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倒理和冰雨眨了兩次眼,很有默契地歪了歪頭。

  “這是我今天一早上學的時候聽到的。有一個男人跟我擦肩而過,正用智慧型手機跟人打電話,我只聽到他跟那個人說了這麼一句話。”

  “你偶然聽到的就是‘十元硬幣太少了’?”

  “‘還得要五個’?”

  我點了點頭。

  “這麼大的人會把十元硬幣掛在嘴邊,不覺得有點怪嗎?所以我就想,那個人當時是想幹什麼呢?”

  “那個人,是個什麼樣的男人?”冰雨問。

  “你問什麼樣我也……三十多歲,穿著西裝,感覺像普通的職員。啊,不過他領帶的圖案是紅地黑圓點的,倒是有點品位。”

  “就這些?”

  “對……線索是不是太少了?”

  我越來越感到抱歉,小心翼翼地問道。

  倒理皺起了眉,像是在琢磨。冰雨摸著下巴。幾秒後,兩位偵探對視了一眼,喝了一口威士忌,異口同聲說道:

  “足夠了。”

  兩人很開心地接下了挑戰。

  2

  “首先,那男的想要十元硬幣是吧。”

  說這話的人是倒理,他剛把玻璃杯放下。

  “這我知道。”

  “那,這麼說吧,那個男的非常想要十元硬幣,如果因為一時心血來潮或是突然想收集散錢,就不會用‘得要’這麼生硬的說法。可以認為那男的一定有什麼明確的理由,無論如何現在都得要十元硬幣。”

  確實。說了“得要”就是肯定需要。

  “為什麼非常想要十元硬幣呢……想買東西散錢不夠了?”

  “不可能是為了買東西。”

  我剛說完,就挨了冰雨直截了當的一刀。

  “為什麼?一般需要錢,不就是為了買東西嗎?”

  “‘還得要五個’這句,那男的最起碼得要五個十元硬幣。藥子,五個十元硬幣是多少錢?”

  “五十元。”

  “咱們國家的流通市場上有五十元的硬幣。如果他有想買的東西,差五十元散錢的話,應該會說‘得要五十元硬幣’,可是那男的卻說‘得要五個十元硬幣’,絕不會只為了買東西。”

  “原來如此。”

  這說法我也能理解。冰雨起初沒什麼幹勁,沒想到考慮得還挺仔細。較真的人。

  “不過,要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收集錢,就沒幾個原因了呢。”

  “嗯。一般來說都是為了收藏吧。比如說大量收集稀有發行年份的錢幣,或是想拿五元硬幣做成什麼工藝品之類的,還有可能用來釣魚。”

  “釣魚?”

  “那男的有可能想在二手市場或同人誌展會這類活動上擺攤,所以要很多十元硬幣來找零。電話對面的是一起擺攤的朋友。”

  “啊……確實。說起十元硬幣,就是用來找零的嘛。校園文化祭上開咖啡店那會兒,我也費勁收集了好多散錢。這是最有可能的!”

  我把起初的壞心眼都拋到了腦後,衝著這個說法飛撲上去。然而——

  “這可不好說。”

  倒理從對面的沙發上扔來了一句“我反對”。

  “我覺得這些都不可能,不是找什麼稀有貨,不是搞藝術品,也不是用來找零。從‘太少了’這幾個字就能推測出來。”

  倒理用筷子夾著胡蘿蔔指著我們。

  “話說回來,你們認為那男的總共要收集多少個十元硬幣?”

  “哎?”

  “‘十元硬幣太少了,還得要五個。’太少了,也就是差得老遠的意思。‘在收集十元硬幣,但離目標個數還差得老遠。因此,還得要五個。’說到底就是這個意思。”

  “應該吧。”冰雨表示。

  “那問題就變成了——他到底要多少個硬幣。打個比方,假設他總共要五十來個十元硬幣,現在已經集了四十五個,還差五個。這種情況下,他會用‘太少了’這種說法嗎?”

  “應該不會。這時候應該說‘十元硬幣不夠’或者是‘還差點’。”

  “對吧。那,如果目標是三十個,已經集了二十五個呢?因為已經集齊六分之五了,肯定也不會說‘太少了’吧。這麼考慮的話,用‘太少了’這種說法,只能說明十元硬幣還沒收集到一半,或是只收集了三分之二左右。這麼一來,那男的最多也就要五個硬幣的兩三倍的量,也就是十到十五個硬幣左右。”

  倒理停下來,輕快地把燉菜送進嘴裡。冰雨始終保持謹慎的態度問道:“要是那男的性格大大咧咧,不小心說了句‘太少了’呢?”

  “考慮這種特殊情況可就沒完了,咱們應該假設他日文沒說錯。”

  “好吧好吧。”冰雨讓步了,“條件一,那男的最多需要十五個左右的十元硬幣,然後呢?”

  “十五個說得好聽點也不算多。然而,剛剛你提出的假設都需要大量的十元硬幣。不管是收集稀有硬幣,還是製作工藝品,或者是找散錢,如果單純只為了收集,最起碼需要二十到三十個硬幣才像樣。因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