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解家最近不如以前,我看見小花就坐在店內,隔著玻璃朝我招手。我在他對面坐下,翻開桌上的價位單一看,嘆道:“我就不該相信你這種人會有變窮的一天。”
這家的格局不大,客人也少。按理說開在高校附近,生意不可能不紅火,但也許是位置和價格的原因,此刻除了我們之外,只有兩個學生模樣的人,在角落裡談論什麼研究課題。
“我想來想去,這是全北京最隱蔽的一家咖啡館。”小花道:“應該合你心意了吧。”
“滿意。”我說,左右看了一圈,書架上擺滿了宗教書籍,“店主是基督教徒嗎?”
“從咖啡館的名字當中,你就該明白。”小花微笑道:“《聖經》里多次用動物來指代人,甚至是耶穌。”
店外一間單獨的小屋裡,有一群年輕人正在進行讚美詩的合唱排練。歌聲隱隱約約傳入耳中,別有一番空靈感。我自嘲道:“我是個俗人,接下來的話題豈不是與這種氛圍格格不入?”
小花專心翻閱這裡的留言簿,頭都不抬一下:“耶穌也是要用金錢買麵包的,上帝不會嫌棄你俗氣。”
我的目的被他識破,乾脆道:“那你能給我多少麵包?”
小花一頓,抬眼道:“你不會向上帝禱告嗎?”
“既然那個上帝把我們看作圈養的羊群,我只好盡全力逃出這個羊圈。”我用淡淡的口吻說著,“你也是。”
小花此刻的處境並不容易,我們都是偌大羊群中的一份子。如果我猜的沒錯,解家多半是準備以消匿的姿態躲過這一波,從那個電子口令卡就能看出來。小花沒有因為我的一兩句話就激動起來,而是反問道:“逃得出去?”
我決定只對小花展開一小部分,就道:“那個姓黎的負責人,他兒子很不錯。有他在場,某些東西才可以發揮作用。”
小花預感到我的弦外之音,挑了挑眉:“所以?”
我接著講下去,“這麼說吧,他比我更有用處。”
第33章 卷四:匪石之心(3)
“我只想問一個問題。”小花看著我,說:“你和那小哥商量好了嗎?”
他不問究竟能發揮什麼作用,也不問我的意圖為何,更不問所謂的上帝在哪裡,或者是我想搞什麼鬼,偏偏問的是這樣一個致命的關鍵。小花實在很聰明,因為那些問題我可能都沒法向他解釋,唯有這個問題是我可以透露的,卻又是不得不謹慎回答的。
“我只是相信我的搭檔。”我答道。
小花若有所思,然後道:“你想喝什麼,來杯牛奶好好休息一下吧。”
我揉了揉眼睛,心說自己的精神狀態難道看上去不正常嗎?外面唱詩班的聲音飄在空氣里,好像在宣揚什麼上帝創造了天地。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家庭信仰外來宗教,我對那些東西從來不感興趣,如今聽著那種歌詞,莫名感到不舒服。
興許是因為談論到宗教,櫃檯後的那個店主在意地看了我們幾眼。我喝下一大口熱牛奶,改變話題:“先不說那些洋人的文化吧,我以前聽說你們這行,講究一個三分生。”
價目表里並沒有單獨列出牛奶,我手中這一杯還是小花特意交待的,店主也答應了這種要求,小花應是多次來過這個地方。他大大方方道:“三分生,意思就是說,唱戲時切不可過於嫻熟。”
好比一出梁祝,千百遍被搬上台,每一句詞都唱爛了,每一個眼神都演爛了。台下的人們沒精打采,從始至終看不出一點新鮮感。按部就班地唱那麼一通,只是浪費了自己的體力和嗓子。
然而台上的動作,有著無盡的細節值得推敲,越深入研究,才能懂得越透徹。戲本做了微小的改動,最後觀眾才會醍醐灌頂:原來這一齣戲,是不一樣的。
牛奶甜膩膩的口感在嘴裡發酵了似的,頑固得揮散不去,讓人陷入一種又沉又濃的麻痹中。可能託了這杯牛奶的福,接下來我一連好幾個晚上的睡眠都不錯。偶爾做個夢,仿佛仍能感覺出那股殘留的味道。
“有個大師講這套理論,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就是三分生。因為,‘生’,是建立在‘熟’的基礎上。”這次的夢裡,還有小花的聲音,那天他說過的話又迴響在腦海里。
我睜開眼,從夢中醒來。心裡算著日子,已經一個星期過去了,嘴裡的牛奶味早已蕩然無存,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乏味的乾燥感。眼下我在火車裡,只能靠睡覺打發時間。路程從東向西,唯一的樂趣是一路上觀察植被與建築的變化。
一個星期了,我心說,也不知道他們到了沒有。
如今鐵路系統日益完善,從北京可以直達拉薩,再轉林芝線到達林芝地區。雖然我要去的地方在全西藏中海拔最低,可少說也得兩三千米。鐵皮車廂逐漸提升海拔,好處之一是可以讓身體慢慢習慣高原環境。
整節車廂的人都在著手整理物品,啞姐過來喊我:“三爺,還有半個小時到站。”
即便我知道,此時沒有太多事需要我去費神,依舊是控制不住地去回想。那天與小花一別後,我調動了所有我能調動的人,也包括我自己。解家的電子口令卡和胖子一起留在了帝都,張家人前往內蒙古,跟隨霍害們的人手,去那個叫做古潼京的地方。
這家的格局不大,客人也少。按理說開在高校附近,生意不可能不紅火,但也許是位置和價格的原因,此刻除了我們之外,只有兩個學生模樣的人,在角落裡談論什麼研究課題。
“我想來想去,這是全北京最隱蔽的一家咖啡館。”小花道:“應該合你心意了吧。”
“滿意。”我說,左右看了一圈,書架上擺滿了宗教書籍,“店主是基督教徒嗎?”
“從咖啡館的名字當中,你就該明白。”小花微笑道:“《聖經》里多次用動物來指代人,甚至是耶穌。”
店外一間單獨的小屋裡,有一群年輕人正在進行讚美詩的合唱排練。歌聲隱隱約約傳入耳中,別有一番空靈感。我自嘲道:“我是個俗人,接下來的話題豈不是與這種氛圍格格不入?”
小花專心翻閱這裡的留言簿,頭都不抬一下:“耶穌也是要用金錢買麵包的,上帝不會嫌棄你俗氣。”
我的目的被他識破,乾脆道:“那你能給我多少麵包?”
小花一頓,抬眼道:“你不會向上帝禱告嗎?”
“既然那個上帝把我們看作圈養的羊群,我只好盡全力逃出這個羊圈。”我用淡淡的口吻說著,“你也是。”
小花此刻的處境並不容易,我們都是偌大羊群中的一份子。如果我猜的沒錯,解家多半是準備以消匿的姿態躲過這一波,從那個電子口令卡就能看出來。小花沒有因為我的一兩句話就激動起來,而是反問道:“逃得出去?”
我決定只對小花展開一小部分,就道:“那個姓黎的負責人,他兒子很不錯。有他在場,某些東西才可以發揮作用。”
小花預感到我的弦外之音,挑了挑眉:“所以?”
我接著講下去,“這麼說吧,他比我更有用處。”
第33章 卷四:匪石之心(3)
“我只想問一個問題。”小花看著我,說:“你和那小哥商量好了嗎?”
他不問究竟能發揮什麼作用,也不問我的意圖為何,更不問所謂的上帝在哪裡,或者是我想搞什麼鬼,偏偏問的是這樣一個致命的關鍵。小花實在很聰明,因為那些問題我可能都沒法向他解釋,唯有這個問題是我可以透露的,卻又是不得不謹慎回答的。
“我只是相信我的搭檔。”我答道。
小花若有所思,然後道:“你想喝什麼,來杯牛奶好好休息一下吧。”
我揉了揉眼睛,心說自己的精神狀態難道看上去不正常嗎?外面唱詩班的聲音飄在空氣里,好像在宣揚什麼上帝創造了天地。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家庭信仰外來宗教,我對那些東西從來不感興趣,如今聽著那種歌詞,莫名感到不舒服。
興許是因為談論到宗教,櫃檯後的那個店主在意地看了我們幾眼。我喝下一大口熱牛奶,改變話題:“先不說那些洋人的文化吧,我以前聽說你們這行,講究一個三分生。”
價目表里並沒有單獨列出牛奶,我手中這一杯還是小花特意交待的,店主也答應了這種要求,小花應是多次來過這個地方。他大大方方道:“三分生,意思就是說,唱戲時切不可過於嫻熟。”
好比一出梁祝,千百遍被搬上台,每一句詞都唱爛了,每一個眼神都演爛了。台下的人們沒精打采,從始至終看不出一點新鮮感。按部就班地唱那麼一通,只是浪費了自己的體力和嗓子。
然而台上的動作,有著無盡的細節值得推敲,越深入研究,才能懂得越透徹。戲本做了微小的改動,最後觀眾才會醍醐灌頂:原來這一齣戲,是不一樣的。
牛奶甜膩膩的口感在嘴裡發酵了似的,頑固得揮散不去,讓人陷入一種又沉又濃的麻痹中。可能託了這杯牛奶的福,接下來我一連好幾個晚上的睡眠都不錯。偶爾做個夢,仿佛仍能感覺出那股殘留的味道。
“有個大師講這套理論,不是全生,也不是半生,就是三分生。因為,‘生’,是建立在‘熟’的基礎上。”這次的夢裡,還有小花的聲音,那天他說過的話又迴響在腦海里。
我睜開眼,從夢中醒來。心裡算著日子,已經一個星期過去了,嘴裡的牛奶味早已蕩然無存,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乏味的乾燥感。眼下我在火車裡,只能靠睡覺打發時間。路程從東向西,唯一的樂趣是一路上觀察植被與建築的變化。
一個星期了,我心說,也不知道他們到了沒有。
如今鐵路系統日益完善,從北京可以直達拉薩,再轉林芝線到達林芝地區。雖然我要去的地方在全西藏中海拔最低,可少說也得兩三千米。鐵皮車廂逐漸提升海拔,好處之一是可以讓身體慢慢習慣高原環境。
整節車廂的人都在著手整理物品,啞姐過來喊我:“三爺,還有半個小時到站。”
即便我知道,此時沒有太多事需要我去費神,依舊是控制不住地去回想。那天與小花一別後,我調動了所有我能調動的人,也包括我自己。解家的電子口令卡和胖子一起留在了帝都,張家人前往內蒙古,跟隨霍害們的人手,去那個叫做古潼京的地方。