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對東陵盜寶事件反應最大的莫過於末代皇帝溥儀。此時溥儀被逐出宮還不到4、5年,寓居天津張園,與遺老之間以君臣相稱,自我維持小朝廷局面。清室和遺老們分別向蔣介石和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報館發出通電,要求懲辦孫殿英,要求當局賠修陵墓。張園的靈堂決定要擺到陵墓修復為止。起初,蔣介石政府的反應還好,下令讓閻錫山查辦此事。孫殿英派到北平來的一個師長被閻錫山扣下了。隨後不久,消息傳來,說被扣的師長被釋放,蔣介石決定不追究了……
7月10日夜,孫殿英在馬伸橋臨時指揮部悄悄完成了驗寶和高級軍官們的分寶事宜後,當即命令所屬部隊連夜向順義、懷柔一帶開拔,連續三天三夜的東陵盜寶隨之落下了帷幕。孫殿英部以近三十大車寶物的收穫,宣告了東陵盜案的成果和在人類文化史上留下的千古遺恨。當時的溥儀身居天津張園,聞祖陵被挖掘,悲憤無比,強烈抗議孫殿英的罪行。隨後溥儀派遣清朝遺臣載澤、耆齡、寶熙、陳毅等人前往清東陵重新安葬,地官內空空如也,殘破棺木和碎衣爛衫被扔了滿地,慈禧的屍體被放在西北角,伏在破棺槨蓋上。她臉朝下,手反轉搭在背上,長發散而不亂,扎辮子的紅頭繩猶在。當反轉她的屍身時,遍體長滿白毛,口角處確有殘破。載澤等人將慈禧及裕陵內乾隆帝、後、妃屍骨重新殮葬後,掩埋了洞口,返回天津。
東陵盜案,轟動中外,京津一帶滿城風雨,新聞報刊通載著譴責文章。孫殿英見勢不妙,趕緊施展出脫身之計,通過戴笠的關係,將盜陵所獲的翡翠西瓜、翡翠蟈蟈白菜、夜明珠等國寶,轉贈給蔣介石、宋美齡、孔祥熙、宋子文、何應欽等人,從中斡旋的戴笠也受了賄。其結果,不僅孫殿英逃脫了法網,就連孫殿英的部下、已被逮捕的師長譚溫江也被保釋出獄了。譚溫江是參加盜陵的幹將,因在北京琉璃廠銷售盜陵所得珠寶而被捕。孫殿英通融行賄,官官相護,竟使盜匪得以逍遙法外,轟動全國、舉世矚目的孫殿英東陵盜寶案就這樣不了了之。
那麼東陵寶物今日何在呢?
民間傳說,孫殿英將盜掘得來的部分東陵寶藏賄賂給了上司徐源泉,徐源泉便將寶藏埋在了自家公館的地下秘室中。文革期間,有人在武漢新洲徐公館附近挖出了不少槍枝軍備,結果有關徐公館藏有巨寶的說法不脛而走。
那麼東陵的寶物是否真的藏在徐公館呢?目前這個問題存在幾種不同的看法。
徐源泉公館座落於武漢新洲區倉埠鎮南下街,據史料記載,1931年,時任國民黨中央執委第六集團軍陸軍上將的徐源泉,耗資10萬大洋在倉埠鎮建成占地面積4230平方米的徐公館,融中西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極其富麗堂皇。據當地老百姓講,徐公館是徐源泉為母親和妻室建造的,他並沒有入住,公館建成後徐派出1至2個連的兵力保護。
公館外觀雄渾壯麗,內里裝飾美輪美奐,公館的地下室有一個秘道,傳說寶藏就埋在這條秘道里。
文革期間,曾有人在徐家公館附近挖花壇,結果挖出了一條深可過人、內有積水的地道。由於地道中不斷冒出騰騰的水氣,眾人懷疑地道下可能有機關和毒氣,就沒敢下去。
後來,全國文物普查和文物補查時,許多專家組多次對徐公館和徐源泉的親屬、街坊進行了仔細的尋訪,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為搞清徐公館的埋寶之謎,1994年,新洲文物管理所一位胡姓的人專程探訪了徐公館東廂房下的密室。他仔細地清掃了這間僅幾個平方米大空無一物的密室,並細細敲打每一面牆磚,查看裡面是否藏有機關。竟然讓他發現,密室牆上沒有糊上泥巴,有一面牆的磚還參差不齊,似乎牆是臨時砌上去的。但由於種種原因,他沒有作進一步的調查。
後來,為了探明真相,此人又走訪了當年徐公館裡的一名女傭。
據女傭回憶說,孫殿英盜東陵,徐源泉是司令,因此發了財,就用這筆錢修建了徐公館,當時做房用的是武昌城牆上的磚。公館建成後,國民黨曾在徐公館附近槍斃人,不少人懷疑被槍決的人都是修房的工匠。
而世代居住在新洲區倉埠街的林庚凡老人則提供了又一種說法。林庚凡,是徐源泉姐姐的養子。據他介紹,小的時候曾到過徐公館玩耍,那時徐公館富麗堂皇,地道里儘是值錢的寶貝。徐源泉喜歡騎高頭大馬,還有許多衛兵,徐源泉的妻子當時有一頂鳳冠金光燦爛。徐公館的大門原先朝北,徐源泉認為這寓意敗北不吉利,於是改大門為現在的西北方向。他認為,徐公館的地下可能藏有清東陵財寶。
對於沸沸揚揚的藏寶之說,新洲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則持另一種看法,他們認為東陵寶物藏於徐公館沒有任何證據,關於目前清東陵被盜的部分財寶藏於武漢的消息,來源只是民間的一些傳言以及某些研究人員的推測。早在60年代,他就聽到附近的老人傳說徐公館可能是埋寶的所在地。早些時候,文物部門曾對徐公館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工作,但未發現有傳說中的藏寶地道。
對於徐公館是否藏有寶物,徐公館原主人徐源泉的兒子徐鈞武也有自己的看法。徐鈞武說,他從小所居住的徐公館建於1931年,只是一幢普通的兩層木質建築。有一個普通的地下室,他的父親自小離家並未和家人在此居住。抗戰勝利後,徐源泉卸甲還鄉,一直住在武漢市區。1948年他到廣州開會,寫信讓徐鈞武去,徐鈞武去了才知道,父親已決定不回武漢了。1949年,父親飛往台灣時並未帶多少行李。徐鈞武推斷,“如果說有什麼東陵財寶的話,他肯定會要我帶過去,或囑咐我將財寶轉移。而我們從未聽說有東陵財寶的事,徐公館藏寶的可能性不大。”
7月10日夜,孫殿英在馬伸橋臨時指揮部悄悄完成了驗寶和高級軍官們的分寶事宜後,當即命令所屬部隊連夜向順義、懷柔一帶開拔,連續三天三夜的東陵盜寶隨之落下了帷幕。孫殿英部以近三十大車寶物的收穫,宣告了東陵盜案的成果和在人類文化史上留下的千古遺恨。當時的溥儀身居天津張園,聞祖陵被挖掘,悲憤無比,強烈抗議孫殿英的罪行。隨後溥儀派遣清朝遺臣載澤、耆齡、寶熙、陳毅等人前往清東陵重新安葬,地官內空空如也,殘破棺木和碎衣爛衫被扔了滿地,慈禧的屍體被放在西北角,伏在破棺槨蓋上。她臉朝下,手反轉搭在背上,長發散而不亂,扎辮子的紅頭繩猶在。當反轉她的屍身時,遍體長滿白毛,口角處確有殘破。載澤等人將慈禧及裕陵內乾隆帝、後、妃屍骨重新殮葬後,掩埋了洞口,返回天津。
東陵盜案,轟動中外,京津一帶滿城風雨,新聞報刊通載著譴責文章。孫殿英見勢不妙,趕緊施展出脫身之計,通過戴笠的關係,將盜陵所獲的翡翠西瓜、翡翠蟈蟈白菜、夜明珠等國寶,轉贈給蔣介石、宋美齡、孔祥熙、宋子文、何應欽等人,從中斡旋的戴笠也受了賄。其結果,不僅孫殿英逃脫了法網,就連孫殿英的部下、已被逮捕的師長譚溫江也被保釋出獄了。譚溫江是參加盜陵的幹將,因在北京琉璃廠銷售盜陵所得珠寶而被捕。孫殿英通融行賄,官官相護,竟使盜匪得以逍遙法外,轟動全國、舉世矚目的孫殿英東陵盜寶案就這樣不了了之。
那麼東陵寶物今日何在呢?
民間傳說,孫殿英將盜掘得來的部分東陵寶藏賄賂給了上司徐源泉,徐源泉便將寶藏埋在了自家公館的地下秘室中。文革期間,有人在武漢新洲徐公館附近挖出了不少槍枝軍備,結果有關徐公館藏有巨寶的說法不脛而走。
那麼東陵的寶物是否真的藏在徐公館呢?目前這個問題存在幾種不同的看法。
徐源泉公館座落於武漢新洲區倉埠鎮南下街,據史料記載,1931年,時任國民黨中央執委第六集團軍陸軍上將的徐源泉,耗資10萬大洋在倉埠鎮建成占地面積4230平方米的徐公館,融中西建築藝術風格為一體,極其富麗堂皇。據當地老百姓講,徐公館是徐源泉為母親和妻室建造的,他並沒有入住,公館建成後徐派出1至2個連的兵力保護。
公館外觀雄渾壯麗,內里裝飾美輪美奐,公館的地下室有一個秘道,傳說寶藏就埋在這條秘道里。
文革期間,曾有人在徐家公館附近挖花壇,結果挖出了一條深可過人、內有積水的地道。由於地道中不斷冒出騰騰的水氣,眾人懷疑地道下可能有機關和毒氣,就沒敢下去。
後來,全國文物普查和文物補查時,許多專家組多次對徐公館和徐源泉的親屬、街坊進行了仔細的尋訪,結果並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為搞清徐公館的埋寶之謎,1994年,新洲文物管理所一位胡姓的人專程探訪了徐公館東廂房下的密室。他仔細地清掃了這間僅幾個平方米大空無一物的密室,並細細敲打每一面牆磚,查看裡面是否藏有機關。竟然讓他發現,密室牆上沒有糊上泥巴,有一面牆的磚還參差不齊,似乎牆是臨時砌上去的。但由於種種原因,他沒有作進一步的調查。
後來,為了探明真相,此人又走訪了當年徐公館裡的一名女傭。
據女傭回憶說,孫殿英盜東陵,徐源泉是司令,因此發了財,就用這筆錢修建了徐公館,當時做房用的是武昌城牆上的磚。公館建成後,國民黨曾在徐公館附近槍斃人,不少人懷疑被槍決的人都是修房的工匠。
而世代居住在新洲區倉埠街的林庚凡老人則提供了又一種說法。林庚凡,是徐源泉姐姐的養子。據他介紹,小的時候曾到過徐公館玩耍,那時徐公館富麗堂皇,地道里儘是值錢的寶貝。徐源泉喜歡騎高頭大馬,還有許多衛兵,徐源泉的妻子當時有一頂鳳冠金光燦爛。徐公館的大門原先朝北,徐源泉認為這寓意敗北不吉利,於是改大門為現在的西北方向。他認為,徐公館的地下可能藏有清東陵財寶。
對於沸沸揚揚的藏寶之說,新洲區文物管理所所長則持另一種看法,他們認為東陵寶物藏於徐公館沒有任何證據,關於目前清東陵被盜的部分財寶藏於武漢的消息,來源只是民間的一些傳言以及某些研究人員的推測。早在60年代,他就聽到附近的老人傳說徐公館可能是埋寶的所在地。早些時候,文物部門曾對徐公館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工作,但未發現有傳說中的藏寶地道。
對於徐公館是否藏有寶物,徐公館原主人徐源泉的兒子徐鈞武也有自己的看法。徐鈞武說,他從小所居住的徐公館建於1931年,只是一幢普通的兩層木質建築。有一個普通的地下室,他的父親自小離家並未和家人在此居住。抗戰勝利後,徐源泉卸甲還鄉,一直住在武漢市區。1948年他到廣州開會,寫信讓徐鈞武去,徐鈞武去了才知道,父親已決定不回武漢了。1949年,父親飛往台灣時並未帶多少行李。徐鈞武推斷,“如果說有什麼東陵財寶的話,他肯定會要我帶過去,或囑咐我將財寶轉移。而我們從未聽說有東陵財寶的事,徐公館藏寶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