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就在趙景與何文忠發現大堤上的車轍印的地方,陳太平曾與人爭鬥過。那天,太平到生豬收購站要豬錢,由於手續繁瑣,又加上人多,陳太平一直等到很晚。近幾年來,政策一放寬,農村養豬的人多了,街上賣的豬肉也多起來。在陳家莊一帶的農村里,養豬的成活率很高,可能是“母豬圈”這個地利的原因吧。由此,家家養豬,仿佛不養豬就不能稱其為家一樣。養豬的人多了,問題就來了,銷售的環節沒有暢通,買豬就成了問題。農民辛辛苦苦幾個月或者一年才養一頭豬,又是菜又是糧的餵它,得了病還得找獸醫給它看病,就像照顧小孩兒一樣照顧它,實指望賣個好價錢。但是,豬太多,賣豬的標準自然要定的高點。什麼品種不好不要,斤稱不夠不要,膘不肥不要……。名目繁多。
那時候也真怪,吃點肥豬肉也得走門子,沒有面子還吃不上呢。
這樣還不算難,農民多操點心,盡力的把豬飼養得合乎標準就行了。難的是收購站的人風氣不正。老實人想賣豬又想賣個好價錢,那是比考狀元都難。不過,也不是難住一切人,有門子的可以托門子,眼色活就是菸酒說話。苦就苦了像陳太平這樣笨嘴拙舌的人。嘴不會說奉承話,又沒有熟人可托,再有個自尊心作怪,當然賣不了好價錢。本來應該賣一等的,就可能賣成二等。他當天沒有拿到錢,只是開了個白條就叫他第二天去領。真是得急病遇上個慢郎中,讓人苦沒辦法。第二天,他拿上白條好不容易領錢回來,天已經很晚了。他覺得應該把錢收好,省的在路上出事。雖然母豬圈離自己家不遠,還是小心為妙。常言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一帶出了幾起搶劫案了,得防著點。把錢放在哪裡呢?身上肯定不行,那就放在自行車什麼地方。放在什麼地方呢?他想到了車把,對就這樣,於是,他就把車把擰開,然後把錢塞到車把里。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他藏好了錢,就放心的騎著車子上路。正走著,突然從荊條地里竄出一個人來。忽地一下把他撞倒,提起車子就要走。太平一看急了,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而起。順手抓住車把,倆人就開始扭打起來。
“你要幹什麼?”
“把錢掏出來。”那人瓮聲瓮氣的說,好像故意改變了自己的聲音。
太平見那人在黑夜中依然黑紗蒙面,認不出是誰。他也硬氣的說:“沒錢。你是誰?“
“你賣豬的錢呢?”
太平心想,他咋知道我賣豬呢?莫非是熟人?
“快掏。”
對方完全是命令的口氣。但是,太平也一口咬定說沒錢。他想,哼,要錢,做你媽的美夢去吧。
搶劫者得不到錢,就與太平爭奪起來車子,倆人誰也不放手。拉過來推過去,難解難分。這就是趙景何文忠發現的車轍印。搶劫者看著硬奪不行了,就鬆開手,掄起拳頭照著太平打來,太平急忙一閃身,躲過了這一拳。手也丟開了車子。抬手去迎。那人抽回了手,順勢又抓住車子。太平攔腰一拳打過去,那人跳起身一閃,閃在了太平身後。這時,車子已經倒地,太平顧不得車子,翻轉身來又是一拳,朝那人的心窩打來。那人把身子向右一閃,隨即飛起右腳,正踢中太平的左肋。太平“哎呀”一聲,一個趔趄,蹲在地上。那人急去抓車。剛彎下腰,太平伸出腳照著那人的手踢去。說時遲,那時快,那人就順勢抓住了太平的腳,一摔,把太平摔出老遠。那人抓住車子說:“我借車子騎騎。”他正要走,太平又站起,那人從身上掏出一把匕首,威脅說:“你小子不要命就過來。”太平一遲疑,那人飛身上車,就走了。太平也飛身直追,但是,他哪裡追得上呢?
你不要輕看陳太平的遲疑,這裡面卻包含著他無限的心思。
按照太平的生活邏輯,無時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搶劫者搶到了他的頭上,他也敢不顧一切的與之爭鬥。他為什麼會遲疑呢?是他怕死嗎?不是。是條件反射起的作用。他是不願意死,雖然他生活的不是那麼幸福。連個對象也找不到,他也有他單戀的女子,那就是他的同學,名字叫牡丹。光聽這名字,就一定是一個漂亮的人,可是,人家不知道。他有他的苦衷。父親年老又被人打傷,是夠可憐的,如果自己再有個三長兩短,老人的命恐怕就很危險。這是一條命連著兩條命的事。他為什麼這時候賣豬,為什麼保錢,還不是都為了老人?
陳太平追了一陣,也沒有追上。路上,連個人影也沒有。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無力的蹲在地上。他後悔剛才沒有硬拼。又恨自己太窩囊。錢放得那麼保險,還是被人家搶走了。車子怎麼能輕易的放手呢?他想,搶劫者為什麼知道我有賣豬的錢?一定是知道內情的人。他會是誰呢?我怎麼一時想不起來呢?聲音也不對,是變了聲的。誰會有這兩下子?哎,他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一對一,咋這麼熊?他照自己的頭上打了兩拳之後,又陷入了苦悶。自行車來的多麼不容易呀,那是去年賣了兩頭豬才買來的。為了它,全家人勒緊了褲腰帶,付出了多大的辛苦。這是一家人的心血換來的。差不多是用命換來的。用命換來的東西不應該用命來保護嗎?多麼愚蠢的傢伙。
陳太平又想到往事:多年來他就夢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他對它羨慕、傾心、視若珍寶。他朝思夢想也盼有一輛——哪怕是舊的,最次的,只要能騎就行了。可是,這最起碼的要求都無法達到,他家太窮了。擴大一點說,是他家所在這個生產隊太窮了。粉碎“四人幫”之後,政策放寬了,他家才開始餵了豬。可喜的是,兩頭豬順順利利的養大了,順順利利的賣掉了。有了錢,他就在寄賣部里買了輛八層新的自行車。雖然不是全新,也使一家增色不少,那一夜,他興奮的都沒有睡覺,整整守了一夜,摸了一夜。
那時候也真怪,吃點肥豬肉也得走門子,沒有面子還吃不上呢。
這樣還不算難,農民多操點心,盡力的把豬飼養得合乎標準就行了。難的是收購站的人風氣不正。老實人想賣豬又想賣個好價錢,那是比考狀元都難。不過,也不是難住一切人,有門子的可以托門子,眼色活就是菸酒說話。苦就苦了像陳太平這樣笨嘴拙舌的人。嘴不會說奉承話,又沒有熟人可托,再有個自尊心作怪,當然賣不了好價錢。本來應該賣一等的,就可能賣成二等。他當天沒有拿到錢,只是開了個白條就叫他第二天去領。真是得急病遇上個慢郎中,讓人苦沒辦法。第二天,他拿上白條好不容易領錢回來,天已經很晚了。他覺得應該把錢收好,省的在路上出事。雖然母豬圈離自己家不遠,還是小心為妙。常言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一帶出了幾起搶劫案了,得防著點。把錢放在哪裡呢?身上肯定不行,那就放在自行車什麼地方。放在什麼地方呢?他想到了車把,對就這樣,於是,他就把車把擰開,然後把錢塞到車把里。這樣就萬無一失了。他藏好了錢,就放心的騎著車子上路。正走著,突然從荊條地里竄出一個人來。忽地一下把他撞倒,提起車子就要走。太平一看急了,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而起。順手抓住車把,倆人就開始扭打起來。
“你要幹什麼?”
“把錢掏出來。”那人瓮聲瓮氣的說,好像故意改變了自己的聲音。
太平見那人在黑夜中依然黑紗蒙面,認不出是誰。他也硬氣的說:“沒錢。你是誰?“
“你賣豬的錢呢?”
太平心想,他咋知道我賣豬呢?莫非是熟人?
“快掏。”
對方完全是命令的口氣。但是,太平也一口咬定說沒錢。他想,哼,要錢,做你媽的美夢去吧。
搶劫者得不到錢,就與太平爭奪起來車子,倆人誰也不放手。拉過來推過去,難解難分。這就是趙景何文忠發現的車轍印。搶劫者看著硬奪不行了,就鬆開手,掄起拳頭照著太平打來,太平急忙一閃身,躲過了這一拳。手也丟開了車子。抬手去迎。那人抽回了手,順勢又抓住車子。太平攔腰一拳打過去,那人跳起身一閃,閃在了太平身後。這時,車子已經倒地,太平顧不得車子,翻轉身來又是一拳,朝那人的心窩打來。那人把身子向右一閃,隨即飛起右腳,正踢中太平的左肋。太平“哎呀”一聲,一個趔趄,蹲在地上。那人急去抓車。剛彎下腰,太平伸出腳照著那人的手踢去。說時遲,那時快,那人就順勢抓住了太平的腳,一摔,把太平摔出老遠。那人抓住車子說:“我借車子騎騎。”他正要走,太平又站起,那人從身上掏出一把匕首,威脅說:“你小子不要命就過來。”太平一遲疑,那人飛身上車,就走了。太平也飛身直追,但是,他哪裡追得上呢?
你不要輕看陳太平的遲疑,這裡面卻包含著他無限的心思。
按照太平的生活邏輯,無時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搶劫者搶到了他的頭上,他也敢不顧一切的與之爭鬥。他為什麼會遲疑呢?是他怕死嗎?不是。是條件反射起的作用。他是不願意死,雖然他生活的不是那麼幸福。連個對象也找不到,他也有他單戀的女子,那就是他的同學,名字叫牡丹。光聽這名字,就一定是一個漂亮的人,可是,人家不知道。他有他的苦衷。父親年老又被人打傷,是夠可憐的,如果自己再有個三長兩短,老人的命恐怕就很危險。這是一條命連著兩條命的事。他為什麼這時候賣豬,為什麼保錢,還不是都為了老人?
陳太平追了一陣,也沒有追上。路上,連個人影也沒有。他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無力的蹲在地上。他後悔剛才沒有硬拼。又恨自己太窩囊。錢放得那麼保險,還是被人家搶走了。車子怎麼能輕易的放手呢?他想,搶劫者為什麼知道我有賣豬的錢?一定是知道內情的人。他會是誰呢?我怎麼一時想不起來呢?聲音也不對,是變了聲的。誰會有這兩下子?哎,他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一對一,咋這麼熊?他照自己的頭上打了兩拳之後,又陷入了苦悶。自行車來的多麼不容易呀,那是去年賣了兩頭豬才買來的。為了它,全家人勒緊了褲腰帶,付出了多大的辛苦。這是一家人的心血換來的。差不多是用命換來的。用命換來的東西不應該用命來保護嗎?多麼愚蠢的傢伙。
陳太平又想到往事:多年來他就夢想擁有一輛自行車。他對它羨慕、傾心、視若珍寶。他朝思夢想也盼有一輛——哪怕是舊的,最次的,只要能騎就行了。可是,這最起碼的要求都無法達到,他家太窮了。擴大一點說,是他家所在這個生產隊太窮了。粉碎“四人幫”之後,政策放寬了,他家才開始餵了豬。可喜的是,兩頭豬順順利利的養大了,順順利利的賣掉了。有了錢,他就在寄賣部里買了輛八層新的自行車。雖然不是全新,也使一家增色不少,那一夜,他興奮的都沒有睡覺,整整守了一夜,摸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