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皇帝,孤家寡人。講的,便是為帝王者,誰人都不能盡信,一生都要為社稷為皇位算盡機關的悲哀。多少人羨慕當皇帝的好,可是當中難處,誰又知道。
“這裡,新東,新南,新西,新北四人,是東南西北四支暗衛之首。他們會一直守在殿下的左右身側,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直呼他們。”
那四個暗衛當即跪下,抱拳,眼神堅毅地朝著子桑聿。
“我大延的未來,靠你們支持了。”
(每支暗衛十二人,十二支則一共一百四十四人。)
☆、第21章 情已殤
大寧京都。
洛關城被延軍大破,這樣的消息並沒有切實地影響到遠離戰局的人們生活。在天子腳下生活的百姓依舊日復一日地繼續自己的日子,沒有對延軍的事多加議論。只是心裡都在默默地企盼,希望戰火不會燒到自己的家門。
天下誰得,不重要。重要的是,統治者是否愛民如子。
京都公主府內,公主柏傾冉仍舊在涼亭之內閒坐喝茶,偶爾回頭看了看佇立在不遠處的一排侍衛,輕輕一笑,一言不發。
“公主,這壺茶如今是剛好入味了。”柏傾冉的貼身婢女藍兒身邊,此時此刻卻多了一個小內侍出來。細眼一看,原來是那日私底下給柏傾冉遞上子桑聿紙條的生面孔。“奴才的手勢不大好,希望公主不要嫌棄才好。”
“小忠子,本宮信得過你。”
柏傾冉淡淡一笑,端起石桌上的那杯茶,輕嘗。
“有些苦,只不過飲入喉中之後,嘗出了不得了的甘味。”柏傾冉的話里似乎意有所指,只道:“這茶葉的確是好,不知道小忠子花了多少心思?”
那時的一張紙條,足足讓柏傾冉愣神了好久。念想駙馬本來家世清白,看那性子,也不像是一早便知道自己的身份的、如今身份大明,成為大延皇孫,暗下勢力又怎麼會如此快速蔓延到京都來?
如果這小內侍是真的眼線,那麼只有一個可能:為大延效力的暗下勢力早已布下了局!
柏傾冉倒吸了兩口涼氣,料想父皇統治這天下十幾年來一直相安無事,難道,只是敵人的縱容嗎?如果是這樣,那這個敵人未免太有心計,太恐怖。可是轉念想時,柏傾冉的心裡又忍不住一動:
那麼駙馬,就可以安全一些了吧?
“得公主賞識,奴才惶恐。”小忠子微微一笑,稍微壓低了一下聲音:“小忠子本也是村里孩童,自幼與少主一同長大、同樣也秉承著家中遺訓,此生為少主盡忠。故而,奴才的父親為奴才取名單字忠。”
柏傾冉淡淡一笑,示意藍兒再倒一杯茶。
“連忠…”柏傾冉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下,有些感嘆:“如此說來,這盤棋倒是布下了很多年了…本宮對於執棋人,的確佩服。”轉而想到自己的父親,柏傾冉心中一痛:如果當年你還是一個忠心臣子,是否就不會毀了她的家和國……
“奴才是少主身邊的新東支暗衛,不知這盤棋有多大、只知道這盤棋不能輸。”連忠輕笑,手法嫻熟地拎起火爐上已經燒開了水的鐵壺,往茶壺裡添水。“再者,奴才相信少主定會如同執棋人那般,睿智非常。”
聽了連忠的話,柏傾冉的腦海里也不禁浮現出那人的音容笑貌來。想起和那人初見,便是一個和煦笑容,漾了內心、那個翩翩少年,日益發光發亮,深深地烙在了自己的腦海里。你我分別已有百日,如今形勢對立,不知道你可安好?
子桑…子桑聿…你說你要回來的…
柏傾冉拉回思緒,看了一眼躬身在側的連忠,淡笑:“你將心中所想皆告之本宮,倒不怕本宮揭穿你的身份,毀了你們少主的復國大計?”
連忠沒有半分遲疑,同是一笑:
“少主離開京城之前,便將保護公主一事交給奴才。少主曾說過,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好公主的安危,公主想知道的,也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少主說,公主一日嫁給了他成為子桑家的人,這一生一世都不會背棄少主的。”
剛言明自己的身份時,其實連忠也是心裡}的慌。子桑聿自小聰慧本事,這個知道;可是感情面前誰不盲目?就怕少主一時情迷錯信這柏家女兒。豈知,這公主也真如少主所料,一言一行都以少主為先,大有將來大義滅親之勢,連忠才逐漸放下心來,去信任這個人。不管怎麼說,這公主還是少主的髮妻。
柏傾冉聞連忠此話,不禁怔在原地。
混蛋…
------------------------
皇城東宮太子府。
在太子府門外守衛了一天的侍衛們有些疲憊,才漫不經心地打了個呵欠,就看到太子妃的轎子緩緩而來。侍衛一個激靈,連忙跪倒一片:“屬下參見太子妃!”
“都起來!”太子妃這一句話火爆到極點,一個拂袖,便匆匆地走過眾人。方才打呵欠的侍衛疑惑地看著太子妃遠去的身影,不禁打了個冷顫:平日裡太子妃一向溫婉,為何今日的脾氣就如此暴躁!女人的臉,六月的天!
這一邊,太子妃依舊生氣非常地在宮內行走,不管旁邊的婢女如何拉扯,都不為所動。走了好一會兒,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東宮偏殿,剛進殿門,太子妃便看到側躺在榻上把玩手中扳戒,一臉沉思的太子柏澈。
柏澈似是感應到有人進來,抬眼看了一下,不覺坐直了身子。
“呃,平兒……你怎麼那麼早就回來了?”
與一貫的冷漠態度截然不同,今天的柏澈顯得特別的惶恐。太子妃輕笑了一下,回過身叫眾人退下,待門窗都關好、外面都沒了人,方冷著眼睛走近柏澈。“殿下難道做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不能讓我知道?不然,何故會怕我至?”
柏澈自是感覺到她話中意思,但仍是否認:“不…不為人知?哪裡…平兒莫多心…”
“啪!”
響亮的一記耳光,就在柏澈說完話之後被太子妃一掌蓋到了左頰上。
“姓柏的!你平日裡如何待我,我不在意,你在東宮裡養了多少個小白臉,我也可以當做毫不知情!我以為你只是一時鬼迷心竅才廝混男子之中,對我的相敬如賓也終可以攙扶著度過這一生!我以為就算你不是一個好夫君,將來也可以當一個好皇帝!”太子妃說著,兩行眼淚不禁滑了下來,指著榻上太子甚是心痛:“可是你為何要這般傷害我的家人,這般來傷害我!我的弟弟他才多少歲!多少歲!為什麼你要這樣對他!為什麼!”
柏澈坐在榻上,低著頭不是滋味。
太子妃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只是淚流不止,哭聲不斷。
本來這段時間,是奉了皇命回家省親的。好久沒有回家,難得這一次有七八天的空閒,便和家中嫂嫂母親去了城郊的一處寺廟參拜。只是兩三天的外出,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家中幼弟一直沉默不語,臉色也日漸憔悴;甚至隱約躲著自己。
幼弟還小,今年也才滿十二歲。家中除了自己和幼弟,便是年長在外的大哥;平時在家,弟弟總是黏在自己這個姐姐的身側,一刻不得分離,只是為何如今,變得這般膽怯起來?心中覺得疑惑不已,便去盤問了跟隨在小少爺身邊的下人、那幾個小廝支支吾吾,好久才說出了事情:昨天,太子爺把小少爺帶回了東宮,回來,就變成了這樣。
聽到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心中雖然想到了事情的原委,可是也萬不希望是真的。轉身去找了抑鬱非常的弟弟,問了好久,說了好久,他才哭出了聲音,斷斷續續地說著自己被太子壓在身下,弄得好疼……
“姐姐…我不喜歡姐夫…姐夫的樣子好可怕、我不喜歡他……”弟弟不斷擦著眼角流出來的眼淚,啞著嗓子道:“姐姐,我不想再看到姐夫……不想……”
平日裡那個還算得上斯文有禮的夫君,那個陽光的太子儲君,怎麼會是這樣的一個衣冠禽獸!那一刻,只覺得心裡很痛,看到弟弟,心裡更痛…
“為什麼你可以為了一己私慾而傷害我的家人!”太子妃幾乎是咆哮著喊出這一句話,緊緊地抓住柏澈的衣襟:“你知不知道那是我最親的人啊!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會讓他這一輩子都無法釋懷!”
“平兒…”柏澈的表情也是極為痛苦,看著相伴多年的妻子愧然非常:“我知道我犯下的錯無法原諒…可是,他真的好像言兒…真的好像啊!……平兒……”
太子妃哭夠了,喊夠了的時候,便鬆開了他。擦去淚水時,再看了一眼跪在榻上早已泣不成聲的人,心生寒意。柏澈,你我日後再無半分夫妻情意…
太子妃已經轉身離去,柏澈還埋著頭痛哭。
“言兒…言兒……”
---------------------
追溯前事。
大延順和四十五年。
京城地界內的一條繁華大街,一輛樸素的馬車正在大街上緩緩而行。馬車內的稚童聽到外面喧鬧不息的人聲,心裡也頗感激動,一直扒拉到馬車車窗,意圖去看馬車外的景色。
“澈兒,不許胡鬧。”
身邊一道沉穩的男聲響起,稚童無辜地扁扁嘴,只得安分地坐好。
這稚童,便是七歲時的太子柏澈。這一年,柏道成尚且是一個臣子,柏澈,也只是一個大臣長子罷了;今日,柏道成與明王子桑揚有約,定在了明王府中議事。為了不讓人多加懷疑行蹤,柏道成便攜了長子前往,讓旁人看似普通拜訪。
馬車行走了小半個時辰,方到了明王府前。
“屬下見過柏大人!快快請進,王爺早已備下宴席款待大人!”
“好說,好說。”
七歲的柏澈一路便跟著父親進出明王府。待進了內堂,只見堂中立了不少人、中央站著的一個貴氣男子叫了個婢女過來,只道:“這是柏大人的公子,快快帶到後院去陪其玩耍!世子與其年齡相當,正好當個玩伴!”
柏澈愣愣地又跟著婢女的腳步走,一路走到王府的後院。
後院比自己家中的地方可是大多了。柏澈四處張望著周圍的各式玩物,以及供兒郎戲耍的木製刀劍、木馬,不禁一笑。剛想跑過去,卻聽聞一道稚氣的聲音在身後響起:“你是什麼人,為何來我王府後院。”
柏澈回過頭,卻見是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少年。
“回世子爺,這是柏丞相的長孫,王爺吩咐了,讓奴婢帶他來這裡玩耍。”柏丞相便是柏道成的生父,柏澈的爺爺柏元興,廟堂之中還是以他為尊。
那小世子看了柏澈一眼,朝婢女揮了揮手,只道:“知道了。你便下去吧,我可以和他在這裡玩。你…也不知道我們男子漢該玩的把戲!”
“是,世子。”婢女不禁淺笑。
“這裡,新東,新南,新西,新北四人,是東南西北四支暗衛之首。他們會一直守在殿下的左右身側,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直呼他們。”
那四個暗衛當即跪下,抱拳,眼神堅毅地朝著子桑聿。
“我大延的未來,靠你們支持了。”
(每支暗衛十二人,十二支則一共一百四十四人。)
☆、第21章 情已殤
大寧京都。
洛關城被延軍大破,這樣的消息並沒有切實地影響到遠離戰局的人們生活。在天子腳下生活的百姓依舊日復一日地繼續自己的日子,沒有對延軍的事多加議論。只是心裡都在默默地企盼,希望戰火不會燒到自己的家門。
天下誰得,不重要。重要的是,統治者是否愛民如子。
京都公主府內,公主柏傾冉仍舊在涼亭之內閒坐喝茶,偶爾回頭看了看佇立在不遠處的一排侍衛,輕輕一笑,一言不發。
“公主,這壺茶如今是剛好入味了。”柏傾冉的貼身婢女藍兒身邊,此時此刻卻多了一個小內侍出來。細眼一看,原來是那日私底下給柏傾冉遞上子桑聿紙條的生面孔。“奴才的手勢不大好,希望公主不要嫌棄才好。”
“小忠子,本宮信得過你。”
柏傾冉淡淡一笑,端起石桌上的那杯茶,輕嘗。
“有些苦,只不過飲入喉中之後,嘗出了不得了的甘味。”柏傾冉的話里似乎意有所指,只道:“這茶葉的確是好,不知道小忠子花了多少心思?”
那時的一張紙條,足足讓柏傾冉愣神了好久。念想駙馬本來家世清白,看那性子,也不像是一早便知道自己的身份的、如今身份大明,成為大延皇孫,暗下勢力又怎麼會如此快速蔓延到京都來?
如果這小內侍是真的眼線,那麼只有一個可能:為大延效力的暗下勢力早已布下了局!
柏傾冉倒吸了兩口涼氣,料想父皇統治這天下十幾年來一直相安無事,難道,只是敵人的縱容嗎?如果是這樣,那這個敵人未免太有心計,太恐怖。可是轉念想時,柏傾冉的心裡又忍不住一動:
那麼駙馬,就可以安全一些了吧?
“得公主賞識,奴才惶恐。”小忠子微微一笑,稍微壓低了一下聲音:“小忠子本也是村里孩童,自幼與少主一同長大、同樣也秉承著家中遺訓,此生為少主盡忠。故而,奴才的父親為奴才取名單字忠。”
柏傾冉淡淡一笑,示意藍兒再倒一杯茶。
“連忠…”柏傾冉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下,有些感嘆:“如此說來,這盤棋倒是布下了很多年了…本宮對於執棋人,的確佩服。”轉而想到自己的父親,柏傾冉心中一痛:如果當年你還是一個忠心臣子,是否就不會毀了她的家和國……
“奴才是少主身邊的新東支暗衛,不知這盤棋有多大、只知道這盤棋不能輸。”連忠輕笑,手法嫻熟地拎起火爐上已經燒開了水的鐵壺,往茶壺裡添水。“再者,奴才相信少主定會如同執棋人那般,睿智非常。”
聽了連忠的話,柏傾冉的腦海里也不禁浮現出那人的音容笑貌來。想起和那人初見,便是一個和煦笑容,漾了內心、那個翩翩少年,日益發光發亮,深深地烙在了自己的腦海里。你我分別已有百日,如今形勢對立,不知道你可安好?
子桑…子桑聿…你說你要回來的…
柏傾冉拉回思緒,看了一眼躬身在側的連忠,淡笑:“你將心中所想皆告之本宮,倒不怕本宮揭穿你的身份,毀了你們少主的復國大計?”
連忠沒有半分遲疑,同是一笑:
“少主離開京城之前,便將保護公主一事交給奴才。少主曾說過,無論如何都要保護好公主的安危,公主想知道的,也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少主說,公主一日嫁給了他成為子桑家的人,這一生一世都不會背棄少主的。”
剛言明自己的身份時,其實連忠也是心裡}的慌。子桑聿自小聰慧本事,這個知道;可是感情面前誰不盲目?就怕少主一時情迷錯信這柏家女兒。豈知,這公主也真如少主所料,一言一行都以少主為先,大有將來大義滅親之勢,連忠才逐漸放下心來,去信任這個人。不管怎麼說,這公主還是少主的髮妻。
柏傾冉聞連忠此話,不禁怔在原地。
混蛋…
------------------------
皇城東宮太子府。
在太子府門外守衛了一天的侍衛們有些疲憊,才漫不經心地打了個呵欠,就看到太子妃的轎子緩緩而來。侍衛一個激靈,連忙跪倒一片:“屬下參見太子妃!”
“都起來!”太子妃這一句話火爆到極點,一個拂袖,便匆匆地走過眾人。方才打呵欠的侍衛疑惑地看著太子妃遠去的身影,不禁打了個冷顫:平日裡太子妃一向溫婉,為何今日的脾氣就如此暴躁!女人的臉,六月的天!
這一邊,太子妃依舊生氣非常地在宮內行走,不管旁邊的婢女如何拉扯,都不為所動。走了好一會兒,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東宮偏殿,剛進殿門,太子妃便看到側躺在榻上把玩手中扳戒,一臉沉思的太子柏澈。
柏澈似是感應到有人進來,抬眼看了一下,不覺坐直了身子。
“呃,平兒……你怎麼那麼早就回來了?”
與一貫的冷漠態度截然不同,今天的柏澈顯得特別的惶恐。太子妃輕笑了一下,回過身叫眾人退下,待門窗都關好、外面都沒了人,方冷著眼睛走近柏澈。“殿下難道做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不能讓我知道?不然,何故會怕我至?”
柏澈自是感覺到她話中意思,但仍是否認:“不…不為人知?哪裡…平兒莫多心…”
“啪!”
響亮的一記耳光,就在柏澈說完話之後被太子妃一掌蓋到了左頰上。
“姓柏的!你平日裡如何待我,我不在意,你在東宮裡養了多少個小白臉,我也可以當做毫不知情!我以為你只是一時鬼迷心竅才廝混男子之中,對我的相敬如賓也終可以攙扶著度過這一生!我以為就算你不是一個好夫君,將來也可以當一個好皇帝!”太子妃說著,兩行眼淚不禁滑了下來,指著榻上太子甚是心痛:“可是你為何要這般傷害我的家人,這般來傷害我!我的弟弟他才多少歲!多少歲!為什麼你要這樣對他!為什麼!”
柏澈坐在榻上,低著頭不是滋味。
太子妃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只是淚流不止,哭聲不斷。
本來這段時間,是奉了皇命回家省親的。好久沒有回家,難得這一次有七八天的空閒,便和家中嫂嫂母親去了城郊的一處寺廟參拜。只是兩三天的外出,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家中幼弟一直沉默不語,臉色也日漸憔悴;甚至隱約躲著自己。
幼弟還小,今年也才滿十二歲。家中除了自己和幼弟,便是年長在外的大哥;平時在家,弟弟總是黏在自己這個姐姐的身側,一刻不得分離,只是為何如今,變得這般膽怯起來?心中覺得疑惑不已,便去盤問了跟隨在小少爺身邊的下人、那幾個小廝支支吾吾,好久才說出了事情:昨天,太子爺把小少爺帶回了東宮,回來,就變成了這樣。
聽到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心中雖然想到了事情的原委,可是也萬不希望是真的。轉身去找了抑鬱非常的弟弟,問了好久,說了好久,他才哭出了聲音,斷斷續續地說著自己被太子壓在身下,弄得好疼……
“姐姐…我不喜歡姐夫…姐夫的樣子好可怕、我不喜歡他……”弟弟不斷擦著眼角流出來的眼淚,啞著嗓子道:“姐姐,我不想再看到姐夫……不想……”
平日裡那個還算得上斯文有禮的夫君,那個陽光的太子儲君,怎麼會是這樣的一個衣冠禽獸!那一刻,只覺得心裡很痛,看到弟弟,心裡更痛…
“為什麼你可以為了一己私慾而傷害我的家人!”太子妃幾乎是咆哮著喊出這一句話,緊緊地抓住柏澈的衣襟:“你知不知道那是我最親的人啊!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會讓他這一輩子都無法釋懷!”
“平兒…”柏澈的表情也是極為痛苦,看著相伴多年的妻子愧然非常:“我知道我犯下的錯無法原諒…可是,他真的好像言兒…真的好像啊!……平兒……”
太子妃哭夠了,喊夠了的時候,便鬆開了他。擦去淚水時,再看了一眼跪在榻上早已泣不成聲的人,心生寒意。柏澈,你我日後再無半分夫妻情意…
太子妃已經轉身離去,柏澈還埋著頭痛哭。
“言兒…言兒……”
---------------------
追溯前事。
大延順和四十五年。
京城地界內的一條繁華大街,一輛樸素的馬車正在大街上緩緩而行。馬車內的稚童聽到外面喧鬧不息的人聲,心裡也頗感激動,一直扒拉到馬車車窗,意圖去看馬車外的景色。
“澈兒,不許胡鬧。”
身邊一道沉穩的男聲響起,稚童無辜地扁扁嘴,只得安分地坐好。
這稚童,便是七歲時的太子柏澈。這一年,柏道成尚且是一個臣子,柏澈,也只是一個大臣長子罷了;今日,柏道成與明王子桑揚有約,定在了明王府中議事。為了不讓人多加懷疑行蹤,柏道成便攜了長子前往,讓旁人看似普通拜訪。
馬車行走了小半個時辰,方到了明王府前。
“屬下見過柏大人!快快請進,王爺早已備下宴席款待大人!”
“好說,好說。”
七歲的柏澈一路便跟著父親進出明王府。待進了內堂,只見堂中立了不少人、中央站著的一個貴氣男子叫了個婢女過來,只道:“這是柏大人的公子,快快帶到後院去陪其玩耍!世子與其年齡相當,正好當個玩伴!”
柏澈愣愣地又跟著婢女的腳步走,一路走到王府的後院。
後院比自己家中的地方可是大多了。柏澈四處張望著周圍的各式玩物,以及供兒郎戲耍的木製刀劍、木馬,不禁一笑。剛想跑過去,卻聽聞一道稚氣的聲音在身後響起:“你是什麼人,為何來我王府後院。”
柏澈回過頭,卻見是一個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少年。
“回世子爺,這是柏丞相的長孫,王爺吩咐了,讓奴婢帶他來這裡玩耍。”柏丞相便是柏道成的生父,柏澈的爺爺柏元興,廟堂之中還是以他為尊。
那小世子看了柏澈一眼,朝婢女揮了揮手,只道:“知道了。你便下去吧,我可以和他在這裡玩。你…也不知道我們男子漢該玩的把戲!”
“是,世子。”婢女不禁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