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頁
沙皇的炮兵訓練有素,又有豐富的戰場經驗,拉辛雖然是哥薩克出身,起義時也吸收了不少原本參軍的哥薩克,只是軍中合格的炮手卻不多,大部分炮手都是菜鳥,按理沙皇的炮擊應當遠遠勝過叛軍,事實上,雙方卻打了一個平手,這是因為沙辛的大炮全部來自於大明,不但數量多過沙皇,而且火炮質量更勝一籌。
火炮的對射一直持續了三天,這三天中,雙方都傷亡慘重,經過三天的射擊,起義軍的炮手射擊越來越熟練,而沙皇的炮兵本身訓練有素,不可能在這點時間更進一步,相反,由於火炮損壞太多得不到及時補充,沙皇的炮擊漸漸處於下風。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看到炮兵無法取勝,只得命令自己的騎兵進攻叛軍炮兵陣地,拉辛雖然派出騎兵進行攔截,不過,拉辛的騎兵並沒有完全將莫斯科的騎兵完全攔住,有近千名莫斯科騎兵衝過攔截,出現在拉辛的炮兵陣地前。
當精銳的莫斯科騎兵出現在陣地前時,起義軍炮兵陣地出現了動搖,不少炮兵丟下火炮轉身就跑,起義軍的炮兵陣地一時沉寂下來,沙皇軍隊頓時士氣大振,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趁機命令射擊兵前進,向叛軍發起攻擊,企圖一舉擊潰叛軍。
拉辛顧不得心疼自己的炮兵,見到二萬莫斯科射擊兵向自己陣地壓來,也揮動旗幟,命令自己的火槍兵出擊,雙方排著整齊的隊列向著對方前進,當距離接近時,起義軍軍官率先下達開火的命令,接著沙皇的軍隊也下達了開火命令,剎時槍聲大作,中彈的士兵如同麥子一樣,一浪一浪的撲倒在平原上。
激戰持續到黃昏,雙方死傷過萬,依然難予分出勝利,只是拉辛的輔兵卻取到了作用,數萬輔兵用長矛攔住了攻擊炮兵陣地的沙皇騎兵,將一千多騎兵殺死,起義軍的炮兵陣地再次發起炮擊,當炮彈落入莫斯科射擊兵陣地時,沙皇的軍隊出現了動搖,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不得不下令收兵。
當晚,預感到此次作戰要失敗的多爾戈魯科夫公爵拋下沙皇,自己先帶兵撤退,爾戈魯科夫公爵的撤退導致連鎖效應,各個軍官爭相逃跑,暴怒的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根本無法命令隊伍停止,只得也跟著倉惶撤退。
面對沙皇軍隊的自行崩潰,拉辛大喜過望,第二天天剛亮,馬上下令追擊,在離莫斯科還有五十公里時,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被起義軍團團圍住,走投無路下,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選擇了自刎,他本來想擊敗叛軍後可以等候自己兒子出生,沒想到卻連兒子的面也沒有見到就死於非命。
第四卷 帝國東升 第445章 北京城中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死訊傳到莫斯科後,大臣們擁戴他與前妻子的長子費奧爾多為羅曼諾夫家族的第三位沙皇,草草舉行過儀式後,新沙皇帶著他的大臣們撤出了莫斯科,新沙皇撤出莫斯科的第三日,拉辛的隊伍進入了不設防的莫斯科,在眾多部下擁戴下,拉辛宣布自己成為俄國沙皇,俄羅斯進入雙皇時代。
大明收到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死訊時,已是弘光二十八年的七月份,皇帝正在北京紫禁城中,這還是皇帝自攻取北京之後,第二次入住紫禁城。
兩京鐵路已在去年開通,這使得從南京到北京的路程大為縮短,由原來的數月變為只有兩天,大大方便了皇帝的出行,從收復京城後,皇帝就一直沒有再來北方,眼下大明太平無事,皇帝自然動了遊興。
數十年沒有皇帝的北京城,仿佛王氣散盡,儘管離滿人撤出京城已過二十餘年,北京城的人口也恢復到五十萬之多,在北方依然是第一大城,只是比起大明都城的繁華,不可同日而言。
儘管北京依然是南北貨物交流的中心,只是沒有數十萬軍隊的駐紮,沒有了皇室嬪妃,少了數十萬消費群體,又怎麼可能象以前一樣繁榮。
皇帝的到來,得到城內百姓的熱烈歡迎,作為北京城的居民,當然希望北京能夠重新成為大明的首府,恢復以前繁華的局面。
紫禁城作為大明皇城達二百餘年,已然是大明都城的象徵,從收復之日起,工部就一直撥款進行維護,如今燒毀的太和殿已經重新修好,其餘地方也修葺一新,整個紫禁城顯得美輪美奐。
儘管南京的皇宮幾經改造,只是無論從面積還是外觀壯麗,南京皇宮都無法和紫禁城相比,在紫禁城住了十餘天,王福都有一點捨不得離開。
紫禁城到底是不能長住,當初成祖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除了因為北京是他早先的封地外,更多是為了保持對蒙古人的軍事壓力,如今事過境遷,無論是蒙古還是女真,都已成為過眼雲煙,整個西伯利亞都成為大明囊中之物,王福自然沒有必要再將都城從南京搬回來。
在北京再待上數天,王福的車駕就要斷續北巡,皇帝出京當然不只是出來遊玩,更多的是為了解地方詳情,安撫地方,今天驟然聽到沙皇死訊,心中不由有些唏唏。
儘管王福對俄羅斯歷史並不是太了解,但知道如果沒有大明賣給拉辛這麼多武器,沙皇絕不會死於農民軍手中。
“沙皇陛下,朕可並沒有想你死在叛軍手中,只是你實在太不小心了,也罷,朕就給你兒子一點補償吧。”
皇帝心中自語道,向旁邊侍立一邊的翰林院侍讀董納道:“傳旨,讓軍器局減少與拉辛的武器交易。”
火炮的對射一直持續了三天,這三天中,雙方都傷亡慘重,經過三天的射擊,起義軍的炮手射擊越來越熟練,而沙皇的炮兵本身訓練有素,不可能在這點時間更進一步,相反,由於火炮損壞太多得不到及時補充,沙皇的炮擊漸漸處於下風。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看到炮兵無法取勝,只得命令自己的騎兵進攻叛軍炮兵陣地,拉辛雖然派出騎兵進行攔截,不過,拉辛的騎兵並沒有完全將莫斯科的騎兵完全攔住,有近千名莫斯科騎兵衝過攔截,出現在拉辛的炮兵陣地前。
當精銳的莫斯科騎兵出現在陣地前時,起義軍炮兵陣地出現了動搖,不少炮兵丟下火炮轉身就跑,起義軍的炮兵陣地一時沉寂下來,沙皇軍隊頓時士氣大振,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趁機命令射擊兵前進,向叛軍發起攻擊,企圖一舉擊潰叛軍。
拉辛顧不得心疼自己的炮兵,見到二萬莫斯科射擊兵向自己陣地壓來,也揮動旗幟,命令自己的火槍兵出擊,雙方排著整齊的隊列向著對方前進,當距離接近時,起義軍軍官率先下達開火的命令,接著沙皇的軍隊也下達了開火命令,剎時槍聲大作,中彈的士兵如同麥子一樣,一浪一浪的撲倒在平原上。
激戰持續到黃昏,雙方死傷過萬,依然難予分出勝利,只是拉辛的輔兵卻取到了作用,數萬輔兵用長矛攔住了攻擊炮兵陣地的沙皇騎兵,將一千多騎兵殺死,起義軍的炮兵陣地再次發起炮擊,當炮彈落入莫斯科射擊兵陣地時,沙皇的軍隊出現了動搖,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不得不下令收兵。
當晚,預感到此次作戰要失敗的多爾戈魯科夫公爵拋下沙皇,自己先帶兵撤退,爾戈魯科夫公爵的撤退導致連鎖效應,各個軍官爭相逃跑,暴怒的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根本無法命令隊伍停止,只得也跟著倉惶撤退。
面對沙皇軍隊的自行崩潰,拉辛大喜過望,第二天天剛亮,馬上下令追擊,在離莫斯科還有五十公里時,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被起義軍團團圍住,走投無路下,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選擇了自刎,他本來想擊敗叛軍後可以等候自己兒子出生,沒想到卻連兒子的面也沒有見到就死於非命。
第四卷 帝國東升 第445章 北京城中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死訊傳到莫斯科後,大臣們擁戴他與前妻子的長子費奧爾多為羅曼諾夫家族的第三位沙皇,草草舉行過儀式後,新沙皇帶著他的大臣們撤出了莫斯科,新沙皇撤出莫斯科的第三日,拉辛的隊伍進入了不設防的莫斯科,在眾多部下擁戴下,拉辛宣布自己成為俄國沙皇,俄羅斯進入雙皇時代。
大明收到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死訊時,已是弘光二十八年的七月份,皇帝正在北京紫禁城中,這還是皇帝自攻取北京之後,第二次入住紫禁城。
兩京鐵路已在去年開通,這使得從南京到北京的路程大為縮短,由原來的數月變為只有兩天,大大方便了皇帝的出行,從收復京城後,皇帝就一直沒有再來北方,眼下大明太平無事,皇帝自然動了遊興。
數十年沒有皇帝的北京城,仿佛王氣散盡,儘管離滿人撤出京城已過二十餘年,北京城的人口也恢復到五十萬之多,在北方依然是第一大城,只是比起大明都城的繁華,不可同日而言。
儘管北京依然是南北貨物交流的中心,只是沒有數十萬軍隊的駐紮,沒有了皇室嬪妃,少了數十萬消費群體,又怎麼可能象以前一樣繁榮。
皇帝的到來,得到城內百姓的熱烈歡迎,作為北京城的居民,當然希望北京能夠重新成為大明的首府,恢復以前繁華的局面。
紫禁城作為大明皇城達二百餘年,已然是大明都城的象徵,從收復之日起,工部就一直撥款進行維護,如今燒毀的太和殿已經重新修好,其餘地方也修葺一新,整個紫禁城顯得美輪美奐。
儘管南京的皇宮幾經改造,只是無論從面積還是外觀壯麗,南京皇宮都無法和紫禁城相比,在紫禁城住了十餘天,王福都有一點捨不得離開。
紫禁城到底是不能長住,當初成祖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除了因為北京是他早先的封地外,更多是為了保持對蒙古人的軍事壓力,如今事過境遷,無論是蒙古還是女真,都已成為過眼雲煙,整個西伯利亞都成為大明囊中之物,王福自然沒有必要再將都城從南京搬回來。
在北京再待上數天,王福的車駕就要斷續北巡,皇帝出京當然不只是出來遊玩,更多的是為了解地方詳情,安撫地方,今天驟然聽到沙皇死訊,心中不由有些唏唏。
儘管王福對俄羅斯歷史並不是太了解,但知道如果沒有大明賣給拉辛這麼多武器,沙皇絕不會死於農民軍手中。
“沙皇陛下,朕可並沒有想你死在叛軍手中,只是你實在太不小心了,也罷,朕就給你兒子一點補償吧。”
皇帝心中自語道,向旁邊侍立一邊的翰林院侍讀董納道:“傳旨,讓軍器局減少與拉辛的武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