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公孫策接上他的話說:“他必然是求勝心切,好回去邀功請賞的。他急我緩,以逸待勞……李將軍!”
“雖說計不復用,但此人奸詐,夜襲能用一次,也難保不用第二次。”李軍道,“吩咐下去,令眾軍輪流倒班,晝夜嚴守。”
張晉挑眉:“不如再添點‘彩頭’。陰險這東西,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好。”
眾位將軍點頭,問道:“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公孫策和李軍相視一眼,異口同聲道:“等!”
沒想到這一等就等到了入夜。
四更過半,最外層值守的衛兵狂奔來報,關外不到百里的地方陡然燃起大片火光,似是大軍來襲。
幾位正在守夜班的將軍霍然起身——洪扎勒當真又用夜襲這招!
李軍從淺眠中被驚醒,迅速集結軍隊。一道道軍令如海波般應聲而散,傳到了每一個高度警惕的宋軍耳朵里。
公孫策在蔣抗的保護下登上城牆,在凍得人發僵的寒夜裡居高臨下地看著雁門關內外悄無聲息的劍拔弩張。
那邊,洪扎勒在里三層外三層士兵的保護下,遠遠地看著雁門關前星星點點四處晃動的火光,還沒來得及得意自己的奇招頻出,突然感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走在他前面開路的騎兵隊不知何時四仰八叉地倒了一片,只剩下零星幾個勉強還能控制住驚慌的馬匹,揚起的塵灰嗆得人咳嗽不止——他定睛一看,原來此處挖下了數條陷馬深坑!
夜黑風高,陷馬坑上又蓋了乾草和土灰,根本看不清楚。反應不及的數十個開路騎兵幾乎全部陷進去,失去了行動能力。
都不必作他想,這必然是雁門關宋軍幹的好事!
洪扎勒破口大罵:“狗/娘養的宋……”
剩下半句直接被哽回了喉嚨里。
身側順坡而下的山林被陳雪覆蓋,鋪著雪粒子的地上火光驟現,沉悶的擊打聲中地面竟然凸了起來,近百宋軍破土而出……他們竟然埋伏在地下!
洪扎勒氣得快吐血了。他依山而行,本是為了給自己作掩護,結果沒想到便宜了對手——況且這本來還是自己的路數,沒想到才過一天就被他們“剽竊”了去!
不過此時別無他法,洪扎勒只好借著人多的底氣,硬著頭皮指揮手下迎上去。
公孫策站在城樓上看著遠處兩片火光交錯,兵器交錯聲、喊聲順著夜風傳至耳邊。他雙手背在身後,露在袖外的手指不知是凍得還是怎麼,竟然有些痙攣。
這邊李軍得到了足夠的整兵時間,指揮數百大軍迅速出發去接應前面埋伏的軍隊。
而另一邊,洪扎勒等人與宋軍短兵相接,剛交手不到一時半刻,就發現這一群零散魚蝦似的宋軍隱隱有要撤的跡象。
西夏軍剛被坑了先鋒隊,又被埋伏的宋軍殺了個正著,一驚一乍之間根本回不過神來,看見敵人要撤,揮舞著兵器就追了上去。
頓覺有異的洪扎勒喝退的聲音都還沒出口。
“魚蝦”們入海一般悄然退避,下一刻,遮天巨浪迎頭而來,把沖在最前面的那些西夏人拍了個暈頭轉向——李軍帶領的大軍竟然摸著黑,在敵方喊打喊殺的聲響中悄然滲入了戰場。
這正是最好的時機!
眼前烏黑一團的土地上,數不清的火把仿佛燎原而過似的接連亮起,照亮了許多張含著怒的臉龐。
宋軍中大部分都是步兵,行軍較慢但個體行動十分靈活。少數騎兵一馬當先,為後面的同伴沖開了一條路。
“老賊!納命來!”
洪扎勒一眼就看見了沖在最前面戟指怒目的陳大狀,也頂著滿頭怒氣叫罵了幾句。不過很快他就在宋軍的進攻中左支右絀,已經無暇他顧了。
西夏軍失去了人多的優勢,被打得節節敗退。
洪扎勒頭皮一炸,意識到今夜夜襲之計不成反敗——他們已經到了最後的生死境地。
他用西夏語厲聲喝道:“轟天雷!都給我把轟天雷拿出來!”
他手下士兵手忙腳亂地把當作殺手鐧的轟天雷扔出去,活生生地造出了一片“天女散花”的奇景。
火光沖天,不分敵我地炸翻了無數血肉之軀。
公孫策自然也看見了這駭人的一幕。他伸手扶住城牆上粗糙的石磚,眼中有光點跳動。
蔣抗道:“大人,不如……”
“不用。”
蔣抗聽見他似乎是幾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
西夏人不少,帶的轟天雷數量更是可觀。借著轟天雷這一股勢頭,他們很快從宋軍包圍中退出,有效地組織起了回擊。
這一場仗你來我往,從夜半持續到天明,直打到冷日高懸、兩方人疲馬累,才暫告一段落。洪扎勒拖著仍具規模的殘兵殘將,形容狼狽地退回了被西夏軍占據的西部數鎮。宋軍雖然算小勝,但在轟天雷之下也損失巨大。
雁門關城門大開,迎回苦戰力竭的勇士們。隨軍大夫等後勤們趕緊接過手,里里外外地忙碌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寫錯一個人名,改了一下。
龐總即將上線!
【科普時間】掘子軍
《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令軍人用鐵鍬暗打地道,直透曹營內,號為‘掘子軍’。”
按照本意,應是古代軍營中專攻挖掘戰鬥工事,壕溝地道的工兵。一般負責向敵方軍營內挖取進入縱深的地道,故稱“掘子軍”。
在《三國演義》中多次出現這個名詞,應當是當時軍隊十分常見的兵種,配合其他種類的軍隊作戰。但在其他書中也見過對付這種兵的方法,如向地道中灌水,澆油,用煙燻的方法。
第26章 迎戰其二
雁門關內。
營地中間圍出了一個大圈供人休息。許多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士兵們都在此處,有閉著眼倒頭就睡得酣聲四起的,有聚在一起大口喝熱粥的,還有包紮傷口疼得抽涼氣的。
血腥氣和煙塵味沉沉地從中間穿過,落進乾枯龜裂的土縫裡。
公孫策把袖子利落地捲起來,坐在一塊石頭上,腳邊的盒子裡放著藥水、紗布等等,前頭圍上來不少傷了的士兵——他這是作為臨時軍醫被“徵用”了。
一個額前擦了一道血痕的小伙子叫公孫給包紮完,還是滿臉笑呵呵的。
“你樂什麼呢?”公孫策覺得奇怪。
“嘿嘿,大人不知道了吧!”小伙子對他擠眉弄眼,“我娘說男人身上添道疤,可討女孩子喜歡了!”
身邊一圈人都鬨笑起來。
“多大了,還想著娘說的‘真理’呢?”
“這小子可沒別的事兒了,成天就琢磨著娶個新娘子,哎喲喂!”
……
公孫策看著小伙子面紅耳赤地啐回去,所有人笑鬧成一團,那點少年人的精氣神把慘烈的戰場血氣都洗刷乾淨了,也就不由自主地跟著笑起來。
“雖說計不復用,但此人奸詐,夜襲能用一次,也難保不用第二次。”李軍道,“吩咐下去,令眾軍輪流倒班,晝夜嚴守。”
張晉挑眉:“不如再添點‘彩頭’。陰險這東西,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好。”
眾位將軍點頭,問道:“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公孫策和李軍相視一眼,異口同聲道:“等!”
沒想到這一等就等到了入夜。
四更過半,最外層值守的衛兵狂奔來報,關外不到百里的地方陡然燃起大片火光,似是大軍來襲。
幾位正在守夜班的將軍霍然起身——洪扎勒當真又用夜襲這招!
李軍從淺眠中被驚醒,迅速集結軍隊。一道道軍令如海波般應聲而散,傳到了每一個高度警惕的宋軍耳朵里。
公孫策在蔣抗的保護下登上城牆,在凍得人發僵的寒夜裡居高臨下地看著雁門關內外悄無聲息的劍拔弩張。
那邊,洪扎勒在里三層外三層士兵的保護下,遠遠地看著雁門關前星星點點四處晃動的火光,還沒來得及得意自己的奇招頻出,突然感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走在他前面開路的騎兵隊不知何時四仰八叉地倒了一片,只剩下零星幾個勉強還能控制住驚慌的馬匹,揚起的塵灰嗆得人咳嗽不止——他定睛一看,原來此處挖下了數條陷馬深坑!
夜黑風高,陷馬坑上又蓋了乾草和土灰,根本看不清楚。反應不及的數十個開路騎兵幾乎全部陷進去,失去了行動能力。
都不必作他想,這必然是雁門關宋軍幹的好事!
洪扎勒破口大罵:“狗/娘養的宋……”
剩下半句直接被哽回了喉嚨里。
身側順坡而下的山林被陳雪覆蓋,鋪著雪粒子的地上火光驟現,沉悶的擊打聲中地面竟然凸了起來,近百宋軍破土而出……他們竟然埋伏在地下!
洪扎勒氣得快吐血了。他依山而行,本是為了給自己作掩護,結果沒想到便宜了對手——況且這本來還是自己的路數,沒想到才過一天就被他們“剽竊”了去!
不過此時別無他法,洪扎勒只好借著人多的底氣,硬著頭皮指揮手下迎上去。
公孫策站在城樓上看著遠處兩片火光交錯,兵器交錯聲、喊聲順著夜風傳至耳邊。他雙手背在身後,露在袖外的手指不知是凍得還是怎麼,竟然有些痙攣。
這邊李軍得到了足夠的整兵時間,指揮數百大軍迅速出發去接應前面埋伏的軍隊。
而另一邊,洪扎勒等人與宋軍短兵相接,剛交手不到一時半刻,就發現這一群零散魚蝦似的宋軍隱隱有要撤的跡象。
西夏軍剛被坑了先鋒隊,又被埋伏的宋軍殺了個正著,一驚一乍之間根本回不過神來,看見敵人要撤,揮舞著兵器就追了上去。
頓覺有異的洪扎勒喝退的聲音都還沒出口。
“魚蝦”們入海一般悄然退避,下一刻,遮天巨浪迎頭而來,把沖在最前面的那些西夏人拍了個暈頭轉向——李軍帶領的大軍竟然摸著黑,在敵方喊打喊殺的聲響中悄然滲入了戰場。
這正是最好的時機!
眼前烏黑一團的土地上,數不清的火把仿佛燎原而過似的接連亮起,照亮了許多張含著怒的臉龐。
宋軍中大部分都是步兵,行軍較慢但個體行動十分靈活。少數騎兵一馬當先,為後面的同伴沖開了一條路。
“老賊!納命來!”
洪扎勒一眼就看見了沖在最前面戟指怒目的陳大狀,也頂著滿頭怒氣叫罵了幾句。不過很快他就在宋軍的進攻中左支右絀,已經無暇他顧了。
西夏軍失去了人多的優勢,被打得節節敗退。
洪扎勒頭皮一炸,意識到今夜夜襲之計不成反敗——他們已經到了最後的生死境地。
他用西夏語厲聲喝道:“轟天雷!都給我把轟天雷拿出來!”
他手下士兵手忙腳亂地把當作殺手鐧的轟天雷扔出去,活生生地造出了一片“天女散花”的奇景。
火光沖天,不分敵我地炸翻了無數血肉之軀。
公孫策自然也看見了這駭人的一幕。他伸手扶住城牆上粗糙的石磚,眼中有光點跳動。
蔣抗道:“大人,不如……”
“不用。”
蔣抗聽見他似乎是幾不可聞地嘆了一口氣。
西夏人不少,帶的轟天雷數量更是可觀。借著轟天雷這一股勢頭,他們很快從宋軍包圍中退出,有效地組織起了回擊。
這一場仗你來我往,從夜半持續到天明,直打到冷日高懸、兩方人疲馬累,才暫告一段落。洪扎勒拖著仍具規模的殘兵殘將,形容狼狽地退回了被西夏軍占據的西部數鎮。宋軍雖然算小勝,但在轟天雷之下也損失巨大。
雁門關城門大開,迎回苦戰力竭的勇士們。隨軍大夫等後勤們趕緊接過手,里里外外地忙碌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寫錯一個人名,改了一下。
龐總即將上線!
【科普時間】掘子軍
《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令軍人用鐵鍬暗打地道,直透曹營內,號為‘掘子軍’。”
按照本意,應是古代軍營中專攻挖掘戰鬥工事,壕溝地道的工兵。一般負責向敵方軍營內挖取進入縱深的地道,故稱“掘子軍”。
在《三國演義》中多次出現這個名詞,應當是當時軍隊十分常見的兵種,配合其他種類的軍隊作戰。但在其他書中也見過對付這種兵的方法,如向地道中灌水,澆油,用煙燻的方法。
第26章 迎戰其二
雁門關內。
營地中間圍出了一個大圈供人休息。許多剛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士兵們都在此處,有閉著眼倒頭就睡得酣聲四起的,有聚在一起大口喝熱粥的,還有包紮傷口疼得抽涼氣的。
血腥氣和煙塵味沉沉地從中間穿過,落進乾枯龜裂的土縫裡。
公孫策把袖子利落地捲起來,坐在一塊石頭上,腳邊的盒子裡放著藥水、紗布等等,前頭圍上來不少傷了的士兵——他這是作為臨時軍醫被“徵用”了。
一個額前擦了一道血痕的小伙子叫公孫給包紮完,還是滿臉笑呵呵的。
“你樂什麼呢?”公孫策覺得奇怪。
“嘿嘿,大人不知道了吧!”小伙子對他擠眉弄眼,“我娘說男人身上添道疤,可討女孩子喜歡了!”
身邊一圈人都鬨笑起來。
“多大了,還想著娘說的‘真理’呢?”
“這小子可沒別的事兒了,成天就琢磨著娶個新娘子,哎喲喂!”
……
公孫策看著小伙子面紅耳赤地啐回去,所有人笑鬧成一團,那點少年人的精氣神把慘烈的戰場血氣都洗刷乾淨了,也就不由自主地跟著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