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你們來取吧!”他用雷阿尼德①向太爾庇勒人說話時的語調喊道。

  一小時以後,馬思通被投進了巴爾底摩監獄。

  居民們對馬思通憤怒已極,連警方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麼事。所以,對馬思通本人來說,坐牢反而是件好事了。

  ① 雷阿尼德,斯巴達國王,公元前 480 年,曾率領士兵和波斯太爾庇勒人作戰。

  第十一章 筆記本里剩下的和撕掉的

  巴爾底摩警方費盡心機弄到手的筆記本有三十來頁。每頁都畫滿了公式、方程式,以及馬思通進行運算的數字,都是些非常複雜的力學計算,只有數學家們才能欣賞。本子裡還記載著動能方程式:

  V2 V0 = 2gγ0 (1γ 1

  2

  γ0 )

  這是有關登月問題的方程式。此外,還有一些關於月球引力的表達式。

  總之,平庸之輩對此一竅不通。所以必須把這些公式的含義和計算結果翻譯成大白話告訴大家,全世界為此惶惶不安已經好幾個星期了。

  調查委員會看過那位著名計算師的公式後,向報界通告了這一決定。各黨的報刊也無一例外地向公眾公布了這一決定。

  首先,對馬思通的工作沒有什麼好值得懷疑的。常言道:正確地提出問題,問題就算解決了一半。這一點馬思通做得很好。況且,計算極其精確,調查委員會也沒有必要去懷疑其準確性和結果。如果照他的思路進行下去的話,地軸非改變不可,所有預想的災難也必將發生。

  下面是巴爾底摩調查委員會給兩半球的報紙、雜誌、畫報起草的通告:

  “北極實驗協會所進行的實驗,旨在給地球自轉換一個新軸。其辦法是,在地球某個點上固定一個裝置,這個裝置和土地連為一體,然後利用其后座力,毫無疑問,這個后座力將改變整個地球的運動。

  “實驗協會所用的裝置不是別的,就是一門巨型大炮。如果大炮垂直發射,那對地球的運動將不產生任何影響。所以,為獲得預期的效果,必須向北或向南平射。巴比康所選定的方向是向南。在此情況下,后座力產生的衝擊將使地球朝北移動,衝擊情況和打撞球的擦邊球相似。”

  果然如此,富有洞察力的阿勒基德·皮埃爾德早就推測出了這一點。

  “大炮一發射,地心便將朝與衝擊平行的方向移動,這將改變軌道平面,從而改變一年的長短。由於時間變化不太顯著,可忽略不計。地球圍繞位於赤道平面的軸自轉。如果沒有晝夜運動,那麼,撞擊之後,地球自然會在新軸上運動起來,並一直進行下去。

  “然而,這一運動在南北極線周圍是存在的,它與后座力產生的旋轉結合在一起,產生一個新軸,及擺脫了原軸的一個 X 量。此外,如果赤道和黃道的兩個交點之一的春分點,在衝擊時正好位於發射點天底,而后座力又很大,足以把原極移動 23°28′,那麼地球新軸便與其軌道平面垂直。這種情況與木星情況有些類似。

  “眾所周知,這種垂直現象所產生的結果,巴比康主任在 12 月 22 日的講演中已經指出了。

  “鑑於地球本身的質量及其動量,是否能夠設計出一個炮口,其后座力有能力改變兩極的位置,把它移動 23°28′線呢?

  “按照力學原理,可以設計出一門或數門那樣的大炮。如果沒有那麼大口徑的大炮,擁有烈性炸藥,使炮彈具有改變兩極位置所必須的速度亦可。

  “以法國海軍的大炮為標準:口徑 27 厘米,炮彈重量 180 公斤,炮彈飛行速度每秒 500 米。那麼,須把炮口擴大一百倍,體積擴大一百萬倍,它將可發射十八萬噸重的炮彈。但是,炸藥須有足夠的速度把炮彈的速度提高五千六百倍,才可獲得預期的結果。如果速度是每秒二千八百公里①,炮彈射出後重新回到地球,萬物仍處原狀,毫無可怕之處。

  “然而,不幸的是——雖然這令人難以置信——馬思通及其同事們就擁有這種摧毀地球安全的威力無比的炸藥,連用來向月球發射哥倫比亞的火藥也不能與之相比。這種炸藥是尼科爾上尉發明的,其成分不得而知,人們只是在馬思通筆記本里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炸藥的名字:梅里—梅羅里特。

  “根據現在掌握的材料,該炸藥是有機物和硝酸鹽混合反應生成的。某些原子根—AZ<00取代了等價的氫原子,所產生的火藥同火棉火藥一樣,是化合物,而不是助燃劑和可燃劑的混合物。

  “一句話,不論這是一種什麼炸藥,以它擁有的威力,足夠把十八萬噸的發射物打向地球引力以外。很顯然,大炮的后座力將產生如下效果:地軸發生變化,把極地移位 23°28′,使新軸與黃道成直角,並由此而引起地球居民們所擔心的各種災難性後果。

  “要使人類避免這一冒險所帶來的後果——地球發生地理和氣候變化,還有一個機會。

  “是否能造出口徑比二十七厘米大一百萬倍的大炮呢?儘管冶金工業飛速發展,工程師們修建了位太—福茨大橋②、卡拉比特高架棧道③、艾菲爾鐵塔④,等等,但他們有能力造出如此巨大的大炮嗎?且不談那位被發射到空間的十八萬噸的發射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