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沈恕不置評論,喝一口咖啡,說:“許天華那邊有反饋嗎?”
可欣說:“聽值班人員說他兩個小時前打過電話來,沒找到你,就說讓你歸隊後給他回個電話。”
許天華在平湖摸到的情況也很細緻,把周天成的舊同事、老朋友和家庭成員基本都走訪到了。周天成是部隊轉業幹部,此前擔任平湖市旅遊局長,口碑不錯,據說工作能力也很強,如果不是卡在學歷上,早該晉升正廳級實職。
周天成身後遺有一妻一子,妻是平湖市實驗高中化學教師,兒子十七歲,高三學生。據了解,周天成生前一家三口和睦恩愛,沒有家庭矛盾。
周天成在經濟和私生活這兩個敏感方面都算乾淨,至少偵查員們在與他身邊人正面接觸時並未掌握到多少負面情況,偶爾有人口出微詞,似乎也是對他仕途順利有些不滿和嫉妒,並沒有具體的、可供追查的線索。
不過,在如此短暫時間內得出的調查結果究竟有多少可信度,還值得商榷。畢竟周天成生前的職務比較敏感,無論是平湖市旅遊局長,還是楚原市清潔能源集團董事長,都是有利可圖的崗位,如果周天成搞過一些權錢交易而惹禍上身,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沈恕和其他辦案人員討論後,決定把偵查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劉曉曉的小說上面。儘管這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可偵查員們越來越傾向於相信,兇手是在模仿《讓死者閉眼》這本書進行犯罪,至少,兇手借鑑了書中的犯罪手法。
接下來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讓死者閉眼》這本書里一共有三起命案,三名死者,按照書中的情節,接下來還有兩個人遇害,一人是女大學生,還有一人是小說作者,難道就是——劉曉曉。這想法很瘋狂,可是偵查員們不得不防。以往的事實證明,許多貌似瘋狂的想法,最終都成為現實。兇犯的心理和行為,都不能用常理揣摩。
可欣牽頭的偵查小組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發現。他們經過比對,在青年公園命案現場的圍觀人群中,看到了劉曉曉丈夫的影像。警方將他的頭像照片和視頻資料中的疑似男子進行比較和甄別,最終確認,面部特徵百分之百吻合。也就是說,劉曉曉的丈夫曾到過青年公園的命案現場。
這不能簡單地用巧合來解釋。
可欣已對劉曉曉的丈夫做過背景調查。他名叫于敏洪,三十七歲,一家小型民營鋁合金門窗企業的生產經理。他倆結婚十年,育有一個六歲男孩,先天不足,患有地中海貧血症。
于敏洪的一名同事證實,他最近經常和一名三十來歲、面目姣好的女人來往,兩人曾在工廠門外的拉麵店裡約會,頭湊在一起低聲說話,看上去關係不一般。
沈恕對這條線索很感興趣:“于敏洪的那名同事叫什麼名字?”
可欣說:“叫葉倩玉,公司出納,四十多歲,很愛嚼舌頭的樣子。不過她提供的這條線索的可信度很高,因為除她之外,還有別人曾在廠門外見過那名女人。但是沒有人認識她,于敏洪和她見面時顯得偷偷摸摸的,更不願意向別人介紹她的身份。”
沈恕沉吟片刻,說:“和于敏洪正面碰一碰,不怕驚了他,就算敲打他一下也好。”
7
2013年7月7日黃昏。
于敏洪家。
于敏洪身高一米七左右,偏瘦,皮膚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好幾歲。他性格內向,口齒木訥,不怎麼主動說話,即使別人問到頭上,回答也非常簡短。
沈恕直奔主題:“三天前,也就是這星期二的早上你在哪裡?”
“嗯,”于敏洪略想一想,說,“上班,在公司。”
沈恕說:“除了公司,你還去過哪裡?”
于敏洪愣了一會兒,明白過來:“我在青年公園看了幾眼殺人案,你們就是為這事來的?”
沈恕沒回答他的問題,繼續刨根問底:“你怎麼知道青年公園裡有殺人案?”
于敏洪說:“我騎車上班路過那裡,聽見門口有人嚷嚷,就跟著進去看了兩眼。”
沈恕來之前研究過于敏洪騎車上班的路線,從他家到公司,確實要經過青年公園,所以于敏洪的這個說法還算合理。他又問:“星期一晚上10點前後你在哪裡?”
于敏洪沒回答這個問題,貌似不滿地嘟囔著:“我就是順道看看熱鬧,當時圍觀的有百八十人,怎麼就單單把我挑出來審問?”
沈恕糾正他:“這不是審問,也不是傳喚,是例行調查。在案子偵破前,公安機關有權利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話,你有義務如實回答問題。”
于敏洪搖搖頭,說:“我星期一晚上在家上網。”
沈恕說:“當時你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嗎?”
于敏洪:“在家,他們起得早也睡得早,每天不到9點就上床睡下了。”
沈恕說:“也就是說,你如果在他們入睡後悄悄出門,他們未必能察覺?”
于敏洪的右眉向上一挑,貌似滿不在乎地說:“可以這麼說,他們的睡眠質量都很好。”
沈恕換個話題又問:“你支持你的妻子寫作嗎?”
于敏洪嗤地笑一聲:“說不上支持不支持,不干涉就是了。她挺自覺的,把家裡活兒都幹完了才擠出點時間寫東西,掙個仨瓜倆棗的,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于敏洪的語氣和說話方式讓人感覺不舒服,連不相干的人都禁不住懷疑他對妻子有多少真情,而在這個家庭的和睦的表象下面,有多少隱患和暗流潛藏其中。
沈恕說:“你妻子已經出版了五本偵探小說,你都認真讀過嗎?”
于敏洪又笑笑,似乎蘊含著嘲諷和不屑:“一本也沒有讀過,那些書——都是閉門造車,可讀性不強。”
于敏洪未表現出對劉曉曉有絲毫的欣賞和關心。也許他的同事葉倩玉所說的那個女人——那個和于敏洪關係密切的女人,已經奪走了他對妻子的愛。
沈恕不給于敏洪緩衝的時間:“最近有個女人經常和你在你公司門前的拉麵店裡見面,她是誰?”
于敏洪的身子一震,臉上變了顏色:“什么女人?哪有這回事?是誰和你說的?”
于敏洪的反應分明是承認了這個女人存在,言語間卻又極力否認,這欲蓋彌彰的勁頭有些可笑。沈恕點到為止,並不急著戳穿,目光炯炯地注視他:“你今天所說的話,都會被記錄在案,作為警方辦案的參考。如果有意隱瞞或撒謊,造成嚴重後果,你要承擔法律責任。”
于敏洪漲紅了臉,卻憋著說不出一個字,話語都擠在喉嚨里,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到了這地步,連普通人都能看出于敏洪有問題,何況整天和危險而狡猾的罪犯們打交道的偵查員。沈恕擺擺手,把于敏洪想說的話拍回嗓子眼,起身走了。
出門後沈恕吩咐可欣:“盯緊于敏洪,務必查清楚他和劉曉曉之間是否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調查和他密切來往的那個女人的身份,如果能找到他購買或租借弩箭的記錄就更好。總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只要發現他參與作案的線索,立刻傳喚或拘捕,對他家進行搜查。”
8
2013年7月10日清晨。
楚原市刑警支隊。
警方在于敏洪身上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力氣,卻沒有什麼收穫。于敏洪似乎要以實際行動證明他是個老實人,每天準時上班下班,接送孩子,買菜做飯,一副標準的好男人形象。除了工作需要,他幾乎不和其他異性搭話,低眉順眼,規規矩矩。
警方調取了他最近三個月內的手機通話記錄,發現有一個號碼的出現頻率較高。當然,于敏洪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社會交往不多,這個號碼也僅比其他號碼稍突出而已。
這個號碼的主人是蔣文薈,和平區解放路小學的語文老師。三十二歲,已婚,據調查,她在一年前裝修房子時,曾找到于敏洪購買折扣價的鋁合金門窗,此後一直保持來往。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倆有超出朋友界限的密切關係。
警方設法取得蔣文薈的清晰照片,拿給葉倩玉辨認,她證實蔣文薈就是曾多次到公司門前來和于敏洪會面的女人。葉倩玉信誓旦旦地說,她親眼目睹蔣文薈和于敏洪坐在拉麵店的角落裡,頭碰著頭,關係非同一般。
可欣把調查結果向沈恕匯報後,請示說:“要不要和蔣文薈正面碰一下?不過她和于敏洪如果真有那層關係,多半不會跟我們實話實說。”
沈恕說:“索性正面接觸一下。葉倩玉是個熱衷八卦的人,善於添油加醋,她的證詞可信度不高。如果蔣文薈和于敏洪是正常交往,並沒有情人關係,也許她會給我們提供更多有用的線索。”
沈恕話音未落,值班接線員急匆匆地過來匯報:“楚原大學校園內發現一具女性屍體,懷疑是他殺。”
現在是早晨7點45分,距青年公園命案剛好五天時間。
9
2013年7月10日上午。
楚原大學。
楚原大學是一所市屬大學,拜近年來院校合併和擴招所賜,在校生從原來的四五千人暴增至三萬多人,校園面積也擴大了幾倍,雖然學術水平暫時沒有長進,生源質量不斷下降,但學校人數和規模已經率先躋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
楚原大學的校園龐大,除去高聳華麗的新建樓宇外,按照國際標準設計的體育場、寬敞平坦的校內馬路、假山林立流水淙淙的公園,都彰顯出它的新興貴族氣派。
剛發現的屍體就俯臥在校內公園的小樹林裡。
我第一眼見到屍體,心裡就咯噔一下——在屍體臍部上方,赫然插著一根弩箭!
這使得案子的性質變得複雜起來——連環殺人!
死者很年輕,看模樣不到二十歲,應該是一名學生。它披著一頭長髮,雖然五官因痛楚和恐懼已扭曲變形,但從臉部輪廓,依稀可以看出她生前的俏麗模樣。它身長175厘米左右,身材比例很好,尤其是兩條腿,修長筆直。整體來看,它在遇害前是一個相當出挑的年輕美女。
死者上身穿一件黑色薄紗罩衫,下身穿桃紅色牛仔褲,蹬一雙黑色皮涼鞋,露在外面的腳指甲上塗有桃紅色。腕部戴一塊鑲碎鑽的名牌女表,一部新款進口智慧型手機靜靜地躺在它的右手邊。
曾經是個精緻的女孩子,經濟條件也不錯。
它的死狀和青年公園命案的死者非常相像。膚色青中帶黑,眼皮微睜,露出一線白眼珠。嘴唇烏青,半張開,牙齒上沾有發黑的血跡,嘴角及脖頸處沾有嘔吐物。它雙手緊緊抓住心口的衣襟,表情扭曲,像是死前經歷了巨大痛苦。
可欣說:“聽值班人員說他兩個小時前打過電話來,沒找到你,就說讓你歸隊後給他回個電話。”
許天華在平湖摸到的情況也很細緻,把周天成的舊同事、老朋友和家庭成員基本都走訪到了。周天成是部隊轉業幹部,此前擔任平湖市旅遊局長,口碑不錯,據說工作能力也很強,如果不是卡在學歷上,早該晉升正廳級實職。
周天成身後遺有一妻一子,妻是平湖市實驗高中化學教師,兒子十七歲,高三學生。據了解,周天成生前一家三口和睦恩愛,沒有家庭矛盾。
周天成在經濟和私生活這兩個敏感方面都算乾淨,至少偵查員們在與他身邊人正面接觸時並未掌握到多少負面情況,偶爾有人口出微詞,似乎也是對他仕途順利有些不滿和嫉妒,並沒有具體的、可供追查的線索。
不過,在如此短暫時間內得出的調查結果究竟有多少可信度,還值得商榷。畢竟周天成生前的職務比較敏感,無論是平湖市旅遊局長,還是楚原市清潔能源集團董事長,都是有利可圖的崗位,如果周天成搞過一些權錢交易而惹禍上身,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沈恕和其他辦案人員討論後,決定把偵查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劉曉曉的小說上面。儘管這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可偵查員們越來越傾向於相信,兇手是在模仿《讓死者閉眼》這本書進行犯罪,至少,兇手借鑑了書中的犯罪手法。
接下來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讓死者閉眼》這本書里一共有三起命案,三名死者,按照書中的情節,接下來還有兩個人遇害,一人是女大學生,還有一人是小說作者,難道就是——劉曉曉。這想法很瘋狂,可是偵查員們不得不防。以往的事實證明,許多貌似瘋狂的想法,最終都成為現實。兇犯的心理和行為,都不能用常理揣摩。
可欣牽頭的偵查小組還有一個引人注意的發現。他們經過比對,在青年公園命案現場的圍觀人群中,看到了劉曉曉丈夫的影像。警方將他的頭像照片和視頻資料中的疑似男子進行比較和甄別,最終確認,面部特徵百分之百吻合。也就是說,劉曉曉的丈夫曾到過青年公園的命案現場。
這不能簡單地用巧合來解釋。
可欣已對劉曉曉的丈夫做過背景調查。他名叫于敏洪,三十七歲,一家小型民營鋁合金門窗企業的生產經理。他倆結婚十年,育有一個六歲男孩,先天不足,患有地中海貧血症。
于敏洪的一名同事證實,他最近經常和一名三十來歲、面目姣好的女人來往,兩人曾在工廠門外的拉麵店裡約會,頭湊在一起低聲說話,看上去關係不一般。
沈恕對這條線索很感興趣:“于敏洪的那名同事叫什麼名字?”
可欣說:“叫葉倩玉,公司出納,四十多歲,很愛嚼舌頭的樣子。不過她提供的這條線索的可信度很高,因為除她之外,還有別人曾在廠門外見過那名女人。但是沒有人認識她,于敏洪和她見面時顯得偷偷摸摸的,更不願意向別人介紹她的身份。”
沈恕沉吟片刻,說:“和于敏洪正面碰一碰,不怕驚了他,就算敲打他一下也好。”
7
2013年7月7日黃昏。
于敏洪家。
于敏洪身高一米七左右,偏瘦,皮膚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好幾歲。他性格內向,口齒木訥,不怎麼主動說話,即使別人問到頭上,回答也非常簡短。
沈恕直奔主題:“三天前,也就是這星期二的早上你在哪裡?”
“嗯,”于敏洪略想一想,說,“上班,在公司。”
沈恕說:“除了公司,你還去過哪裡?”
于敏洪愣了一會兒,明白過來:“我在青年公園看了幾眼殺人案,你們就是為這事來的?”
沈恕沒回答他的問題,繼續刨根問底:“你怎麼知道青年公園裡有殺人案?”
于敏洪說:“我騎車上班路過那裡,聽見門口有人嚷嚷,就跟著進去看了兩眼。”
沈恕來之前研究過于敏洪騎車上班的路線,從他家到公司,確實要經過青年公園,所以于敏洪的這個說法還算合理。他又問:“星期一晚上10點前後你在哪裡?”
于敏洪沒回答這個問題,貌似不滿地嘟囔著:“我就是順道看看熱鬧,當時圍觀的有百八十人,怎麼就單單把我挑出來審問?”
沈恕糾正他:“這不是審問,也不是傳喚,是例行調查。在案子偵破前,公安機關有權利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話,你有義務如實回答問題。”
于敏洪搖搖頭,說:“我星期一晚上在家上網。”
沈恕說:“當時你的妻子和孩子都在家嗎?”
于敏洪:“在家,他們起得早也睡得早,每天不到9點就上床睡下了。”
沈恕說:“也就是說,你如果在他們入睡後悄悄出門,他們未必能察覺?”
于敏洪的右眉向上一挑,貌似滿不在乎地說:“可以這麼說,他們的睡眠質量都很好。”
沈恕換個話題又問:“你支持你的妻子寫作嗎?”
于敏洪嗤地笑一聲:“說不上支持不支持,不干涉就是了。她挺自覺的,把家裡活兒都幹完了才擠出點時間寫東西,掙個仨瓜倆棗的,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于敏洪的語氣和說話方式讓人感覺不舒服,連不相干的人都禁不住懷疑他對妻子有多少真情,而在這個家庭的和睦的表象下面,有多少隱患和暗流潛藏其中。
沈恕說:“你妻子已經出版了五本偵探小說,你都認真讀過嗎?”
于敏洪又笑笑,似乎蘊含著嘲諷和不屑:“一本也沒有讀過,那些書——都是閉門造車,可讀性不強。”
于敏洪未表現出對劉曉曉有絲毫的欣賞和關心。也許他的同事葉倩玉所說的那個女人——那個和于敏洪關係密切的女人,已經奪走了他對妻子的愛。
沈恕不給于敏洪緩衝的時間:“最近有個女人經常和你在你公司門前的拉麵店裡見面,她是誰?”
于敏洪的身子一震,臉上變了顏色:“什么女人?哪有這回事?是誰和你說的?”
于敏洪的反應分明是承認了這個女人存在,言語間卻又極力否認,這欲蓋彌彰的勁頭有些可笑。沈恕點到為止,並不急著戳穿,目光炯炯地注視他:“你今天所說的話,都會被記錄在案,作為警方辦案的參考。如果有意隱瞞或撒謊,造成嚴重後果,你要承擔法律責任。”
于敏洪漲紅了臉,卻憋著說不出一個字,話語都擠在喉嚨里,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到了這地步,連普通人都能看出于敏洪有問題,何況整天和危險而狡猾的罪犯們打交道的偵查員。沈恕擺擺手,把于敏洪想說的話拍回嗓子眼,起身走了。
出門後沈恕吩咐可欣:“盯緊于敏洪,務必查清楚他和劉曉曉之間是否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調查和他密切來往的那個女人的身份,如果能找到他購買或租借弩箭的記錄就更好。總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只要發現他參與作案的線索,立刻傳喚或拘捕,對他家進行搜查。”
8
2013年7月10日清晨。
楚原市刑警支隊。
警方在于敏洪身上花費了不少時間和力氣,卻沒有什麼收穫。于敏洪似乎要以實際行動證明他是個老實人,每天準時上班下班,接送孩子,買菜做飯,一副標準的好男人形象。除了工作需要,他幾乎不和其他異性搭話,低眉順眼,規規矩矩。
警方調取了他最近三個月內的手機通話記錄,發現有一個號碼的出現頻率較高。當然,于敏洪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社會交往不多,這個號碼也僅比其他號碼稍突出而已。
這個號碼的主人是蔣文薈,和平區解放路小學的語文老師。三十二歲,已婚,據調查,她在一年前裝修房子時,曾找到于敏洪購買折扣價的鋁合金門窗,此後一直保持來往。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倆有超出朋友界限的密切關係。
警方設法取得蔣文薈的清晰照片,拿給葉倩玉辨認,她證實蔣文薈就是曾多次到公司門前來和于敏洪會面的女人。葉倩玉信誓旦旦地說,她親眼目睹蔣文薈和于敏洪坐在拉麵店的角落裡,頭碰著頭,關係非同一般。
可欣把調查結果向沈恕匯報後,請示說:“要不要和蔣文薈正面碰一下?不過她和于敏洪如果真有那層關係,多半不會跟我們實話實說。”
沈恕說:“索性正面接觸一下。葉倩玉是個熱衷八卦的人,善於添油加醋,她的證詞可信度不高。如果蔣文薈和于敏洪是正常交往,並沒有情人關係,也許她會給我們提供更多有用的線索。”
沈恕話音未落,值班接線員急匆匆地過來匯報:“楚原大學校園內發現一具女性屍體,懷疑是他殺。”
現在是早晨7點45分,距青年公園命案剛好五天時間。
9
2013年7月10日上午。
楚原大學。
楚原大學是一所市屬大學,拜近年來院校合併和擴招所賜,在校生從原來的四五千人暴增至三萬多人,校園面積也擴大了幾倍,雖然學術水平暫時沒有長進,生源質量不斷下降,但學校人數和規模已經率先躋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
楚原大學的校園龐大,除去高聳華麗的新建樓宇外,按照國際標準設計的體育場、寬敞平坦的校內馬路、假山林立流水淙淙的公園,都彰顯出它的新興貴族氣派。
剛發現的屍體就俯臥在校內公園的小樹林裡。
我第一眼見到屍體,心裡就咯噔一下——在屍體臍部上方,赫然插著一根弩箭!
這使得案子的性質變得複雜起來——連環殺人!
死者很年輕,看模樣不到二十歲,應該是一名學生。它披著一頭長髮,雖然五官因痛楚和恐懼已扭曲變形,但從臉部輪廓,依稀可以看出她生前的俏麗模樣。它身長175厘米左右,身材比例很好,尤其是兩條腿,修長筆直。整體來看,它在遇害前是一個相當出挑的年輕美女。
死者上身穿一件黑色薄紗罩衫,下身穿桃紅色牛仔褲,蹬一雙黑色皮涼鞋,露在外面的腳指甲上塗有桃紅色。腕部戴一塊鑲碎鑽的名牌女表,一部新款進口智慧型手機靜靜地躺在它的右手邊。
曾經是個精緻的女孩子,經濟條件也不錯。
它的死狀和青年公園命案的死者非常相像。膚色青中帶黑,眼皮微睜,露出一線白眼珠。嘴唇烏青,半張開,牙齒上沾有發黑的血跡,嘴角及脖頸處沾有嘔吐物。它雙手緊緊抓住心口的衣襟,表情扭曲,像是死前經歷了巨大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