該先提交到特拉維夫的外交部,然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