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裝載兩個成年人的擔架車一定比平常的擔架車重上不少,你在這點上進行過詢問麼?”,我接著問卡爾。
“我恰恰想到過這一點,”,卡爾答道,“根據其中一位頗有經驗的護士的說法,那些擔架車下面的置物櫃裡,偶爾也會裝上一些頗重的急救設施——據說那輛擔架車確實是挺重的。這是護士喬希說的:在急診通道的一個下坡拐彎處,車幾乎都要傾斜了。”
“他可能就是在這時候回過頭來看的那一眼?”,積格勒說——他低頭想了一下,問道:
“目的地醫院呢?”
“第二醫院。不過那輛轉診的急救車至今都沒有消息——除了隨行醫生之外,還有一位名叫埃塞爾·凱澤(Ethel·Kaiser)的年輕女護士和一位司機,現在很可能也已經?”,卡爾沒有說下去。
“那位醫生沒說過什麼話麼?”,我問,“在推過躺著塔芙妮的擔架車的時候,他肯定對急診科室的醫生說過一些話的——他至少也定下了轉診目的地。”
“沒錯。他對維甘說‘複合麻醉事故,錯用氯胺酮?患者嚴重心臟代償失調。手術室已經聯繫過,速轉第二醫院?’——天知道他是從哪裡學來這些專業詞彙的。”,卡爾答道。
“聲音特徵呢?有沒有法國口音?”,積格勒問。
“急匆匆的一句話?”,卡爾無可奈何地說,“法國口音也沒有那麼容易聽出的——這點我倒是忽略了。反正等會兒我準備再去趟第三醫院——我們這次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第二次現場勘查,希望能夠找到一些切乎實際的線索?”
“我當然樂意回去換下這套奇怪的衣服,”,積格勒扯了扯自己的病人裝,“它使我渾身都不自在。”
“你自然也會去的,不是麼,文澤爾?你當然願意知道些更詳細的東西?”,卡爾問我。
我僅是點點頭,並沒有回答什麼——卡爾或許會認為我此刻的樣子有些沮喪吧:這倒無所謂。我現在依舊在思考這個案子——這些新的線索和見證人,並不見得就能夠否定掉我之前的那個假設。不過,我倒是更加確信:
我們面對的確實是一個狡猾至極的傢伙。
我的腦中已經有了些新的假設,我也同樣需要一些新的線索來證明他們。
正在我們打算離開停屍房的時候,戴維斯匆匆地回來了:
“證物科的結果出來了。”,他對積格勒說,“醫師證上沒有任何指紋——犯人應該已經仔細地自己的指紋給清理掉了?”
“同時也擦去了博士原來留下的指紋?”,積格勒自言自語。
“上午那張紙的結果呢?”,卡爾有些著急地問。
“查到了幾個指紋,但並不能確定是誰的?”,戴維斯有些忐忑地說。
“什麼叫‘不能確定’,”,卡爾對這樣的說法很不滿意,“如果不是捷爾特博士或者狄爾瑟女士的,就一定是兇手的了——還可能是誰的呢?”
“這可不見得?”,積格勒說。
我也點點頭。
“而且,”,戴維斯說,“證物科目前並沒有捷爾特博士的指模樣本?”,他看了一眼眼前的這具無頭屍體,“顯然我們無法從這具屍體上得到指模?不過,他們已經派人去博士家取證了。明天應該會有結果。”
實際上,我們偵探社就有現成的博士指紋樣本,但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懶得專程回去取一趟。而且,總該讓總局證物科的那幫傢伙有些事情忙才是。
“那個塗抹的痕跡呢?”,我問。
“似乎還在分析中?”,戴維斯回答,“目前知道的是,使用了完全相同的油墨——這種情況下,他們那邊的人說?要想還原已經基本上不太可能了。專家鑑定需要不少的時間,而且不一定有結果?”
戴維斯想了想,接著說道:
“另外,第三醫院今年七月才剛剛開始建立員工的DNA檔案。因為他們醫院的員工數量很多,據說需要將近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的有急診科、外科、耳鼻喉科和住院部,其它部門似乎還沒有開始?這些是我從電話里打聽到的,不見得是準確的消息,但大體上應該沒什麼問題。”
“謝謝。”,我對戴維斯說,“我能要一份DNA和血型鑑定結果的複印件麼?”,我問他,指了指眼前的這具屍體。
“當然。”,戴維斯有氣無力地回答——這一趟下來,他想必是累壞了。
第四節 重返第三醫院
“Aimez-vous cet endroit?”
“Oui,on y est bien.”
(法語:您喜歡這個地方麼?我喜歡,這兒很好。)“丟失的是安東尼醫生的衣服,眼鏡則是阿爾博特先生的——他昨晚下班時,將他忘在換衣間了?他經常這樣。”
說這話的是昨晚負責八點到十二點時間段的值班醫生威廉·格拉蒙。我環顧了一遍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換衣間,並且探出頭去看了看窗外——雖然這個房間和博士昨晚所在的觀察室之間隔著兩個房間,但通過窗外連接的防火通道,加上一點開窗的小技巧,是很容易在這兩個房間之間往返的。換衣間在這個樓層里有兩個:稍大些的那個是護士專用的(因為她們在人數上占據優勢),和護士值班室之間隔著一道門。醫生值班室和護士值班室相鄰,但離這換衣間稍遠——大概相隔五到六個觀察室(其中包括一個擁有六個床位的大觀察室),其中包括一個拐彎,以及連通到住院部和急診室的兩個架空走道。
“我恰恰想到過這一點,”,卡爾答道,“根據其中一位頗有經驗的護士的說法,那些擔架車下面的置物櫃裡,偶爾也會裝上一些頗重的急救設施——據說那輛擔架車確實是挺重的。這是護士喬希說的:在急診通道的一個下坡拐彎處,車幾乎都要傾斜了。”
“他可能就是在這時候回過頭來看的那一眼?”,積格勒說——他低頭想了一下,問道:
“目的地醫院呢?”
“第二醫院。不過那輛轉診的急救車至今都沒有消息——除了隨行醫生之外,還有一位名叫埃塞爾·凱澤(Ethel·Kaiser)的年輕女護士和一位司機,現在很可能也已經?”,卡爾沒有說下去。
“那位醫生沒說過什麼話麼?”,我問,“在推過躺著塔芙妮的擔架車的時候,他肯定對急診科室的醫生說過一些話的——他至少也定下了轉診目的地。”
“沒錯。他對維甘說‘複合麻醉事故,錯用氯胺酮?患者嚴重心臟代償失調。手術室已經聯繫過,速轉第二醫院?’——天知道他是從哪裡學來這些專業詞彙的。”,卡爾答道。
“聲音特徵呢?有沒有法國口音?”,積格勒問。
“急匆匆的一句話?”,卡爾無可奈何地說,“法國口音也沒有那麼容易聽出的——這點我倒是忽略了。反正等會兒我準備再去趟第三醫院——我們這次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第二次現場勘查,希望能夠找到一些切乎實際的線索?”
“我當然樂意回去換下這套奇怪的衣服,”,積格勒扯了扯自己的病人裝,“它使我渾身都不自在。”
“你自然也會去的,不是麼,文澤爾?你當然願意知道些更詳細的東西?”,卡爾問我。
我僅是點點頭,並沒有回答什麼——卡爾或許會認為我此刻的樣子有些沮喪吧:這倒無所謂。我現在依舊在思考這個案子——這些新的線索和見證人,並不見得就能夠否定掉我之前的那個假設。不過,我倒是更加確信:
我們面對的確實是一個狡猾至極的傢伙。
我的腦中已經有了些新的假設,我也同樣需要一些新的線索來證明他們。
正在我們打算離開停屍房的時候,戴維斯匆匆地回來了:
“證物科的結果出來了。”,他對積格勒說,“醫師證上沒有任何指紋——犯人應該已經仔細地自己的指紋給清理掉了?”
“同時也擦去了博士原來留下的指紋?”,積格勒自言自語。
“上午那張紙的結果呢?”,卡爾有些著急地問。
“查到了幾個指紋,但並不能確定是誰的?”,戴維斯有些忐忑地說。
“什麼叫‘不能確定’,”,卡爾對這樣的說法很不滿意,“如果不是捷爾特博士或者狄爾瑟女士的,就一定是兇手的了——還可能是誰的呢?”
“這可不見得?”,積格勒說。
我也點點頭。
“而且,”,戴維斯說,“證物科目前並沒有捷爾特博士的指模樣本?”,他看了一眼眼前的這具無頭屍體,“顯然我們無法從這具屍體上得到指模?不過,他們已經派人去博士家取證了。明天應該會有結果。”
實際上,我們偵探社就有現成的博士指紋樣本,但我並不想讓他們知道——我懶得專程回去取一趟。而且,總該讓總局證物科的那幫傢伙有些事情忙才是。
“那個塗抹的痕跡呢?”,我問。
“似乎還在分析中?”,戴維斯回答,“目前知道的是,使用了完全相同的油墨——這種情況下,他們那邊的人說?要想還原已經基本上不太可能了。專家鑑定需要不少的時間,而且不一定有結果?”
戴維斯想了想,接著說道:
“另外,第三醫院今年七月才剛剛開始建立員工的DNA檔案。因為他們醫院的員工數量很多,據說需要將近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的有急診科、外科、耳鼻喉科和住院部,其它部門似乎還沒有開始?這些是我從電話里打聽到的,不見得是準確的消息,但大體上應該沒什麼問題。”
“謝謝。”,我對戴維斯說,“我能要一份DNA和血型鑑定結果的複印件麼?”,我問他,指了指眼前的這具屍體。
“當然。”,戴維斯有氣無力地回答——這一趟下來,他想必是累壞了。
第四節 重返第三醫院
“Aimez-vous cet endroit?”
“Oui,on y est bien.”
(法語:您喜歡這個地方麼?我喜歡,這兒很好。)“丟失的是安東尼醫生的衣服,眼鏡則是阿爾博特先生的——他昨晚下班時,將他忘在換衣間了?他經常這樣。”
說這話的是昨晚負責八點到十二點時間段的值班醫生威廉·格拉蒙。我環顧了一遍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換衣間,並且探出頭去看了看窗外——雖然這個房間和博士昨晚所在的觀察室之間隔著兩個房間,但通過窗外連接的防火通道,加上一點開窗的小技巧,是很容易在這兩個房間之間往返的。換衣間在這個樓層里有兩個:稍大些的那個是護士專用的(因為她們在人數上占據優勢),和護士值班室之間隔著一道門。醫生值班室和護士值班室相鄰,但離這換衣間稍遠——大概相隔五到六個觀察室(其中包括一個擁有六個床位的大觀察室),其中包括一個拐彎,以及連通到住院部和急診室的兩個架空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