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蘇眉不願意接婆婆的電話,蘇眉的事也很多,她在電話里一再拒絕司猗紋的邀請。
“這星期天沒時間,真的。”她告訴對方。
“怎麼星期天還那麼忙?”對方問。
“和幾個朋友已經約好了……”
“出去?”
“啊,出去。”
“去哪兒?”
“想走遠點兒。”
“有多遠,出北京嗎?”
“那倒不是。”
“是不是去西山?”
“對,西山。”
“實在沒時間就算了,下星期再聯繫吧。”
蘇眉放下電話。原來還有一個可怕的“下星期”。
蘇眉的電話是誠實的,星期日她和幾個同學的確約好去西山。當她們在西直門換車時,蘇眉看見司猗紋正向她走來。司猗紋手裡撐著一把摺疊傘,上身是豆沙色短袖真絲襯衫,下邊配了銀灰西服裙,腳上是白色平底羊皮涼鞋。為了與衣服相配,臉上的化妝就更有必要了。她走到蘇眉跟前說:“我先到,等了你半天。”聽口氣就好像她的到來是提前和蘇眉約好的一樣,蘇眉倒無言以對了。她透過司猗紋的薄襯衫,一眼就看見她是戴了辱罩的。不知為什麼,她不願意讓同伴們發現她的這個發現,她覺得以婆婆這樣的年紀還戴辱罩正如同一個沒到發育年齡的女孩就戴辱罩一樣地令人不自在。她後悔昨天在電話里把他們的行動透露了出去,現在司猗紋的出現司猗紋的聲明顯然是為著加入他們的行列而來,她的穿著她的精神準備(特別是她那不合時宜的辱罩)簡直叫她無法拒絕。
蘇眉的預感果然準確,司猗紋早和她的同伴打著招呼介紹自己的身份了。當同伴們讚嘆她的年輕以至於將她誤認為是蘇眉的母親時,司猗紋輕輕笑著,又做出些比母親還年輕的表情。車來了,司猗紋收起陽傘,輕捷地邁上車,自然而然地坐在蘇眉的同伴們給她讓出的座位上。
蘇眉看見坐下的婆婆才進一步證實了婆婆的預謀。她的情緒敗壞透了,她不明白婆婆為什麼一定要加入她的生活。現在她既不能和她爭吵又不能把她趕下車,她就把住司猗紋的椅背站著。把住司猗紋的椅背站在司猗紋身旁是給司猗紋的顏色,又是對司猗紋行為的認可,當著同伴們她甚至還必須表現出是她請了她來游西山,僅僅是忘記和同伴們提前說明。
終點站到了,蘇眉跟在婆婆身後最後一個下了車。她和她一路無話。也許她的同伴們覺出了氣氛的異樣,他們提出分開行動,這時司猗紋忽然把腳給崴了。
她的崴腳又引起了大夥的關心,蘇眉才不得不蹲下來和婆婆說話。她問她是不是很疼,還能不能走路,要不要趕快回去。司猗紋鼻尖上沁著汗同意回去,並讓蘇眉給她要“出租”。
她們上了一輛出租汽車,司猗紋忍著疼痛從車窗里探出頭來,跟車下蘇眉的同伴們表示著歉意告著別,還不忘告訴他們有時間去家裡玩。她說得很真誠,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後來蘇眉的同學都知道她有一個漂亮的不凡的看起來比蘇眉媽媽還年輕的外婆。
在車上,司猗紋剛才的痛苦消失了許多。蘇眉問她是不是好多了,她搖著頭說:“這不是好,是疼過了勁兒。疼過了勁兒就不覺疼了。”
車子拐進響勺胡同停在司猗紋的院門口。太貴了,車費四十元。蘇眉交了錢剛要攙扶婆婆,婆婆卻打開車門腿腳利索地下了車,她像是蹦下來的。
星期天胡同里顯出了熱鬧,羅大媽正巧在門口站著。
“上哪兒去啦?”她問司猗紋。
“西山。”
“回來可夠早的。”
“坐出租回來的。這不,眉眉還把我送到家。”司猗紋說著徑直朝里走。她很得意,羅大媽看見了她的計程車,看見了陪她回來的蘇眉。她的步態更輕盈。
蘇眉在司猗紋後面走,她不知道司猗紋為什麼要愚弄她。她忘記了門口的鄰人,忘記和羅大媽寒暄。正在裡屋寫作業的寶妹出來招呼她,她也只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就坐在飯桌旁,連寶妹樣子都沒看清。她尋找婆婆的去向,原來婆婆已閃到裡屋,就像正等待蘇眉對她發出質問、指控。
果然,蘇眉追進了裡屋。
司猗紋正坐在寶妹書桌前,手托腮幫,胳膊肘支在寶妹的作業本上。
“您必須向我解釋清楚。”蘇眉激動得難以抑制。
“解釋什麼?”司猗紋的回答也不客氣。
“解釋您今天的行為。”
“我今天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嗎?”
“我想您自己最清楚。”
“我不清楚。”
“難道您需要我提醒嗎?”
“可以。”
“您為什麼去西山?”
“西山是遊覽勝地。”
“您為什麼非跟我們去?”
“因為有你。”
有你。蘇眉在和司猗紋的第一局對話里就敗了下來。難道他們那一伙人中不正是“有你”嗎?你是誰?是司猗紋的外孫女。外婆為什麼不能跟外孫女一起游西山?
退卻的倒成了蘇眉。
“就算有我,那您為什麼說您崴了腳?”蘇眉又說。
“不是我說我崴了腳。”
“是您說。”
“是我的腳崴了。”
“但是您沒有崴。”
“你怎麼知道我沒崴?”
“因為下車時我發現您一點兒也不疼您根本就沒事兒!”
“怎麼沒事兒?”
“我保證您沒有崴。”
“崴了。”
“那為什麼一下車就好?”
“是一下車就好了。”
“有這麼快嗎?剛上出租您還喊哪,一下出租就能好?”
“你應該高興。”
“高興什麼,高興白扔四十塊錢?”
“根本不是四十塊錢的問題。你想,如果我的腳一直不好呢?崴到明天呢崴到後天呢?一個星期、一年……給誰增加負擔?不是給你嗎?你能撇下你的婆婆不管?誰是我的親人,不是你?”
這第二局對話勝利者又是司猗紋。誰是司猗紋的親人?莊晨遠;寶妹近可指不上;竹西已不再是莊家的人。還有誰,不就是蘇眉嗎?
蘇眉的失敗是註定了的。難道她能對著司猗紋高喊“我不是你的親人”?她想沖她高喊,她試了,可她沒張開嘴。張嘴也需要穩、准、狠,她又想起當年她抓不起語錄本的事。
一樣。
作為勝利者的司猗紋深深嘆著氣,手在桌面上摸索。蘇眉知道她在找煙,也許拿煙的還應該是身邊這個親人。她沒去,她不去並不等於她不是,倒像是她在跟那個找煙的人耍無賴。
蘇眉很喪氣。
蘇眉喪氣著離開了響勺胡同。她想無論如何這是最後一次來響勺,最後一次見婆婆。
蘇眉開始安心作畫,她正在畫一幅準備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的作品。她帶著從響勺胡同帶回來的“氣”把畫面尺寸加大至畫展所要求的最大極限。面對這塊頂天立地的畫布,身高一米七的她仿佛一下子又成了當年響勺胡同的那個眉眉,那時她往鉛絲上搭塊褲子都得一蹦一跳。現在她雖用不著蹦跳,但畫最高處時還得爬桌子登板凳。畫布越大人就越小,她畫得就越潑辣。為了這無邊無際的畫布為了這“潑辣”,她甚至推翻原來的構思。她想起一個叫《畫扇面》的老相聲,那相聲說某人求一畫家畫扇面,那扇面畫家答應他畫美人。後來由於什麼原因他決定把美人改成張飛;又由於什麼原因他決定把張飛改成石頭;再由於什麼原因他決定把石頭改成黑扇面。現在蘇眉就正在把美人改張飛,張飛改石頭,石頭改黑扇面兒。她決定把所有的形象都模糊在一片黑色基調里,就得黑,黑才是永恆。就像,就像什麼……司猗紋送給她的黑裙子。
蘇眉快“神經”了,蘇眉也快信命了,原來命該她“黑”。
電話又來了,是傳達室。傳達室師傅說門口有一位“家裡人”,在等她,等著等著突然暈倒在傳達室了。是位老太太,又不像老太太,看不准年紀。
蘇眉跑到傳達室,傳達室說病人已經被送到醫務室。蘇眉又趕到醫務室。
當她跑進醫務室時,暈倒的病人已經甦醒過來,她靠在一張長椅上捧著一杯水。
首先引起蘇眉注意的不是病人的臉色而是病人的裝束:她居然穿了一條雪白的卡其布長褲和一件暗紅純棉針織衫,脖子上還有一條纖細的銀項鍊。
醫生問蘇眉這位病人是她的什麼人,蘇眉告訴醫生她是她的外婆。蘇眉問醫生外婆暈倒的原因,醫生講,不像是什麼器質性病因所致,可能是因天氣太熱而導致的虛脫。
醫生又問了蘇眉病人的年齡,蘇眉說了一個歲數。醫生以驚異的眼光打量著司猗紋,並告訴蘇眉她可以回家了。
蘇眉從長椅上攙扶起司猗紋,司猗紋顯出力不從心地站起來。當著眾人蘇眉的臉很紅。走出學院大門她們遇到那次去西山的一些夥伴,有人問蘇眉“你外婆是不是又崴了腳”,蘇眉沒做回答。還是有人替蘇眉截了“出租”,他們想,她是“崴”了。他們熱心地把司猗紋攙上車,蘇眉狠狠碰上車門。
車就要開時,蘇眉還是開了前門上車坐在司機旁邊。她想起了那天司猗紋的話:“誰是我的親人,不是你?”她為車裡的人想,也為圍在車外的人想。
司猗紋的電話在繼續,蘇眉不得不接。她知道不接電話的後果:司猗紋會暈倒在任何地方請別人打電話給她的“親人”。她相信司猗紋那不可忽視的精力和能量。
有一次蘇眉偶然從晚報上看到一篇記者採訪一位家庭早期教育家的文章,那位被採訪者便是司猗紋,她談的是對一位青年女畫家的早期教育問題。讀著晚報,蘇眉才知道自己的藝術啟蒙者原來是婆婆。她拿著晚報給蘇瑋看,蘇瑋不說話,只笑得前仰後合,流著眼淚。蘇瑋止住大笑才對蘇眉說:“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嗎?自找!”這像是說蘇眉的藝術啟蒙老師是自找的,又像是說一切一切都是你自找。
“怎麼我沒有個藝術啟蒙者?那樣的話,這受啟蒙的該是一對姐妹了。”蘇瑋又說。
為這“自找”,蘇眉和蘇瑋永遠也談不起來,話不過三句。蘇眉忽然想找竹西去談談婆婆了。
“這星期天沒時間,真的。”她告訴對方。
“怎麼星期天還那麼忙?”對方問。
“和幾個朋友已經約好了……”
“出去?”
“啊,出去。”
“去哪兒?”
“想走遠點兒。”
“有多遠,出北京嗎?”
“那倒不是。”
“是不是去西山?”
“對,西山。”
“實在沒時間就算了,下星期再聯繫吧。”
蘇眉放下電話。原來還有一個可怕的“下星期”。
蘇眉的電話是誠實的,星期日她和幾個同學的確約好去西山。當她們在西直門換車時,蘇眉看見司猗紋正向她走來。司猗紋手裡撐著一把摺疊傘,上身是豆沙色短袖真絲襯衫,下邊配了銀灰西服裙,腳上是白色平底羊皮涼鞋。為了與衣服相配,臉上的化妝就更有必要了。她走到蘇眉跟前說:“我先到,等了你半天。”聽口氣就好像她的到來是提前和蘇眉約好的一樣,蘇眉倒無言以對了。她透過司猗紋的薄襯衫,一眼就看見她是戴了辱罩的。不知為什麼,她不願意讓同伴們發現她的這個發現,她覺得以婆婆這樣的年紀還戴辱罩正如同一個沒到發育年齡的女孩就戴辱罩一樣地令人不自在。她後悔昨天在電話里把他們的行動透露了出去,現在司猗紋的出現司猗紋的聲明顯然是為著加入他們的行列而來,她的穿著她的精神準備(特別是她那不合時宜的辱罩)簡直叫她無法拒絕。
蘇眉的預感果然準確,司猗紋早和她的同伴打著招呼介紹自己的身份了。當同伴們讚嘆她的年輕以至於將她誤認為是蘇眉的母親時,司猗紋輕輕笑著,又做出些比母親還年輕的表情。車來了,司猗紋收起陽傘,輕捷地邁上車,自然而然地坐在蘇眉的同伴們給她讓出的座位上。
蘇眉看見坐下的婆婆才進一步證實了婆婆的預謀。她的情緒敗壞透了,她不明白婆婆為什麼一定要加入她的生活。現在她既不能和她爭吵又不能把她趕下車,她就把住司猗紋的椅背站著。把住司猗紋的椅背站在司猗紋身旁是給司猗紋的顏色,又是對司猗紋行為的認可,當著同伴們她甚至還必須表現出是她請了她來游西山,僅僅是忘記和同伴們提前說明。
終點站到了,蘇眉跟在婆婆身後最後一個下了車。她和她一路無話。也許她的同伴們覺出了氣氛的異樣,他們提出分開行動,這時司猗紋忽然把腳給崴了。
她的崴腳又引起了大夥的關心,蘇眉才不得不蹲下來和婆婆說話。她問她是不是很疼,還能不能走路,要不要趕快回去。司猗紋鼻尖上沁著汗同意回去,並讓蘇眉給她要“出租”。
她們上了一輛出租汽車,司猗紋忍著疼痛從車窗里探出頭來,跟車下蘇眉的同伴們表示著歉意告著別,還不忘告訴他們有時間去家裡玩。她說得很真誠,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後來蘇眉的同學都知道她有一個漂亮的不凡的看起來比蘇眉媽媽還年輕的外婆。
在車上,司猗紋剛才的痛苦消失了許多。蘇眉問她是不是好多了,她搖著頭說:“這不是好,是疼過了勁兒。疼過了勁兒就不覺疼了。”
車子拐進響勺胡同停在司猗紋的院門口。太貴了,車費四十元。蘇眉交了錢剛要攙扶婆婆,婆婆卻打開車門腿腳利索地下了車,她像是蹦下來的。
星期天胡同里顯出了熱鬧,羅大媽正巧在門口站著。
“上哪兒去啦?”她問司猗紋。
“西山。”
“回來可夠早的。”
“坐出租回來的。這不,眉眉還把我送到家。”司猗紋說著徑直朝里走。她很得意,羅大媽看見了她的計程車,看見了陪她回來的蘇眉。她的步態更輕盈。
蘇眉在司猗紋後面走,她不知道司猗紋為什麼要愚弄她。她忘記了門口的鄰人,忘記和羅大媽寒暄。正在裡屋寫作業的寶妹出來招呼她,她也只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就坐在飯桌旁,連寶妹樣子都沒看清。她尋找婆婆的去向,原來婆婆已閃到裡屋,就像正等待蘇眉對她發出質問、指控。
果然,蘇眉追進了裡屋。
司猗紋正坐在寶妹書桌前,手托腮幫,胳膊肘支在寶妹的作業本上。
“您必須向我解釋清楚。”蘇眉激動得難以抑制。
“解釋什麼?”司猗紋的回答也不客氣。
“解釋您今天的行為。”
“我今天有什麼不好的行為嗎?”
“我想您自己最清楚。”
“我不清楚。”
“難道您需要我提醒嗎?”
“可以。”
“您為什麼去西山?”
“西山是遊覽勝地。”
“您為什麼非跟我們去?”
“因為有你。”
有你。蘇眉在和司猗紋的第一局對話里就敗了下來。難道他們那一伙人中不正是“有你”嗎?你是誰?是司猗紋的外孫女。外婆為什麼不能跟外孫女一起游西山?
退卻的倒成了蘇眉。
“就算有我,那您為什麼說您崴了腳?”蘇眉又說。
“不是我說我崴了腳。”
“是您說。”
“是我的腳崴了。”
“但是您沒有崴。”
“你怎麼知道我沒崴?”
“因為下車時我發現您一點兒也不疼您根本就沒事兒!”
“怎麼沒事兒?”
“我保證您沒有崴。”
“崴了。”
“那為什麼一下車就好?”
“是一下車就好了。”
“有這麼快嗎?剛上出租您還喊哪,一下出租就能好?”
“你應該高興。”
“高興什麼,高興白扔四十塊錢?”
“根本不是四十塊錢的問題。你想,如果我的腳一直不好呢?崴到明天呢崴到後天呢?一個星期、一年……給誰增加負擔?不是給你嗎?你能撇下你的婆婆不管?誰是我的親人,不是你?”
這第二局對話勝利者又是司猗紋。誰是司猗紋的親人?莊晨遠;寶妹近可指不上;竹西已不再是莊家的人。還有誰,不就是蘇眉嗎?
蘇眉的失敗是註定了的。難道她能對著司猗紋高喊“我不是你的親人”?她想沖她高喊,她試了,可她沒張開嘴。張嘴也需要穩、准、狠,她又想起當年她抓不起語錄本的事。
一樣。
作為勝利者的司猗紋深深嘆著氣,手在桌面上摸索。蘇眉知道她在找煙,也許拿煙的還應該是身邊這個親人。她沒去,她不去並不等於她不是,倒像是她在跟那個找煙的人耍無賴。
蘇眉很喪氣。
蘇眉喪氣著離開了響勺胡同。她想無論如何這是最後一次來響勺,最後一次見婆婆。
蘇眉開始安心作畫,她正在畫一幅準備參加全國青年美展的作品。她帶著從響勺胡同帶回來的“氣”把畫面尺寸加大至畫展所要求的最大極限。面對這塊頂天立地的畫布,身高一米七的她仿佛一下子又成了當年響勺胡同的那個眉眉,那時她往鉛絲上搭塊褲子都得一蹦一跳。現在她雖用不著蹦跳,但畫最高處時還得爬桌子登板凳。畫布越大人就越小,她畫得就越潑辣。為了這無邊無際的畫布為了這“潑辣”,她甚至推翻原來的構思。她想起一個叫《畫扇面》的老相聲,那相聲說某人求一畫家畫扇面,那扇面畫家答應他畫美人。後來由於什麼原因他決定把美人改成張飛;又由於什麼原因他決定把張飛改成石頭;再由於什麼原因他決定把石頭改成黑扇面。現在蘇眉就正在把美人改張飛,張飛改石頭,石頭改黑扇面兒。她決定把所有的形象都模糊在一片黑色基調里,就得黑,黑才是永恆。就像,就像什麼……司猗紋送給她的黑裙子。
蘇眉快“神經”了,蘇眉也快信命了,原來命該她“黑”。
電話又來了,是傳達室。傳達室師傅說門口有一位“家裡人”,在等她,等著等著突然暈倒在傳達室了。是位老太太,又不像老太太,看不准年紀。
蘇眉跑到傳達室,傳達室說病人已經被送到醫務室。蘇眉又趕到醫務室。
當她跑進醫務室時,暈倒的病人已經甦醒過來,她靠在一張長椅上捧著一杯水。
首先引起蘇眉注意的不是病人的臉色而是病人的裝束:她居然穿了一條雪白的卡其布長褲和一件暗紅純棉針織衫,脖子上還有一條纖細的銀項鍊。
醫生問蘇眉這位病人是她的什麼人,蘇眉告訴醫生她是她的外婆。蘇眉問醫生外婆暈倒的原因,醫生講,不像是什麼器質性病因所致,可能是因天氣太熱而導致的虛脫。
醫生又問了蘇眉病人的年齡,蘇眉說了一個歲數。醫生以驚異的眼光打量著司猗紋,並告訴蘇眉她可以回家了。
蘇眉從長椅上攙扶起司猗紋,司猗紋顯出力不從心地站起來。當著眾人蘇眉的臉很紅。走出學院大門她們遇到那次去西山的一些夥伴,有人問蘇眉“你外婆是不是又崴了腳”,蘇眉沒做回答。還是有人替蘇眉截了“出租”,他們想,她是“崴”了。他們熱心地把司猗紋攙上車,蘇眉狠狠碰上車門。
車就要開時,蘇眉還是開了前門上車坐在司機旁邊。她想起了那天司猗紋的話:“誰是我的親人,不是你?”她為車裡的人想,也為圍在車外的人想。
司猗紋的電話在繼續,蘇眉不得不接。她知道不接電話的後果:司猗紋會暈倒在任何地方請別人打電話給她的“親人”。她相信司猗紋那不可忽視的精力和能量。
有一次蘇眉偶然從晚報上看到一篇記者採訪一位家庭早期教育家的文章,那位被採訪者便是司猗紋,她談的是對一位青年女畫家的早期教育問題。讀著晚報,蘇眉才知道自己的藝術啟蒙者原來是婆婆。她拿著晚報給蘇瑋看,蘇瑋不說話,只笑得前仰後合,流著眼淚。蘇瑋止住大笑才對蘇眉說:“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嗎?自找!”這像是說蘇眉的藝術啟蒙老師是自找的,又像是說一切一切都是你自找。
“怎麼我沒有個藝術啟蒙者?那樣的話,這受啟蒙的該是一對姐妹了。”蘇瑋又說。
為這“自找”,蘇眉和蘇瑋永遠也談不起來,話不過三句。蘇眉忽然想找竹西去談談婆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