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德斯馬利翁先生沉思良久,問道:
“可是,難道弗維爾先生寫這些信,為的是指控他妻子有罪。”
“當然。”
“那我們應該假定:要麼他有理由指控妻子,要麼這些信是偽造的。”
“信不是偽造的。所有專家都認定是弗維爾先生的筆跡。”
“那麼?”
“那麼……”
堂路易沒有把話說完。因為德斯馬利翁先生更為清晰地感覺到,他已經離真相很近很近了。
別的人都沒有作聲,和他一樣迫切地希望得知結果。他喃喃自語:
“我真不明白……”
“不,總監先生,您明白。您知道,發送這些信之所以是針對弗維爾夫人和加斯通·索弗朗的陰謀的一部分,是因為信文本來就是為毀掉他們而準備的。”
“什麼?什麼?你說什麼?”
“我說的就是我早已表明的意思:既然弗維爾夫人和加斯通·索弗朗是無辜的,那麼對他們的任何指控都是陰謀活動。”
又是一陣長時間的沉默。警察總監並不掩飾他的慌亂。他盯著堂路易的眼睛,慢騰騰地說:
“不管誰是罪犯,我還沒見過比這種仇恨的陷害更可怕的案件。”
“您都想像不到,這種陷害是多麼令人難以相信,總監先生。”佩雷納慢慢激動起來,說,“您沒聽到索弗朗敘說事情經過,還感覺不出這股仇恨是多麼強烈。我聽索弗朗說話的時候,充分感到了這一點。從那以後,我腦子裡就時時想著這股仇恨:誰可能懷有這樣的仇恨呢?瑪麗—安娜和索弗朗是遭受了什麼仇恨的陷害呢?是哪個難以想像的人物有這種邪惡的天才,打造出這樣牢固的鎖鏈,捆住了兩個犧牲品呢?
我腦子裡還盤桓著另一個想法,它出現得更早一點,已經幾次叫我費神了。我曾在馬澤魯面前提到過。這就是,那些信出現的日子是那樣精確、嚴密。我尋思,如果沒有極重要的原因明確要求,這些重要的文件不可能在固定的日子提交給公眾的輿論。什麼原因?如果有人的介入,信就不會這樣有規律地出現.尤其是司法機關抓住案情,並且守在房裡,等著收信以後,對吧?可是,儘管有種種障礙,信還是按期送到,好像它們不來不行似的。於是我漸漸悟出信是怎麼來的了:它們是由一個看不見的機械裝置送來的。這個裝置一經調好,就永遠只能一絲不苟地按照一種物理法則運轉,而不再由智慧與意識控制。
於是這兩個念頭發生了碰撞:一個是仇恨,它要折磨那兩個無辜的人,一個是機械裝置,它服務於‘懷著仇恨的人’的意圖。兩個念頭碰撞,便濺出了火星,同時也合為一體,使我記起伊波利特·弗維爾是個工程師!”
大家緊張地聽堂路易講著,都覺得有什麼東西壓在心頭,很不舒服。慘劇的真相一點一點顯露出來,不但沒有讓大家的緊張不安稍稍減輕,反而使它加劇到痛苦的地步。
德斯馬利翁先生又提出不同意見:
“不錯,信是在預定的日子落下來的,可是請你注意,每次落下的時辰不一致。”
“這是因為,信落下的時辰,跟我們開著燈還是關了燈值夜有關。而且正是這個細節向我提供了謎底。如果出於不可缺少的謹慎,信只能在黑暗中落下……我們今天已經看到了,那就是有一個裝置,阻止它在開著電燈時落下。顯然,這個裝置由裝在內部的一個開關控制。只能這樣解釋。其他任何解釋都是說不通的。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自動推送裝置,它靠一個時鐘機芯的驅動,按事先調定的時刻把信推進出來,而且只在電燈關了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機器的精巧,專家們會深為讚賞,而我的論斷,他們也會予以肯定。既然它是安在這間房子的天花板上的。既然它只裝了弗維爾先生寫的信,難道我無權斷言,它是由電氣工程師弗維爾先生製造的?”
弗維爾先生的名字,就像一個頑念,又一次被提到了。每提到一次,這個名字就增加了一分決定性的意味。先是弗維爾先生,接著是弗維爾工程師,再接下來是弗維爾電氣工程師。這樣,那個“懷著仇恨的人”的面目,就如堂路易所說的,就輪廓清晰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叫這些看慣了形形色色奇案的人,也覺得不寒而慄。現在,真相不再在他們周圍轉悠了。他們早就與它搏鬥,就像與一個掐你脖子、要把你摔倒、卻又看不見的對手搏鬥。
總監概括了自己的印象,聲音低沉地說:
“這麼說,弗維爾先生寫這些信,是想毀掉他妻子和愛上他妻子的男人。”
“對。”
“既是這樣……”
“既是這樣?”
“從另方面說,他知道自己受到死的威脅,因此希望萬一自己死了,他妻子和妻子的朋友受到指控,對嗎?”
“對。”
“為了報復他們的愛情,為了滿足自己復仇的願望,他希望提出一堆鐵證,證明他們就是謀害自己的兇手,對嗎?”
“對。”
“因此……因此,弗維爾先生是……怎麼說呢?……從某個方面講。是……殺害他的兇手的同謀。他在死亡面前發抖……他掙扎……但他作好了安排,讓他的死為他復仇提供便利。是這樣的,對嗎?是這樣嗎?”
“可是,難道弗維爾先生寫這些信,為的是指控他妻子有罪。”
“當然。”
“那我們應該假定:要麼他有理由指控妻子,要麼這些信是偽造的。”
“信不是偽造的。所有專家都認定是弗維爾先生的筆跡。”
“那麼?”
“那麼……”
堂路易沒有把話說完。因為德斯馬利翁先生更為清晰地感覺到,他已經離真相很近很近了。
別的人都沒有作聲,和他一樣迫切地希望得知結果。他喃喃自語:
“我真不明白……”
“不,總監先生,您明白。您知道,發送這些信之所以是針對弗維爾夫人和加斯通·索弗朗的陰謀的一部分,是因為信文本來就是為毀掉他們而準備的。”
“什麼?什麼?你說什麼?”
“我說的就是我早已表明的意思:既然弗維爾夫人和加斯通·索弗朗是無辜的,那麼對他們的任何指控都是陰謀活動。”
又是一陣長時間的沉默。警察總監並不掩飾他的慌亂。他盯著堂路易的眼睛,慢騰騰地說:
“不管誰是罪犯,我還沒見過比這種仇恨的陷害更可怕的案件。”
“您都想像不到,這種陷害是多麼令人難以相信,總監先生。”佩雷納慢慢激動起來,說,“您沒聽到索弗朗敘說事情經過,還感覺不出這股仇恨是多麼強烈。我聽索弗朗說話的時候,充分感到了這一點。從那以後,我腦子裡就時時想著這股仇恨:誰可能懷有這樣的仇恨呢?瑪麗—安娜和索弗朗是遭受了什麼仇恨的陷害呢?是哪個難以想像的人物有這種邪惡的天才,打造出這樣牢固的鎖鏈,捆住了兩個犧牲品呢?
我腦子裡還盤桓著另一個想法,它出現得更早一點,已經幾次叫我費神了。我曾在馬澤魯面前提到過。這就是,那些信出現的日子是那樣精確、嚴密。我尋思,如果沒有極重要的原因明確要求,這些重要的文件不可能在固定的日子提交給公眾的輿論。什麼原因?如果有人的介入,信就不會這樣有規律地出現.尤其是司法機關抓住案情,並且守在房裡,等著收信以後,對吧?可是,儘管有種種障礙,信還是按期送到,好像它們不來不行似的。於是我漸漸悟出信是怎麼來的了:它們是由一個看不見的機械裝置送來的。這個裝置一經調好,就永遠只能一絲不苟地按照一種物理法則運轉,而不再由智慧與意識控制。
於是這兩個念頭發生了碰撞:一個是仇恨,它要折磨那兩個無辜的人,一個是機械裝置,它服務於‘懷著仇恨的人’的意圖。兩個念頭碰撞,便濺出了火星,同時也合為一體,使我記起伊波利特·弗維爾是個工程師!”
大家緊張地聽堂路易講著,都覺得有什麼東西壓在心頭,很不舒服。慘劇的真相一點一點顯露出來,不但沒有讓大家的緊張不安稍稍減輕,反而使它加劇到痛苦的地步。
德斯馬利翁先生又提出不同意見:
“不錯,信是在預定的日子落下來的,可是請你注意,每次落下的時辰不一致。”
“這是因為,信落下的時辰,跟我們開著燈還是關了燈值夜有關。而且正是這個細節向我提供了謎底。如果出於不可缺少的謹慎,信只能在黑暗中落下……我們今天已經看到了,那就是有一個裝置,阻止它在開著電燈時落下。顯然,這個裝置由裝在內部的一個開關控制。只能這樣解釋。其他任何解釋都是說不通的。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自動推送裝置,它靠一個時鐘機芯的驅動,按事先調定的時刻把信推進出來,而且只在電燈關了的情況下。毫無疑問,機器的精巧,專家們會深為讚賞,而我的論斷,他們也會予以肯定。既然它是安在這間房子的天花板上的。既然它只裝了弗維爾先生寫的信,難道我無權斷言,它是由電氣工程師弗維爾先生製造的?”
弗維爾先生的名字,就像一個頑念,又一次被提到了。每提到一次,這個名字就增加了一分決定性的意味。先是弗維爾先生,接著是弗維爾工程師,再接下來是弗維爾電氣工程師。這樣,那個“懷著仇恨的人”的面目,就如堂路易所說的,就輪廓清晰地出現在大家面前,叫這些看慣了形形色色奇案的人,也覺得不寒而慄。現在,真相不再在他們周圍轉悠了。他們早就與它搏鬥,就像與一個掐你脖子、要把你摔倒、卻又看不見的對手搏鬥。
總監概括了自己的印象,聲音低沉地說:
“這麼說,弗維爾先生寫這些信,是想毀掉他妻子和愛上他妻子的男人。”
“對。”
“既是這樣……”
“既是這樣?”
“從另方面說,他知道自己受到死的威脅,因此希望萬一自己死了,他妻子和妻子的朋友受到指控,對嗎?”
“對。”
“為了報復他們的愛情,為了滿足自己復仇的願望,他希望提出一堆鐵證,證明他們就是謀害自己的兇手,對嗎?”
“對。”
“因此……因此,弗維爾先生是……怎麼說呢?……從某個方面講。是……殺害他的兇手的同謀。他在死亡面前發抖……他掙扎……但他作好了安排,讓他的死為他復仇提供便利。是這樣的,對嗎?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