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多摩、狹山湖的周圍有一條環繞四周的自行車路。雖然這一片片雜木林中也有四通八達的大小道路,但一旦進入這些小道,馬上會讓人在密林中不可辨認方向。
從晚秋到隆冬光禿禿的樹枝里,可以看到湖水那亮閃閃的光澤。但在這個季節,由於樹葉的遮擋,湖水的一切都被阻隔了起來。
由於這裡極少有車輛駛過,所以是一處充分顯示大自然的靜謐的地方,也是無錢“豪游”的人們常來光顧的一處旅遊點兒。這裡充滿了一種遠離都市喧囂的深山幽谷之趣。
這時,來自東京的一家百貨公司的職員組成的“自行車愛好俱樂部”的年輕人來到了這裡,他們環繞著自行車道行進著。由於在“黃金周”中他們必須開門營業,所以此時他們才被獲准得到久違的休息。日復一日地被“關”在大樓里與污濁的空氣相伴,此時遊蕩在這清新美麗的幽谷中貪婪地吮吸著這無盡的清香。仿佛是為了歡迎他們的到來吧,大自然正以最優美的身姿展現在他們面前。
須藤芳夫一個人騎車走在最後。他不想走馬觀花地浪費這美好的時光。與這新綠的“觸合”似乎也會給他帶來清新的生命力一樣,他一邊騎車一邊陶醉在美好的雜木林中。一棵棵散發著綠色香氣的小樹,如同一個個擦身而過的純情少女一般。由於微風的拂動,清嫩的綠葉不時疊合在一起,使這小道里平添了一陣陣陰暗。有時樹葉會突然遮住五月的艷陽,天色又一下子“暗”了下來。
但與秋末那行將朽枯的樹木決然不是一種感覺。初春到夏是充滿了浪漫的季節,它與年輕人的心情是一樣奔放的。
須藤心情歡快地踏著腳蹬子,隨著地形的平緩陡坡而上上下下。走到多摩湖的右方就與崎玉縣搭界了。
湖水在雜木林最濃密的地方也是最平靜之處,如同一面鏡子一般。五月中旬是各種鳥的育雛期。他們也隨身帶了許多餌食投餵小鳥們,但他們又極想撿到一些鳥蛋作為對自己的“回報”。如果沒有,他們也不得不想提幾隻野鳥帶回都市。
須藤認為雜木林密集處野鳥最多,撿到鳥蛋的機會也最大。然而他的“侵入”,驚起了許許多多的小鳥,好像它們在啄食著什麼。同時他還聽到密林中的幾聲狗叫。
須藤突然產生了好奇心:也許密林深處有什麼?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自行車,向密林深處走去。離自行車道不遠就走進了密林之中。他聽到了烏鴉的叫聲,又聽了幾聲狗叫。須藤隨手撿起一根粗壯的樹枝,小心翼翼地朝烏鴉和狗聲走過去。
他在離開小道五六十米的地方突然發現不知什麼動物從柞樹樹根處驚慌地逃走了。是野狗,好像嘴裡還叼著什麼東西。
須藤朝野狗離開的樹根處走過去。那裡還有三四隻野狗,正在那一片落葉層里扒拉著什麼東西。
“滾開!”
須藤揮動著樹枝大聲喊著。等野狗們一離開,進入他視線的是一件什麼物體。
3
在多摩湖畔自行車小道邊的雜木林中發現一具可疑死屍的通報由“110”馬上傳達給了東大和警察署。該署立即派巡邏車趕到了現場。現場幾乎到了崎玉縣境內。
由於除了休息日或“黃金周”,無處可去的旅遊者及愛鑽無人之境的情侶之外,這裡平時幾乎沒有人來。
死者似乎是一名女性。由於死後的變化和被野狗、烏鴉的叼啃早已面目全非。東大和警察署的人員從死屍埋入土中等情況來判斷,認為這裡是第一現場,死者為他殺。而後,東大和警署的搜査一科、機動隊相繼趕到。
他們擴大了搜索範圍,同時認真檢査了死者的死亡情況。死者被埋入距地表面約50厘米處的狹小坑內。而且是被硬塞進去的。看上去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了。被拖出地面的屍體部分,由於被野狗和烏鴉的叼啃已受到嚴重損壞,身上的衣服已和泥土無法區分,呈玻爛不堪的狀態,但基本還可以辨認出是黃色的外衣、白色的毛衣、橄欖綠色的裙子、脖子上有一截被扭斷了的銀色項鍊,其餘可以證明死者身份的任何物品,如手錶等女性飾品都沒有。
經過法醫初步判斷,死者已經死了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死因似乎是頸部被勒致死,但尚不能完全肯定。
大概是當時兇手急匆匆地進行了掩埋,野狗聞及屍味後將其拖出,進而被偶爾過路的人發現。或是由於埋葬過於淺顯,經過風雨的沖刷,土層變淺,被烏鴉叼啄後又引來野狗。
也許兇手是挖掘周圍的泥土進行掩埋吧。埋屍體的地方比其他地面略高一些。
警方又在埋屍土堆的旁邊向深處挖掘了一下,企圖尋找一下死者的鞋襪,衣服血跡以及兇手的遺留物。由於經過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因此什麼可疑的物品或線索也沒有找到。假如周邊留有兇手的犯罪痕跡,恐怕也要進行專門的搜査才能有效,畢競是一年半之前的現場了。
“咦,這是什麼?”
突然一名搜査人員在準備離開時發現幾片落葉上有一樣東西。
“是什麼?”
他的同伴也湊過來觀察。
“是火柴盒。”
上面沾了些泥土,但還是看出這是一個任何一家吃茶店都會為客人準備的一次性火柴盒,上面還隱約寫有“花壇”兩個字及一行電話號碼。
“很舊的了。”
搜査人員把這個火柴盒和屍體比較了一下。
“有必要査一下。”
於是這個火柴盒被裝進塑膠袋裡保存了起來。也許與案件沒有關係,是遊客隨手扔在了這裡的,也許是重要的證物。死屍被裝入車中,準備進行詳細的屍檢。
死者為20多歲的年輕女性。由於是身著便裝被殺,因此認為她基本上是在家中被害的,然後被兇手運到此地掩埋。
那個火柴盒的店家最終確認系位於中央區銀座六丁目的“花壇”酒吧的物品。根據死者的身體特徵與警方或相應的家屬提出的失蹤人員的特徵進行了比較,與前年三月下旬從港區南麻布三丁目的公寓裡失蹤的宮地杏子相符。當時她的年齡為21歲。
警方立即與其妹妹進行了聯繫,要求她來辨認屍體。已經是一具僵化了的屍體,這樣對一名剛剛20歲的妹妹來說,未免太殘酷了。
這個妹妹提出過“尋人啟事”,她答應馬上來確認屍體的要求,她確認死者系自己的親姐姐。
解剖的結果證實,死因是窒息而亡。在其已經僵化了的頸部査出了手指的壓痕及甲狀腺軟骨已被壓折。但是用手壓迫窒息還是被埋入土中窒息最後導致死亡的無法判明。
一般頸部被扼後,尚可殘存一絲氣息;而再埋入土內,有可能最後被泥土斷絕空氣而窒息死亡。
死者是與新宿地鐵飯店裡發生的殺人事件相關的,正在尋找其下落。其死因的兩種可能,完全不同於當時搜査警方總部的推測。
搜査總部因為宮地杏子的死屍發現而一下子被轟動了。
“終於有了眉目”,兇手肯定是水間達彥。但他和宮地杏子之間是什麼關係便不得而知了。
從晚秋到隆冬光禿禿的樹枝里,可以看到湖水那亮閃閃的光澤。但在這個季節,由於樹葉的遮擋,湖水的一切都被阻隔了起來。
由於這裡極少有車輛駛過,所以是一處充分顯示大自然的靜謐的地方,也是無錢“豪游”的人們常來光顧的一處旅遊點兒。這裡充滿了一種遠離都市喧囂的深山幽谷之趣。
這時,來自東京的一家百貨公司的職員組成的“自行車愛好俱樂部”的年輕人來到了這裡,他們環繞著自行車道行進著。由於在“黃金周”中他們必須開門營業,所以此時他們才被獲准得到久違的休息。日復一日地被“關”在大樓里與污濁的空氣相伴,此時遊蕩在這清新美麗的幽谷中貪婪地吮吸著這無盡的清香。仿佛是為了歡迎他們的到來吧,大自然正以最優美的身姿展現在他們面前。
須藤芳夫一個人騎車走在最後。他不想走馬觀花地浪費這美好的時光。與這新綠的“觸合”似乎也會給他帶來清新的生命力一樣,他一邊騎車一邊陶醉在美好的雜木林中。一棵棵散發著綠色香氣的小樹,如同一個個擦身而過的純情少女一般。由於微風的拂動,清嫩的綠葉不時疊合在一起,使這小道里平添了一陣陣陰暗。有時樹葉會突然遮住五月的艷陽,天色又一下子“暗”了下來。
但與秋末那行將朽枯的樹木決然不是一種感覺。初春到夏是充滿了浪漫的季節,它與年輕人的心情是一樣奔放的。
須藤心情歡快地踏著腳蹬子,隨著地形的平緩陡坡而上上下下。走到多摩湖的右方就與崎玉縣搭界了。
湖水在雜木林最濃密的地方也是最平靜之處,如同一面鏡子一般。五月中旬是各種鳥的育雛期。他們也隨身帶了許多餌食投餵小鳥們,但他們又極想撿到一些鳥蛋作為對自己的“回報”。如果沒有,他們也不得不想提幾隻野鳥帶回都市。
須藤認為雜木林密集處野鳥最多,撿到鳥蛋的機會也最大。然而他的“侵入”,驚起了許許多多的小鳥,好像它們在啄食著什麼。同時他還聽到密林中的幾聲狗叫。
須藤突然產生了好奇心:也許密林深處有什麼?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自行車,向密林深處走去。離自行車道不遠就走進了密林之中。他聽到了烏鴉的叫聲,又聽了幾聲狗叫。須藤隨手撿起一根粗壯的樹枝,小心翼翼地朝烏鴉和狗聲走過去。
他在離開小道五六十米的地方突然發現不知什麼動物從柞樹樹根處驚慌地逃走了。是野狗,好像嘴裡還叼著什麼東西。
須藤朝野狗離開的樹根處走過去。那裡還有三四隻野狗,正在那一片落葉層里扒拉著什麼東西。
“滾開!”
須藤揮動著樹枝大聲喊著。等野狗們一離開,進入他視線的是一件什麼物體。
3
在多摩湖畔自行車小道邊的雜木林中發現一具可疑死屍的通報由“110”馬上傳達給了東大和警察署。該署立即派巡邏車趕到了現場。現場幾乎到了崎玉縣境內。
由於除了休息日或“黃金周”,無處可去的旅遊者及愛鑽無人之境的情侶之外,這裡平時幾乎沒有人來。
死者似乎是一名女性。由於死後的變化和被野狗、烏鴉的叼啃早已面目全非。東大和警察署的人員從死屍埋入土中等情況來判斷,認為這裡是第一現場,死者為他殺。而後,東大和警署的搜査一科、機動隊相繼趕到。
他們擴大了搜索範圍,同時認真檢査了死者的死亡情況。死者被埋入距地表面約50厘米處的狹小坑內。而且是被硬塞進去的。看上去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了。被拖出地面的屍體部分,由於被野狗和烏鴉的叼啃已受到嚴重損壞,身上的衣服已和泥土無法區分,呈玻爛不堪的狀態,但基本還可以辨認出是黃色的外衣、白色的毛衣、橄欖綠色的裙子、脖子上有一截被扭斷了的銀色項鍊,其餘可以證明死者身份的任何物品,如手錶等女性飾品都沒有。
經過法醫初步判斷,死者已經死了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死因似乎是頸部被勒致死,但尚不能完全肯定。
大概是當時兇手急匆匆地進行了掩埋,野狗聞及屍味後將其拖出,進而被偶爾過路的人發現。或是由於埋葬過於淺顯,經過風雨的沖刷,土層變淺,被烏鴉叼啄後又引來野狗。
也許兇手是挖掘周圍的泥土進行掩埋吧。埋屍體的地方比其他地面略高一些。
警方又在埋屍土堆的旁邊向深處挖掘了一下,企圖尋找一下死者的鞋襪,衣服血跡以及兇手的遺留物。由於經過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因此什麼可疑的物品或線索也沒有找到。假如周邊留有兇手的犯罪痕跡,恐怕也要進行專門的搜査才能有效,畢競是一年半之前的現場了。
“咦,這是什麼?”
突然一名搜査人員在準備離開時發現幾片落葉上有一樣東西。
“是什麼?”
他的同伴也湊過來觀察。
“是火柴盒。”
上面沾了些泥土,但還是看出這是一個任何一家吃茶店都會為客人準備的一次性火柴盒,上面還隱約寫有“花壇”兩個字及一行電話號碼。
“很舊的了。”
搜査人員把這個火柴盒和屍體比較了一下。
“有必要査一下。”
於是這個火柴盒被裝進塑膠袋裡保存了起來。也許與案件沒有關係,是遊客隨手扔在了這裡的,也許是重要的證物。死屍被裝入車中,準備進行詳細的屍檢。
死者為20多歲的年輕女性。由於是身著便裝被殺,因此認為她基本上是在家中被害的,然後被兇手運到此地掩埋。
那個火柴盒的店家最終確認系位於中央區銀座六丁目的“花壇”酒吧的物品。根據死者的身體特徵與警方或相應的家屬提出的失蹤人員的特徵進行了比較,與前年三月下旬從港區南麻布三丁目的公寓裡失蹤的宮地杏子相符。當時她的年齡為21歲。
警方立即與其妹妹進行了聯繫,要求她來辨認屍體。已經是一具僵化了的屍體,這樣對一名剛剛20歲的妹妹來說,未免太殘酷了。
這個妹妹提出過“尋人啟事”,她答應馬上來確認屍體的要求,她確認死者系自己的親姐姐。
解剖的結果證實,死因是窒息而亡。在其已經僵化了的頸部査出了手指的壓痕及甲狀腺軟骨已被壓折。但是用手壓迫窒息還是被埋入土中窒息最後導致死亡的無法判明。
一般頸部被扼後,尚可殘存一絲氣息;而再埋入土內,有可能最後被泥土斷絕空氣而窒息死亡。
死者是與新宿地鐵飯店裡發生的殺人事件相關的,正在尋找其下落。其死因的兩種可能,完全不同於當時搜査警方總部的推測。
搜査總部因為宮地杏子的死屍發現而一下子被轟動了。
“終於有了眉目”,兇手肯定是水間達彥。但他和宮地杏子之間是什麼關係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