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傍晚的時候,高熲再次推開了丞相府的門:“韋孝寬與尉遲迥戰了不到十個回合,沒有決出勝負就鳴金收兵了。”
“兵臨城下,二十大軍就攻不下只有數萬人的小小鄴城?”
“探子觀察到他們兩人對決時,話多於戰……”
“你是說是韋孝寬有意放水?”
“或許鄖公只是被尉遲迥說服了,是老僕思慮不周,計劃走到如今已是昭然若揭。”
“……本以為老將出馬,又是壓倒性的人數優勢,這一戰很快就會結束,把這個噁心帝國最後的毒瘤拔出……沒想到變得還是這般拖沓。”
“老爺,眼下只能星夜派出監軍,督導三軍平定尉遲迥了。”
“監軍?那人選呢?”
“……”
“眼下也沒什麼人了。罷了,你且把鄭譯他們一起叫來吧。”
半柱香過後,鄭譯、李德林、宇文述、楊素還有都聚在了楊堅身邊。
“尉遲迥發兵謀逆,韋孝寬陣前不進,你們覺得高熲所說的派人監軍是否合適?”
眾人一時沉默。
鄭譯為了避免惹事上身,率先否定:“丞相,下官以為此舉十分不妥。鄖國公是大周上柱國,曾隨先帝征戰無數,絕不會懼於尉遲迥,想必他圍而不攻意在等鄴城兵糧寸斷。是為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個答案楊堅並不滿意,他焦急地把目光掃視在眾人中間。
“話雖如此,可是若在圍城過程中,尉遲迥又煽動臨縣發難,到時候鄖國公說不準就會腹背受敵。”李德林說。
宇文述也發話了:“李大人說得極是。下官請纓擔任監軍一職,懇請丞相應允。”
楊素說:“末將也願前去。”
“嗷?”楊堅有些驚異一向只管刑獄的宇文述會主動請求,心裡還是偏向指派楊素去,有些猶疑地看向高熲。
高熲接了暗示,說得卻南轅北轍:“楊將軍要統領禁軍負責京畿安危,旁人無可替代。老僕以為宇文大人可以勝任,老僕願同其共往。”
在楊堅心裡,對高熲是充滿信任,他這麼一說,也同意了。
沒想到,這麼順利就有人答應了這苦差事。鄭譯鬆了一口氣。
“好吧。回家跟家人道聲別,連夜啟程,不要耽擱了。”楊堅沒有深究兩人請纓的初衷,同意了。
“不用了。”宇文述和高熲異口同聲。驚人的語速另兩人轉頭看向對方,兩個聰明人心裡都明白了彼此的意圖,不禁相視一笑。
楊堅這時也懂了他們的意思,對李德林下令:“拿我相印去,草擬丞相手諭吧。”
李德林“是”了一聲,捧過相印,便退下了。
從各自家中收拾了一些細軟,高熲和宇文述駕著馬,身後拖著幾匹備馬出了皇城門。
“宇文大人,恐怕是第一次上戰場吧?”
“高總管也何嘗不是呢?”
“說實話,我心裡還是很害怕。都說戰場是修羅地,可比這勾心鬥角要殘酷更多。”
“可您還是選擇要離開這裡不是嗎?即使是面對血腥也要如此。”
“如果在下沒有猜錯,大人離開的原因和我是一樣的。”
“不可否認。為了成就丞相的大業,或許根本沒有這麼偉大,為了活命,我們都殺了人。直接或是間接。我覺得後悔而痛苦。”
“更多的恐怕還是……愧疚,對她,大小姐的愧疚。”
“……她不愛我,至始至終都不能接受我。本來我還很自信,直到她親口說出來。我想報復她,讓她痛苦,可一個女人哭喪著臉站在你面前,是個人都會覺得良心不安。”
“對,還有當她想要找尋真相的時候,我忍了好幾次都想告訴她這一切都是我謀劃的,可是卻始終說不出口,怕她會崩潰。她已經傷害過自己一次了,我不想看到……”
“可說到底,還是丞相大人最鐵石心腸,他難道就沒預料到縱是再精妙的計策,也是遇火難包?”
“自然有考慮到,為此他不惜動用了眾多死士清理風颳落下留在階石上的槐花。”
“這麼說來……我原以為是為了配合鄭譯的靈異之說,才掃除了吹落的槐花。沒成想還有一層,是為她排除所有嫌疑的意思在裡面。”
“……不過,我家老爺自幼胸懷大志,可是先帝早崩,天上喜用奸佞,沒有他的用武之地……”
“變革,你為什麼非得給他想個如此釜底抽薪的方法呢?”
“他說他一直都在隱忍,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家中,所以他需要做出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中,也需隱忍?”
“別看府中表面看似和睦,早在以前,可是……”
“高總管不妨直說,反正我等今上生死之地,也沒有空閒傳述他人,且讓述某死前略知一二。”
“也罷。我家老爺的幾個孩子都是跟夫人所生,沒有庶出,房中也沒有妾,你可知為何?”
“我以為是坊間相傳的忠貞不二,莫不是?”
“兵臨城下,二十大軍就攻不下只有數萬人的小小鄴城?”
“探子觀察到他們兩人對決時,話多於戰……”
“你是說是韋孝寬有意放水?”
“或許鄖公只是被尉遲迥說服了,是老僕思慮不周,計劃走到如今已是昭然若揭。”
“……本以為老將出馬,又是壓倒性的人數優勢,這一戰很快就會結束,把這個噁心帝國最後的毒瘤拔出……沒想到變得還是這般拖沓。”
“老爺,眼下只能星夜派出監軍,督導三軍平定尉遲迥了。”
“監軍?那人選呢?”
“……”
“眼下也沒什麼人了。罷了,你且把鄭譯他們一起叫來吧。”
半柱香過後,鄭譯、李德林、宇文述、楊素還有都聚在了楊堅身邊。
“尉遲迥發兵謀逆,韋孝寬陣前不進,你們覺得高熲所說的派人監軍是否合適?”
眾人一時沉默。
鄭譯為了避免惹事上身,率先否定:“丞相,下官以為此舉十分不妥。鄖國公是大周上柱國,曾隨先帝征戰無數,絕不會懼於尉遲迥,想必他圍而不攻意在等鄴城兵糧寸斷。是為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個答案楊堅並不滿意,他焦急地把目光掃視在眾人中間。
“話雖如此,可是若在圍城過程中,尉遲迥又煽動臨縣發難,到時候鄖國公說不準就會腹背受敵。”李德林說。
宇文述也發話了:“李大人說得極是。下官請纓擔任監軍一職,懇請丞相應允。”
楊素說:“末將也願前去。”
“嗷?”楊堅有些驚異一向只管刑獄的宇文述會主動請求,心裡還是偏向指派楊素去,有些猶疑地看向高熲。
高熲接了暗示,說得卻南轅北轍:“楊將軍要統領禁軍負責京畿安危,旁人無可替代。老僕以為宇文大人可以勝任,老僕願同其共往。”
在楊堅心裡,對高熲是充滿信任,他這麼一說,也同意了。
沒想到,這麼順利就有人答應了這苦差事。鄭譯鬆了一口氣。
“好吧。回家跟家人道聲別,連夜啟程,不要耽擱了。”楊堅沒有深究兩人請纓的初衷,同意了。
“不用了。”宇文述和高熲異口同聲。驚人的語速另兩人轉頭看向對方,兩個聰明人心裡都明白了彼此的意圖,不禁相視一笑。
楊堅這時也懂了他們的意思,對李德林下令:“拿我相印去,草擬丞相手諭吧。”
李德林“是”了一聲,捧過相印,便退下了。
從各自家中收拾了一些細軟,高熲和宇文述駕著馬,身後拖著幾匹備馬出了皇城門。
“宇文大人,恐怕是第一次上戰場吧?”
“高總管也何嘗不是呢?”
“說實話,我心裡還是很害怕。都說戰場是修羅地,可比這勾心鬥角要殘酷更多。”
“可您還是選擇要離開這裡不是嗎?即使是面對血腥也要如此。”
“如果在下沒有猜錯,大人離開的原因和我是一樣的。”
“不可否認。為了成就丞相的大業,或許根本沒有這麼偉大,為了活命,我們都殺了人。直接或是間接。我覺得後悔而痛苦。”
“更多的恐怕還是……愧疚,對她,大小姐的愧疚。”
“……她不愛我,至始至終都不能接受我。本來我還很自信,直到她親口說出來。我想報復她,讓她痛苦,可一個女人哭喪著臉站在你面前,是個人都會覺得良心不安。”
“對,還有當她想要找尋真相的時候,我忍了好幾次都想告訴她這一切都是我謀劃的,可是卻始終說不出口,怕她會崩潰。她已經傷害過自己一次了,我不想看到……”
“可說到底,還是丞相大人最鐵石心腸,他難道就沒預料到縱是再精妙的計策,也是遇火難包?”
“自然有考慮到,為此他不惜動用了眾多死士清理風颳落下留在階石上的槐花。”
“這麼說來……我原以為是為了配合鄭譯的靈異之說,才掃除了吹落的槐花。沒成想還有一層,是為她排除所有嫌疑的意思在裡面。”
“……不過,我家老爺自幼胸懷大志,可是先帝早崩,天上喜用奸佞,沒有他的用武之地……”
“變革,你為什麼非得給他想個如此釜底抽薪的方法呢?”
“他說他一直都在隱忍,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家中,所以他需要做出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中,也需隱忍?”
“別看府中表面看似和睦,早在以前,可是……”
“高總管不妨直說,反正我等今上生死之地,也沒有空閒傳述他人,且讓述某死前略知一二。”
“也罷。我家老爺的幾個孩子都是跟夫人所生,沒有庶出,房中也沒有妾,你可知為何?”
“我以為是坊間相傳的忠貞不二,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