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坦率地說這種案件中我對肇事司機和受害人的證詞(如果有的話)都不太相信。因為雙方都會儘量想辦法減輕自己的責任。這起案件被撞的人沒有死,但他也說不了話了,我知道他被撞之後很快被送進了就近一家醫院的骨科。撥了幾個電話,很快我就知道管床的醫生正好是我的一個朋友,平時我管他叫“鐵匠”,他要去做手術了我會開玩笑:“又去打鐵了?”我之所以叫他鐵匠,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他的確十分健壯,用北方話來說就是“渾身疙瘩肉”那種,很像我心目中的鐵匠;第二是因為我在外科當醫生的經歷讓我知道,骨科醫生拿著些什麼髓內針、螺絲、鋼板、鋼絲之類的材料做手術的時候給我的感覺他們好像不是在做一個精密的手術,而是在打鐵一樣,甚至有可能因為說一塊鋼板和患者的骨骼並不完全符合等等原因,他們真的要在手術台上把那塊鋼板拿來敲敲打打。
在他的帶領下我很快走到重症監護室。這時候的傷者在日光燈的照射下顯得特別的蒼白。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健壯的小伙子,我知道他才十九歲,高大的身材顯得病床似乎應該再長一點。可是這個時候滿身的醫療器械讓他看上去有點怪異:頭部裹著的繃帶占據了大半個腦袋,厚厚的白紗布裡面一邊冒出一根橡膠管,看來這是個廣泛的腦損傷,大腦左右半球都有損傷,而且醫生還認為有可能慢慢積起來的血液會再次擠壓腦組織,所以乾脆把淤血引出來。氣管做了切開,呼吸機正在有規律地運動著;手上、腳上都在輸液;他的下肢則裝了一個古怪的外固定架,五根鋼針垂直從皮膚裡面冒出來,然後又被一個充滿關節的不鏽鋼傢伙一起聯接起來。這一切告訴我傷者可能是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這種情況下內固定的鋼板很難固定,而且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只好加上這麼個古怪的東西(當然它的好處也有的:可以隨時調節)。受傷的部位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樣:汽車的前保險槓撞在了他的左腿上,然後由於慣性的作用他倒向了汽車的擋風玻璃(這個可能和平常想像不一樣,但是回憶一下初中的物理學你就會明白了),頭部撞在了車頂和擋風玻璃之間,再然後他極有可能飛了出去,落在地上,雖然這次落地到底給他帶來些什麼損傷我還看不出來。不過到這裡損傷就停止了,因為我沒有看見像某些案件中的傷者那樣,還有因為車剎不住而在傷者身上留下的碾壓痕跡。但是目前我還看不出一些更具體的情況,比如說受傷者被撞的時候身體的姿態。如果說肇事司機說的是真的,那麼傷者應該是側面被撞擊。但是目前傷者全身都是紗布,渾身又布滿了醫療器械,我還真的沒辦法檢查清楚。看來我只有求助於我的醫生朋友了。車禍當晚鐵匠親自動的手術,加上又是管床醫生,應該是對病人了如指掌的,先聽了聽鐵匠對患者病情的意見。他很不樂觀:患者的顱骨碎裂得很嚴重,手術中切開頭皮顱骨幾乎掉了下來;上矢狀竇(緊貼顱骨的一根從前到後拇指粗細的“血管”)嚴重撕裂,我知道這裡的血竇直徑很大,但是特殊的組織結構(缺乏有彈性的平滑肌)會讓哪怕是修補的針眼都嚴重滲血,因此不到四十八小時兩根頭部的引流管已經引流出二百毫升淤血,按道理他想再做個CT,看看引流是否充分(留在顱內更加危險),但是家屬沒錢了;腦組織廣泛挫傷,手術中他就不得不切除了部分壞死的腦組織,而且一邊給顱骨開了一個大窗戶,給腦組織減壓;現在腦水腫嚴重,患者已經出現腦疝症狀(腦組織嚴重受壓,擠到了別的地方,這往往是死亡的前兆)。他甚至認為傷者之所以現在還活著只不過是因為年輕而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換一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現在早已經在太平間了。相形之下,患者腿部的粉碎性骨折只不過是疥癬之患,但是那卻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我拿來了術前的X光片,想仔細研究一下。很遺憾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會像教科書一樣,教科書里這種情況會解釋成所謂的“楔形骨折”,也就是骨折碎片加起來好像一個三角形,尖端指著汽車行進的方向,而底面就是撞擊面。我曾經在無數的交通事故中看見過這種骨折,它甚至能告訴我們逃逸車輛原來的行進方向;但是這一次它失靈了,五六塊碎骨一團亂麻一樣彼此重疊著,交叉著,一個平面的X光片根本容納不下這麼多信息,只看見一團糟。我得說人體結構之複雜,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困擾,比如說這種情況,如果是一截木棍被撞,那麼它的斷端指向的方向就是受力的方向,但是人體就不同了,碎裂的骨片會受到肌肉的牽拉,會受到組織的纏繞……
正當我和我的朋友在護士辦公室連比劃帶畫圖地討論著患者的骨折情況的時候,我聽到對面病房傳來一聲並不太響亮的女聲:“賣牛!”接著一個中年男人走了出來,蹲在門口,愣愣地望著牆角,一聲不響大口大口地抽著煙;隨後是一個農村婦女走了出來,嘴角緊緊抿著,帶著堅強和委屈,眼眶紅紅的,顯見得剛才還哭過,手上拿著醫院的一次性臉盆,到洗漱間去了。顯然這是傷者的父母。我苦笑了一下,這也是我司空見慣的。肇事司機在法院判決之前玩一點賴皮屢見不鮮,甚至還有判決之後拒不執行的,現在離事故解決還早得很,首先是二十日之內我的鑑定書和車輛檢測報告,然後是事故責任認定書,然後是可能曠日持久的訴訟……而家屬來自農村,已經無力支付醫療費用。賣牛!我知道牛對農民意味著什麼,那是來年的希望!我無言以對,我只能繼續做好我的法醫。我和鐵匠的討論不得不馬上停止了,雖然我還是不得要領。醫院又來了一個患者,一個玩滾軸的時候不小心(是單純的不小心嗎?)從兩米高處摔下的孩子,顯然他的腳骨折了。我不禁啞然失笑,我們的電視台在拍攝這種技巧複雜的運動的時候手段可以稱得上是爐火純青,連我這個外行都覺得看得目眩神迷,但是是不是也該給孩子們一個提醒,這項運動也是有風險的呢?我覺得我和鐵匠這次溝通最大的障礙是由於我們職業的不同造成的:他關心的是患者的治療,比如說下肢骨折,他關心的是能不能很好地復位,會不會有死骨形成;而我關心的是損傷的機制以及成因,但這卻不屬於他的職業範圍,因此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還是必須自己去看X光片,所以放射科的醫生也很熟悉了,我轉身來到了放射科,既然腿部的骨折沒幫上我什麼忙,我只有在頭部的CT片上碰碰運氣了。我得感謝美國這個品牌的螺旋CT。一般的CT顯示的都是一個人體的橫斷面,但是這台CT(當然只能在醫生的電腦上,或者確切地說是圖形工作站上)卻可以根據這些橫斷的影像資料把顱骨三維重建起來,於是我可以對患者的顱骨任意角度任意切面進行觀察,而這一切只需要把滑鼠拖拽幾下。沒有它的幫助我可就麻煩多了:在我讀本科的時候根本還沒有橫斷解剖這門功課,CT 片我勉強能看懂,但是要在心裡形成這樣的一個三維圖像就不可能了。這一切都不是科幻,我得告訴大家我寫的最多算紀實,決不會出現任何科幻的成分。我一直對這套系統垂涎三尺,但是無論是它的硬體還是軟體的價格都讓我望而卻步,好在我最近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套可以在我的個人電腦上完成這一過程的軟體,雖然它沒有放射科的那麼完美。
在放射科這套軟體的幫助下我很快弄清了車禍撞擊的過程:當然首先是桑塔納最突出的前保險槓撞在了傷者的腿部,然後是車輛的擋風玻璃和車頂交界處撞到了傷者的後腦,造成了一個凹陷性骨折;然後是傷者飛出去,撞在堅硬的地面造成了一個所謂“同心圓”骨折(好像我們在桌子上打雞蛋,雞蛋的裂fèng會由一個個環形組成,中間再加上一根根放射狀排開的裂fèng)。這兩者是如此的不同以至於我一眼就可以區別出它們,然後我還可以根據所謂的“T”字原則證實我的判斷:當由後一次撞擊造成的骨折遇到前一次撞擊造成的骨折的時候,就不再往下延伸,在局部形成一個小小的“T”字(顯然傷者先撞到車上才會飛出去撞到地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鐵匠做手術的時候顱骨幾乎快掉下來:一前一後兩處骨折由於這些骨折線交匯在了一起。這證明肇事司機在撒謊。顯然傷者正好好地走在路上(但他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走在人行道上),司機由於某種緣故沒有看見他,甚至沒有減速就重重地撞在了行人的身上;至於是什麼緣故或者說司機當時到底在幹什麼這就不是我的專業範圍了,不過按交警朋友的說法,肇事司機後來承認他當時在接電話。這又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原因!我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因為關係到責任認定這一部分的鑑定書是有期限的,我必須在二十天以內完成。但是我的工作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傷者的最後損傷程度以及後遺症的鑑定很有可能還是會由我來完成(這一部分由於現在還在治療中,顯然我無法完成)。所以每次有機會(這些機會要麼是交通事故,要麼是人體傷害給我的)去鐵匠那家醫院,我都會順便了解一下傷者的情況,一個月過去了,奇蹟沒有發生,傷者還離不開呼吸機,也就是說他腦幹管理呼吸運動的那一部分最基本的生命中樞還沒有任何活力。
在他的帶領下我很快走到重症監護室。這時候的傷者在日光燈的照射下顯得特別的蒼白。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健壯的小伙子,我知道他才十九歲,高大的身材顯得病床似乎應該再長一點。可是這個時候滿身的醫療器械讓他看上去有點怪異:頭部裹著的繃帶占據了大半個腦袋,厚厚的白紗布裡面一邊冒出一根橡膠管,看來這是個廣泛的腦損傷,大腦左右半球都有損傷,而且醫生還認為有可能慢慢積起來的血液會再次擠壓腦組織,所以乾脆把淤血引出來。氣管做了切開,呼吸機正在有規律地運動著;手上、腳上都在輸液;他的下肢則裝了一個古怪的外固定架,五根鋼針垂直從皮膚裡面冒出來,然後又被一個充滿關節的不鏽鋼傢伙一起聯接起來。這一切告訴我傷者可能是開放性粉碎性骨折,這種情況下內固定的鋼板很難固定,而且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只好加上這麼個古怪的東西(當然它的好處也有的:可以隨時調節)。受傷的部位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樣:汽車的前保險槓撞在了他的左腿上,然後由於慣性的作用他倒向了汽車的擋風玻璃(這個可能和平常想像不一樣,但是回憶一下初中的物理學你就會明白了),頭部撞在了車頂和擋風玻璃之間,再然後他極有可能飛了出去,落在地上,雖然這次落地到底給他帶來些什麼損傷我還看不出來。不過到這裡損傷就停止了,因為我沒有看見像某些案件中的傷者那樣,還有因為車剎不住而在傷者身上留下的碾壓痕跡。但是目前我還看不出一些更具體的情況,比如說受傷者被撞的時候身體的姿態。如果說肇事司機說的是真的,那麼傷者應該是側面被撞擊。但是目前傷者全身都是紗布,渾身又布滿了醫療器械,我還真的沒辦法檢查清楚。看來我只有求助於我的醫生朋友了。車禍當晚鐵匠親自動的手術,加上又是管床醫生,應該是對病人了如指掌的,先聽了聽鐵匠對患者病情的意見。他很不樂觀:患者的顱骨碎裂得很嚴重,手術中切開頭皮顱骨幾乎掉了下來;上矢狀竇(緊貼顱骨的一根從前到後拇指粗細的“血管”)嚴重撕裂,我知道這裡的血竇直徑很大,但是特殊的組織結構(缺乏有彈性的平滑肌)會讓哪怕是修補的針眼都嚴重滲血,因此不到四十八小時兩根頭部的引流管已經引流出二百毫升淤血,按道理他想再做個CT,看看引流是否充分(留在顱內更加危險),但是家屬沒錢了;腦組織廣泛挫傷,手術中他就不得不切除了部分壞死的腦組織,而且一邊給顱骨開了一個大窗戶,給腦組織減壓;現在腦水腫嚴重,患者已經出現腦疝症狀(腦組織嚴重受壓,擠到了別的地方,這往往是死亡的前兆)。他甚至認為傷者之所以現在還活著只不過是因為年輕而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換一個年紀稍微大一點的現在早已經在太平間了。相形之下,患者腿部的粉碎性骨折只不過是疥癬之患,但是那卻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我拿來了術前的X光片,想仔細研究一下。很遺憾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會像教科書一樣,教科書里這種情況會解釋成所謂的“楔形骨折”,也就是骨折碎片加起來好像一個三角形,尖端指著汽車行進的方向,而底面就是撞擊面。我曾經在無數的交通事故中看見過這種骨折,它甚至能告訴我們逃逸車輛原來的行進方向;但是這一次它失靈了,五六塊碎骨一團亂麻一樣彼此重疊著,交叉著,一個平面的X光片根本容納不下這麼多信息,只看見一團糟。我得說人體結構之複雜,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困擾,比如說這種情況,如果是一截木棍被撞,那麼它的斷端指向的方向就是受力的方向,但是人體就不同了,碎裂的骨片會受到肌肉的牽拉,會受到組織的纏繞……
正當我和我的朋友在護士辦公室連比劃帶畫圖地討論著患者的骨折情況的時候,我聽到對面病房傳來一聲並不太響亮的女聲:“賣牛!”接著一個中年男人走了出來,蹲在門口,愣愣地望著牆角,一聲不響大口大口地抽著煙;隨後是一個農村婦女走了出來,嘴角緊緊抿著,帶著堅強和委屈,眼眶紅紅的,顯見得剛才還哭過,手上拿著醫院的一次性臉盆,到洗漱間去了。顯然這是傷者的父母。我苦笑了一下,這也是我司空見慣的。肇事司機在法院判決之前玩一點賴皮屢見不鮮,甚至還有判決之後拒不執行的,現在離事故解決還早得很,首先是二十日之內我的鑑定書和車輛檢測報告,然後是事故責任認定書,然後是可能曠日持久的訴訟……而家屬來自農村,已經無力支付醫療費用。賣牛!我知道牛對農民意味著什麼,那是來年的希望!我無言以對,我只能繼續做好我的法醫。我和鐵匠的討論不得不馬上停止了,雖然我還是不得要領。醫院又來了一個患者,一個玩滾軸的時候不小心(是單純的不小心嗎?)從兩米高處摔下的孩子,顯然他的腳骨折了。我不禁啞然失笑,我們的電視台在拍攝這種技巧複雜的運動的時候手段可以稱得上是爐火純青,連我這個外行都覺得看得目眩神迷,但是是不是也該給孩子們一個提醒,這項運動也是有風險的呢?我覺得我和鐵匠這次溝通最大的障礙是由於我們職業的不同造成的:他關心的是患者的治療,比如說下肢骨折,他關心的是能不能很好地復位,會不會有死骨形成;而我關心的是損傷的機制以及成因,但這卻不屬於他的職業範圍,因此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我還是必須自己去看X光片,所以放射科的醫生也很熟悉了,我轉身來到了放射科,既然腿部的骨折沒幫上我什麼忙,我只有在頭部的CT片上碰碰運氣了。我得感謝美國這個品牌的螺旋CT。一般的CT顯示的都是一個人體的橫斷面,但是這台CT(當然只能在醫生的電腦上,或者確切地說是圖形工作站上)卻可以根據這些橫斷的影像資料把顱骨三維重建起來,於是我可以對患者的顱骨任意角度任意切面進行觀察,而這一切只需要把滑鼠拖拽幾下。沒有它的幫助我可就麻煩多了:在我讀本科的時候根本還沒有橫斷解剖這門功課,CT 片我勉強能看懂,但是要在心裡形成這樣的一個三維圖像就不可能了。這一切都不是科幻,我得告訴大家我寫的最多算紀實,決不會出現任何科幻的成分。我一直對這套系統垂涎三尺,但是無論是它的硬體還是軟體的價格都讓我望而卻步,好在我最近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套可以在我的個人電腦上完成這一過程的軟體,雖然它沒有放射科的那麼完美。
在放射科這套軟體的幫助下我很快弄清了車禍撞擊的過程:當然首先是桑塔納最突出的前保險槓撞在了傷者的腿部,然後是車輛的擋風玻璃和車頂交界處撞到了傷者的後腦,造成了一個凹陷性骨折;然後是傷者飛出去,撞在堅硬的地面造成了一個所謂“同心圓”骨折(好像我們在桌子上打雞蛋,雞蛋的裂fèng會由一個個環形組成,中間再加上一根根放射狀排開的裂fèng)。這兩者是如此的不同以至於我一眼就可以區別出它們,然後我還可以根據所謂的“T”字原則證實我的判斷:當由後一次撞擊造成的骨折遇到前一次撞擊造成的骨折的時候,就不再往下延伸,在局部形成一個小小的“T”字(顯然傷者先撞到車上才會飛出去撞到地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鐵匠做手術的時候顱骨幾乎快掉下來:一前一後兩處骨折由於這些骨折線交匯在了一起。這證明肇事司機在撒謊。顯然傷者正好好地走在路上(但他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走在人行道上),司機由於某種緣故沒有看見他,甚至沒有減速就重重地撞在了行人的身上;至於是什麼緣故或者說司機當時到底在幹什麼這就不是我的專業範圍了,不過按交警朋友的說法,肇事司機後來承認他當時在接電話。這又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原因!我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因為關係到責任認定這一部分的鑑定書是有期限的,我必須在二十天以內完成。但是我的工作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傷者的最後損傷程度以及後遺症的鑑定很有可能還是會由我來完成(這一部分由於現在還在治療中,顯然我無法完成)。所以每次有機會(這些機會要麼是交通事故,要麼是人體傷害給我的)去鐵匠那家醫院,我都會順便了解一下傷者的情況,一個月過去了,奇蹟沒有發生,傷者還離不開呼吸機,也就是說他腦幹管理呼吸運動的那一部分最基本的生命中樞還沒有任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