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波利娜·巴尼特夫人完全恢復神智之後,便向人們簡要敘述了他們被埋入地下64小時的經歷。托馬斯·布萊克、瑪奇、愛斯基摩少女被突然的冰雪崩塌所驚醒,他們奔向大門和窗口。已經沒有出路了,原來還是巴瑟斯特角的沙石、泥土現在已被捲起來整個壓在房子上面。幾乎緊跟著,他們聽到浮冰群掀起的巨大冰塊壓到商站上面。
接著不到1刻鐘的時間,巴尼特夫人和同伴們就感到這房子頂著巨大的壓力一下子陷入小島的地下。小島底部的冰殼被壓垮、壓碎,海水立刻漫了進來。
只有片刻功夫,他們在儲藏室抓了一些食品就本能地躲進了閣樓上。對於這些落難的人來說,總還要拖著一線希望吧!不論怎樣,閣樓似乎已經頂住了壓力,很可能是因為有兩大塊冰凌形成的拱形夾角架在了屋頂上,才使閣樓沒有很快被壓垮。
就在他們被圍在閣樓時候,他們聽到房頂上面冰雪崩塌的巨大碎塊不斷砸下來的轟響。而在下面,海水則不斷地涌灌進來。這樣下去,不被砸爛,也得淹死!
應該說,值得慶幸的是,屋頂在堅固的桁架的支撐下頂住了壓力,房子在下陷到一定程度後也停住了,只是海水卻漫過了閣樓的地板約有1英尺高。
波利娜·巴尼特夫人、瑪奇、卡呂瑪和托馬斯·布萊克就躲在這閣樓交叉的桁架中間。他們正是在那裡呆了這麼長的時間。忠心耿耿的卡呂瑪積極地為大家服務,一遍又一遍地蹚過積水為每個人遞送食物。現在要想得救,靠裡面的人已是毫無辦法,只有依靠外面了!
那種感受真可怕!大家在這樣的空間裡很快就感到呼吸越來越困難了。缺氧的空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大家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如果再晚幾個小時,那麼霍布森中尉找到恐怕就只能是他們的屍體了!
而且,身體上的折磨還不算,更難忍受的是來自精神上的折磨。巴尼特夫人差不多明白了所發生的一切。她猜到是浮冰群擠壓過來砸到了小島上,從屋底下傳來的激流的吼聲,她判斷出小島正無法阻擋地被帶向南方。所以,當她睜開眼時,她首先看了看周圍,說出了這麼幾個字:“海!海!”,而這時船隻已被毀掉,這樣的發現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殘酷了!
但是,所有圍在她身邊的人現在想看見、想知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們終於救出了這個他們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人,還有瑪奇、托馬斯·布萊克和卡呂瑪。而且,儘管危險重重,考驗一個接著一個,賈斯珀·霍布森中尉在這場災難性的遠征中率領的所有的士兵沒有一個人不服從命令,不迎著困難而上。
不過,現在的形勢已變得從未有過的嚴重,毫無疑問,最後的災難正在迫近,而這靠忠誠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這天,霍布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定小島的方位。現在離開小島已變得無法想像,因為船已毀壞,四周是汪洋一片,小島的周圍已經沒有一個穩固的立足點了。即使是冰山,現在剩下的也僅是一部分浮冰群了,正是這個浮冰群的峰頂擊碎了巴瑟斯特角,而它底部卻深深地隱沒在海里,正推著小島向南方漂移。
在主屋的廢墟中,大家找到了天文學家所有的儀器和地圖,竟然幸運的是它們一點也沒被損壞。天空中布滿了烏雲,但太陽有時也還露出頭來,霍布森中尉抓緊時機測量了太陽的高度,得到了相當準確的數據。
5月12日中午觀測的結果是維多利亞島當時正位於西經168°12′、北緯63°37′。小島在的這一點在地圖上正處在諾頓灣附近,位於亞洲的頂端查波林和美洲的史蒂芬斯角之間的地方,與兩個大陸海岸的距離均在1百英里以上。
“看來現在是無法登陸了?”巴尼特夫人問道。
“是的,夫人,”霍布森中尉答道,“這方面是毫無希望了。海流正以高速把我們帶入了大洋,我們只能指望會碰到一條路過小島的捕鯨船了。”
“可是,”女旅行家又說道:“如果我們無法登上陸地,那海流為什麼不會把我們帶到白令海的某一個小島上去呢?”
這倒是他們的一線希望,這些絕望的人們無不希望會出現這種情況,就像落水的人拼命想抓住一塊救命的木板一樣。白令海上不乏一些小島,如聖勞倫斯島、聖馬修島、努尼瓦克島、聖保羅島、聖喬治島等等。的確,漂流的小島據聖勞倫斯島並不太遠,這個島的面積不算小,周圍還有一些小島環繞,不管怎樣,即使碰不上這個島,在白令海的最南端還有阿留申群島,那裡一系列的小島也會攔住他們這個漂流的小島的。
是的,聖勞倫斯島可能會是這些在北極越冬的人們的救命之港。要是他們碰不上聖勞倫斯島,那麼聖馬修島及以該島為核心的一群小島也許會正處在他們要經過的道路上。而阿留申群島距他們尚有800英里,最好還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那裡。在那之前,維多利亞島可能早就會被溫暖的海水所包圍,然後是融化、解體,最後,默默地沉入到大洋之中了!
必須這樣去考慮問題。實際上,浮冰群到赤道的距離很不一樣。這段距離在南半球比在北半球要來得短些。有時人們在好望角附近,也就是南緯36度的地方還會看到浮冰群,但從北冰洋南下的冰山卻從未越過北緯40度線。而冰山融化肯定與氣溫有直接關係,主要是因氣候條件造成的。遇上寒冷的冬天,冰山可能會漂流到緯度較低的地方仍不會融化,但要是遇上早春,情況則恰恰相反。
接著不到1刻鐘的時間,巴尼特夫人和同伴們就感到這房子頂著巨大的壓力一下子陷入小島的地下。小島底部的冰殼被壓垮、壓碎,海水立刻漫了進來。
只有片刻功夫,他們在儲藏室抓了一些食品就本能地躲進了閣樓上。對於這些落難的人來說,總還要拖著一線希望吧!不論怎樣,閣樓似乎已經頂住了壓力,很可能是因為有兩大塊冰凌形成的拱形夾角架在了屋頂上,才使閣樓沒有很快被壓垮。
就在他們被圍在閣樓時候,他們聽到房頂上面冰雪崩塌的巨大碎塊不斷砸下來的轟響。而在下面,海水則不斷地涌灌進來。這樣下去,不被砸爛,也得淹死!
應該說,值得慶幸的是,屋頂在堅固的桁架的支撐下頂住了壓力,房子在下陷到一定程度後也停住了,只是海水卻漫過了閣樓的地板約有1英尺高。
波利娜·巴尼特夫人、瑪奇、卡呂瑪和托馬斯·布萊克就躲在這閣樓交叉的桁架中間。他們正是在那裡呆了這麼長的時間。忠心耿耿的卡呂瑪積極地為大家服務,一遍又一遍地蹚過積水為每個人遞送食物。現在要想得救,靠裡面的人已是毫無辦法,只有依靠外面了!
那種感受真可怕!大家在這樣的空間裡很快就感到呼吸越來越困難了。缺氧的空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大家很快就支持不住了……如果再晚幾個小時,那麼霍布森中尉找到恐怕就只能是他們的屍體了!
而且,身體上的折磨還不算,更難忍受的是來自精神上的折磨。巴尼特夫人差不多明白了所發生的一切。她猜到是浮冰群擠壓過來砸到了小島上,從屋底下傳來的激流的吼聲,她判斷出小島正無法阻擋地被帶向南方。所以,當她睜開眼時,她首先看了看周圍,說出了這麼幾個字:“海!海!”,而這時船隻已被毀掉,這樣的發現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殘酷了!
但是,所有圍在她身邊的人現在想看見、想知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們終於救出了這個他們願意為之獻出生命的人,還有瑪奇、托馬斯·布萊克和卡呂瑪。而且,儘管危險重重,考驗一個接著一個,賈斯珀·霍布森中尉在這場災難性的遠征中率領的所有的士兵沒有一個人不服從命令,不迎著困難而上。
不過,現在的形勢已變得從未有過的嚴重,毫無疑問,最後的災難正在迫近,而這靠忠誠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這天,霍布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定小島的方位。現在離開小島已變得無法想像,因為船已毀壞,四周是汪洋一片,小島的周圍已經沒有一個穩固的立足點了。即使是冰山,現在剩下的也僅是一部分浮冰群了,正是這個浮冰群的峰頂擊碎了巴瑟斯特角,而它底部卻深深地隱沒在海里,正推著小島向南方漂移。
在主屋的廢墟中,大家找到了天文學家所有的儀器和地圖,竟然幸運的是它們一點也沒被損壞。天空中布滿了烏雲,但太陽有時也還露出頭來,霍布森中尉抓緊時機測量了太陽的高度,得到了相當準確的數據。
5月12日中午觀測的結果是維多利亞島當時正位於西經168°12′、北緯63°37′。小島在的這一點在地圖上正處在諾頓灣附近,位於亞洲的頂端查波林和美洲的史蒂芬斯角之間的地方,與兩個大陸海岸的距離均在1百英里以上。
“看來現在是無法登陸了?”巴尼特夫人問道。
“是的,夫人,”霍布森中尉答道,“這方面是毫無希望了。海流正以高速把我們帶入了大洋,我們只能指望會碰到一條路過小島的捕鯨船了。”
“可是,”女旅行家又說道:“如果我們無法登上陸地,那海流為什麼不會把我們帶到白令海的某一個小島上去呢?”
這倒是他們的一線希望,這些絕望的人們無不希望會出現這種情況,就像落水的人拼命想抓住一塊救命的木板一樣。白令海上不乏一些小島,如聖勞倫斯島、聖馬修島、努尼瓦克島、聖保羅島、聖喬治島等等。的確,漂流的小島據聖勞倫斯島並不太遠,這個島的面積不算小,周圍還有一些小島環繞,不管怎樣,即使碰不上這個島,在白令海的最南端還有阿留申群島,那裡一系列的小島也會攔住他們這個漂流的小島的。
是的,聖勞倫斯島可能會是這些在北極越冬的人們的救命之港。要是他們碰不上聖勞倫斯島,那麼聖馬修島及以該島為核心的一群小島也許會正處在他們要經過的道路上。而阿留申群島距他們尚有800英里,最好還是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那裡。在那之前,維多利亞島可能早就會被溫暖的海水所包圍,然後是融化、解體,最後,默默地沉入到大洋之中了!
必須這樣去考慮問題。實際上,浮冰群到赤道的距離很不一樣。這段距離在南半球比在北半球要來得短些。有時人們在好望角附近,也就是南緯36度的地方還會看到浮冰群,但從北冰洋南下的冰山卻從未越過北緯40度線。而冰山融化肯定與氣溫有直接關係,主要是因氣候條件造成的。遇上寒冷的冬天,冰山可能會漂流到緯度較低的地方仍不會融化,但要是遇上早春,情況則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