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這裡,他拿起了電話。

  不一會,一個人匆匆來到孫林的辦公室。

  “把門關上。”孫林說。

  那人剛進門,聞言轉過身去,一副結實粗獷的後背呈現在孫林的眼前。

  門關上了,屋內的光線暗淡了許多。

  “什麼事?局長。”

  “你坐下。不著急。”孫林站起來,倒了一杯茶給他,那人受寵若驚地接過去。

  “你的工作表現我很滿意。你有什麼事,或有什麼困難,儘管跟我講。”孫林關心地說。

  “太謝謝局長了。困難倒沒……”

  “別老是局長局長的。”孫林不滿地打斷他。

  那人一愣,但他很快明白了孫林為什麼要打斷他的話,於是接著說:“困難倒沒什麼。在我這個崗位,當官是不可能的了,我也不是那塊料。我只是……”

  “支支吾吾的幹什麼,說嘛。”

  “我只是想,有機會提提我,弄個保衛科長什麼的。實在不行,你就介紹一個關係給我,讓我出去做點小生意……”

  “這倒沒什麼大問題。可是,我交給你的事情辦得怎麼樣啦?我叫你監視他們幾個,你倒好,就弄了個不疼不癢的東西給我,說什麼史漢秋下班後一個人打開大廳的門……可那只是工作狂的表現……”孫林的責怪溢於言表。

  那人喝了一口茶,說:“你放心,一有實質性的情況,我立即向你報告。”

  “還有,我上次叫你聯繫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孫林又問。

  那人來了一點精神:“我已經辦好了。可不見你的……”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摩擦了幾下,做了一個手工點鈔的動作,“不見這個,我還以為你打消了念頭……又不好再問你……”

  “今天叫你來,就是要你儘快落實這件事。不要再拖了。”孫林站起來,“把這件事做得漂亮一點,我不會虧待你的。”說著,拍了拍那人的肩膀,以示鼓勵。

  “行,你放心,我馬上去辦。”那人站起來要走。

  “等等。”孫林重又坐到轉椅上,並旋轉了一下身子,打開了辦公桌下的一個抽屜,從裡面取出一個信封,扔在那人的面前:“這是一萬。事成後,再給一萬。”

  那人把信封揣進褲兜里。

  “記住了,手腳要做得利索一點。”

  那人無比莊重地點點頭,然後向門口走去。

  “還記得必須要跟他說什麼嗎?”孫林冷冷的聲音在尾隨著這個人。

  這個人停住腳,掉過頭,原來是考古研究局的保安隊長,沈勇。

  此時,沈勇用清晰堅定的語氣回答孫林:“記住了。——‘給別人一個機會!’”

  32.刺激發布

  兩天之後。

  “天問樓”九樓,學術報告廳。

  主席台上方懸掛著紅底黃字的橫幅:“龍泉遺址未解之謎課題組新聞發布會”。主席台前花團錦簇,投影幕牆上播放著金沙遺址的影像資料。張新宇、孫林端坐在主席台正中央,史漢秋、葉琬、鄧教授、馬蓮等人分坐在左右兩側。

  台下,坐滿了省局和相關單位的領導、考古科研人員、考古愛好者。當然還有本次活動的主角——上百個新聞記者。他們支起了“長槍短炮”,閃光燈興奮地閃個不停。

  孫林將話筒挪到自己面前,接著把嘴巴湊上去,像要去啃話筒:“來賓們,記者朋友們:自發現龍泉遺址以來,我局立即成立了課題小組,專門研究遺址的未解之謎。各位專家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終於初步完成了遺址的發掘、整理、分析工作。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介紹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由我局一所所長,也是課題組副組長的史漢秋同志介紹這方面的概況。”

  史漢秋將面前的筆記本電腦動了動,又點了幾下滑鼠,投影幕牆上顯示出一行宋體字:“古蜀文明再現璀璨光華”。史漢秋清了清嗓子,說:

  “……龍泉遺址雖然規模不大,文物不多,但它很特殊,研究價值很大……我結合我以前發表的論文中的一些觀點,向大家作一介紹。

  先說遺址年代。經過對‘一號棺’,也就是那具木質棺材做碳14測定,該遺址大約距今4000多年,也就是新石器時代末期、青銅時代早期,史學界和考古界也稱之為‘青石時代’。我們知道,‘三星堆’距今2800多年,‘金沙’距今3000多年,而‘龍泉遺址’比它們早了1000年左右。

  再說棺材。一具木棺,是重棺;還有兩具石棺。這是十分罕見的。為什麼要做成重棺、石棺?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我們知道,先民們或者為了延緩屍體的腐朽,使屍身保持得更長久,或者為了表示對天的膜拜和敬畏,或者為了讓人死後離天更近一些等等,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在棺材的材質、製作及埋葬地點上費盡心機。西南地區雨水較多,氣候潮濕,土壤的含水量也很高。於是有的先民們就將棺材置於懸崖峭壁上。懸棺安葬難度極高,今人也難以想像古人是如何將棺材置放上去的,這就是有名的懸棺之謎。在四川、雲南等南方省份多有分布。而成都是平原地區,棺材只能入土。製成重棺,也是為了延緩潮濕的地下環境對棺材和屍身的腐蝕。我們這麼認為是有依據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