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明琦又問:“那要怎麼樣才能判鍾天崖無罪呢?”

  向淵說:“只有等你爸醒過來。”

  蔣明琦聽完,握緊蔣國根的手,說:“爸,您聽到了嗎,您快點醒過來呀。”

  向淵輕輕地拍了拍蔣明琦的肩,安慰地說:“你放心吧,你爸一定能醒過來的。明琦,咱們出去走走吧。”

  蔣明琦說:“嗯。”

  蔣明琦挽著向淵的手,來到醫院後花園散步。向淵覺得這種感覺特別好,他多麼希望蔣明琦能永遠就這麼挽著他的手,一直走下去,陪著他走完一生。

  蔣明琦說:“聽你的腳步聲,我覺得你今天心情不錯。”

  向淵長嘆一聲,如釋重負地說:“是啊,鍾天崖眼看就要執行死刑了,從槍口下被救了下來,萬幸啦!他要是被槍斃了,我這一生都不安啦。”

  蔣明琦說:“我覺得你挺有正義感的。”

  向淵說:“做一名檢察官,沒有正義感能行嗎?”

  蔣明琦以讚賞的口吻說:“聽說你是全國優秀公訴人,辦過很多大案,是一個王牌公訴人。”

  向淵不好意思地說:“王牌談不上,對了,你聽誰說的?”

  蔣明琦說:“慕曦姐呀,慕曦姐也經常來看我爸,我們經常聊到你,她說她是你徒弟,對你可崇拜啦。”

  向淵調侃地說:“哦,她盡瞎吹吧。”

  蔣明琦說:“你很喜歡你這個職業嗎?”

  向淵說:“是,我很熱愛公訴人這個職業,因為這個職業的使命就是維護公平正義,這是一種很光榮的使命,這個職業很辛苦,但也充滿挑戰性,適合不斷挑戰自我的人。”

  蔣明琦問:“你的職業理想是什麼?”

  向淵脫口而出地說:“為廢除死刑而戰!”

  蔣明琦好奇地問道:“為廢除死刑而戰?為什麼要廢除死刑呢?”

  向淵說:“說來話長了,從權利本源上說,人的財產權、繼承權、選舉權等權利都是法律規定的,是國家賦予一個公民的權利,因而也是可以依法剝奪的,但人的生命權利不一樣,人的生命是自然賦予的,不是國家賦予的,國家當然不能剝奪一個公民的生命。從社會契約論上說,國家和法律是怎麼來的呢,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國家,賦予這個國家權力,由國家來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大家可以和諧共處,共同發展,所以國家的權力來自公民的權利讓渡,公民的權利讓渡越大、權利範圍越小,國家的權力就越大,但不論公民權利如何讓渡,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公民絕不會將自己的生命權利讓渡給國家,任由國家處置,因為人是萬物之靈,人的生命是至高無上的,國家的一切活動都應當以保障人的生命為目的,而不能以剝奪人的生命為手段去維護社會秩序。權力這種東西就像老虎,總有衝出牢籠肆意狂奔的衝動,所以國家一旦有權力剝奪公民的生命,那就會變得人人自危,因為誰也不知道哪天這隻老虎血口一張,自己就成為犧牲品了。”

  蔣明琦聽完,若有所悟而又仍然有些疑惑不解,又問道:“你說的這些都是理論上的,但從樸素的正義感上說,殺人難道不應該償命嗎?”

  向淵說:“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要廢除死刑很難,因為很多中國人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殺人償命。但殺人償命實際上是一種野蠻的、同態復仇的血腥觀念,就如同他剁了你一隻手,國家就要剁他一隻手,一個道理,就是以牙還牙,以命償命。但這種償命只是滿足了一個人復仇的欲望,解了他一時心頭之恨,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被害人失去親人的痛苦依然還在,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相反,如果不讓犯罪人償命,犯罪人會盡他的餘生去補償被害人家屬,去求得被害人家屬的寬諒,被害人家屬能夠得到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補償和慰藉。所以,從理性和文明的角度上說,殺人償命既是不文明的,也是不理性的,也不能說是正義的。很多人認為殺人償命是實現了正義,其實這只是他們理解的正義,在主張廢除死刑的人看來,這恰恰相反,是非正義的。”

  蔣明琦說:“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看到一個大惡人被判處死刑的時候,我們的心裡都感覺很痛快呀?”

  向淵說:“沒錯,當一個罪惡滔天的犯罪人被判處死刑時,大部分人都感覺大快人心,但這其實都源於他們的報復心結。人們之所以會感覺痛快,是因為人們認為殺人償命是天然的正義,為什麼會認為是天然的正義呢?因為殺人償命滿足了人們的報復心結。所以,死刑迎合了民眾的報復心結,國家每天都在判處死刑,這也在不斷固化著民眾的報復心結,國家適用死刑越多,人們的報復心結就越堅固。義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早就說過:‘這些法律一面規定懲罰謀殺行為,阻止公民去做殺人犯,卻安排一個公共的殺人犯……這是一種荒謬的現象。’意思是說,國家刑法規定禁止殺人,但死刑不也是殺人嗎?只不過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讓這種殺人變得合法而已,但並不能改變這種刑罰‘殺人’的本質。國家每天在判處死刑,就相當於每天在公然地殺人,這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眾的觀念,認為人是可殺的,殺人償命是正義的。所以,人們看到死刑覺得痛快,這本身就是死刑存在導致的一種結果。如果哪天國家廢除了死刑,國家每天通過判決宣揚寬恕、文明、仁慈的觀念,人們就不會覺得死刑大快人心,而是會覺得死刑太過殘忍,就慢慢會反感死刑,最後堅決抵制死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