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當這些話在大廳里迴蕩,恐慌潮起潮落,在麥克內心起伏,他慢慢跌坐在椅子裡。種種回憶掠過心頭,活像老鼠面對上漲的洪水紛紛竄逃,他頓時感覺自己有罪。他握緊了椅子的扶手,想在往事情景再現和情感的猛攻中找到某種平衡。他個人的缺陷赫然顯現,他幾乎可以聽到內心的隱秘處有一個聲音在吟誦曾犯下的罪過目錄。隨著這個目錄越列越長,他的恐懼不斷加深。他無可申辯。他知道災禍臨頭。
“麥肯齊……”她剛要說就被打斷。
“現在我明白了。我死了,對不對?這就是我能見到耶穌和‘老爹’的原因,因為我已經死了。”他身子往後靠,抬頭朝著黑暗望去,胃裡一陣不適,“我簡直不能相信!我連一點感覺都沒有。”他望望那位耐心看他的女子。“我死了多長時間了?”他問。
“麥肯齊,”她說,“很抱歉讓你失望了,可你還沒在你的世界裡安眠長睡呢,我想你是誤會……”
麥克再次打斷了她,“我沒死?”此時他心懷疑慮,有站了起來,“你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真的?我還活著?可我想你剛才說了,我來這裡是為了審判?”
“我說了。”她確認,臉上卻現出興味十足的表情,“可是。麥肯齊……”
“審判?我沒死就要接受審判?”他第三次打斷她。他琢磨著聽到的話,怒氣替代了恐慌。“這看起來太不公平了!”他知道自己的情緒已在失控。“別人也是這樣,我的意思是,人還沒有死就接受審判嗎?我要是改了呢?我要是在餘生中改好了呢?要是我後悔了呢?那又會怎樣?”
“麥肯齊,你有什麼藥悔改的?”她問道,對他的發作並不驚慌。
麥克慢慢坐回去。他低頭看著平滑的地面,搖了搖頭。“我不知道該從哪兒說起,”他咕噥道,“我思緒亂糟糟的,是不是?”他抬起頭。
“是,你是夠亂的。”她報以微笑。“麥肯齊,你就是一堆可怕的混亂,不過你來這裡不是為了表示後悔,至少不是你理解的那樣。麥肯齊,你來這裡不是來接受審判……”
“可是,”他又插話,“我想你說過我……”
“來這裡是為了審判?”幫他說完這話,她依然保持著冷靜和溫和,猶如夏日裡的一陣微風。“我是說過。但你不是這裡的被告。”
麥克深深吸了一口氣,她的話讓他放下心來。
“你要做的是——法官!”
當他領會她話中的意思時,胃裡又是一緊。最終,他把目光落到椅子上。“什麼?我?還是免了吧。”他頓了一下,又說:“我沒有能力當法官。”
“啊,這可不對。”回答很快,帶有一絲頑皮的嘲弄,“即便你跟我們待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你也已經變得非常睿智。再說,在你的一生中已經評判了許多事物。你曾評判別人的行為,甚至動機,就好像你已設法了解到了真相。你評判皮膚的顏色、肢體語言與身體的氣味。你曾評判歷史和關係。你甚至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念評判某人一生的價值。人人都說你做起事情來得心應手。”
麥克感覺臉發燙。他必須承認,自己一生確實一直在評判這評判那。但別人都是這樣,不是嗎?誰不是憑一時印象就對別人匆忙下結論?又是它在作怪——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他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整個世界。
“告訴我,”她問道,“要是你不介意,你的評判是基於何種標準?”
麥克抬頭,想與她的目光相遇,卻發現一旦他直視她的時候,他的思緒就搖擺不定。一旦凝視她的眼睛,想保持連貫而符合邏輯的思路似乎根本不太可能。他只好移開目光,去看角落的黑暗,希望以此能使思緒集中起來。
“當時並無明確標準,”他終於承認,聲音虛弱,“我承認做出哪些評判時自以為相當公正,可現在……”
“當時你當然覺得很公正。”她就像是在聲明一個事實,陳述一個慣例,不是特別針對那個時刻——那個令他羞愧和悲傷的時刻而言。“要評判,你得認為自己高於被你評判的人。好吧,今天你有機會盡情發揮你的才能。來吧。”她說著,拍了拍椅背,“我要你坐在這裡。來吧。”
他猶豫卻又順從的走向她和那把等著他的椅子。每走一步,他都感覺自己似乎在變小,要麼就是她和椅子在變大,他說不出究竟為何。他爬上那把椅子,碩大的桌面橫在面前,他的兩腳剛剛能夠著他,這一切都讓他感覺自己實在渺小。“嗯……我要審判什麼案子?”他轉過身,仰臉問她。
“不是案子。”她頓了一下,走到了桌邊,“是人。”
他心中不安的感覺在迅速增長,坐在超大的寶座上也於事無補。他有什麼權力去審判別人?縱然,從一定程度而言,他幾乎評判過每個他見到的和許多素未謀面的人,這本已有罪。但他明白,他的自我中心的表現絕對有罪。他現在怎麼敢去審判別人?先前所有的評判都那麼膚淺,都是基於外表和行為,心態變化、某種偏見就能輕易左右他對事情的看法,以滿足抬高自己、獲取安全或歸屬的需要。他意識到內中的恐慌又要抬頭了……
“麥肯齊……”她剛要說就被打斷。
“現在我明白了。我死了,對不對?這就是我能見到耶穌和‘老爹’的原因,因為我已經死了。”他身子往後靠,抬頭朝著黑暗望去,胃裡一陣不適,“我簡直不能相信!我連一點感覺都沒有。”他望望那位耐心看他的女子。“我死了多長時間了?”他問。
“麥肯齊,”她說,“很抱歉讓你失望了,可你還沒在你的世界裡安眠長睡呢,我想你是誤會……”
麥克再次打斷了她,“我沒死?”此時他心懷疑慮,有站了起來,“你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真的?我還活著?可我想你剛才說了,我來這裡是為了審判?”
“我說了。”她確認,臉上卻現出興味十足的表情,“可是。麥肯齊……”
“審判?我沒死就要接受審判?”他第三次打斷她。他琢磨著聽到的話,怒氣替代了恐慌。“這看起來太不公平了!”他知道自己的情緒已在失控。“別人也是這樣,我的意思是,人還沒有死就接受審判嗎?我要是改了呢?我要是在餘生中改好了呢?要是我後悔了呢?那又會怎樣?”
“麥肯齊,你有什麼藥悔改的?”她問道,對他的發作並不驚慌。
麥克慢慢坐回去。他低頭看著平滑的地面,搖了搖頭。“我不知道該從哪兒說起,”他咕噥道,“我思緒亂糟糟的,是不是?”他抬起頭。
“是,你是夠亂的。”她報以微笑。“麥肯齊,你就是一堆可怕的混亂,不過你來這裡不是為了表示後悔,至少不是你理解的那樣。麥肯齊,你來這裡不是來接受審判……”
“可是,”他又插話,“我想你說過我……”
“來這裡是為了審判?”幫他說完這話,她依然保持著冷靜和溫和,猶如夏日裡的一陣微風。“我是說過。但你不是這裡的被告。”
麥克深深吸了一口氣,她的話讓他放下心來。
“你要做的是——法官!”
當他領會她話中的意思時,胃裡又是一緊。最終,他把目光落到椅子上。“什麼?我?還是免了吧。”他頓了一下,又說:“我沒有能力當法官。”
“啊,這可不對。”回答很快,帶有一絲頑皮的嘲弄,“即便你跟我們待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你也已經變得非常睿智。再說,在你的一生中已經評判了許多事物。你曾評判別人的行為,甚至動機,就好像你已設法了解到了真相。你評判皮膚的顏色、肢體語言與身體的氣味。你曾評判歷史和關係。你甚至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念評判某人一生的價值。人人都說你做起事情來得心應手。”
麥克感覺臉發燙。他必須承認,自己一生確實一直在評判這評判那。但別人都是這樣,不是嗎?誰不是憑一時印象就對別人匆忙下結論?又是它在作怪——以自我為中心的視角,他以這樣的視角來看待整個世界。
“告訴我,”她問道,“要是你不介意,你的評判是基於何種標準?”
麥克抬頭,想與她的目光相遇,卻發現一旦他直視她的時候,他的思緒就搖擺不定。一旦凝視她的眼睛,想保持連貫而符合邏輯的思路似乎根本不太可能。他只好移開目光,去看角落的黑暗,希望以此能使思緒集中起來。
“當時並無明確標準,”他終於承認,聲音虛弱,“我承認做出哪些評判時自以為相當公正,可現在……”
“當時你當然覺得很公正。”她就像是在聲明一個事實,陳述一個慣例,不是特別針對那個時刻——那個令他羞愧和悲傷的時刻而言。“要評判,你得認為自己高於被你評判的人。好吧,今天你有機會盡情發揮你的才能。來吧。”她說著,拍了拍椅背,“我要你坐在這裡。來吧。”
他猶豫卻又順從的走向她和那把等著他的椅子。每走一步,他都感覺自己似乎在變小,要麼就是她和椅子在變大,他說不出究竟為何。他爬上那把椅子,碩大的桌面橫在面前,他的兩腳剛剛能夠著他,這一切都讓他感覺自己實在渺小。“嗯……我要審判什麼案子?”他轉過身,仰臉問她。
“不是案子。”她頓了一下,走到了桌邊,“是人。”
他心中不安的感覺在迅速增長,坐在超大的寶座上也於事無補。他有什麼權力去審判別人?縱然,從一定程度而言,他幾乎評判過每個他見到的和許多素未謀面的人,這本已有罪。但他明白,他的自我中心的表現絕對有罪。他現在怎麼敢去審判別人?先前所有的評判都那麼膚淺,都是基於外表和行為,心態變化、某種偏見就能輕易左右他對事情的看法,以滿足抬高自己、獲取安全或歸屬的需要。他意識到內中的恐慌又要抬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