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頁
無論人們是如何議論的,這隻船隊在喧譁聲中安靜地離岸遠航,在海上行了一天一夜後,邵洺在船艙中對單子,一名管事進來道:“少爺,人已經帶來了。”
邵洺收了東西道:“請進來。”
身形精悍的短衣女子進得房中,見了他行禮,音調古怪地道:“四少爺好。”
邵洺打量著她道:“你是張管事薦來的人,我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那女子安靜地聽著,邵洺目光落在她繞發的長繩上,那繩子是用金銀交錯而成,在尾端垂下一隻扁扁的小魚,他點點頭道:“原來你是海童,怪不得了。”
女子咧開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閩州部分地方仍留有舊時蠻俗,一些漁民生了孩子養不活,只能忍心將孩子放在采螺的水洞裡,夜晚漲潮時水洞便會被淹沒,第二天再去看,若孩子不在,那便是淹死了;若孩子在,那就是老天開眼,這孩子便是海童。
海童生來就會游泳,幼時便能在深水中玩耍,與魚群嬉戲,哪怕是兇猛的海獸,也將其視為同類。等到成年以後,父母會為其打一條金銀交錯的長繩,繩中纏繞著父母的頭髮,而那繩子上的小魚是用特殊的泥土燒製成的,這兩樣東西意在警醒海童,她生來腳踏土地,而非大海,始終都有歸岸的時候,且岸上有父母憂心,莫要忘了自己為人的身份,以免在海中游的太深太遠,最後迷失在海里,丟失了魂魄。
邵洺道:“張管事,你將那船的事情告訴了她沒有?”
管事答道:“說了,她應當記下了。”
邵洺輕輕拍手,下人托著一個木盒從帳後出來,邵洺接過盒子,遞給海童,示意她打開。
海童揭開蓋子,裡頭現出一片瑩瑩珠光,盒中裝滿了拇指大的東珠,每一顆都如同滿月,連這屋中都被照亮了幾分。
管事也是震驚不已,沒想到少爺竟是這般大手筆,邵洺道:“我還有一事要拜託你,你務必要聽好了。”
海童在管事艷羨的目光中蓋上木盒,慎重地點了點頭。
邵洺三指捻起一把小摺扇,緩緩道:“那船沉了以後,有人必會掙紮上別的船,你要看準一個藍眼睛的,莫要讓她上來,知道嗎?”
那海童遲疑地看著他,邵洺見她似乎沒有聽懂,想了想收起扇子,做了一個手勢,道:“意思就是,不要讓她活著,懂了嗎?”
有人進來將孩童帶了下去,管事俯身問道:“少爺,先前已經給過她賞金了,為何還要……?”
邵洺意味深長地道:“這不是你該問的事,還是不要多管了。”
管事是聰明人,聞言便告退了。待她走後,邵洺從箱中取出一隻木船,若是清平在此,便會發現這隻木船與之前邵洺送給她的一模一樣。
邵洺摩挲著船身,思緒卻回到一年前,接到那封密旨時他是無比錯愕,那密旨上只寫了這麼一行字:“多行不義必自斃”,他登時以為皇帝不會放過邵家了,傳旨的人卻道:“陛下說,若要赦免邵家,只要邵家造一條船。”
既然不是問罪抄家,一切就都好說,於是邵洺謹慎地問:“什麼樣的船?”
那人道:“一艘必定會沉的船。”
.
海風潮濕腥咸,有別於烏蘭山下溫暖和熙的夏風,至少在入冬之前,那風始終都是那麼怡人。
畢述在船尾眺望,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後,再也看不到一片邊岸,地平線盡頭水天相接,水霧與雲氣變化出種種奇異形態,這卻是讓她想起了草原的天空,也是這般的碧藍透澈。
想到這裡,她不覺有些可惜,不能見到如今代國的亂象。倘若能深入中州,看一看那位陛下忙的焦頭爛額的樣子,想必一定十分有趣。
她盤腿坐下,躲在陰涼處打坐。不管如何,至少她始終是略勝一籌的,拋下了厭煩的長老們,少了張口閉口就是經文的廢物,前景一下子變的開朗起來,再也不會有人阻擋在前面。她一手無意識地在打坐時變幻法結,那是從前聽經時必做的。最後畢述收攏手指,船板適才以水清洗過,在炙熱的陽光下泛起銅亮的木色。她篤定地想,至於這隻船隊,以後也會屬於她。
聽到腳步聲靠近,畢述一手撐地,立即起身。迎面走來一個年輕女子,長辮在光中一閃一閃。畢述微微眯起了眼,等她走進後才發現她辮中纏繞著金銀髮繩,方才閃的正是這個,辮尾吊著一隻灰色的魚,畢述不知這是什麼,看了看收回視線。女子也只是路過,看了她幾眼便繞回了。
畢述的手下被管事安排到艙底做事,人多的地方消息也多,她想著等夜深人靜時再下去接頭,突然有悠長的螺號聲響起,有人大喊:“船,船進水要沉了,大家快逃啊!”
這船是只貨船,船上人並不多,聽到有人說船要沉了,一伙人四處逃散,紛紛跳入水中,而不遠處的大船也聞訊放下數隻小舟,顯然是要接應她們。
畢述見手下們從船艙上來了,當下一同跳入水中,一隻小舟緩緩過來,她剛要攀上去,突然被什麼東西扯住了腳踝,那東西力道極大,直拖著她向水中去。畢述暗道不好,情急之下抽出匕首刺向那東西,卻發現竟是個女子。那女子定定看著她,五官看不清楚,只是眼睛在朦朦海水中極為明亮,本該漂浮在水中的髮辮卻是向下,全然不似生人的樣子。畢述悚然向上浮去,女子看著她上浮,再一次拽住她的腳踝,將她拖入水中。
邵洺收了東西道:“請進來。”
身形精悍的短衣女子進得房中,見了他行禮,音調古怪地道:“四少爺好。”
邵洺打量著她道:“你是張管事薦來的人,我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那女子安靜地聽著,邵洺目光落在她繞發的長繩上,那繩子是用金銀交錯而成,在尾端垂下一隻扁扁的小魚,他點點頭道:“原來你是海童,怪不得了。”
女子咧開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閩州部分地方仍留有舊時蠻俗,一些漁民生了孩子養不活,只能忍心將孩子放在采螺的水洞裡,夜晚漲潮時水洞便會被淹沒,第二天再去看,若孩子不在,那便是淹死了;若孩子在,那就是老天開眼,這孩子便是海童。
海童生來就會游泳,幼時便能在深水中玩耍,與魚群嬉戲,哪怕是兇猛的海獸,也將其視為同類。等到成年以後,父母會為其打一條金銀交錯的長繩,繩中纏繞著父母的頭髮,而那繩子上的小魚是用特殊的泥土燒製成的,這兩樣東西意在警醒海童,她生來腳踏土地,而非大海,始終都有歸岸的時候,且岸上有父母憂心,莫要忘了自己為人的身份,以免在海中游的太深太遠,最後迷失在海里,丟失了魂魄。
邵洺道:“張管事,你將那船的事情告訴了她沒有?”
管事答道:“說了,她應當記下了。”
邵洺輕輕拍手,下人托著一個木盒從帳後出來,邵洺接過盒子,遞給海童,示意她打開。
海童揭開蓋子,裡頭現出一片瑩瑩珠光,盒中裝滿了拇指大的東珠,每一顆都如同滿月,連這屋中都被照亮了幾分。
管事也是震驚不已,沒想到少爺竟是這般大手筆,邵洺道:“我還有一事要拜託你,你務必要聽好了。”
海童在管事艷羨的目光中蓋上木盒,慎重地點了點頭。
邵洺三指捻起一把小摺扇,緩緩道:“那船沉了以後,有人必會掙紮上別的船,你要看準一個藍眼睛的,莫要讓她上來,知道嗎?”
那海童遲疑地看著他,邵洺見她似乎沒有聽懂,想了想收起扇子,做了一個手勢,道:“意思就是,不要讓她活著,懂了嗎?”
有人進來將孩童帶了下去,管事俯身問道:“少爺,先前已經給過她賞金了,為何還要……?”
邵洺意味深長地道:“這不是你該問的事,還是不要多管了。”
管事是聰明人,聞言便告退了。待她走後,邵洺從箱中取出一隻木船,若是清平在此,便會發現這隻木船與之前邵洺送給她的一模一樣。
邵洺摩挲著船身,思緒卻回到一年前,接到那封密旨時他是無比錯愕,那密旨上只寫了這麼一行字:“多行不義必自斃”,他登時以為皇帝不會放過邵家了,傳旨的人卻道:“陛下說,若要赦免邵家,只要邵家造一條船。”
既然不是問罪抄家,一切就都好說,於是邵洺謹慎地問:“什麼樣的船?”
那人道:“一艘必定會沉的船。”
.
海風潮濕腥咸,有別於烏蘭山下溫暖和熙的夏風,至少在入冬之前,那風始終都是那麼怡人。
畢述在船尾眺望,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後,再也看不到一片邊岸,地平線盡頭水天相接,水霧與雲氣變化出種種奇異形態,這卻是讓她想起了草原的天空,也是這般的碧藍透澈。
想到這裡,她不覺有些可惜,不能見到如今代國的亂象。倘若能深入中州,看一看那位陛下忙的焦頭爛額的樣子,想必一定十分有趣。
她盤腿坐下,躲在陰涼處打坐。不管如何,至少她始終是略勝一籌的,拋下了厭煩的長老們,少了張口閉口就是經文的廢物,前景一下子變的開朗起來,再也不會有人阻擋在前面。她一手無意識地在打坐時變幻法結,那是從前聽經時必做的。最後畢述收攏手指,船板適才以水清洗過,在炙熱的陽光下泛起銅亮的木色。她篤定地想,至於這隻船隊,以後也會屬於她。
聽到腳步聲靠近,畢述一手撐地,立即起身。迎面走來一個年輕女子,長辮在光中一閃一閃。畢述微微眯起了眼,等她走進後才發現她辮中纏繞著金銀髮繩,方才閃的正是這個,辮尾吊著一隻灰色的魚,畢述不知這是什麼,看了看收回視線。女子也只是路過,看了她幾眼便繞回了。
畢述的手下被管事安排到艙底做事,人多的地方消息也多,她想著等夜深人靜時再下去接頭,突然有悠長的螺號聲響起,有人大喊:“船,船進水要沉了,大家快逃啊!”
這船是只貨船,船上人並不多,聽到有人說船要沉了,一伙人四處逃散,紛紛跳入水中,而不遠處的大船也聞訊放下數隻小舟,顯然是要接應她們。
畢述見手下們從船艙上來了,當下一同跳入水中,一隻小舟緩緩過來,她剛要攀上去,突然被什麼東西扯住了腳踝,那東西力道極大,直拖著她向水中去。畢述暗道不好,情急之下抽出匕首刺向那東西,卻發現竟是個女子。那女子定定看著她,五官看不清楚,只是眼睛在朦朦海水中極為明亮,本該漂浮在水中的髮辮卻是向下,全然不似生人的樣子。畢述悚然向上浮去,女子看著她上浮,再一次拽住她的腳踝,將她拖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