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皇上,臣不辛苦,微臣是沾了顧大人的光。”

  夏完淳回道,他說的顧大人是前任布政司顧君恩,顧君恩仍是昔日李自成部下,在促成李自成餘部歸順朝廷中出力甚多,顧君恩也得到重用,不但出任了首任東北省的布政司,如今更是成為內閣中的一員。

  原本李自成的餘部也多有遷居東北省,正是在顧君恩手中,瀋陽一府就新開闢數百萬畝良田,不但可以讓瀋陽做到自給給足,每年還可以有近百萬石的餘糧,運送到新開發的地方,供移民使用,大大減輕朝廷移民的負擔,故夏完淳才有此一說。

  見到夏完淳不居功,皇帝沒有再說什麼,將目光轉向人群搜尋,沒有發現自己要找的人,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

  夏完淳當然知道皇帝要找的是什麼,低聲道:“皇上,家姐已離開瀋陽,到外面雲遊去了。”

  王福心中悵然若失,世上之事終非十全十美,縱然自己是皇帝,依然有得不到的東西。

  在瀋陽停留了五天,皇帝的車駕離開,向北巡視,一路經過長春、哈爾濱等重要城鎮,十月中旬時,皇帝到達海參威。

  在海參威停留後,皇帝並沒有繼續前行,整個北方實在是太大了,以眼前的條件,真要全部走上一圈,即使花數年時間也不夠,何況到了冬天也不適應繼續走路,如果有生之年整個北方鐵路修通,皇帝或許有機會繞著北方走上一圈,眼下卻不適應再向北,趁著海參威水面還沒有結凍,皇帝一行乘著蒸汽艦從海路返回。

  “皇上,前面就是朝鮮的元山港了。”鄭成功指著遠處的大陸道。

  皇帝乘坐海軍戰艦從海上返回江南,海軍上下自然是歡喜異常,北洋海軍總督鄭成功親自率主力為皇帝護航。

  大明目前的政策是海陸並重,但實際上內閣還是偏向陸軍,雖然海軍的人均費用遠高於陸軍,但因為陸軍龐大,海軍總經費只有陸軍一半左右。

  能得到陸軍一半經費,在以前是海軍想都不敢想之事,不過,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還是有不少海軍將領希望朝廷能將經費進一步向海軍傾斜,最好能與陸軍相當,如果不行,那也要擴大一點,而皇帝一直是海軍最有力的支持者,這次皇帝乘坐海軍軍艦,海軍上下都敝了一股勁,希望能在皇帝面前露一次臉,加大皇帝對海軍的好感。這次到元山港口視察,就是海軍極力向皇帝所爭取的。

  王福用望遠鏡向港口看去,只見港口已是人山人海,最前面一人穿著大明親王服飾,後面也是一些穿著大明官服的官員,只是帽子和大明官員有明顯區別。

  “鄭愛卿,你通知了朝鮮國王?”

  “回皇上,皇上來到朝鮮,蕃屬國王自然需要覲見。”鄭成功回道。

  “朕聽說你多有欺壓朝鮮國王之舉,不知是否屬實?”

  皇帝語氣平淡,鄭成功卻冒出一身冷汗,暗罵哪個小人在皇上耳邊說自己壞話,連忙道:“皇上,臣冤枉,臣一直飄浮在海上,與朝鮮國王一年也見不到數回,又如何會欺壓他?”

  對於鄭成功有無欺壓朝鮮國王,皇帝其實並不在意,“小國之主,猶如大國之臣。”既然如此,鄭成功即使欺壓到朝鮮國王,也只是大臣之間的糾紛,皇帝在意的是會不會造成朝鮮上下對大明怨恨,繼而損害到大明在朝鮮的利益,或使朝鮮脫離大明的掌控。

  “朕不管以前是否有此事,以後不可對國王過於無理。”

  “臣遵旨。”鄭成功鬆了一口氣,既然皇上只說不可過於無理,那麼一些小小的要求就不算什麼了。

  “小王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的座船剛一靠岸,朝鮮國王李棩和世子李焞已經被引導上艦,對皇帝大禮參拜。

  李棩剛年過三旬,只是酒色過度,身體有一些虛,登上大艦時已是滿頭大汗,李焞則是一個十一歲的少年,對於這座龐大的鋼鐵戰艦很是好奇,即使是跪在甲板上,眼睛也是向四周亂轉。

  “免禮。”

  “謝皇上。”又磕了一個頭,李棩才從甲板起身,只是不知是因為風浪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他起身時沒有站穩,重新跌坐下去,引得隨同的大明官員一陣輕笑。

  李棩臉上一紅,連忙謝罪道:“皇上,小王失禮了。”

  皇帝用目光嚴厲的轉了一圈,甲板上的笑聲頓時消失,李焞倒是很懂事的樣子,過去用力拉了幾下,才將李棩從甲板上扶起。

  “李卿年紀尚輕,不意身體如此之虛,此非長壽之道,有些事還是要節制一下才好。”皇帝意味深長的道,賜了幾味補藥,又誇讚了一下李焞的孝順。

  李棩的臉再次紅了起來,他知道皇帝賜下的補藥是何意,只是聽到皇帝誇讚自己兒子,李棩心中又高興起來。

  對於大明皇帝的突然駕臨,李棩心中不可能有什麼想法,不說李氏王朝兩次都是靠著大明才免去滅國之禍,單是現在,銀行、海關都捏在大明手中,一些重要的經濟命脈也全都被大明商人控制,朝鮮根本動彈不得,雖然如此,朝鮮的經濟卻比以前好了許多,單是海關收入就可以養活整個王室和官員,因此朝鮮王室和官員都很滿足,只要能象現在一樣,一直享受著榮華富貴就可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