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這使得偵查員們有些泄氣。按照預想,孫寶寶去到遠離市區的農家院過夜,事先一定會有約定和安排,無論如何會留下些隻言片語以成為重要突破口。
兇手在未驚動房東和其他住客的情況下順利進入孫寶寶寢室,那麼他事先也應該和孫寶寶聯絡過,雙方已有默契,孫寶寶才會主動給他打開房門。但偵查員仔細檢視過孫寶寶的手機通信記錄,並逐一核對,無一與孫寶寶遇害有關。
孫寶寶好像是毫無徵兆、莫名其妙地隻身入住農家院,而兇手也像是不留痕跡地從天而降,這使得本案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
這起案件中最大的疑點是兇手留在現場的血腳印。從全局來看,兇手的謀劃非常周密,幾乎把案件的細節都考慮到了,比如避開監控錄像、躲開目擊證人、不留通信記錄等,可以用老謀深算來形容。可是現場的血腳印卻無疑是一個重大破綻和重要物證,這和兇手的縝密形成巨大反差。
腳印到底是不是兇手的?如果是,兇手為什麼會赤足出現在現場?如果不是,則說明有人在孫寶寶遇害後曾赤足進入兇案現場——農家院的大門敞開,安全性較差,不能排除這種假設。
也有偵查員設想出一種可能的場景:兇手與被害人關係密切,入室後脫掉鞋襪落座或上床,之後兩人起了爭執,兇手痛下殺手害死孫寶寶,卻不慎赤足踩進血泊中,在地面留下一排血腳印,之後才穿上鞋離去。而夜裡的風雨洗刷淨他的其他痕跡,使得血腳印成為目前唯一的物證。
這種推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卻又有許多漏洞,與警方掌握的其他線索相矛盾。
碰頭會過後,偵查員們達成一致意見:鑑於兇手很可能是孫寶寶生前熟悉的人,就以她的社會關係為突破口,對她的生意夥伴、後台、公司員工以及有感情糾葛的人逐一排查。
3
2013年3月30日。多雲轉晴。
楚原市刑警支隊。
沈恕就孫寶寶名下的公安器材批發公司展開調查,很快從省公安廳的一條渠道得到重要消息:孫寶寶生前是原公安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現任省政協委員許衛東的乾女兒。
這讓沈恕有些吃驚,雖然他早想到孫寶寶的來頭不小,但是和原公安廳副總隊長扯上關係,還是在意料之外。何況許衛東還是他比較敬重的一位老領導。
據知情人描述,孫寶寶在公安廳刑警總隊的一些基層幹部中曾亮過相,當時許衛東還在副總隊長任上,他主動把孫寶寶帶到一個小範圍的宴會上並介紹給大家。據許衛東說,孫寶寶的父親和他是警校同學,曾是貴州省公安戰線的功勳人員,不幸在抓捕逃犯時犧牲,他感念同學情誼,就把孫寶寶認作乾女兒,在他心目中比親女兒還親。之後不久,孫寶寶就在省公安廳對面盤下一個門市,專營公安器材,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然而偵查員們調查顯示,孫寶寶的親生父親至今仍健在,是一名下崗工人,以打零工為生,從未上過警校,更不曾在公安戰線立功受獎。許衛東當時撒了謊。他撒謊的目的不言自明。
“乾女兒”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少了些父女間的親情意味,多了些男女間的曖昧氣息,算是人類語言進化和演變的一個範例。偵查員們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對“乾女兒”一詞的內涵自然也有所耳聞。
這就把許衛東推到台前來,成為偵查員們無法繞過也不容繞過的一個堡壘。
沈恕、爾亮亮、可欣和我對此都有些惶惑,不知從何著手。許衛東這個名字,在全省公安戰線曾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從最基層的偵查員做起,歷任派出所所長、縣公安局長、地級市刑警隊長、省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稱得上一步一個腳印,論公安經驗之豐富,全省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他主持偵破過“4·29銀行搶劫案”“5·1連環殺人案”“12·29大橋爆炸案”,每一件都堪稱膾炙人口的經典案例。沈恕他們還在公安院校讀書時,許衛東已經揚名警界。
儘管偵查員們從內心深處不願意調查許衛東,但是身為刑警的責任和使命感,讓他們必須正視現實,正視案情本身。
檔案記載,許衛東今年六十四歲,身高一米八三,壯碩,體重約兩百斤。身體條件與根據兇案現場的血腳印推斷出的嫌疑人特徵高度吻合。
如果嫌犯是普通人,調查起來相對容易,警方只需直接提取他的赤足足印,與現場腳印進行比對即可。可當對方是許衛東,原本簡單的問題就變得非常複雜,警方的行動被束縛了手腳。
這樣瞻前顧後至少有三條原因:一是許衛東曾是全省刑事警察系統的高層領導,偵查員們對他存有敬畏之心,萬一調查結果證明他與本案無關,警隊乃至楚原市局的工作都會陷入被動;二是在案情尚未明朗前,偵查員們不願直接與他交鋒,眾所周知,許衛東的刑偵經驗異常豐富,偵查員無法相信如果他要殺害一個人,會在現場留下這樣大而明顯的破綻;三是許衛東擔任政協委員,調查他之前需要捋順許多關係和許多法律問題。
不能責怪沈恕他們畏懼權威,畢竟松江省的省情如此,偵查員們只能在權限範圍和規則範圍內開展工作。
沈恕迄今也未向我透露他就這個問題請示了哪些人,匯報到哪一層,我僅知道,直到一個星期後,沈恕才在小範圍內發出秘密指令:採取隱蔽手段獲取許衛東的赤足足印,“寧敗勿醒”——即使行動失敗,也決不能讓他察覺。
但獲取許衛東的赤足足印談何容易。他每天都到政協上班,批閱文件、聽取匯報、下基層調研,一如既往。可是他的一些娛樂和健身活動卻無來由地取消了,每周兩次游泳、一次全身按摩、一次光腳養生,曾經是他雷打不動的固定項目,卻突然再也不去了,用打桌球取而代之。偵查員們既不能扒下許衛東的鞋子查看,又不能潛到他家裡去提取腳印,只能遠遠遙望他的身影,束手無策。
4
2013年4月8日。晴。
楚原市玲瓏塔。
沈恕為案情所迫,又出了一次“陰招兒”,與他一貫的做事風格大相逕庭,讓人再次見識到他的誠懇和厚道背後隱藏的“狡猾”。
這天上午,楚原市玲瓏塔下來了一批客人,計有省政協委員許衛東、省人大宗教委員會主任蘇建國、省宗教局副局長李輝和大悲寺住持空蘊和尚。空蘊時近耄耋之年,卻身形挺拔,目光瑩潤,僧袍寬大,一看即知是一位得道高僧。事實上,他佛法精湛,多修道場,門下弟子數以千計,在佛門深受愛戴。
我隱約有所耳聞,沈恕與空蘊和尚打過幾次交道,至於兩人的交情到了什麼程度,卻不得而知。
玲瓏塔是大悲寺的寺產,算得上佛門至寶。它修建於魏文帝時期,多少朝代興亡、兵凶戰危,它自巋然不動,保存得非常完好,後人又幾經修繕,與新塔相差無幾,不過多了些歷史滄桑而已。
玲瓏塔計有十一層,每層供奉一部梵文手寫經書,所以又有“十一佛經塔”之稱。楚原民間流傳有一則關於玲瓏塔的民謠,頗有些趣味:高高山上玲瓏塔,玲瓏塔里有佛經,佛經流傳千百載,看過黃河九澄清,五百年來澄一澄,歷經四千五百冬。當然,民謠難免有誇張成分,玲瓏塔還沒有四千五百歲那麼老。
李輝今天把省里主管宗教事務的頭面人物都請到玲瓏塔來,目的是定奪一件爭議已久的“商業計劃”。
佛教和商業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在當今社會裡,兩者卻莫名其妙地緊密聯繫在一起。那些不惜把佛門淨地淪為賺錢工具的所謂僧人們趁機中飽私囊,更自冠總經理之類的頭銜,熱衷於結交官商,不倫不類,徒留笑柄。好在佛祖他老人家“五蘊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不與這些偽僧人們計較。
宗教局長李輝腦子靈活,早瞅准玲瓏塔里蘊藏著巨大商機,提出一攬子開發計劃,包括玲瓏塔向公眾開放、收取門票、影印典藏佛經出售、企業冠名、拍賣玲瓏塔商標等,據估算潛在的商業利益以億元計。
不過這個計劃遭到空蘊和尚的強烈抵制。玲瓏塔是大悲寺寺產,空蘊和尚不鬆口,李輝也拿他沒辦法。而且空蘊油鹽不進、軟硬不吃,他雖然年事已高,但勤修佛法,耳聰目明,行走無礙,看樣子至少還能再做二十年住持,李輝無論如何也沒有耐心等下去。
為壓制空蘊的“囂張氣焰”,李輝搬來省政協和省人大的主管領導,希望藉助他們的地位促成玲瓏塔開發計劃。空蘊嗯嗯啊啊地答應著,卻總是藉口寺務纏身,使得省領導的視察安排一拖再拖。誰知他在兩天前不知怎麼突然開了竅,主動聯繫李輝,說歡迎各位領導來視察玲瓏塔。早已達成默契的三位領導今天一早就撥冗蒞臨。
一行人寒暄著來到玲瓏塔門前,值守僧人規規矩矩地站在門側,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念一聲“阿彌陀佛”,說:“佛門聖地,請施主除去鞋襪。”
許衛東一怔。李輝察言觀色,忙說:“玲瓏塔地面灰塵太大,兩位領導就不要脫鞋襪了吧?”說著話用眼睛瞟向空蘊。空蘊低眉順目,已經脫下僧履,正在除去潔白的布襪。
那值守僧人又念一聲佛號,說:“佛門清淨之地,善男信女請除去鞋襪,虔心禮佛,無論貴賤,一體凜遵。”他像背書一樣說話,表情虔誠又執拗,自始至終沒向對面這一行人看上一眼。
許衛東的臉馬上就有不悅之色。蘇建國見空蘊已經脫光鞋襪,瘦骨嶙峋的雙腳踩在石板地上。這裡數空蘊年紀最大,別人不便再找藉口,而且一行人已經來到塔前,終究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轉頭回去。他打圓場說:“不能壞了佛門規矩,大家都脫了吧,上去走一圈就下來。”
一行人先後脫掉鞋襪,光著腳丫子進了玲瓏塔。在塔內發生的事情我就不得而知,玲瓏塔的開發計劃是通過還是擱淺,更不會有人通知我。
總之一行人約半小時後才走出玲瓏塔,幾個省領導分別坐上車離去。這時我和偵查員們從路邊的車裡鑽出來,屏息靜氣地進到塔里提取許衛東留在灰塵上的赤足足印。
沈恕雙手合十,向空蘊施禮:“多謝和尚。”空蘊還禮,低眉順目地念一聲“阿彌陀佛”,兩道細長下垂的白眉被早春的微風拂動,像是蘊含著無窮玄機,無限慈悲。
兇手在未驚動房東和其他住客的情況下順利進入孫寶寶寢室,那麼他事先也應該和孫寶寶聯絡過,雙方已有默契,孫寶寶才會主動給他打開房門。但偵查員仔細檢視過孫寶寶的手機通信記錄,並逐一核對,無一與孫寶寶遇害有關。
孫寶寶好像是毫無徵兆、莫名其妙地隻身入住農家院,而兇手也像是不留痕跡地從天而降,這使得本案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
這起案件中最大的疑點是兇手留在現場的血腳印。從全局來看,兇手的謀劃非常周密,幾乎把案件的細節都考慮到了,比如避開監控錄像、躲開目擊證人、不留通信記錄等,可以用老謀深算來形容。可是現場的血腳印卻無疑是一個重大破綻和重要物證,這和兇手的縝密形成巨大反差。
腳印到底是不是兇手的?如果是,兇手為什麼會赤足出現在現場?如果不是,則說明有人在孫寶寶遇害後曾赤足進入兇案現場——農家院的大門敞開,安全性較差,不能排除這種假設。
也有偵查員設想出一種可能的場景:兇手與被害人關係密切,入室後脫掉鞋襪落座或上床,之後兩人起了爭執,兇手痛下殺手害死孫寶寶,卻不慎赤足踩進血泊中,在地面留下一排血腳印,之後才穿上鞋離去。而夜裡的風雨洗刷淨他的其他痕跡,使得血腳印成為目前唯一的物證。
這種推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卻又有許多漏洞,與警方掌握的其他線索相矛盾。
碰頭會過後,偵查員們達成一致意見:鑑於兇手很可能是孫寶寶生前熟悉的人,就以她的社會關係為突破口,對她的生意夥伴、後台、公司員工以及有感情糾葛的人逐一排查。
3
2013年3月30日。多雲轉晴。
楚原市刑警支隊。
沈恕就孫寶寶名下的公安器材批發公司展開調查,很快從省公安廳的一條渠道得到重要消息:孫寶寶生前是原公安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現任省政協委員許衛東的乾女兒。
這讓沈恕有些吃驚,雖然他早想到孫寶寶的來頭不小,但是和原公安廳副總隊長扯上關係,還是在意料之外。何況許衛東還是他比較敬重的一位老領導。
據知情人描述,孫寶寶在公安廳刑警總隊的一些基層幹部中曾亮過相,當時許衛東還在副總隊長任上,他主動把孫寶寶帶到一個小範圍的宴會上並介紹給大家。據許衛東說,孫寶寶的父親和他是警校同學,曾是貴州省公安戰線的功勳人員,不幸在抓捕逃犯時犧牲,他感念同學情誼,就把孫寶寶認作乾女兒,在他心目中比親女兒還親。之後不久,孫寶寶就在省公安廳對面盤下一個門市,專營公安器材,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然而偵查員們調查顯示,孫寶寶的親生父親至今仍健在,是一名下崗工人,以打零工為生,從未上過警校,更不曾在公安戰線立功受獎。許衛東當時撒了謊。他撒謊的目的不言自明。
“乾女兒”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少了些父女間的親情意味,多了些男女間的曖昧氣息,算是人類語言進化和演變的一個範例。偵查員們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對“乾女兒”一詞的內涵自然也有所耳聞。
這就把許衛東推到台前來,成為偵查員們無法繞過也不容繞過的一個堡壘。
沈恕、爾亮亮、可欣和我對此都有些惶惑,不知從何著手。許衛東這個名字,在全省公安戰線曾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從最基層的偵查員做起,歷任派出所所長、縣公安局長、地級市刑警隊長、省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稱得上一步一個腳印,論公安經驗之豐富,全省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他主持偵破過“4·29銀行搶劫案”“5·1連環殺人案”“12·29大橋爆炸案”,每一件都堪稱膾炙人口的經典案例。沈恕他們還在公安院校讀書時,許衛東已經揚名警界。
儘管偵查員們從內心深處不願意調查許衛東,但是身為刑警的責任和使命感,讓他們必須正視現實,正視案情本身。
檔案記載,許衛東今年六十四歲,身高一米八三,壯碩,體重約兩百斤。身體條件與根據兇案現場的血腳印推斷出的嫌疑人特徵高度吻合。
如果嫌犯是普通人,調查起來相對容易,警方只需直接提取他的赤足足印,與現場腳印進行比對即可。可當對方是許衛東,原本簡單的問題就變得非常複雜,警方的行動被束縛了手腳。
這樣瞻前顧後至少有三條原因:一是許衛東曾是全省刑事警察系統的高層領導,偵查員們對他存有敬畏之心,萬一調查結果證明他與本案無關,警隊乃至楚原市局的工作都會陷入被動;二是在案情尚未明朗前,偵查員們不願直接與他交鋒,眾所周知,許衛東的刑偵經驗異常豐富,偵查員無法相信如果他要殺害一個人,會在現場留下這樣大而明顯的破綻;三是許衛東擔任政協委員,調查他之前需要捋順許多關係和許多法律問題。
不能責怪沈恕他們畏懼權威,畢竟松江省的省情如此,偵查員們只能在權限範圍和規則範圍內開展工作。
沈恕迄今也未向我透露他就這個問題請示了哪些人,匯報到哪一層,我僅知道,直到一個星期後,沈恕才在小範圍內發出秘密指令:採取隱蔽手段獲取許衛東的赤足足印,“寧敗勿醒”——即使行動失敗,也決不能讓他察覺。
但獲取許衛東的赤足足印談何容易。他每天都到政協上班,批閱文件、聽取匯報、下基層調研,一如既往。可是他的一些娛樂和健身活動卻無來由地取消了,每周兩次游泳、一次全身按摩、一次光腳養生,曾經是他雷打不動的固定項目,卻突然再也不去了,用打桌球取而代之。偵查員們既不能扒下許衛東的鞋子查看,又不能潛到他家裡去提取腳印,只能遠遠遙望他的身影,束手無策。
4
2013年4月8日。晴。
楚原市玲瓏塔。
沈恕為案情所迫,又出了一次“陰招兒”,與他一貫的做事風格大相逕庭,讓人再次見識到他的誠懇和厚道背後隱藏的“狡猾”。
這天上午,楚原市玲瓏塔下來了一批客人,計有省政協委員許衛東、省人大宗教委員會主任蘇建國、省宗教局副局長李輝和大悲寺住持空蘊和尚。空蘊時近耄耋之年,卻身形挺拔,目光瑩潤,僧袍寬大,一看即知是一位得道高僧。事實上,他佛法精湛,多修道場,門下弟子數以千計,在佛門深受愛戴。
我隱約有所耳聞,沈恕與空蘊和尚打過幾次交道,至於兩人的交情到了什麼程度,卻不得而知。
玲瓏塔是大悲寺的寺產,算得上佛門至寶。它修建於魏文帝時期,多少朝代興亡、兵凶戰危,它自巋然不動,保存得非常完好,後人又幾經修繕,與新塔相差無幾,不過多了些歷史滄桑而已。
玲瓏塔計有十一層,每層供奉一部梵文手寫經書,所以又有“十一佛經塔”之稱。楚原民間流傳有一則關於玲瓏塔的民謠,頗有些趣味:高高山上玲瓏塔,玲瓏塔里有佛經,佛經流傳千百載,看過黃河九澄清,五百年來澄一澄,歷經四千五百冬。當然,民謠難免有誇張成分,玲瓏塔還沒有四千五百歲那麼老。
李輝今天把省里主管宗教事務的頭面人物都請到玲瓏塔來,目的是定奪一件爭議已久的“商業計劃”。
佛教和商業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然而在當今社會裡,兩者卻莫名其妙地緊密聯繫在一起。那些不惜把佛門淨地淪為賺錢工具的所謂僧人們趁機中飽私囊,更自冠總經理之類的頭銜,熱衷於結交官商,不倫不類,徒留笑柄。好在佛祖他老人家“五蘊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不與這些偽僧人們計較。
宗教局長李輝腦子靈活,早瞅准玲瓏塔里蘊藏著巨大商機,提出一攬子開發計劃,包括玲瓏塔向公眾開放、收取門票、影印典藏佛經出售、企業冠名、拍賣玲瓏塔商標等,據估算潛在的商業利益以億元計。
不過這個計劃遭到空蘊和尚的強烈抵制。玲瓏塔是大悲寺寺產,空蘊和尚不鬆口,李輝也拿他沒辦法。而且空蘊油鹽不進、軟硬不吃,他雖然年事已高,但勤修佛法,耳聰目明,行走無礙,看樣子至少還能再做二十年住持,李輝無論如何也沒有耐心等下去。
為壓制空蘊的“囂張氣焰”,李輝搬來省政協和省人大的主管領導,希望藉助他們的地位促成玲瓏塔開發計劃。空蘊嗯嗯啊啊地答應著,卻總是藉口寺務纏身,使得省領導的視察安排一拖再拖。誰知他在兩天前不知怎麼突然開了竅,主動聯繫李輝,說歡迎各位領導來視察玲瓏塔。早已達成默契的三位領導今天一早就撥冗蒞臨。
一行人寒暄著來到玲瓏塔門前,值守僧人規規矩矩地站在門側,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念一聲“阿彌陀佛”,說:“佛門聖地,請施主除去鞋襪。”
許衛東一怔。李輝察言觀色,忙說:“玲瓏塔地面灰塵太大,兩位領導就不要脫鞋襪了吧?”說著話用眼睛瞟向空蘊。空蘊低眉順目,已經脫下僧履,正在除去潔白的布襪。
那值守僧人又念一聲佛號,說:“佛門清淨之地,善男信女請除去鞋襪,虔心禮佛,無論貴賤,一體凜遵。”他像背書一樣說話,表情虔誠又執拗,自始至終沒向對面這一行人看上一眼。
許衛東的臉馬上就有不悅之色。蘇建國見空蘊已經脫光鞋襪,瘦骨嶙峋的雙腳踩在石板地上。這裡數空蘊年紀最大,別人不便再找藉口,而且一行人已經來到塔前,終究不能因為這點小事轉頭回去。他打圓場說:“不能壞了佛門規矩,大家都脫了吧,上去走一圈就下來。”
一行人先後脫掉鞋襪,光著腳丫子進了玲瓏塔。在塔內發生的事情我就不得而知,玲瓏塔的開發計劃是通過還是擱淺,更不會有人通知我。
總之一行人約半小時後才走出玲瓏塔,幾個省領導分別坐上車離去。這時我和偵查員們從路邊的車裡鑽出來,屏息靜氣地進到塔里提取許衛東留在灰塵上的赤足足印。
沈恕雙手合十,向空蘊施禮:“多謝和尚。”空蘊還禮,低眉順目地念一聲“阿彌陀佛”,兩道細長下垂的白眉被早春的微風拂動,像是蘊含著無窮玄機,無限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