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由此可知,這時的楚王,既是世俗的王,又是最為人尊崇的巫者。熊繹之後傳了十五代,到楚武王的時候,國家的體制已經發生了變化。那時的楚國,世俗政治與宗教日漸分離,巫者的地位一度降低。所以到了楚昭王的時代,國家不得不進行宗教改革。

  “提出革新宗教建議的人,就是諸位的先祖觀射父,他也是我最佩服的幾個古人之一。觀射父的提議記錄在《春秋外傳》里,我想諸位一定比我更熟悉,那就是所謂的‘絕地天通’。露申,你明白這個說法的確切含義嗎?”

  觀露申不敢應答,葵便繼續說了下去。

  “所謂‘絕地天通’,就是建立國家神道的意思。‘神道’這個詞見於《周易》,我這裡只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借用一下。觀射父對這個說法做出的字面上的解釋是,‘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其背後的意思則是,將對天與對地的祭祀分歸兩名祭司管轄,他們都同時對王負責,只有王可以統轄他們。‘天’與‘地’分別對應‘神’與‘民’,對它們的祭祀權被壟斷在王者手中。觀射父提出這一學說恐怕是基於當時楚國的現狀吧。我想,當日的楚國也有許多大夫、士在自家中供養巫者,為自己服務,擅自祭祀天地諸神,這種私人性質的祭禱,可以說是一種‘淫祀’。長此以往,國家的祭祀勢必會荒廢,世俗的政令也將難以下達。所以,他才認為有必要實行‘絕地天通’,建立國家控制的祭祀體系,以此重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

  “但是,你說的這些和屈原的身份又有什麼關係呢?”露申問道。

  “不要心急,馬上就要論證到這個問題了。”葵說,“觀射父在論證這個問題時,還特意解釋了‘巫’的概念:‘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也就是說,他肯定女性也有溝通神明的能力,這是他建立學說的一個前提。

  “可以肯定的是,觀射父雖然沒有說明,但他構建的國家神道體系里,決不會只有司祭天地的兩個神職人員而已。為了使王者可以統轄全部世俗與宗教事務,勢必要建立一種對全國所有巫者的管理制度,為巫者排列等級、分派職責。

  “在這個時候,巫女和男巫一樣,都被編入了國家的宗教管理體系。這一體系與世俗政治的官僚體系原本是並行不悖的,但到後世,兩個體系再難分離,終於結合,於是官僚與巫者之間就可以發生身份轉換了。因而,身為巫女的屈原完全有可能擔任左徒、三閭大夫一類的官職。”

  葵講完了自己的推測,環視廳內,在座的眾人只是低頭飲酒,並不在意她的這番話。葵這時才意識到,觀氏不僅有位先祖曾向楚昭王提出“絕地天通”的建議,也曾有與屈原共事過的先人。雖然那已是渺遠的所傳聞世的事情了,但總有一二不為外人所知的逸事能流傳至今吧。

  在觀家的人面前談論屈原,究竟有些自不量力了。

  就在葵這樣想著的時候,一直不曾開口的觀若英講出了自己的看法。

  “於陵君的觀點非常有趣,對於我這樣寡陋的人來說,的確很有說服力。或許你也嚮往著屈子這樣的人生吧。不過,你在論證‘屈原是巫女’這個命題時提出的三個證據中,有一個是不能成立的。”

  若英講話時並無表情,也不帶語氣,語速慢得讓人忍不住想催促她一番,與歡快活潑的露申迥然不同。

  “你說因為《離騷》的主人公背負著不能婚戀的禁忌,所以她的戀情必將以不幸告終。但是在楚地,並沒有這樣的禁忌。不僅沒有,而且……有些話果然不適合在這種稠人廣坐的地方講出來。所以,如果方便的話請你過來一下,我可以在耳邊講給你聽。”

  “欸?一定要我親自過去嗎?”葵慵懶地轉向小休,在她耳邊說道,“感覺好麻煩的樣子。不如這樣吧,你代我到若英姐姐那裡去,把她要說的話轉告給我。”

  小休膝行到若英身邊,葵在自己的座席上看到若英對她耳語,似乎只說了一句話而已。而小休聽罷,很輕地驚呼了一聲,還習慣性地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實際上,每次發覺說錯了話,她都會做出這個動作。

  當小休返回葵的身邊,竟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果然還、還、還是主人親自去聽為好,她講的事情,我不是很明白……”

  小休遲疑地說。她是個瞞不住事情的孩子。葵又是個聰明人,一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也就是說,楚地的巫女其實是很淫亂的咯?”

  “我就是這個意思。”

  聽到葵與若英的對話,滿座皆驚。坐在葵身邊的露申也感覺到了眾人視線正集中到這邊。她捂住臉,低聲自語著“我是不是應該迴避一下呢”。小休則苦笑著看著露申,用眼神告訴她,“對不起,我家主人一直如此,請勿見怪”。

  “這樣嗎?我一直以為楚地也有這種禁忌呢。”葵說,“《左氏春秋》里記載了楚國公主季羋的言論,她說‘所以為女子,遠丈夫也’,我還以為類似的男女之防對於巫女來說會更加嚴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